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花绽放昆明湖【摄影】

 昵称5616265 2012-09-10

 



 

 
  顺着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这条路大熊猫就溜溜达达滴奔了昆明湖的西湖,漫步西堤放眼向西望去、一片盛开以及含苞待放的粉红荷花映入眼帘,特别是在雨后的时段显得越发的娇艳、漂亮。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昆明湖西湖的由来——
 
 
  颐和园西湖的由来
  明朝时,清漪园(颐和园前身)出现了“西湖十景”的景色,后来清漪园改名为颐
和园,翁山湖改名为昆明湖。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
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

 
 
  昆明湖历史  
  元朝定都北京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惠河,引昌
平神山泉水、沿途流水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入湖中,成为元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瓮山泊初始是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的酷似江南风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取乐。
  明朝一些诗人常把西湖周围地区的自然风光描绘成宛如“江南风景”,“环湖十里,一郡之盛观”。
  明朝时的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 
  
 

 
  清朝,乾隆皇帝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为昆明湖。
  乾隆皇帝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多学科分析研究证明,该湖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颐和园中昆明湖水面占公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昆明湖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
 

 
  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水域广阔,景色秀丽,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人们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风拂面,微波涟漪。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远山近水,诗情画意,使人暑意顿消。当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夏秋之际立于岸边放眼观看,湖面上汽艇、画舫(船)载着游客环湖游览,游客划着条条小船航行在水面,桥、岛、殿、阁倒映水中,生气勃勃的湖面上呈现出一幅幅神清气爽、心情舒展、好不惬意的画面。
  上述史料文字源于《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本博略有编辑。
 

 
昆明湖西湖岸边暨西堤没有荷花
所以以上全部荷花都是运用长焦拍摄

接下来您看到的是一组大熊猫在石舫拍摄的荷花
拍摄时间已是下午17点18分及其之后
 



 
  纠正众多导游的不实之说
  因为大熊猫每次在颐和园拍云就会遭遇满嘴跑火车的导游,他(她)们总是给游客这样介绍万寿山和昆明湖:“因为北京没有海,皇帝想看海,所以就命百姓挖了昆明湖,然后将挖出的土在北岸堆积成了万寿山再种上树。”
 
  据相关史料记载:昆明湖不是人工挖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万寿山是太行山延伸到东部的余脉,自古有之。



请看两张大熊猫抓拍人物并后期制作的PS照——怀贵大师傅和胡哥继华
 

 
 
大师傅“采蜜”摄影工作照
 
 

 
胡哥继华“衬”荷花
 
 
友情提示
晚秋莫忘摄西堤,留连忘返正此时。
错过又得等一年,捶胸顿足碎碎念。



祝您快乐每一天-一粟j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