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点心理学(之二)----- -知觉

 寒馆丑丑 2019-05-02

前言:严格讲,这里所讲的“知觉”是“物知觉”,因为完整的“知觉”还包括“社会知觉”

知觉不同于感觉,它是各种感觉的结合,所以它具有整体性; 同时,我们在知觉时,往往“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一部分当作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我们的一些对物的知觉往往是不变的,比如白纸在何时何地看都是白纸,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我们的习惯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去解释物知觉,或者“用词”揭示它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有两点要注意哦: 

1、关于“知觉的选择性”,作为知觉对象的物体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觉对象和背景可能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

2、关于“知觉的恒常性”,大小颜色明度形状运动几个方面的知觉都具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有限度的,发生也是有条件的,超出了就不存在了。           

知  觉  的  种  类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定义

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对物质现象延序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带有固定倾向。


时间知觉有关事项

1、可借助线索:计时器、昼夜、四季、人体生物钟、机体生理活动;

2、在时间估计上,因对所发生的事件所持的态度以及它所的情绪,以及活动内容丰富还是贫乏都会影响对时间的估计,出现高估或低估的情况。

3、如分别用某种感觉来估计时间,那么从准确度上讲,听觉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运动知觉4种现象

1、真动:当物体的运动被知觉到的时候,就产生了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知觉叫“真动”。

2、似动(动景现象):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例如:电影、霓虹灯

3、诱导运动。夜晚看到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实际是云彩在移动,但视觉效果是月亮在动。

4、自主运动:屏幕上的小亮点,本来没动,盯着看时,觉得它在动。

2—4都是把不动的看成动的,这就是运动错觉。

错 觉

1、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2、这种歪曲还有固定的倾向,有规律性,且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3、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4、每种错觉的产生都有特殊的原因,不能用一些原因来解释所有的错觉。

*

空间知觉分类: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关于  距离知觉  的判断

肌肉运动线索

1、眼睛。睫状肌的紧张度是判断远近的肌肉运动的信号;

2、双眼视轴辐合。越远视线的辐合角越小。

单眼线索

1、对象的重叠。遮挡近,被挡远。

2、线条透视作用。铁轨原理。近的大、清晰、稀疏; 远的小、模糊、密集。

3、空气的透视作用。物体的清晰程度,远的没有近的清楚。

4、明暗、阴影。绘画; 

5、运动视差。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1、双眼视差:两眼的瞳孔相距大约65毫米,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便是双眼视差。

2、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最主要线索。

3、立体摄影、立体电影都是应用“双眼视差的原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