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 嵩阳书院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登封嵩阳书院号称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当然这些个几大几大的也没有什么意思。从介绍上看,因为有“宋代理学”的背景,可见其地位。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原为嵩阳寺,隋唐时改为嵩阳观,宋时为嵩阳书院,可谓释道儒交相辉映。当然这种交替,多是因为前代建制早已颓毁,原址重建所致。现存建筑为清初重建后的遗物,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其内存有唐天宝年间刻制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目睹其真容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该碑李林甫文,徐浩书,主要记述了嵩阳观道士为玄宗炼丹的故事。因为李林甫名声太坏,后世多在碑后提文谩骂讽刺。不过昔日的“到此一游”现在已经成为文物的一部分。唐碑高约九米,由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组成。碑座四面雕刻十身武士,前后各三,两侧各二,形态夸张而有力,可惜面部多被毁坏。碑首分三层;第一层稍宽于碑身,前为碑额,两侧雕刻双龙和麒麟;第二层由低至顶圆混加宽,四面雕刻云纹,后侧已毁;第三层即碑顶,为带束腰座宝珠,两旁各有一只混作石狮子,头向宝珠。石碑的整体形象大气巍峨,细部雕刻也十分精美。
中岳嵩阳寺碑-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刻立,一面刻佛龛94,另一面上部刻大佛龛一,下部为碑文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原址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唐天宝三年(744年)






嵩阳书院山门
大将军柏
“登封县图”碑-明,图上刻制了嵩山地区的名胜古迹分布情况及主要山河、道路、村镇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