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

 书楼寻踪馆 2012-09-09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12)

矢镞,春秋后期,长7.5cm,宽2.2cm,重0.0185kg

  此矢镞锐锋,两翼张开,翼端呈收削之势。

  青铜镞始见于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兵器之一,商代早期已大量使用。西周时期可见带铤双翼镞,有的双翼还呈镂空状。春秋时期常见的形制有翼型和无翼型,其中翼型镞之双翼出现了收削的趋势。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蔡子匜,春秋后期,通高11.9cm,宽27.3cm,重1.1kg

  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

  蔡子佗自

  作会匜。

  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蟠虺纹鉴,春秋后期,通高34.3cm,口径42.5cm,重5.6kg

  鉴窄口缘,束颈,短肩。四兽耳衔环,两两相对。腹部圜收,下有短圈足。鉴身的主体纹饰是相互缠绕、呈网格状布局的虺纹,在中部加饰两道凸起的三角云纹带。足饰两周横向排列的海贝纹。此鉴整体造型与装饰匀称谐调,是鉴中的佳品。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齐萦姬盘,春秋后期,通高15cm,宽55.5cm,重11.39kg

  盘侈口,浅腹,圈足外撇。双附耳起于腹部,耳之上边缘处各饰一对伏牺。盘外壁以一蟠螭纹为主体纹饰。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

  齐萦姬之

  作宝盘,其眉

  寿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大意是记齐国萦姬的侄女(“”在古文献中指侄女)做宝盘,祈望万年长寿无疆,了孙后代宝用此盘祭享。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16)其次勾鑃,春秋后期,通高51cm,宽19.9cm,重7kg

  器曲口,腔体窄而深,两侧略倾,长柄。腔体近柄处饰回纹和蕉叶纹。两侧鼓部有铭文32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其次择其吉金铸句鑃。

  以享以孝,用祈万寿。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大意是: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其次选上好的铜料铸此勾鑃,用来祭享以表达孝意,祈求万寿。子孙后代,永保用之。

  此器为浙江武康山出土,同出7枚,其中两件有铭文。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蟠虺纹□,高32.5cm,口径24.6cm,重7.08kg

  (音灵)大口外侈,有一周平边,颈大而短,广肩,上饰双兽耳,耳上套环,大腹,平底。以蟠虺纹为主题纹饰。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鲁大司徒□,高28.6cm,宽25.2cm,重7.24kg

  直口浅盘,平底,圈足,腰部有一束箍。盖上有花瓣形捉手,可却置。整体饰变体蟠虺纹,盖的捉手和圈足镂空。

  盖、器对铭,各4行25字:

  鲁大司徒厚氏

  元作膳(音甫),其眉

  寿万年无疆,子子

  孙孙永宝用之。

  铭文大意:鲁国的大司徒厚氏元自做盛食之,祈望万年长寿无疆,子孙后代永远宝用此器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能原镈,通高40.8cm,宽31.8cm,重18.84kg。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江西瑞州(高安县)出土,1956年由文物局拨交故宫。

  这件镈用以悬挂的钮由两兽相对而成,两面有36枚扁平乳丁,构成镈身纹饰的主体,其余部分则饰以蟠虺纹。

  镈的两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铸铭文20行48字:

  夷莒甚□者元作□曰:“自祈□曰:□称劳曰利,连余大邾,大□之主越。曰:余入邦,作利□小,其者□□□於子子。”行则曰:“自余”。

  能原镈是一成组的编镈,由数器铭文合为一整篇,本器铭文只是其中一段。这一组编镈共有多少件,现已难于查考。已知除故宫这件外,台北故宫也有一件。从铭文内容来看,整组编镈的数目远不止这两件。这组器上的文字极难释读,过去的学者依稀认出了“能原”二字,故名之为“能原钟”,或干脆承认无法释读,名之为“奇字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如当时的楚、蔡、徐、曾、吴、越等国)盛行一种极为夸张的美术体字,被称为“鸟虫书”,其特点是文字笔画与鸟形画混写在一起。经过数代学者的研究分析,这种书体大多数字的书写规律已被掌握,但铸刻在越国乐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属变体的鸟虫书,仍难以释读, “能原镈”就是其中的一组典型器物。

  近来,我院为解决金文研究中的这一难题,在院刊发起对“能原镈” 的讨论,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其中,曹锦炎先生的论文对这组铭文的总体内容提出了解读看法,现将他对镈铭内容的分析转述如下:

  “由于莒国扩张疆土,侵及了邾国,越国为之调停,主持了这次疆土划分,并趁机扩土筑城,将邾、莒两国连在自己脚下。铭文记录的就是越、邾、莒三方的盟辞内容。”

  (越:春秋时期南方古国,曾称霸江南,并北上图谋中原。本铭所反映的就是其北图中原的行动之一。)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蔡子鼎,高33cm,宽28.2cm,口径23cm,重6.77kg

  器身连盖近球形,盖上有透空捉手,盖、腹、足相对应各铸二环,能用绳穿系,附直耳,下具三个兽蹄足。通体饰变形蟠虺纹和三角纹。盖上铸有5字铭文:

  蔡子之鼎。

  记此鼎为蔡子所有。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21)蟠虺纹鼎,高45cm,宽55.5cm,重24.56kg

  鼎大腹,圆底,蹄形足。有盖,盖饰三环钮和三道蟠虺纹。双附耳,耳两面饰蟠虺纹,两侧饰回纹。腹饰二道蟠虺纹,间以绳纹。足饰兽面纹。

  此鼎器体较大,花纹精细。盖上的三环钮是春秋时期鼎的重要特征,以蟠虺纹为主体纹饰,也体现了春秋时期器物的特点


蟠虺纹大鼎,高75cm,宽102cm,口径77cm,重64.2kg

  鼎圆形,侈口,敛颈,有附耳,圆底,蹄形足,腹前后有环,环上饰兽头。颈饰重环纹、蟠虺纹、三角纹,腹上下饰二道绳纹,间饰蟠虺纹、下垂蕉叶纹,足饰兽面纹。

  此鼎是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器中最大的鼎,其蹄形足具有春秋时期鼎足的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晚期出现的重环纹,至春秋时逐渐被蟠虺纹等所替代,而本器上同时有重环纹和蟠虺纹,是两种纹饰转换过程的反映。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镞,战国后期,通长5.3cm

  镞之横截面作三角形,狭刃,十分锋利。

  青铜镞是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用弓弦弹发可射向远处。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属最早出现的青铜兵器之一。其形制较多,主要有双翼、三翼与三棱三类,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战国时期,远射的三棱矢镞已改成铁铤。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嵌松石缶,战国时期,通高19.6cm,宽20.6cm,重1.78kg

  缶小口,直颈,弧腹,最大径在上腹部,下敛,平底,矮圈足。花纹共分5层:第一层在口下,第二至第五层在腹部。腹上的4层纹饰均以双弦纹圈为界纹。第一至第四层纹饰为几何形图案,第五层纹饰为垂叶纹带。值得一提的是,此铜缶表面所铸的浅凹的花纹只是其装饰的一部分,铸造者最初在花纹的凹槽中还嵌入了松石粉或黑色涂料,可惜现已全部脱落。不过我们仍可想见昔日缶上两种不同色泽的对比所形成的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是多么的令人赏心悦目。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31(嵌松石蟠螭纹豆,通高39cm,宽24cm,重3.05kg

  豆圆形,两侧有双环耳,束腰,高足,盖顶有平捉手,可以倒置。盖、器身饰蟠螭纹,高足两端饰垂叶纹,中部饰菱纹。通体纹饰均以松石镶嵌。

126)蛙纹匜,战国前期,高11.5cm,宽22.4cm,重0.68kg

  匜一侧有兽头形流,兽双目上视,侧立耳,阔口方便泄水,兽头顶部饰有蛙纹。另一侧为屈舌兽首鋬。宽腹上部仅饰一周以双线勾边的三角纹带。圆底下有3只兽足。此器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特别是器流的造型极具创意。

(127)_轮内戈,战国前期,长37cm,宽12.2cm,重0.5kg

  此戈曲首,内后有轮,轮前有一圆孔,圆孔上下一面饰一龙一虎,另一面饰二蛇,近轮处饰一龟纹。

  此戈造型别致,工艺考究,它不是一件普通的兵器,而是象征物主身份和地位的仪仗用兵器。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28

蟠螭纹编钟(9件),战国前期,通高21.1cm,宽14.6cm,重2.57kg;通高19.8cm,宽13.8cm,重2.17kg;通高18.9cm,宽12.8cm,重1.7kg;通高16.9cm,宽11.5cm,重1.36kg;通高15.6cm,宽10.8cm,重1.12kg;通高14.3cm,宽9.9cm,重1.04kg;通高13.2cm,宽8.8cm,重0.89kg;通高11.8cm,宽8.2cm,重0.72kg;通高11.5cm,宽7.8cm,重0.64kg 器椭圆体,尖角,桥形口,桥钮。饰36短“枚”,围以綯纹,钮、“篆”饰蟠虺纹,两“舞”饰双蟠螭纹。

  此套编钟的铜胎质量上乘,造型优美,表面经过仔细的打磨加工,纹饰秀丽,是同类器物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编钟是用作宗庙祭祀与宗族宴飨时的打击乐器。使用时大小相次悬挂起来,用木槌敲击。礼乐制度中编钟的数量与悬挂方式也在贵族阶级中有分等级、定名位的作用。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29

嵌红铜龙纹瓿,通高34.3cm,宽44.5cm,重10.72kg

  瓿圆体,小口,大腹,肩上有二环,有盖,盖顶部正中有一环。盖、器肩及腹下部饰菱纹,腹部饰龙纹。纹饰均以红铜镶嵌。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单孝子鼎,通高23.6cm,宽31.8cm,口径21cn,重4.64kg

  鼎圆体,三蹄形足,双附耳,有盖,盖上饰三牺。器身饰弦纹二周。

  盖、器对铭,各铸铭文16字:

  王四月,单孝子以庚寅之日,命铸飤鼎鬲。

  意为在王四月庚寅这一天,单孝子命铸煮食之鼎。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嵌松石蟠螭纹豆,通高39cm,宽24cm,重3.05kg

  豆圆形,两侧有双环耳,束腰,高足,盖顶有平捉手,可以倒置。盖、器身饰蟠螭纹,高足两端饰垂叶纹,中部饰菱纹。通体纹饰均以松石镶嵌。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蟠螭纹豆,通高27.8cm,宽26cm,腹径24.4cm,重3.4kg

  豆圆体,双附耳,矮圈足,平盖,上铸有四环。盖面及腹部各饰蟠螭纹一周,耳上饰回纹,腹下部有三处突起痕迹,足有四穿孔。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33)错金云纹敦,高10.2cm,宽21.2cm,口径16cm,重1.18kg

  器作半球形,双环耳,三短足。通体错金花纹。口沿饰几何纹一周,腹中部饰流云纹,下部饰窃曲纹、垂叶纹,足饰兽面纹。原有盖,已失。

  此器为清宫旧藏文物。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32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外卒铎,通高11cm,宽9cm,重0.46kg

  铎桥形口,方柄中空,柄内有横梁,隧饰兽面纹。

  隧两面分别有铭文5字,一面为铸造文字: “外卒铎”。一面为刻画文字:“锺尹。”

  “外卒铎”记此为外卒之铎,“锺尹”则是官名。



134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羽纹四耳缶,高40cm,口径21.6cm,腹径42.3cm

  缶圆体,直颈,圆肩,大腹,圈足,有四兽首衔环耳。颈、腹部饰羽纹,肩部饰蟠螭纹,腹下部饰垂叶纹,垂叶纹内为兽面纹。

  此器为清宫旧藏文物,熟坑
135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楚王酓璋戈,长22.3ccm,宽7.2cm,重0.22kg

  戈长援,有“胡”,胡残,援及胡饰嵌金鸟篆铭文18字:

  “楚王酓璋严南越,用作戈,以邵扬文武之。”

  记楚王酓璋重击南越,作此车战用戈,用以宣扬先王之武功。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君子之弄鬲,通高14cm,宽18.4cm,口径15cm,重1.76kg

  鬲圆体,大腹,三短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环。盖、器各饰方块绹纹二周,附耳上遍饰花纹。器口沿处铸有铭文5字:

  君子之弄鬲。

  意为君子用于赏玩的鬲。

  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是最为庄严神圣的祭祀用品,但到了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地位随着整个奴隶制度的“礼崩乐坏”而大为下降,甚至成为赏玩用器,“君子之弄鬲”的铭文就说明了这一点。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38)鸟形盉,通高26.3cm,宽30.4cm,重3.39kg

  盉整体作立鸟形,虎形提梁,四兽足,盖与提梁间有活环相连,鸟首上喙与鼻间以活环相连接,倒水时可以自动张开。两翼饰大凤尾纹。足、流尾均为分铸后再与器身拼合为一体。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39

螭梁盉,高24.2cm,宽24.2cm,重3.52kg

  短颈,广肩,有提梁,肩部有流,圆体,鼓腹,腹底圆,下有三异兽形足。

  提梁整体作镂空螭形,螭首扁平,尾下垂,有四爪,螭身弓起,呈桥状,首、尾分别置于器口两侧肩部,这种镂空螭梁在青铜器中是比较少见的。盖顶正中有一猴形钮,猴曲腿蹲坐,颈上套一环,环上有链,猴单爪握链,链的另一端与梁上的环钮相连。猴的神态自然生动。流作鸟首形,鸟首顶上伏卧一小虎。三足为站立的怪兽,人面鸟咀,额上有双角,身侧有两翼,前爪左右各抓一蛇,形象古怪。

  盉通体满饰花纹,盖顶饰云纹,盖边饰蟠螭纹,肩及腹下饰勾连云纹,腹中部饰蟠螭纹,流饰羽纹。

  螭梁盉铸造工艺精湛,构思巧妙,镂空螭梁、鸟首流、异兽足等均独具匠心,反映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鸟兽等动物形象刻画的生动传神。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40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高31.6cm,口径10.9cm,腹颈21.5cm,重3.54kg

  壶侈口,斜肩,鼓腹,矮圈足,肩上有二兽首衔环耳。花纹从口至圈足分段分区布置。以双铺首环耳为中心,前后中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形成完全对称的相同画面。自口下至圈足,被五条斜角云纹带划分为四区:

  壶颈部为第一区,上下两层,左右分为两组,主要表现采桑、射礼活动。采桑组树上、下共有采桑和运桑者五人,表现妇女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可能表现的是后妃所行的蚕桑之礼。画中男子束装佩剑,似在选取弓材。习射组四人在一建筑物下依次较射,前设侯,侯为箭靶。《小广雅·释器》:“射有张布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 ”。这里描绘的应是古时举行射礼时的场景。

  第二区位于壶的上腹部,分为两组画面。左面一组为宴享乐舞的场面,七人在亭榭上敬酒如仪,榭栏下有二圆鼎,二奴仆正从事炊事操作。下面是乐舞部分,簨簴上悬有钟磬,旁立建鼓和丁宁,图中三人敲钟,一人击磬,一人持二桴(鼓槌)敲打鼓和丁宁,尚有一人持号角状的吹奏乐器在演奏,表现了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右面一组为射猎的场景,鸟兽鱼鳖或飞、或立、或游,四人仰身用缯缴弋射,一人立于船上亦持弓作射状。

  第三区为水陆攻战的场面。一组为陆上攻守城之战,横线上方与竖线左方为守城者,右下方沿云梯上行者为攻城者,短兵相接,战斗之激烈,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另一组为二战船水战,二船上各立有旌旗和羽旗,阵线分明,右船尾部一人正击鼓助战,即所谓鼓噪而进。船上人多使用适于水战的长兵器,二船头上的人正在进行白刃战,船下有鱼鳖游动,表示船行于水中,双方都有蛙人潜入水中活动。画中的战斗情景虽受画面的限制,仅能具体而微,然而刻画生动,战士们手持武器,头裹巾帻,射者支左居右,张弓搭矢;持戈者前握后运,双足稳立;架梯者高擎双手,大步跑进;仰攻者持弓戈矛盾,登梯勇上;荡桨者前屈后翘,倾身摇荡;潜泳者扬臂蹬足,奋力游动。作者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准确地抓住每一人瞬间的具有特征的动作,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本区位于壶的下腹部,界面宽,图中人物也最多。

  第四区采用了垂叶纹装饰,给人以敦厚而稳重的感觉。

  此壶纹饰内涵丰富,形象逼真,再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场景。它不仅是我国青铜器中的艺术珍品,在美术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嵌红铜鸟兽纹壶,通高39.2cm,宽27.7cm,口径12.9cm,足径16cm,重8.2kg

  壶圆体,侈口,圈足,双兽首耳衔环。颈饰变体蕉叶纹、云纹,肩饰云纹,腹部正中以云纹一周将壶腹隔为二区,各饰鸟兽纹一周,腹下部饰交颈夔纹,圈足饰云纹。颈、肩、腹、足之云纹内以红铜镶嵌。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嵌红铜狩猎纹壶,通高40.7cm,宽24.6cm,口径14.7cm,足径16.7cm,重4.82kg

  壶圆体,侈口,盖顶双伏兽钮,圈足。器身被四圈宽带纹分为四层,各层均饰狩猎纹,宽带内饰三角云雷纹,足饰菱形花纹。通体纹饰均以红铜镶嵌。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错金银鸟耳壶,战国前期,高36.9cm,口径17.4cm,腹径26.1cm,足径13.9cm,重5880g

  壶扁平敞口,束颈,伏鸟状穿环双耳,鼓腹,圈足。口沿镂空处雕兽纹,平缘处饰绳纹。颈部饰错金银嵌绿松石云纹。肩、腹部饰流云纹并以绳纹间隔。圈足上饰贝纹一周。

  此壶设计独特,镶嵌精细,伏鸟状双耳栩栩如生,云纹古朴流畅,体现了战国时期铜器制作工艺之精湛。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战国前期,通高52cm,口径14×12cm,腹径37cm

  器直口,粗颈,鼓腹,器形硕大,有平盖,环形钮,是一种大型的盛酒器。壶身正面有一系环,另在肩部两侧及腹部靠下处铸有对称的两对系环。由于此器庞大,若盛满酒再加上自重必难移动,故设计了系环用以穿绳,以便于搬运携带。

  此壶颈部采用浅浮雕手法铸出一周突起的象纹,象纹简洁而抽象,通过庞大的身躯、长卷的鼻子表现出大象的主要特征。壶的腹部用嵌赤铜工艺装饰龙纹。嵌赤铜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铸器时在体表预留出凹槽,再注入赤铜而成。用此法铸造,金属的配比和烧铸时火候的掌握都必须准确,需要很高的技巧。

  《诗经·大雅·韩奕》上说:“清酒百壶”,殳季良父壶有铭文曰:“用盛旨酒”,都明确地指明了壶是用来盛酒的。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楚王酓璋剑,长50.5cm,宽4.5cm,重0.82kg

  剑长体,宽刃,有格,圆柱柄,有镡。

  剑身上刻有铭文15字:

  楚王酓璋为从囗士,铸用剑囗用征囗。

  铭文记楚王酓璋为从征将士铸剑,作为征伐之用。

  此剑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龟鱼纹方盘,通高22.5cm,长73.2cm,宽45.2cm,重23.5kg

  盘作长方体,口沿外翻,浅腹,平底,四兽首衔环,底部铸有四兽形足。口沿饰蟠螭纹,内底饰龟鱼戏水图案,内壁饰曲带纹,外壁饰云纹及浮雕怪兽。

  龟鱼纹方盘原为清宫旧藏器,形体巨大,铸造精湛,以其瑰丽雄奇的纹饰与造型见称,其工细瑰丽的盘体龟鱼纹与蓄势待发的四立体兽形足相得益彰,是战国青铜盘中罕见的佳作。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嵌红铜蛙兽纹盘,通高12.6cm,宽41.7cm,重3.38kg

  盘圆形,圈足,双附耳。盘口下饰蟠螭纹二周,足饰三角夔纹一周及云纹一周,双耳饰动物纹。盘内底正中饰一“六星”纹,周围饰四蛙,外有八兽形纹,均以红铜镶嵌。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者□钟,通高18.3cm,宽10.5cm,重1.6kg

  钟扁钮,桥形口,两面有乳丁36枚,隧、篆、舞、钮均饰蟠螭纹。

  两面各铸有铭文共12行24字:

  用爯

  烈壮

  光之

  于聿

  汝其

  用兹

  汝安

  乃寿

  惠

  康乐

  (音夷)之

  不啻

  铭文记在越王十九年,王对者的训诰之辞。

  钟是打击乐器,盛行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组合器之一,其形式是从铙演化而来,因多为数钟、乃至数十钟同时组合使用,又称编钟。者钟、镈现存世13件,苏州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各藏有一件,其余10件皆藏日本。此钟传为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故宫藏青铜器BRONZE <wbr>CHEZ <wbr>CITE <wbr>INTERDITE(5)

149鸟纹壶,战国后期,通高37.5cm,宽24.7cm,口径11cm,重3.48kg

  这是一件典型的秦式壶,圆体,圈足,肩部饰二兽首衔环。有盖,盖上三钮,中央饰涡纹。器颈、肩、腹部浅雕鸟纹四周,并以弦纹作间隔。

  此器为河南洛阳西宫秦墓出土。

  战国时期秦国铜壶在青铜器中的地位有明显的提高,中原式鼎与秦式壶相结合是这一时期富有特征的秦国青铜容器的基本组合形式。

150错金银鸟纹虎子,战国后期,高13.6cm,宽22.6cm,重1.7kg

  器扁圆,大腹,管状流,有鋬。通体饰金银丝镶嵌纹饰,腹部以鸟纹为主题纹饰,口部、腹下部饰V形连纹。器底部饰涡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