分享

【麒麟合创】彭屋,水云边——走进农耕时代的东坑之彭屋(一)

 麒麟合创 2012-09-06

彭屋,水云边


——走进农耕时代的东坑之彭屋

总策划:舞者  作者:巨野子木 醉红颜


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东坑的彭屋.jpg

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东坑的彭屋


`

    又是芒果花飘香时节,我们东莞文化发现之旅来到古韵流美的东坑。虽然参加过两届东坑卖身节的活动,但真正走进东坑古村落,还要从彭屋说起。

     201243,我们来到了朋友彭蕙霞女士的家乡——彭屋。行走彭屋必然要寻一个极为熟悉乡土人文地理的人,这自然首推彭灿晃老先生。彭先生今年高寿九十又四,彭蕙霞女士的阿公(莞语,爷爷)。

    彭先生虽然年高,精神依然矍铄,十分健谈,我们简单寒喧后,旋即开始行走彭屋,期待更多的精彩和意想不到。






彭氏大宗祠(上)


     我们由彭屋大围新村向旧围出发,沿途左为依依青山,绿树环合,野花杂然,偶有泥砖房几座,岌岌可危,右为埔田,油油菜蔬,畦畦稼穑,或新芽初发,或迎风漫舞,或搭棚垒架,一派田园风光,欣欣向荣……

菜地里散发着特有的泥土的芬芳。刹那间,农耕也变得让人向往起来.jpg

菜地里散发着特有的泥土的芬芳。刹那间,农耕也变得让人向往起来

·





    远眺,但见寒溪河水滔滔,川流不息,流淌着彭屋人八百年立围的历史渊源,沉淀着彭氏在寒溪河畔开基拓土的八百年守望……

     漫转山弯,右为两株百年古榕,根深叶藏,硕大如盖,昭示着立围的历史。东莞人建村立围之初,总会在村头村尾植榕树,既可在炎热天气为村民撑一把绿伞,又可使村里空气环境的得以净化,可谓村落的天然氧吧。我们长期行走古村落,养成一个习惯,寻古村,先觅榕树,要知立村时间,一定先瞧榕树树龄。

        榕树之下,土鸡散走。榕树之旁有彭屋农贸市场,多为早市,中午时多已散去,一位头带凉帽的农家大嫂正在摆卖从自家菜地采摘的小白菜,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思。市场背后为中心塘,水光浩淼,远远的村落隐隐,水雾缭绕,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塘边芒果树环绕,香浸古村……

     市场之下,右仍为塘,过塘则为一山。远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眼前一老伯安坐在塘边的栏河上闭目养神。彭灿晃先生手指青山笑言:“这就是‘马腰山’。”


池塘边上的马腰岭真如一匹骏马?.jpg

池塘边上的马腰岭,细看中间起伏的地方,是否似马背上的马鞍呢?


·




      我们仔细望去,心中有些疑惑:“并不太像马呢!”

     “山的形状就像一匹马,”随行的彭蕙霞女士微微一笑,指着马山提示我们,“看,这里是马头,那边是马尾,中间起伏的地方就是马鞍。现在山上的树都长高了,挡住了视线,以前可像了!”

     “原来如此。”我们也若有所思地应着。

     “我们村里人都把此山称为‘马腰山’,《村志》上叫马腰岭,小时候我们经常到山上玩,”彭女士说起马腰山就雀跃起来,“阿公为大宗祠撰写对联时,就用‘马腰山’入联。”

abbr_900e20e831cb99e8d94f830b0e166368.jpg

彭女士说起马腰山就雀跃起来






    “左拱天马右带江堂构擅一方之形胜;远祖彭城近宗琥珀螽斯衍百代之云礽,”彭先生朗朗有声,脱口即出,“此联中天马,即为马山。江,为寒溪河。”


    说话间,我们站在彭屋大围的南门口。彭先生向我们介绍道:“彭屋原来有一条围墙将村子全部围在里面,墙壁高近2米,都为双阳青砖砌就,有南、北、东、西四门。现在我们面对的就是南门头,也是彭屋大围的正门。”

  “彭屋的老围现在还有吗?”我们想寻一些古村旧迹。

   “1959年被洪水冲毁了,”彭先生十分惋惜地说,“不过,现在西门岭背下还有一段古围墙。因地势高,当时没有毁掉。”

彭灿晃老人以马腰山入联,并朗声给我们背诵.jpg

彭老先生说,彭屋原来修有一条将整个彭屋包围在中间的大围墙,可惜被洪水冲毁了!

·






    迈进南门头,正前方便是一条大道深入围中,左侧为一片地塘,地塘后仍是中心塘,青山倒映,縠纹如若澜,恍若水中天。右侧第一座建筑为苏联风格的彭屋毛纺织厂,在村里也应该属于较庞大的建筑了。

    “这是彭屋第一间工厂,彭屋毛纺织厂由谢衍伦开办。当时有工人70多。当时许多人以进厂工作为荣,争着、抢着要进厂。”彭蕙霞女士补充了一句,让我们感觉到改革开放之风,当时已经吹进了偏僻的村落。

    “彭屋毛纺织厂的前身是大围村的食堂。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立即取消家庭小灶,实行由生产队统一饭堂。最初,一日三餐任食、青菜管吃,逐渐粮食短缺,限制每天限吃米饭。在最困难时期,每人每天仅分二两大米,其余以木薯、番薯、蕉身等代替。”彭先生的回忆,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那个灾难性的岁月。


原来大围村的食堂成了彭屋第一家工厂.jpg

原来大围村的食堂成了彭屋第一家工厂


·

     “唉!当时流行吨产田,产量放卫星,上级一直认为粮食丰产,而不相信粮食短缺,反而认为是隐瞒产量。1959年开展‘反瞒产’运动,村干部天天到社员家搜粮食,晚上还偷偷暗查谁家生火煮食,一经发现马上没收粮食并作检讨。”豁达的彭先生此刻话语间有些沉重……

    一只怒目瞠舌的石狮突然闯入我们的视线,原来彭氏大宗祠已在眼前。





彭氏大宗祠历经四百多年战火的洗礼、自然灾害的摧毁,好不容易来到了我们的面前.jpg


彭氏大宗祠历经四百多年战火的洗礼、自然灾害的摧毁,好不容易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






    彭氏大宗祠五开间,一字排开,绿瓦如茵,石柱似火,端庄肃穆,气度非凡。宗祠前有一个小小的广场,这在东莞宗祠建筑中少有的布局,广场三面皆由红粉石的柱子和栏板组成,栏板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图案,两边角柱上各雕一红粉石狮,皆身披花纹,左侧石狮为雄,脚下踏一绣球,右侧石狮脚下踩一小狮为雌,镇祠石狮,相向而望,缄默百年……



红粉石的狮子守护这这座古老而庄严的祠堂.jpg

怒目瞠舌的红粉石狮子守护着这座古老而庄严的祠堂


·



    步入红石广场,抬头看到门上匾额“彭氏大宗祠”,字字刚劲,笔笔有力,间或飞白,格外端正。廊下左右均有彩绘,古色古香,疑为旧作,廊下两只大红的宫灯高悬,映衬得宗祠格外喜庆。




“彭氏大宗祠”几个字刚劲有力,间或飞白,格外端正.jpg

“彭氏大宗祠”几个字刚劲有力,间或飞白,格外端正


·

   “彩绘仍是原来构图,只是后来重修时填色描廓。”彭先生告诉我们,“廊上梁柱1984年重修时所建,为钢筋水泥结构。”

    我们初时没有留意,一直认为是木质架梁,看来彭氏大宗祠重修时特别注意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了原祠堂的结构框架。

      彭老先生看着我们惊诧的表情,笑了。他一边指着祠堂门口的地面,一边骄傲地说道:“祠堂门口铺的这些‘红毛泥’(进口水泥)可以肯定是80多年前铺的呢,当年我还是个小孩子,亲眼看着大人们运来红毛泥铺在这上面的。”



我们所站的这个包台上所用的红毛泥(水泥)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啦!.jpg

我们所站的这个包台上所用的红毛泥(水泥)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啦!


·



    “彭氏大宗祠建于哪个朝代呢?”抚摸着雕工绝伦的石栏板,暇想着与那个时代的对话……

    “祠堂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由彭氏十一世祖彭世潮历时十六年建成,”彭灿晃先生颇为自豪地说,“时任陕西御史的彭世潮退隐故里,秉承彭礼叔父所筹建彭氏大宗祠的遗模继续筹集兴建。祠堂在清光绪年间重修过一次,直到1984年在本村香港侨胞和粉岭同宗兄弟共同捐资下,再次重修。”

    “看!”我们指着宗祠大门两边的对联兴奋地说,“这上联刚才已经解释,比较好理解。可是下联所言仍有不解。”

     “下联是彭氏追述先祖定居彭城,彭城今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旧为大彭国,彭氏以国为姓。近祖为彭应春,号云溪,族人称之为云溪祖。公元1201年(南宋宁宗禧年)在南雄府任教授,致仕后,于公元1223年从珠玑巷南迁至宝安(东莞旧称)彭屋基,再迁居琥珀坑。”

      “琥珀坑是彭屋吗?”祖孙俩都在一个劲地提琥珀坑,我们却有些迷惑。

     “我们彭屋旧时就叫琥珀坑,这对联是阿公背下来的,后来又请人写的。”彭蕙霞女士快人快语。

     “这一对门枕石挺特别的,应该不是东莞本地产的吧?”我们迈上已经磨得凹凸不平的两级红粉石台阶,两边的衣带石鼓显然是后来修建,站在门前,不住地打量着门枕石。

     “这对绣石门墩产自山东省琅琊山。色泽乌黑,手感光滑细腻,间有如玉白纹。夏日里,石凉如水,小时常躺在石上午睡。”彭灿晃先生虽年愈耄耋,说话时仍不时露出孩子般的俏皮和幽默,并认真地将“琅琊山”三个字给我们写下来。



彭老先生俯下身子,在绣石门枕上写下“琅琊”二字.jpg

彭老先生俯下身子,在绣石门枕上写下“琅琊”二字

·

     “石墩三面刻有图案、缠枝花纹,其中正面均为麒麟吐玉书。”彭先生弯下腰,指着石墩上的图案说。

     我们用手反复抚摸石墩,感觉着岁月传递的信息,慢慢探索着石墩背后所发生的故事。

     祠堂木门上的两位门神须发如真,气宇轩昂,不怒自威,高约23米,不愧是镇宅之神。



彭老先生指着绣石门枕为我们讲解.jpg

彭老先生指着绣石门枕为我们讲解,原来,这两座门枕石是祠堂内的“三宝”之一


·



     跨过门坎,二进的建筑一片赫赫然,惹得我们问这问那。

    立于阔大的天井前,彭灿晃先生继续向我们介绍彭氏大宗祠的建筑:“喏,这个祠堂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两边叫“乐亭”是开灯或者办喜事的时候乐工奏乐的地方。当然古时候春秋二祭时,也是鼓乐喧天的。”



两边的“乐亭”为旧时族人办喜事请乐工奏乐的地方.jpg

两边的“乐亭”为旧时族人办喜事时乐工奏乐的地方



·
     “中间这座亭子挺特别的。一般祠堂都没有这个亭子。”我们对眼前的这座建筑有些不解。

     “中间这里叫‘觐亭’,以前人们进入祠堂敬祖先前要在这‘觐亭’先行一礼,然后再进入祠堂,觐亭对联‘进一步趋跄凛肃,历三级揖让雍容’就是最好的注解,”彭先生乐呵呵地向我们解释道,“这是一座衙门式的祠堂。”

     “衙门式的祠堂?”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步入“觐亭”应先施一礼.jpg

步入“觐亭”应先施一礼

·




    “你们刚才看到头进台阶两边的石鼓,这是有功名的人才可以建这样的祠堂,这位就是建这间祠堂的先祖——彭世潮。”我们在彭先生的带领下沿祠堂的中轴线过天井、步觐亭趋二进。



台阶前的石鼓可见彭氏现在曾经是多么显赫.jpg

台阶两边的石鼓在告诉后人,彭氏先祖曾为有功名之人


·

    二进已是正堂,为村民议事和接待来宾之所,正堂上悬挂“衍庆流光”的红底金字匾额,下设中门,左右隔屏各有一彭氏先祖。

    “左侧为明代陕西御史讳世潮号龙溪彭公遗像,”彭先生十分尊敬这位先人。



明代陕西御史彭世潮 龙溪彭公遗像.jpg

明代陕西御史彭世潮 龙溪彭公遗像,其真品为祠堂“三宝”中的另一宝


·



     《彭屋村志》载:彭世潮,号龙溪,生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童年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在他十八岁那年(公元1518年)为邑增生,到明嘉靖年(公元1525年)膺领乙酉科乡荐,中二十四名举人,敕受文林郎。初任广西古田教谕,二任国子监学录,因讲虞书(《虞氏春秋》)得世宗皇帝赏识,敕赐进士及第,官拜陕西道监察御史,巡视光录。彭氏潮以刚直清白著名,前后条奏,悉切时弊,权贵者忌之。后因目睹官场黑暗,决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所以在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以作诗赋文为乐,著有《龙溪漫兴》一集和遗留的诗词颇多,并主建彭氏大宗祠和大学堂等,深受村民爱戴。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冬去世,享寿七十八岁。

    (崇桢)《东莞志》载:彭世潮,字惟?信书?广西古田教谕升国学录监察御史。以年例改福清县知县。

    (民 国)《东莞县志》载:彭世潮,字源大,琥珀坑人。嘉靖四年乡荐授福建古田教谕,升国子监学录。世宗幸太学,世潮进讲虞书,敷奏详明,上为从听,顾侍臣曰:“此人风裁峻整,宜以台官用。”赐银爵彩弊,擢陕西监察御史,前后条奏,切时弊,巡视光禄,裁汰冗费,侵牟者,无所容,忤权贵,左迁福清令,致仕归。

    这是史料对彭世潮的一些记载,其中有争议者两点:

     一是彭世潮表字,所载内容差异极大。《彭屋村志》只有号,没有字,而(崇桢《东莞志》只载“字惟信书”,无断句,又因为手书,亦不能判断;(民 国)《东莞县志》亦只载“字源大琥珀坑人”,初步判断为“字源大”,且名潮、字源大、号龙溪也是一脉相承的,均与水有关。

    二是彭世潮《彭屋村志》、(崇桢)《东莞志》载“初任广西古田教谕”而(民 国)《东莞县志》载“嘉靖四年乡荐授福建古田教谕”,此两处地点存存疑。查《福清市志》第四节《明代县衙》载:“彭世潮,广东东莞,嘉靖年间。”此为彭世潮任福清县令记载,故其任古田教谕到底何地?仍然存疑。

《彭屋村志》.jpg

《彭屋村志》

·


    “他曾经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故而他建造的祠堂可以用石鼓。每年从中山、莞城等地来的彭姓都来这里祭拜祖先场面非常壮观,”彭灿晃先生依然对先人的辉煌津津乐道,“世潮祖曾创办大学堂。”
“彭屋曾经办大学堂?”我们吃了一惊,有点不相信地反问道。

   “世潮祖辞官回乡,在大宗祠左侧创建大学堂。当然此大学堂,就是彭屋的私塾吧,供同村乡亲读书。”彭先生道出了彭屋人热心办教育的实事。

   “大学堂的位置大概是现在的彭屋毛纺织厂吧?”我们猜测着。

   “光绪二十四年,在大学堂旧址上设办还壁学校。民 国十七年在彭氏大宗祠创办衍庆小学,直至解放前夕,”彭先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明清时期,这个学堂出了五十四名秀才,举人也有十多人。世潮祖的确功不可没,利在千秋啊!”

   “热心办教育,这是东莞历代最好的传统。”我们也是有感而发,行走中不时遇到的一个特殊的现象。



年已94岁高龄的彭晃灿先生给我们讲“三宝”.jpg

年已94岁高龄的彭晃灿先生给我们讲“三宝”

·

   “先祖彭世潮的画像是明朝的时候留下来的,成为了我们彭屋的三宝之一。现在我们挂的这个是复制的,原件已在村委会了。”彭先生再次爆料。

  “彭屋三宝,的确有耳闻。烦请彭先详细道来。”我们对彭屋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哈哈,大门口的一对绣石墩,莞邑独有,此为一宝;再看这幅世潮祖画像,画工精美,远观之,栩栩如生,双目如电,威而不怒;近视之,玲珑剔透,线条流畅,工笔精巧,笔笔入神,虽历四百余载,其色不变,可谓巧夺天工。此为二宝。”随着彭先生抑扬顿挫的解说,我们愈加仰慕历史背后的彭世潮。

   “如此精绝画技,定然出自名家之手。”我们感叹之余,仍想进一步揭秘。

   “画像是世潮祖解甲归田后,建祠置产,造福乡梓,为族人爱戴,为遗后人纪念,曾聘丹青妙手,著名画师曾子美先生为其画像。”彭先生的确不愧为《彭屋村志》的编撰者,彭屋历史尽在其心中。

   “三宝何在?”我们太想一睹为快了。(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