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与教育

 乐山老杨 2012-09-07
 观察与教育
      一、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对事物具体而鲜明的印象。本节主要介绍观察的概念、品质以及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心理学家根据人在知觉事物时有无预定目的,将知觉分为有意知觉和无意知觉。无意知觉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知觉。它或者是由外界现象的特点引起的,或者为人的兴趣所指引。例如,当你漫步公园时,无意中可以看见绿树成阴,湖水荡漾,可以听到鸟儿的喳喳声,汽车的喇叭声……。这些都是无意知觉。有意知觉是按预先定好的目的、任务,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知觉,如听报告、参观博物馆、分析设计图纸等。

 

观察是有一定的目的性,有选择地去知觉某种事物。观察总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相联系。比如,对事物进行比较,以便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本质。

 

观察是有计划的知觉。例如,一个人在校园里闲散溜达,虽然他也能知觉到鸟语花香、人流车声,但这种知觉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而当教生物的教师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对植株进行学习时,这时才是带着预期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知觉,这就是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中刻有“观察、观察、再观察”的语句。观察是知识学习的条件。在系统知识的学习中,无论是语文课中对字形的辨认、对景色的描写,数学课中对物品的计数、对图形特征的认识,还是科学课中对自然现象的洞察、对生物习性的了解,都离不开观察。

 
二、观察的品质
  (一)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个体在观察前能否清楚地意识到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在观察过程中能否排除干扰、有始有终地完成观察任务。观察目的强的人能主动、独立地提出观察任务,并能克服困难,持久专注地完成观察任务。反之,观察目的弱的人意识模糊,容易受到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游离于观察的过程。

 

(二)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精确性强的人能细致全面地观察客体,能发现事物间的细微差别。而观察精确性弱的人则观察粗疏、笼统,容易遗漏对象的特征,对有细微差别的事物常作泛化的反应。

 

(三)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是否全面取决于观察是否有序以及是否动用了多种感官。观察有序的人观察系统,能捕捉到事物的全部信息,表达也有条理。而观察无序的人观察零乱,容易遗漏事物的重要细节,表达也很混乱。只动用视觉器官进行观察的人,只能获得关于事物在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属性,而善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人,就能获得事物的各种属性,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

 

观察肤浅的人往往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观察深刻的人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三、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不是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而是在观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的。观察力的培养应体现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

 

(一)观察前要做好观察的准备

 

1.明确目的与任务

 

目的能引起个体身心的紧张度,起着定向的作用。例如,四十多位专家开会,忽然外面闯进来两个人,一阵厮打后被人拉出会场,主持人要求专家立刻写出刚才的见闻,结果只有4篇差错在20%以下,有25篇差错在40%以上,很多记述充满了主观臆想。尽管这里有许多有利的因素,例如,事件延续了一段时间,性质足以引起人的注意,看后马上记录,都是些善作记录的人,为什么还有许多差错?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观察的目的性。所以,观察的目的、任务及观察结果的处理与运用要求一定要在观察前就明确提出。

 

2.丰富相应的知识

 

缺乏文史知识背景的人在参观一些人文景观时常常走马观花;相反,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参观起来就细致深入得多。这说明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是难以引起人的观察兴趣的,即使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也不知如何着手去观察。所以,观察前要丰富相应的知识。

 

(二)观察中培养观察的技能

 

观察作为一项操作性极强的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

 

1.有顺序地进行

 

有顺序地进行才能保证信息加工和结果表达的条理性与全面性。观察的顺序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而变化。观察一个事物,可以遵循空间顺序,可以从头到尾,可以从左到右,可以由近及远,可以先整体再部分后整体等。观察是一种过程,可以遵循时间顺序,有时也可以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观察。

 

2.多感官的活动

 

作为一种特殊知觉的观察自然应该包括看,但观察不仅仅是看,还应包括其他各种感官的活动。例如,观察春天,不仅要看春天,看柳枝吐芽、看碧波荡漾、看草地新绿,还要听,听微风、听鸟语、听流水、听春耕,还有嗅,嗅花香、嗅泥土清香。各种感官的活动使得我们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全面地认识对象。

 

3.有积极的思维

 

观察不是纯粹的客观信息的输入,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渗透主体的思维活动,所以,观察又被称做“思维的知觉”。其实就感官的灵敏度而言,人的嗅觉还不如狗,人的视觉还不如鹰,但人的观察之所以能远远比动物高明,是因为人有思维活动的介入。人与人在观察水平上的差异,究其实质也在于思维参与上的差异。因此,观察的过程伴随积极的思维就是一项重要的观察技能。

 

观察中的思维体现在善于比较,从相似对象中寻找到不同,在貌似无关的对象中发现联系。观察中的思维还体现在善于概括规律,例如从四季的更替中揭示春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观察中的思维更体现在善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观察后及时总结观察结果

 

  为了使观察中获得的知识成为意识的经验、巩固的经验,观察后有必要对观察的结果及时总结。总结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表述或书面的记录,记录可以是文字的,例如日记、作文、报告,也可以是图画的。当然,观察结果的总结方式应该在观察前就提出,这样有利于提高观察的目的性。
 四、错觉
  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反映。

 

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已发现了错觉现象。在中国古书《列子》中就记载有两小儿争论太阳大小的论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里的近如车盖、远似盘盂的现象就是错觉现象。

 

了解错觉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图案设计、室内装饰中巧妙地利用错觉原理能引起良好的心理效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畅愉悦。另外,飞行员在海上飞行,由于水天一色,失去了环境中的视觉线索,很容易产生“倒飞”现象;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容易轻信图形的表面知觉。这些都是要加以克服与避免的。

 

 三、知觉的种类

  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根据何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信息;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信息。知觉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叫错觉。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等。空间知觉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有重要作用。一个人不能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空间特征,就不能正常地生活。

 

空间知觉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它是由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起着主要的作用。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形状,眼睛观察物体时沿着对象轮廓进行运动的动觉刺激,都是物体形状的信号。在用手的摸索感知物体形状时,触摸觉和动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连续性的刺激,给大脑提供了物体形状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和综合,产生了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在同等距离时,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小,因此根据视网膜上物像的大小就可以知觉对象的大小。在不同距离时,远处的大物体的成像可能与近处小物体的成像相等,甚至远处大物体的成像反而小于近处小物体的成像,但是,人们仍然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它们的实际大小,保持知觉大小的恒常性。这是因为对象通常是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被知觉,所以熟悉的物体就提供了对象距离和实际大小的线索,这些线索同视觉、触摸觉、动觉所提供的信息在一起,形成了大小知觉。但是要说明的是,在距离过远时,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就会降低,而视网膜成像大小的作用就会增大。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人或物体的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知觉。动物和人都具有方位知觉的能力。例如,信鸽从千里之外能准确飞回自己的老窝,人能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等。

 

方位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同物种在方位知觉中凭借的感官不完全相同。例如,鸽子主要是受地球磁场的影响,蝙蝠主要依靠回声定位,而人则主要是使用视觉和听觉来辨别方位。

 

1)视觉定位。当人用眼睛环顾周围时,环境中的物体就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不同的投影。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相对位置不同,以环境中某些熟悉的物体的位置为参照点,就形成了物体的方位知觉。当然,在主要以视觉定位时,触摸觉、动觉、平衡觉也发挥了补充作用。

 

2)听觉定位。由于人的耳朵位于头的两侧,这样,一侧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耳时经过的距离就不同。两耳离开声源的距离不同所造成的两耳声音刺激强度差别、时间差别、位相差别就成为人对声音方位知觉的主要线索。

 

4.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也就是深度知觉和立体知觉。外部世界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是平面的二维视像,但却能被知觉为三维的图像,并对图像的远近距离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些使人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生理线索。①调节:人眼在观察对象时,为了在视网膜上获得清晰的视像,水晶体必须作出调节变化。看远处的东西,水晶体要扁平;看近处的东西,水晶体要凸起。水晶体曲度的变化是由睫状肌的收缩和放松来控制的,睫状肌的动作冲动就为辨别物体的距离提供了一个线索。但是眼睛的这种调节只在几米(12米)内有效,而且也不精确。这是深度知觉中眼睛的调节作用。②辐合:眼睛在看东西时,两眼的视轴要指向所看的东西,这样双眼的视轴必须进行一定的辐合运动,看近物时视轴角大,看远物时视轴角小。这样控制双眼视轴辐合的眼肌运动就向大脑报告了关于对象距离的信号,用以判断物体的距离。使用视轴辐合线索的个体差异很大。例如,一项对25名被试的实验发现,约有13的人很少使用辐合来判断距离。这是深度知觉中双眼视轴辐合的作用。

 

2)单眼线索。①对象重叠: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个物体,那么,遮挡物体被知觉为近些,被遮挡物体被知觉为远些。②线条透视:线条透视是由于空间对象在平面(视网膜)上的几何投影造成的。近处物体所占视角大,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大;远处物体所占视角小,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小。看起来向远方伸展的道路两侧趋于接近。线条透视的这种效果能帮助我们知觉对象的距离。③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线的散射。一般来说,远处的物体显得灰蒙蒙、模糊,近处的物体显得明亮、清晰。据此,也可以推知物体的距离。④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的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个,就显得远些。⑤纹理梯度:这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例如,眼前的墙砖投影大、密度小,而高处的墙砖投影小、密度大。⑥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远处的物体移动慢,近处的物体移动快,这就是运动视差。虽然实际上两个物体在以相同的速度朝同一方向运动,但人们往往觉得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移动角速度要快。这种角速度的差异也构成了深度知觉的一个线索。

 

3)双眼线索。由于人的两眼相距67厘米,因此两眼同时看同一个物体,两眼的成像并不一致,左眼看到的左边多一点儿,右眼看到的右边多一点儿,这种差异叫双眼视差。由于这两个不同的视觉信息,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整合下合二为一,就造成了对象的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有四种形式。(1)对时间的分辨。例如,先吃饭,再午休,接着去上课,能够按时间顺序把这些活动区别开来,就是对时间的分辨。(2)对时间的确认。例如,知道今年是2006年,去年是2005年等。(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例如,知道这节课已上了一刻钟了,这门课程已开了两个月了等。(4)对时间的预测。例如,知道再有十天就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了,两个月后就是寒假等。

 

1.时间估计的依据

 

由于对时间只有在事件进行之后才能作出估计,因此,知觉时间必须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进行,这些媒介包括以下几种。

 

1)自然界的周期现象。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月亮的盈亏、四季的更迭等周期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中介。在计时工具没有发明之前,人们主要是根据这些现象来估计时间的。例如,日出为晨,日落为暮,昼夜交替为一日,月盈月亏为一月,四季更迭为一年等。

 

2)有机体的节律活动。人的很多生理活动是有节律、有周期性的。例如,呼吸每秒约16次左右,心跳每秒为65次左右,进食46小时后会产生饥饿感等。人们依据自身的节律活动可以估计事件延续的时间。例如,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饥饿感,大体估计该是晌午了;根据身体疲倦的程度,大体估计夜已深了。身体组织的上述节律活动又叫生物钟,为人们提供了关于时间的信息。

 

3)已认识的计时工具。在失去客观标志即时间媒介时,估计时间会发生错误。例如,在阴雨天就无法借助太阳的方位来估计时间,这时容易产生时间的错觉。而且借助自然媒介和机体媒介的时间知觉也只能是一种估量,难以精确。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还可以借助日历、时钟、手表等计时工具来准确、独立地判定时间。

 

在时间知觉中,人的估计误差和个别差异很大。一般而言,人对于1秒左右的时间估计最准确,短于1秒的时间常被高估,长于1秒的时间常被低估。同时,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有经验的运动员能以精确的时间感来控制动作的节奏,有经验的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授课的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

 

2.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事件的数量性质。在一定的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时间估计得越短。反之,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例如,同是一节45分钟的课,如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学生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相反,如果内容贫乏,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在回忆往事时恰恰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越觉得时间长;经历越单调,越觉得时间短。

 

3)主体的兴趣情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不觉得时间的延续,从而产生对时间的低估;相反,人对自己没兴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流逝缓慢,从而产生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件时,会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在力图逃避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三)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物体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运动知觉跟空间知觉、时间知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运动知觉对动物和人的适应性行为有重要意义。它为动物提供了猎物和天敌来临的信号,猫捉老鼠、虎捕小鹿,成功的捕食依赖于对猎物运动速度的正确知觉。它也为人类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例如,行人穿越马路,既要估计来往车辆的距离,也要估计它们行驶的速度;球场上的接球与传球,也都离不开对物体运动速度的正确估计。运动知觉也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实现的,并且十分复杂,实际运动的物体可以被知觉为运动的,实际不动的物体也可以被知觉为运动的。这样,运动知觉就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即物体在按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位移时,人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如果物体运动得太慢,人是感觉不到它的移动的,例如手表上时针的运动、自然中花朵的绽放等。如果物体运动得太快,人同样感觉不到它的移动,例如电风扇的叶片、高速转动的车轮、宇宙中光线的穿越等。

 

人们知觉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实际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常常很不一致。这种现象跟观察者与运动物体的距离有关。运动物体距离近,看起来运动快;运动物体距离远,看起来运动慢。这种现象也跟运动物体所在的空间有关,物体在广阔的空间运动看起来慢,物体在狭窄的空间运动看起来快。这种现象还跟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看上去速度要快得多。

 

2.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现象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

 

1)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就会感觉到一个刺激物在向另一个刺激物做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例如,给被试呈现两条直线,一条水平,一条垂直。当两条直线呈现的时距低于30毫秒时,人们感觉到两条直线是同时出现的;当两条直线呈现的时距高于200毫秒时,人们感觉到两条直线是相继出现的;当两条直线呈现的时距为60毫秒左右,人们感觉到一条直线在向另一条直线运动。电影和霓虹灯都是按照动景运动的原理制成的,其实质在于视觉后像,即在视觉刺激消失后,感觉仍保留一段时间而不立即消失。

 

2)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感觉到好像是月亮在云朵间穿行。许多电影的特技镜头就是利用诱发运动的原理来拍摄的。

 

3)自主运动。如果你在黑暗的房间紧盯一个燃烧的烟头,过一段时间后,便会感觉它似乎在不停地游走,这就是自主运动。自主运动的产生与黑暗中失去周围空间的参照系,从而使光点的空间位置不确定有关。同时,它也与人的个性相关,场依存的人比场独立的人更易产生自主运动的知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和自主运动都是似动现象,因为人所感觉到的运动都不是物体在真正发生位移。因此,似动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运动错觉。

 

(一)错觉的种类

 

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视错觉、听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等。当掂量相同重量的铁块和棉花时,人往往感觉到铁重、棉花轻,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飞驰的火车上看窗外的景色,你会感觉到路旁的树在一排排向后倒去,这是运动错觉。在众多的错觉中,视错觉最为普遍,常发生在几何图形的认知上。下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错觉。

 

1.大小错觉(如图5-8

 

5-8大小错觉

 

1)缪勒—莱耶错觉:该图箭头内的线是一样长的,但我们看上去箭头向外的线比箭头向内的线要短。

 

2)潘佐错觉:在两条辐合线的中间有两条等长的直线,结果上面一条直线看上去比下面一条直线要长。

 

3)垂直—水平错觉:两条等长的直线,一条垂直,一条水平,但看上去垂直线要比水平线长。

 

4)贾斯特罗错觉:两条等长的曲线,包含在下图中的一条看上去要比包含在上图中的一条长些。

 

5)多尔波也夫错觉: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被大圆包围的显得小,被小圆包围的显得大。

 

6)月亮错觉(如图5-9):月亮在天边显得大,在天顶显得小。

 

 

5-9月亮错觉

 

2.形状和方向错觉(如图5-10

 

5-10形状和方向错觉

 

1)佐尔拉错觉: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上去不平行了。

 

2)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使中间显得凹下去了。

 

3)爱因斯坦错觉: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显得有点儿向内弯。

 

4)波根多夫错觉: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错觉理论

 

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人们作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解释所有的错觉现象。下面是一些有影响的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扫描。由于眼球垂直运动要比水平运动更为费力,因此,同等长度的垂直线段就要比水平线段感觉长。而当人们扫描图形的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背景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与范围,也造成了取样上的误差,从而产生了各种知觉错误。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这是从神经生理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尝试。该理论认为,当两个图形轮廓彼此接近时,视网膜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使大脑兴奋中心发生了变化,结果,人们感觉上像是轮廓发生了位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通常人们在知觉立体对象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样才能保持物体的大小恒常。而当人再注视平面对象时,会习惯性地运用原来的透视经验,从而引起了错觉。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人的知觉活动表现出四种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在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选择性。分化对象和背景的选择性是知觉最基本的特性,背景往往衬托着、弥漫着、扩展着,对象往往轮廓分明、结构完整。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转化为知觉的对象。因此,注意选择性的规律同时也就是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的规律。

 

有时人可以依据自身目的进行调整,使对象和背景互换,例如双关图(如图5-4)中的少女与老妪、花瓶与人脸。选择这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少女、花瓶;选择另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老妪、人脸。

 

                                          

 

5-4双关图

 

(二)知觉的整体性

 

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呈现一个由许多小写字母s组成的一个大写字母H,通常人们首先反映到大脑的是字母H,然后才细辨它是由许多小写字母s组成的。再如,同样一个图形“13”,当它处在数字序列中时,我们把它知觉为13,而当它处在字母序列中时,我们又把它知觉为B。这些都反映了知觉把对象组合为整体的特性。

 

正因为如此,当人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哪怕只感知了它的个别属性或部分特征,就可以由经验判知其他特征,从而产生整体性的知觉。例如,面对一个残缺不全的零件,有经验的人还是能马上判知它是何种机器上的何种部件。这是因为过去在感知该事物时,是把它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的,并在头脑中存留了部分之间的固定联系。当一个残缺不全的部分呈现到眼前时,人脑中的神经联系马上被激活,从而把知觉对象补充完整。而当知觉对象是没经验过的或不熟悉时,知觉就更多地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将它组织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即知觉的组织化。其原则是视野上相似的、邻近的、闭合的、连续的易组合为一个图形(如图5-5)。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相似法则                                                     邻近法则

 

 

                      

  

                          闭合法则                                             连续法则

 

5-5知觉组织法则

 

知觉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它不是各部分的机械均等的堆砌,而是取决于关键性强的部位(例如,歌曲中的旋律与歌词),非关键性的部分(例如音调与音色)一般被遮蔽。这里,知识经验是识别关键部分、准确把握知觉对象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知识经验缺乏,为提高其知觉的效能,教师应指点他们在观察时把注意力放在关键特征上。

 

知觉的整体性尤其是关键部位的作用提高了人们知觉的速度,例如,辨别个别笔画和辨别整个字的时间是相同的。但这也使人们容易忽略部分和细节,例如,校对时对整个文句的感知会抑制对个别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的感知。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标示出来。其实质是旧经验与新刺激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联系,以保证理解的全面和深刻。在理解过程中,知识经验是关键。例如,面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的人很难知觉到有用的信息,而放射科的医师却能获知病变与否。教师也应通过言语启发,提供线索,帮助学生提取知识经验,组织知觉信息。

 

当第一次看隐匿图形(如图5-6)时,人并不是消极地观看图片上的黑白斑点,而是力求理解这些斑点的关系,提出种种假设,对它作出合理的解释。例如,“这是一片雪地吗?雪地里有什么?中间好像有个动物!它是什么?是熊吗?不像!是狼吗?也不像!哦,对,我看出来了,它是一条狗!”可见,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5-6隐匿图形

 

正因为知觉的理解性,人会作出“不可能图形”的判定。在图5-7的不可能图形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人们根据知觉对象提供的线索,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知觉对象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时,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往往采取压缩的形式,知觉者直接给对象命名,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之内,如说“这是一个三角形”,“这是一部山地车”等。

 

 

 

5-7不可能图形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十分明显。

 

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形状恒常性。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越来越小的,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但看上去我们仍然认为煤是黑的,墙是白的,这是明度恒常性。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明下颜色发生了变化,但人对它颜色的知觉保持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恒常性使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仍然产生近似实际的正确认识,这对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是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