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中 张良庙【汉张留候祠】

 书楼寻踪馆 2012-09-09


 

汉中 张良庙【汉张留候祠】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2006年8月,我从重庆驾车经四川去陕西、青海途中,经汉中留坝紫柏山南脚时,见到了闻名遐迩的张良庙——汉张留候祠。站在汉张留候祠的雕花门坊前,拾起一点历史碎片,再观职业人生,不仅感慨万千。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张良、韩信、萧何三人共称初汉三杰,但三人最后的命运,却又是那么耐人寻味。

张良功成身退;萧何苟延残喘、仰人鼻息;韩信身首异端,不得善终。要说三人都是刘邦手下一等一的谋士良臣,其智慧是旁人不可比的,退与不退,结局竟有如天壤。有时我也纳闷,韩信也算是个大军事家了,文韬武略这么厉害,咋就这么看不透人性呢!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我们先从君——刘邦说起。对于刘邦来说,功臣永远是他心头的痛,特别是那个不怎么听话的韩信。杀之,有小人之嫌;不杀,又是心头之患。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就不能亲自杀功臣,授人以柄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死”。何况刘邦还对韩信许下了:“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的免死令。但别忘了刘邦有个强悍的贤内助,就如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女人。吕后帮刘邦解决了这个难题(易中天先生说刘邦不知晓,但我看未必,说不定两口子早就密谋好了的),也承担了这个罪名。结果韩信被萧何诱于长乐宫,吊在钟室内,钟室四周用布遮掩上,用竹片戳死,惨啊!实际上呀,也怪韩信,刘邦何许人也?地痞赖子出身。一次项羽将他父亲绑至阵前,架锅威胁刘邦,刘邦咋说呢:“我们是哥们,我爸说是你爸,你把咱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我留碗汤。”在战败逃亡的途中,刘邦竟三次将妻儿扔下马车,自顾自的逃命而去。我从来都认为,对自己亲人都这样的人,是不会对别人好的,我们的报纸上爱宣传那种像孔繁生那样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几年不回家,公而忘私的人。喂,老大!想想看,连自己至亲都不爱的人,会爱别人吗?凡成大业者,都是些心狠手辣的角,他们不会有多少情与爱,他们是理智的、利已的、现实的,在审时度势中生杀予夺,指点江山。任你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镇守国家,安邦百姓;韩信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破,都还不是我的“手下”,为我所用,只有我才是主宰。知道“宰”字怎么解吗?第一,就是杀,第二才引申为主管、主持。明白这点后,就知道了,为王、为帝、为官者,最忌讳大臣、手下能力、威望超过他,这些人可是将来代替他的角啊,足智多谋又怎样,反而更添猜忌。越王勾践在范蠡、文种的协助下卧薪尝胆灭吴后,对文种说:“先生教给寡人八种杀人的办法,寡人只用了四种就把吴灭了,还有四种没地方用,你是不是到先王那里试试呢!”看看吧!这就是为君的。你用你的谋略来对付我多可怕,不如我先把你卡喳了.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再来说韩信。韩信最大的失误是在他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如果他一开始就确定自己,只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或职业操盘手,任他风动,幢动,就是心不动,忠心耿耿,低调行事,就不会与刘邦产生那么多的摩擦了。其实老板最看重的并不是技术、能力,能力是拿来利用的,正如青春是拿来浪费的一样。老板喜欢的是忠心。韩信定位不准,三心二意,有几分能力,但却无定性。身边有几个人经常鼓动、吹捧,就了犯了昏昏然,不知南北的毛病,时不时的冒出个“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可惜又无那魄力,揭竿而起。小打小闹地利用自己一技之长摆点谱,要挟自己长官,加官进爵。可君主、老总谁受得了,即使当时受了,也会记在心上,秋后算账。战争结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你的长处就成了君主、老板们的眼中盯,肉中刺。撤你的兵权,降你的爵,是爱护你,让你善终。可韩信还牢骚满腹,最后引来杀身之祸。其实君臣关系,就和老板与员工关系一样。我是学财经的,财务管理的第一课就是讲财务管理的目的。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具体行为目的是不一样的。股东的目的是企业财富最大化,或者说是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而职业经理人是增加报酬、增加闲暇时间和避免风险。君主或老板为安定国家,发展企业,当然要做一些对不起下属的事,鸟尽弓藏,不然怎样,让别人对你皇袍加身。在企业,员工端老板“饭籈子”的事多的是,能不防吗?是我的话,我都要防。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第三我们来说萧何。萧何总的来说就是刘邦的大总管,贴心豆瓣。他在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颇有心得,再加上他最大的长处就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站得好队,不遗余力表现忠心,如在刘的“三反五反运动”、“肃反运动”中他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甚至不惜出卖韩信作交换条件,换取领导信任。人不怕傻,怕聪明,什么叫扮猪吃虎,萧何可懂了,买点房,贪点钱,让老板放心,我就这点出息,胸无大志,但为此也差点入狱。这又让我想起汉武帝时窦婴状告田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田对汉武帝说:“我田就是一个个贪官,我贪得无厌,我腐化堕落,我喜欢金银珠宝,我喜欢美女香车(只是当时没法拉利,我的最爱),我为什么不享受呢,我这是托陛下的福。可有的人呢,表现得什么都不喜欢,鬼鬼祟祟,一天呼朋唤友,网络各路豪士,学孟尝君,想陛下江山吗?”结果怎样,窦婴反被杀了。当然钱不能个人得,萧何多聪明,韩信死了,刘邦重赏萧何,他却如如芒在背,何也?刘邦这是试探他啊,对他有了猜忌,于是他分文未受,反自掏腰包,变卖家产,为刘邦筹集平叛经费。哎,君家妇难为啊!可这也是人性。

最后我们来说张良。张良能被奉为帝师,是很有道理的。所有老板用人都有极强功利性,同时对保住手中权利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因此无论在哪,要让老板安心,并知进退。老子的思想张良无疑是学好了的。在中国哲人圣贤中,我最佩服老子了,廖廖数千字,囊括了世间许多道理。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贻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其意思是说:把持积累而达到满盈,不如适可而止。打磨而使之尖锐,锐利也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满堂,不可能长期守住,富贵而骄纵,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灾害。成功了就退身于后,是自然运行的规律。真是精辟啊,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归何待?所以张良激流勇退,就是刘邦封他三万户候,他都辞了,他说:“当初我在下邳做事时,和陛下在“留”相会,这是老天将我授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只不过是我侥幸料中而已,我只希望陛下将留封给我作纪念,就足够了,绝不敢承担三万户的封地。”这也是张良称为留候的原因。虽说世人都说他是功德圆满,但我仍认为他是一悲剧角色,什么功成身退,名垂青史,还不是辛苦一身,为人作嫁。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汉张留候祠的门坊、包括雕花(砖雕,很独特的哦)是用青砖砌成,大门左右刻有一副对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圮桥三进升云霞。”此处依山傍水,终年云霞缭绕。庙前一水沟和庙后一河成环抱状,柴关、柴柏二山成圈椅状,是典型的风水宝地。四周幽静肃穆,苍松紫柏挺拔苍翠,令我不仅想起司空图诗品中关于典雅的一段: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张良庙现有6个大院,150余间房宇,总的布局是院院相连,亭阁星罗。从北花园西南出去,拾阶而上可到闻名遐迩的“授书亭”。这中,又有一个典故,但我认为这有点像武打小说的虚假套路,不提也罢。可路边的石刻还是值得一观。

张良庙前说君臣 - zy7312 - zy73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