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美散文欣赏—— 湘行散记

 hkl306 2012-09-08
 
 

 

                                             湘行散记
                                                                            作者:一兵

  进山
  
  远离缤纷的喧嚣、忘却尘世的烦恼,壶瓶山,我们一路风尘,直奔你的怀抱而来。
  
  清晨,山以雾洗梦,人以露洗尘,蹑手蹑脚的走进你的腹地,可别责怪我打扰你的清幽,只因清晨的你太美、太纯,凭谁也抵不住这大山的诱惑。走进山林,再没什么能让人烦心,风吹来,带着潮湿的青草味,轻启唇,迎一满口露水,有着泥土和虫鸣的芬芳,滋润着我干涩的灵魂,野花们也昂起头,轻轻的舒展开花瓣,幽香绕过发际,这一刻,分明听见花开声音。晨起的山林里,每一棵树都准备茁壮,每一朵花都等待盛放,露珠悄悄的藏在叶心里,时刻准备着爱它的那缕阳光带他去飞翔。
  
  太阳终于从云端露出脸,万物都精神起来,山林里的树叶们抖了抖身子,洗了把脸,在阳光下绽放出明媚的绿色,这清清亮亮的绿色缠绕着带着水星的空气一阵阵向你袭来,我们的心情也随之亮丽起来。忍不住放开喉咙,快活的唱一首山歌,把心情挂在每一株绿色的枝桠;在溪流中轻濯双足,把长发无羁的披散在空气里;在瀑布下掬一捧清泉,把身心融入到大山的灵魂里……浓浓淡淡的风、清清亮亮的水、深深浅浅的绿,这杯山林的小酒,欲饮已先醉了!
  
  夜深了,我们探幽而来,从吊桥而过,靠渫水而歌,找一段树根为枕,悄然籍石而卧,听河水在我耳边流淌,任星光在我身边流溢,空气中带着草鱼的微腥味,山风袭来,物我两忘,浑然天成,思想单纯得就像这山间的泉水,只剩下一片静谧与温柔。在这红尘之上,在这清幽之中,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几百年前的先秦,布衣草鞋、散淡心境,寻仙境而上,隐山林而居。
  
  心情倦了,繁华落了,你就随我一起进山吧!
  
  卧水
  
  穿蓑衣,着草屐,登上漂流船,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尘土,思想一下子变得干净透明了,当清澈见底的猛洞河水亲吻我裸露的脚趾时,时光好象倒流到了一千年以前,我仿佛变成了一位身穿宽袖长袍的幽谷隐士。
  
  两岸山势陡峭,却只见清秀,不见奇险,山中树木苍翠宜人,深深浅浅,重重叠叠,与这猛洞河的绿水交融在一起,这里那里,尽是柔若无骨的浓绿逼来,令我屏息凝神,慕不能止。河岸边的青松,都迫不及待的俯下强壮的身躯,亲吻着美丽多情的猛洞河,偶尔还可见有古木横在水中间,他干脆投入了伊的怀抱,几枝枯树桠探入水里,接触着水中泛着青苔的石头,述说着它多年的情思。
  
  一路行来,水中间凸出的大石头上,会坐着三三两两的山民,船行近时,他们会趁你不注意,用水瓢浇你一身的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你问好;船行到幽静处,从山谷中还会飘下些如羽毛状的小花,无风自落,轻轻的从半空中洒下,让人很自然的就想起了“人闲桂花落,月静深山空”的意境。人迹罕至的悬崖上,顽强的生长着一种小小的、如黄色蝴蝶般的九龙花,在这万绿丛中,优柔的展现着它特有的情致。
  
  这里的山是活的,有生命的。随处可见山间有流水下来,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水快活的奔流着,洗净了山,也洗净了人的心灵。你可以想象有苗家的美丽少女在此洗着她的长发,唱着动听的苗歌。瀑布从山间坠落,惊起水珠四溅,空气中到处漂着水星儿,沾衣不湿,扑面不寒,宛如苗族姑娘的体香。水撩发了游人的兴致,忍不住叫船家,将船驶进瀑布。船近瀑布,水声更急,入得瀑布下,流水也狂躁起来,怨你惊扰了它的清静,无情的敲打着你的头,于是我们抱着头惊呼着,便到了瀑布下。瀑布下是另一个季节,湿是它的湿、寒是它的寒,青苔石冷已做不得稍刻停留。匆匆的从水中逃了出来,却又暗自懊恼,快得连景色也潦草带过了。
  
  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不知不觉,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就要结束我们此次漂流的全程了,依依不舍,此情无法言表,不如舍船入水吧,把身体融入这青山绿水间,让灵魂裸体与自然对话,悄悄的告别:这真山、真水、真性情。
  
  入市
  
  匆匆来凤凰,匆匆去凤凰,在这匆匆间,凤凰已留给了我难以忘却的印象。细细咀嚼起来,我以为凤凰就是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走出来的青衫名士,融山之精华,汲水之灵性,明明白白流出一股淡雅,一阵墨香,骨子里透着山情的书卷气,叫你想不亲近他,都办不到。
  
  朝阳宫如今是一个古典的画舍,房间桌子上未干的笔墨,残留着作者的兴致。画廊里、墙壁上满是书法爱好者的作品,有工笔的,有写意的,画卷上的湘西女子,妩媚而嫣润,还有泼墨的残荷图,题为“昨夜风疏雨骤”……每一件都透露出凤凰浓厚文化氛围。
  
  走进沈从文故居,脚踏在青青的石板上,触摸这雕花的窗子,古旧的桌椅,看着从文先生的手迹,你可以想见少年时沈从文先生因厌恶管束、逃学被父亲责骂的情形。十三岁的沈从文曾怀着一腔热血去当兵,然而在湘西,这个半兵半匪的地方,使他渐渐起了惊惧,他不甘堕落,他要挣扎。挣扎的结果就是在十九岁上脱离行伍,北上求学。是什么使他踏上从文之路呢?在这里,在这小小的庭院,我不由得思索起来。
  
  过古城门,到沱江河畔,乘上当地的小画舫,果真有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的感觉。沱江两岸的民居保持着古朴的风貌,飞檐流瓦、大红灯笼,你仿佛又回到了明清时代。船夫是一位朴实、好客的中年汉子,他撑一支长篙,不时的向我们介绍着凤凰的故事。沱江的水清极了,仿佛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从没有受过污染。水下长满了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天上的白云倒映在水面上,小船驶过,水波荡漾,便将蓝天白云揉碎在水草间了。那丛林深处只见一角的楼阁,叫夺翠楼,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家;那白色高塔,是万民塔,凤凰上万名群众自行捐资修建的,固有此名。还有宽敞明亮的山水讲堂,横跨沱江的虹桥,石板路上背着背篓身着彩妆的苗家少女,河边正在写生的老太太,江心里相互嬉闹的山里孩子。这画中人与物,藏于山间,浮于水上,果真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湘情湘水、处处含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