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理故事---大道理[5则]之六

 老农看天下 2012-09-06

妙说诡辩

在哲学课上,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究竟什么叫诡辩?”

  苏格拉底稍作考虑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个人谁会先去洗澡?”

  “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一个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苏格拉底反驳道,“因为干净人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再想想看,究竟是谁会先洗澡了呢?”

  “是干净人。”两个学生接着说。

  “不对,是脏人。因为脏人比干净人更需要洗澡。”苏格拉底又反驳道。

  然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个客人中究竟谁会先去洗澡呢?”

  “脏人!”三个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苏格拉底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

  “怎么样,到底谁会先去洗澡了呢?”

  “那看来是两个人都洗了。”四个学生犹豫不决地回答。

  “不对,两个人都没洗。”苏格拉底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老师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们不满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

  苏格拉底说:“正是如此。你们看,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就是诡辩!常见的诡辩手法有偷换论题、捏造论据、循环论证、机械类比、强词夺理、断章取义等等。”

  学生们又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诡辩就是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论做论证,其中有巧妙的不易发现的逻辑错误。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怎样才能识破诡辩中的逻辑错误?”

  苏格拉底思考了一会儿,给学生们出了下面的智力测验题:

  “有两位工人,一同维修一个多年没有维修过的又老又旧的破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你们:谁会先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先去洗澡喽!”

  苏格拉底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而认为自己一定也很干净。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先去洗澡?”

  两位学生很兴奋地争先恐后地回答:“哦!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肮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先跑去洗澡了。”

  苏格拉底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

  只见苏格拉底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也是错的。两个人同时从又老又旧的破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而另一个是脏的呢?这就叫做不合逻辑,也就是诡辩中的逻辑错误。”

  学生们又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应该怎样看待诡辩的作用呢?”

  苏格拉底回答:“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诡辩有效,但有限。巧诈不如拙诚,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蒋光宇)

  启示:

  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就是诡辩。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诡辩有效,但有限。巧诈不如拙诚,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
公园里的大雁
 
一群大雁落在公园的湖边,它们打算就在这里生活,到了秋天的时候再回南方越冬。

  公园里的游客见到大雁都很惊喜,纷纷掏出一些饼干,鱼片等食物丢给大雁。一开始大雁不知道游人丢的什么东西,“哗”地全散开了。等游人们走了以后,它们才慢慢地靠近那些食物,美美地品尝起来。

  后来,大雁们知道游人对它们没有威胁,每当游人丢下食物时便争先恐后地一哄而上。日子久了,大雁们就以游客给的食物为生,一个个长的圆滚滚的。

  秋天来了,大雁们仍然每天过着安逸的生活。它们不想回南方了,飞那么远,太累。

  到了冬天,大雪下个不停,游客们日渐稀少。大雁们躲在洞穴里瑟瑟地发抖,它们又冷又饿。有几只试图往南方飞去,但沉重的身躯和寒冷的空气让它们没飞多远就折了回来。

  天气越来越冷,公园已经关闭了。大雁们找不到食物,冷风不断地从它们的羽毛里透进去,它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怀念去年的这个时候。

  【大道理】:

  贪图安逸的人总会因小失大。幸福是要经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奋斗才能得来,而不是依靠别人的施舍。
批评的力量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而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售出。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大道理】:
这就是批评的力量。批评有时是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有时是转折,指引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巅峰;有时是毒药,一不小心会毁了人的一生。而其实,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面对批评的心态。
生活就像自助餐厅
 
朋友的祖父从东欧去美国,在到达伊利斯岛之后,他去曼哈顿区的自助餐厅买东西吃。他坐在一个空桌上等人给他下菜单。当然了,没有人理会他。最后,一个端了一大盘食物的女士坐到他的对面,告诉他自助餐厅是怎样运作的。

  “从那头开始,”女士说,“沿着这条路,拿你想吃的食物:在另外一头,服务员会告诉你费用是多少。”

  “我突然明白了生活在美国是怎么回事了,”祖父告诉他的一个朋友,“这儿的生活就像自助餐厅,只要你能付得起钱,你就可以拿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甚至能得到成功。但是如果你坐在那儿等着别人将东西拿给你,那你永远都不会得到。你必须行动起来,自己去争取这一切。”
玩捉迷藏的人
 
纳斯鲁丁离家远游,抵达一个小镇。经过长途跋涉,他觉得很渴。他走到一座广场,看到许多小贩在卖食物,其中有一名男子,在卖许多又红又大的水果。“我需要的就是这个。”

  “这些罕见的水果看来很好吃,”他走到小贩面前,“我又饿又渴,要买一篮子的果子。”小贩没说话,收下他的铜板,交给他一篮红果子。纳斯鲁丁很高兴用这么少的钱买到这么多水果。他在路边坐下,开始吃水果。

  他才咬了一口,嘴巴就像吞下火球一般,产生灼烧的感觉。眼泪沿着面颊流下,他的脸胀红了,几乎不能呼吸,但他继续把篮子里的水果塞进嘴里。

  一个村民走过,在他面前停下来。“先生,你在做什么?”

  “我以为这种果子很好吃,”他喘着气说,“所以我买了很多。”

  “这是红辣椒,”村民说,“这样吃会生病。”

  “对,”他说,又把一根辣椒塞进嘴里,“可是我停不下来,我得全部吃完才行。”

  “你是个顽固的傻瓜!”村民说,“知道是辣椒了,为什么还吃个不停?”

  “我吃的不是辣椒,”他说,“是我的钱。”

  无论是一个人、一份工作、一份友谊、一种信念、一个习惯,还是一篮子误以为是甜美水果的红辣椒,我们都不愿承认自己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与爱。我们不要别人认为自己做错了,因此采取和纳斯鲁丁一样的做法:不看不听,拒绝事实,持续否认。即使嘴巴灼热,心灵与灵魂在火中熊熊焚烧,我们仍不断把辣椒吃下肚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