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方法创新

 鸿墨轩3dec 2012-09-08

汉字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方法创新

    汉字的教学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和素质教育的根基,如何大幅度地改变目前的落后现状已是刻不容缓。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将比现行传统教育方式提高5倍以上,其方法的普及会给我们的中小学语文的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创新。

    纵观汉字书写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就不难发现:古往今来汉字书写教育的结果同人们为此所付出的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及费用极不相称,效率的低下令人震惊。按现在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寒窗下来,很多人还写不好汉字,就是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写不好汉字的现象,更不要说进行书法艺术创作了,而我们通常学一门手艺和工作技能最多也不过三年五载,就能达到出师的水平。因此,如何让每个人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尽快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达到实用阶段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尤其是师范生更加应该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书法专业人才,弘扬我们的民族国粹。

    从表面上看,每个人(凡是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都会写字,而且按照同样的教科书,花着同样的课时,也都在国内中文环境下,老师的水平也大多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于同一班而言,老师是同样的),但为什么同学之间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差别呢?而且往往是写得好的占少数呢?不仅如此,它还是其他各门功课课时的几倍,因为除英语主课和体育等其它几门副课外,几乎其他所有的主要课程都要写汉字。这不能不令人深思!笔者根据自己近二十年的研究和摸索,认为造成上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目前汉字的书写教学方法存在着如下一些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

    1、目前对单个汉字结体结构的经典表述基本上停留在较为定性和表象的描述,没有给出汉字笔画和偏旁部首的量化定位关系理论以及依据该理论所给出的结体分类规则,导致学书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临摹概念模糊,结果是盲目跟从,事倍功半。

    2、照搬传统模式,学习周期过长,不适应现代生活节奏要求。由于没有有效地区分汉字书写的目的所导致的学习目标的阶段性问题,过于一味地照搬传统书法艺术创作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步骤来教学,学习周期过长,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化越来越快,让一般学习者难以长期有条件和精力坚持下来。

    3、混淆软笔和硬笔学习书写的区别。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汉字书写上往往将传统的软笔学书方式照搬到硬笔的学习上,给学书者造成了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导;还有的学书者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笔性的笔和不同的书体交替地学习,就更容易给初学者造成混淆。

    4、临摹格式的单一性和汉字结构的复杂性不相称。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都需从临摹开始学习,而汉字数量多、结体复杂,如果试图以单一的临摹格式(如大小九宫格、田字格、米字格、田米复合格、回形格、回宫格、回田格、回米格等)来定位拥有众多类型的汉字间架结构,就显得十分不合理。且这些定位方式均为平面几何线条分割的定位,完全割裂了汉字笔画间的有机联系和组合规律。其实践也证明了它们各自的局限性。

    5、学习目的和要求与练习方式缺乏针对性的组合。由于我国汉字有其实用目的和艺术欣赏目标两个层次的要求,因此写字的练习就要围绕着我们每个人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

    6、缺乏对需要掌握的汉字数量与造字组字规律的总结。

    汉字按照《康熙字典》所列有47035个,郑樵《通志-六书略》中列有22796个,许慎《说文解字》列有9353个,新版新华字典是11100个汉字。而我们现在最经常使用的汉字只有3500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新闻出版印刷部门规范的汉字也不超过7000个。

    从汉字的起源来看,汉字的造字法即六书,它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其中前四种为真正的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不能产生新字。一般将汉字的结体分为独体字(也有称单体字)和合体字。汉字中合体字,占到90%以上;独体字仅占10%左右。据统计:非字的偏旁有41个,单独成字的部首有148个,独体字总共不超过350个,其余的汉字都是偏旁部首和独体字依扩展、组合构造规则而

成。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剖析,笔者认为在第一个学书练习阶段,我们只需掌握350个左右的独体字和189个偏旁部首的写法及其相互之间的扩展组合匹配规则,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汉字书写方法的掌握。依据全重心理论,配合科学的临摹分类格式和定位规则以及进行汉字大小的缩放练习等全新方式,在教育方法上,作者还提出了目标组合法,即在明确练习者的学习目的前提下,选择书写工具和书体;然后再依据书写工具和书体来明确相应的练习方式;结合部首字、基本字、扩展字、组合字的分类概念,运用汉字使用频率的研究成果以及汉字相互间的结体组合规律,从而大大减轻了学习者的负担,提高了规范汉字的练习效果。整个练习包括从书写姿势、基本笔画的写法、偏旁部首的定位、基本字(或独体字)的定位写法、临摹格式组、基本字和扩展字的临摹定位关系、扩展字和组合字的匹配写法、字与行的关系、行与行的关系、篇章布局等方面,给学书者一个较为全面的整体概念。

    笔者认为,学写汉字一定要按照科学方法,循序渐进,分步骤实施。具体过程:

    第一步:熟悉笔性,进行八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的练习,做到能自如地控制笔画的长短,轮廓大小;

    第二步:进行189个偏旁部首和350个基本字的练习,掌握它们在不同位置上的变化情况;

    第三步:进行有代表性的扩展字和组合字的搭配练习,掌握基本的匹配规则。

    第四步:进行词组短语、成语、名句的长短行排列练习,做到字的大小一致、间隔相称、每行重心成一线。

    第五步:进行篇章布局的整体训练,临写短小的名帖、名篇及各种应用文体,掌握篇章布局的形式,注意区别实用文体(按现代文书要求)和书法布局(按传统书法要求)的不同点。

    第六步:在全面掌握楷书之后,若考虑硬笔的快速书写,宜练行书(基本步骤同楷书,只是偏旁部首和基本字的写法上区别较大,另有专门书籍介绍);若转成毛笔等软笔,则基本步骤同上,只是着重掌握毛笔与钢笔等硬笔在基本笔画运笔上的不同,其它则同理。

    第七步:依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定研习方向,进一步深造。

    笔者认为,汉字的教学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和素质教育的根基,所以,如何大幅度地改变目前的落后现状已是刻不容缓。据测算,采用本方法将比现行传统教育方式提高5倍以上,其方法的普及会给我们的中小学语文的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