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摄友对摄影包不是非常了解,也不是非常关注,甚至是忽视,说实话,网上对摄影包系统全面介绍的文章很少,这就是目前我找到的最好的,转载给大家共享(篇幅太长,分开发)
摄影作为一种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的有益活动越来越普及,随着摄影器材消费量的上涨,人们对摄影包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几年来,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有不少影友向我询问摄影包的构造特点和选购事项。看得出来,其中有一些观点明显受了某些商家和“有背景专家”的误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有必要作一些明晰或者是修正,以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摄影包的有关知识和品牌特点,以选购到更加适宜的摄影包,在外出活动中保护好自己的摄影器材。
首先要明确一下:本文的讨论范围和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占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资深、普通摄影爱好者,一般至多拥有一到两个机身和“大三元”镜头、人像、微距镜头及闪光灯等不太多的器材,希望有一个方便、结实、性价比高而好用的摄影包,能在外出爬山涉水采风时得到好的助力;
对于大型专业公司领域的人士,他们使用多种的大型铝合金箱或意大利“亚玛比利亚”级别的万用箱装载器材,使用越野工具车运输,不用考虑个人背负摄影包;还有富豪榜上的人士,钱多得没数,不在乎价格高低,动辄使用500/4大炮等武器——如同电影里说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些人士都不在本文的关注范围之内。换句话说,他们不需要讨论“哪种摄影包最好用、最划算”。
第一章、摄影包的功用:
有一些人认为摄影包可有可无,买个普通包,甚至是“拎两个大塑料袋”就可以了。持这种想法的人,或者是不经常外出摄影,或者是对摄影包的功能不够了解。
摄影包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耐受冲击:在携带器材外出摄影采风时,可能会遇到碰撞、跌落、挤压、摔打等意外情况,一个合格的摄影包,能够使得这种意外(在一定限度内),不会伤害到包内的器材,或者将这种伤害降低到最小;
2.减低震动:合格的摄影包,能够在运输工具的持续震动下,减缓甚至消融包内器材的随动,避免造成损坏;
3.隔离器材:这是被很多人忽视的功能,他们只关注了摄影包“抵抗外来攻击”的特性,而忽略了包内器材彼此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在包内器材较多、隔层也较多的情况下,不处于同一存储空间的器材,在携带时发生的碰撞往往是“两败俱伤”——“致命”性的。
4.防挂、防撕:作为摄影器材“保护神”的摄影包,本身必须具备一般旅行包没有的特性。防挂、防撕就是其中之一。高质量的摄影包大都选用杜邦公司的尼龙防撕布或防弹布,就是为了防止在户外环境中的偶然挂伤。我有过一次真实经历:在一间旧厂房里,摄影包不小心被铁丝钩住而没有发觉,“双方角力”的结果,竟然是铁丝拉直了,而摄影包“毫发无伤”!若是普通旅行包,起码的结果是一个大三角口子。
5.防磨损:经常外出活动,不可避免的带来表面的磨损,比一般旅行要频繁数倍,若是摄影包动辄四角磨出了破洞,外出还得时时防着器材掉出去——那不是找罪受吗?而且频繁地更换劣质摄影包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6.防水:这里有“防潮”、“防雨”两个概念。前者是由材料的透气性来保证的,能够让潮气尽快地散发出去,从而保证器材在湿度很大的环境中,(一定时间内)不会受潮发霉;后者则是要保证液态的水不会渗透进来,除去直接淋雨之外,还应该“抵抗”住意外溅上的茶水、菜汤之类。
这两者看来矛盾,目前的高科技已经能够实现。展会上就有模拟的实验表演:玻璃容器内平铺一块面料,在其上是水,面料下方可以通过联通管打气,可见到气泡透过面料从水中排出,而上方的水一滴也不透过面料落下。
现在的优秀摄影包,面料本身就已经能够防水,再加上防雨罩就更加保险。甚至已经有了可以漂浮在河里若干小时、里面丝毫不湿的高档摄影包。
7.防尘:城市环境下尚且能出现“浮尘蔽日,腾云驾雾”的情景,在野外条件下,尘土更是在所难免,更不要说沙漠地区了。摄影包应该能在关闭的情况下,至少外出一天包内不出现尘土。否则器材受到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8.便于拿取而又防盗:摄影包不是运输包装箱,里面的东西是要频繁拿取使用的。因此就不能在打开、取放环节上十分复杂不便。但是“太方便”了,会让小偷也“方便”。经常出现拍摄日出的一霎那丢失包内器材的事例就是证明。所以一系列的“方便自己、麻烦小偷”的设计,像“反向开盖”、“背后开门”、“侧面小门取镜头”等都是要体现这一原则的设计。
由上可见,为了保护器材,享受摄影的快乐,一个优秀的摄影包必不可少。
第二章、决定摄影包质量好坏的内在因素:
1.摄影包面料:
摄影包面料种类繁多。大致上分为尼龙和纯棉帆布两大类。尼龙类便于防水,坚韧耐磨,强度较高,为绝大多数品牌所采用;帆布面料柔软时尚,设计成摄影包可以更加灵活、内容积大、色彩多样,随身性较强,便于携带。好的帆布面料强度一点也不差,经过树脂整理工艺也能防水。所以帆布材质的摄影包往往属于两个极端:极高档或者极一般(指劣质仿冒包)。
摄影包使用的面料都要求能够防刮蹭、防撕裂、耐磨损、不变形、透气、不进水、不进土、尽量柔软以适应器材的复杂形状;历来应用的材质有:纯棉树脂整理、尼龙防弹布、杜邦防撕布、帆布、多层复合高级面料等数十种。
现今优秀的面料大都是以杜邦公司产品为主,已形成了多种规格名称。例如PowerGrid?Cordura?、Spectra PowerGrid等系列,大都是用多股、多支纱的强力尼龙线编织成网状,最新技术已经出现了夹杂有防水层的高强度多层复合“Kevlar”“三明治”结构,因之具有一般面料所远远不及的超高强度和耐水性。像PowerGrid? Cordura?系列就是三层网状的“Cordura”纤维编织而成的,具有极强的抗撕裂和耐磨性,美国天域摄影包就是使用的这种专利材料;而著名的以色列卡塔摄影包,采用的也是类似的多层防水结构面料,甚至是直接应用于特种部队防弹背心上的材料。最具典型特点的是卡塔的“TST热塑防护盾”技术,这种防护面料从外到里共有五层结构:1层和2层是热塑山脊状保护层,由军用标准的超轻尼龙双线编织热塑成形,高韧度、耐磨损、防尘防水;3层是网状交织的PE和EVA材料组成的防护层,能抗冲击、隔热、防潮;4层是海绵状填充衬垫,进一步缓冲减震;5层是卡塔专利的Yelloop材料内衬,可以防静电、防刮蹭,还可以和海绵隔板上的尼龙搭扣牢固联结。这种设计很好地综合了坚固耐磨、防热隔冷、防潮防震等各方面性能,而且重量很轻,是专业级摄影包上才应用的结构。卡塔称之为“肋排状防护”,但是影友们更愿意叫它的“中国小名”——“搓板”状防护。(见图1)
摄影包经常使用的面料规格有:
1200 HD texitech Polyester RipStop(“1200D TXP?”);
600 HD texitech Polyester RipStop(“600D TXP?”);
420 HD RipStop-Texitech Dupont Cordura等等;
其中数字的标号表示材料的密度指数(density),这个数值越高,表面颗粒度越粗,面料越是厚重,耐磨性和强度就越大。而标号数字越小,材料表面越细薄,比重越轻,强度也就相应下降。尽管有些商家再三声明:这种区别“只是外部视觉观感的不同,强度没有区别”,但是顶级专业的摄影包(价格也相对最贵)的面料,基本上都是采用表面粗糙、比重很大的“1200D TXP?”,却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的厂家可能在编织面料同时加入不同的添加层,因此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名称)。
摄影包的内层面料则要求具有高强度、光滑、轻薄、柔软、不掉纤维毛、不吸水、能透气、不起静电、不透过尘土等性能。大多采用降落伞尼龙绸或者绒布(可以直接和尼龙搭扣粘接,如美国的纳优摄影包)包裹强力海绵构成。
由于以上材料的特殊性,大多数国外品牌,在国内进行OEM加工时,都对这些进口材料看得很紧,几乎不给厂家多少剩余量,其原因就是使用原料的特殊性,甚至是购买了杜邦专利专为自己品牌量定制的。要想维护自己品牌的知识产权,就必须管住这些特殊的原材料。因为摄影包模仿外观样式很容易,而采用同样的专利材质则极为困难。这也是为什麽有些仿制品牌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内在质量无法达标的主要原因。
2.摄影包使用的海绵衬垫:
摄影包使用的海绵要求:具有高强度、适宜的弹性、抗老化、耐冲击、不变形、不吸尘土、易洗快干等特点。根据使用部位和目的的不同,摄影包海绵分为“开孔海绵”和“闭孔海绵”两大类。
开孔海绵:较为柔软,灰褐色居多,表面能看到明显的孔洞,受压即改变形状,很容易攥成一团,但是一松手就立即弹回原状,而且不留痕迹。这种海绵的作用是以吸收频繁的反复震动为主;
闭孔海绵:较为密实,白色为主,看不到明显孔洞,受压不易变形,按压有较强的弹性抵抗力。这种海绵的作用主要是抵抗外界的冲击力;
正规的摄影包多设计为这两种海绵的复合型多层结构,这样能够发挥不同海绵各自的特性,把抗撞击和抵消震动的多种功能合为一体。在摄影包的包底等关键部位,往往还多加一层更加耐受冲击力的ABS工程塑料底板,和多层海绵结合在一起,给摄影包提供更加可靠的保护。
下图(图2)是天域摄影包的典型面料 + 海绵 + 内衬分解构成——
这是某仿冒品牌摄影包的衬垫拆解图。图中显示:是用泡沫塑料取代了海绵,同时为了增加衬垫的坚挺程度,在泡沫塑料中间包上了毫无质量可言的普通纸板(俗称“马粪纸”)。
这样的内部结构,尽管它便宜得“一塌糊涂”。您敢买吗?(见图3)
3.摄影包背带:
使用材料也有着密度系数问题。对于双肩包来说,首先是背带的上端与包体的拼合部要有极高的强度和耐张力,同时肩带的形状要有适度的“S”形弯曲,这样符合人体工程学(不勒脖子)的设计,背带能够较为自然地顺着肩部垂直向下,背负的感觉比较贴身、舒服(见图4)。
图4天域3380系列摄影包的背带
上图中,两根背带之间的拉带必不可少,它可以保持背带之间一个合适的距离(太近勒颈部,太远硌肩膀),不会在走路时背带沿着肩膀滑下去。
双肩包还有一个腰带,这个腰带的作用是,固定包的底部不左右摇晃,同时让背包在背上更加贴服。走长路时腰带有明显减低疲劳的作用,疾走时器材也更加稳定。
腰带一般是宽4-5厘米的锁扣尼龙带,讲究些的采用海绵内衬的宽腰带,这样使腰部更舒服,同时外部可以挂一些附件。简化的双肩背包没有这个腰带。
双肩包在不背负、使用手提的时候,腰带就成了碍事的累赘,所以有些双肩包腰带设计成可脱卸或者可隐藏式的;有的甚至连背带都可以收藏起来,卡塔、天域、天霸都有这样的设计。(见图5)
对于单肩包来说,背带的学问主要是在肩托和挂钩两个地方。
尼龙背带本身的宽度分为4cm和5cm两种,分别适用于(包的内形尺寸)长度28cm以下和28cm以上两大类不同大小的包。
好的单肩背带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长时间背负不觉得肩部硌得疼,二是走长路不觉得太累,三是不用手扶,背带不会自己往肩膀下边“出溜”;这主要是靠肩托的形状变化和结构设计来实现。
肩托部份宽度则是在6-8cm之间,过宽并不见得有用,主要是能适应肩部的形状。较好的单肩背带肩托也应该是复合结构,从上到下应该分为面料层、加厚海绵层、底层防滑面,至少三层构成。
简单的直形背带只适合小型数码DC使用,有的还带一个活动的肩托,其实那个作用并不大;
较好的背带是很考究的。例如乐摄宝的弯月形背带,中段的肩托部分除了是多层复合结构外,本身还刻意设计成弯月形,这样背在肩部时,弯月弧的顶端处于脖颈附近,两端在身前身后自然下垂,背带构成一个空间曲面,使得背带从肩部斜向伸展到体侧部位,而肩托的底面始终是平行于肩膀的。(附带说明,见到过有的人用反了,把弯月弧的内侧朝向脖颈背负,这样就会加倍地不平整)。(见图6)
卡塔的壁虎型防滑肩带也很有特点,型号为KT-VG-604-DH,材质为Elasto-Guard高密度弹性布,长度约123cm,自重230g,能负重20kg。此肩带的最大特点是,设计有众多仿生壁虎脚掌的吸盘,能够靠空气负压力吸附在肩膀表面,可以起到防滑作用。弹性条状肩托可以分散肩膀上的压力,即使挎包的斜度不同,肩带也不会滑动,始终保持肩带在肩上的正确位置。而且不会因为行走或者是拍摄导致肩带滑动,可以避免在拍摄和行走时需要不停去扶正肩带,让你更好的使用器材。肩托下方有间隔的空气槽,能起到通风作用避免局部出汗过热。(见图7)
2010年,乐摄宝也推出了与壁虎结构类似的新一代背带,专利型号是“Vertebral Tech”,该系列采用了直形肩托,多层复合结构,底面上有专门的防滑设计。目前此背带仅用于更新换代的Magnum AW系列专业级单肩包。(见图8)
4.配件:
⑴ 背带卡钩和“D”形环(半圆环):这是一个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实际上举足轻重的小部件。因为其关系到整个摄影包能否“始终如一”地在你身上而不会“叛逃”!
“D”形环的材料大都是钢的,有些品牌的中小型较为轻便的包也会采用ABS工程塑料压制。过去的“D”形金属环在直线部分都是开口的,这样受拉容易变形甚至拉直,造成摄影包脱落。现在的“D”形环已经都是在开口处采用高频焊接,成为一体式的。
“D”形环的鉴别比较简单,只要用力拉拽,感觉不到任何变形的就是钢件,能拉动的都是普通熟铁制的。塑料的“D”形环由于只用在小型包上,负重一般不大,所以只要外观不是粗糙颗粒状(再生塑料),没有“一掰就碎”的感觉就可以。
负重背带的卡钩必须是钢的,否则就有可能因过度受拉而变形,进而造成包与背带“分家”。常见卡钩形式有两种,专业包一般都是图中上方所示乐摄宝型的,这种类型的卡钩公认不易脱落。图中另外一种也有使用,但是根据经验,那个弹簧舌片容易左右扭曲脱开,从而使得卡钩出现豁口造成背带脱落。(见图9)
另外,挂钩本体和背带环衔接的接头十分重要,既要能够灵活自由转动,又必须能够承担背包满载1.5倍的重量,否则就会是背包最大的潜在隐患。有些仿冒产品的卡钩甚至是采用铁皮制作的,从新品开始就结合不牢固,甚至能拉变形(见图10);再加上劣质的背带和肩托,背起来几乎是走一步一下滑,需不停地上手扶正背带的位置,非常令人厌烦。更可怕的是,它会在你最不注意的时候,比如向山顶攀爬或者是过高架铁索桥的时候,突然脱落使整包器材一落千丈!(见图11、图12);
所以在选摄影包的时候,一方面不要图便宜选择防护不强的产品,更要仔细挑选一下卡钩的机械强度,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俗话说的“贪小便宜吃大亏”,就是这个道理。
负重不大的小型包,卡钩也有采用ABS工程塑料制作的,由于负担不重,不会造成背带脱落;
还有,卡钩的钩挂方向,应该是“从里往外”挂的,也就是卡钩的开口方向朝上,这样由于背带右两侧向中间靠拢,摄影包的挂环将会吃力在卡钩的中央。否则会正相反,挂环吃力在接近卡钩的开口部位,这是强度相对最薄弱的地方,安全性会受影响。
⑵ 其他的塑料卡扣具:包括插扣和“曰”字形背带长度调整环等等。
这些扣具均应采用优质工程塑料制成,应该经过起码十万次插拔而不损坏;劣质的卡扣具,是由再生塑料制作的,有些次品寿命甚至只有十几次。这些个小部件其实也和金属卡钩一样,劣质品能起到“定时炸弹”的作用。我就曾亲眼见到过:由于使用劣质的三脚架口袋,当一个影友走到木桥中央的时候,由于“曰”字形背带调整环中间的那“一横”突然断裂,造成脚架袋的背带全部脱开,连喊一声都没来得及,贵重的捷信GT2530脚架就随着劣质口袋落进了滔滔洪水……
摄影包品质优劣的辨别,“命门”之一就是看其采用的扣具。因为劣质的面料和海绵不一定马上发现,而劣至的扣具却会率先“泄露机密”——采用劣质扣具的摄影包,其面料和海绵一定也不会正规和优质。奥妙就在这些扣具的背面:正规厂家出品的塑料扣具,背面都是有精细的微雕般的字样的(包括那“曰”字形背带调整环,字体就模压在中间的那“一横”背面)。一般都是这个扣具的公司名称、Logo、型号等等,绝大多数以英文字母出现。凡是扣具上字体粗糙的都是劣质仿造品。而我见到的很多不知来历品牌的摄影包,其扣具背面根本就没字!
背包插扣的厂家,市场上最常见的是“国联”。这是一家美国专门制作扣具的公司,销量遍及全世界,不仅包括摄影包,还包括了登山户外用品、旅行背包、冲锋衣、摄影背心、防弹背心,甚至在户外运动登山鞋上。
国联扣具在世界上是很出名的,很多大牌背包品牌基本都用国联。一般分为美国国联(National Molding)、韩国国联(WOOJIN FLEX)和国产国联(UTX D-flex),这都是同一家公司开设的不同地域的子公司。
其中,美国国联(背面有“National Molding”等字样)的质量最好(当然也最贵),据说寿命能达到插拔数百万次,现在已经专供美国的伞兵和海军陆战队,不再供民品使用,早年的摄影包上还偶有见到,已经是“珍稀品”了。(见图13)
图13
韩国国联的产品是在在韩国和美国设计、韩国生产的,是美国国联(National Molding)扣具配件品牌——Duraflex(多耐福)授权生产,亚洲总代理在香港。韩国国联扣具背面大多有“Woojin Duraflex”字样和一个手写字母“D”形状的商标,质量也很优秀。乐摄宝前些年的专业级摄影包,几乎全部都是韩国国联扣具。(见图14、15、16)
图14 图15
图16
令人遗憾的是,可能是为降低成本换取更高的利润,从2005年后,乐摄宝、天域和其他一些著名品牌,所有新推出的款式都逐渐开始不再使用“WOOJIN FLEX”了,改用“UTX D-flex”来代替。
“UTX-Duraflex或者D-Flex”就是国产国联扣具的标识。“WOOJIN”和“UTX”是Duraflex(多耐福)民用扣件品牌旗下的两大子品牌,自2009年起WOOJIN已经从Duraflex公司旗下独立出去,而“UTX”则是由香港国联公司(中国地区专属授权生产商)在深圳和上海生产的,生产商为上海浩联钮扣配件有限公司。UTX仍然是国联自己的牌子,所以他们生产的 duraflex牌的扣具就叫“UTX D-FlEX”。目前这已经是国内市场上较专业的摄影包采用最多的扣具。(见图17)
“UTX D-FlEX”扣具的质量“理论上”应该和WOOJIN是一样的,但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WOOJIN的制作工艺比UTX更细致,也更受制造商的好评。但是由于是从韩国进口,价格也会明显高于UTX扣具。所以不难看出,从摄影包成本来说,National molding高于Woojin Duraflex,后者又高于UTX-Duraflex。从高到低的摄影包等级,也会分别采用相应从高到低级别的扣具。现在有些厂家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故意把UTX-Duraflex说成是“美国产品”,这是“自抬身价”,误导消费者。
除了国联产品以外,还有日本的“NIFCO”(李宁运动系列产品的扣具很多都是NIFCO的)、美国的“ITW”都是世界知名扣件生产厂家,质量和“WOOJIN”属于同档次的。
ITW Nexus 公司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并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国上海均设有直属分公司及工厂。ITW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 , 2004 年全球销售额逾百亿美元。
图18是背包上采用的ITW扣具——
当然,对于那些完全没有任何字体显示的塑料扣具(不管它们正面是否有摄影包厂家委托加工制作的“LOGO”),它们的成本肯定低于上述有品牌的的扣具,至于质量好坏,就只能“凭运气”了。可以肯定的是,使用无品牌来源的扣具地摄影包,其档次也不会高到哪去,甚至可能是伪劣产品。
⑶ 拉链:
摄影包的拉链是特选的,齿牙特别细密、坚固、具有防水性,经受反复开合而没有磨损,具有比一般服装更长的寿命。国外的最新资料表明,高级摄影包拉链能经受100万次的开合而正常工作,而一般拉链也就是几千次的寿命,次品、假冒产品更是只有数百次的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有很多摄影包和摄影服装厂家,目前根本没有“摄影包专用拉链”的概念。他们其实就是从普通衣服箱包行业转向而来,看中的是摄影用品的高售价,以为这个行业门槛低,好赚钱,根本就是拿制作裤子、购物袋的水准来生产摄影包,造成大量的低档“山寨”产品泛滥,最终拖累了整个行业。
摄影包拉链应该能够经受少量洒水而不透水,有的拉链甚至是专利设计、“反面朝外”的:即齿牙在拉链底面,外表面只有一条痕迹,看不出是拉链。这样的设计具有极好的密封性,不单是不透水,在装入器材半年以后内部一点灰尘都没有。同时现在通行的设计,还要对普通拉链的上方留出一道防雨面料的“雨遮”,以保护拉链的不防水边料和齿牙接缝不被水浸湿。
除了摄影包,高级户外摄影服、摄影背心、登山服、冲锋衣、运动服上也都大量使用专业级的各种拉链。所以了解了拉链的好坏,对识别、认定这些服装的档次也有很大的帮助。
图19显示了在天域3385摄影包上,电脑隔层和侧面器材仓开口处使用的反向防雨拉链以及主膈层拉链上方的防雨遮边——
图19在拉链行业里,较高档次的是意大利的“IDEAL”,还有“RIRI”、“LAMPO”和“高士”等高档拉链,能使用这些品牌拉链的往往是顶级户外服装和运动服,比较少见。摄影包上还没见到有厂家舍得花成本使用,他们大都使用的是相对便宜的中上等拉链,一般常见的都是日本的“YKK”。
YKK是日本吉田拉链公司的产品。“YKK”是“吉田”“工业”“株式会社”三个词日语发音的头一个罗马字母。YKK是拉链行业的鼻祖,是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制造公司。目前YKK 在拉链行业里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每年产拉链84亿条,年营业额达25亿美元。著名的“班尼路”、“左丹奴”、“ONLY”、“J&J”以及NIKE、ADIDAS等大品牌的衣服和背包大部分都是使用YKK拉链。
YKK已在中国创办了“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在国内制造的YKK拉链更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竞争优势。现在已经有很多高级的专业摄影包和摄影服例如捷信、卡塔、天霸、天域、乐摄宝、纳优以及包承立“BCL”摄影背心等也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YKK拉链。
YKK由于产、销量大,相对于名牌来说价格较低,质量优秀而被广泛采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仿冒产品。所以要识别摄影包、摄影服的好坏,就要先鉴别真、假YKK拉链:一件冠以“名牌”的专业摄影包或者摄影服,只要是用的拉链是假的,那麽这个包或衣服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至少也是以次充好的。识别假的YKK有以下几个注意要点:
使用真YKK的摄影包或衣服,做工一定比较细腻、讲究,价格也比一般品牌贵。如果是很便宜的价格而使用了YKK,十有八九可能是假的。
高档的户外服装如果用YKK的拉链,服装主拉链一般都是有自锁的那种(就是除了拉片是活动的,和拉头连接的盖子部分也是活动的),口袋和内部的拉链一般不带自锁装置。如果服装主拉链不带有自锁装置就可能是假的。
真的YKK拉链用料厚实,外表光滑,印字美观(凹的或凸的都有)字体固定;而假YKK字体哪种都有,印字模糊不清,或是笔画较细,压力不匀,有明显加工瑕疵。
真品YKK拉链上应该不止有“YKK”几个字,还会有别的型号等信息,关键部位还会有很小的“Y”字或“YKK”钢印字样,而且很规范。假的只有“YKK”这三个字母;
尼龙的、树脂的和隐形的YKK拉链的齿牙真、假不易区分,只能从拉链头和拉片来区分。而金属的齿牙则区别较大:YKK用的是方形齿,假货基本上全是圆形齿。
图20、图21显示出真、假YKK拉链在拉链头、齿牙上的区别和特征。
需要注意,目前国内也有大型拉链制造公司,生产“SBS”拉链,其质量和服务具有一定水准,同等拉链价格要比YKK更加便宜,所以某些品牌的摄影包和服装上也有采用。
所以,识别摄影包(以及摄影服装、户外用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看其采用的拉链:
顶级是意大利“IDEAL”(还有“RIRI”、“LAMPO”、“高士”等)高档拉链;高级的是“YKK”拉链;使用“SBS”拉链也是正规产品。那些无任何标记、拉链头使用薄铁片制作的产品就很值得怀疑:低档和假冒伪劣产品为了赚钱,是不会使用较高成本的配件的。
第三章、摄影包的选配:
首先要清楚自己器材的尺寸和重量,不能迷信手册,尤其是镜头的长度尺寸。例如尼康的“小钢炮”,人人都知道其尺寸为87×187mm,但是,这其实是从镜头前缘到安装座平面的尺寸,并未包括镜头后口及电子触点部分的长度(8.3mm),为了安全,镜头携带时这一镜尾部分要用后盖保护。所以还要增加一个后盖的尺寸17mm;另外尼康新式镜头盖也要占厚度,这个尺寸是7+2 mm;(后一项2mm是卡在镜头口螺纹内的不占长度);还有几乎人人都要配置的UV镜,按照B+W MRC的标准,厚度是4.5+2mm(后项2mm是螺口长度,使用中不占长度);
所以,小钢炮镜头的实际占空间长度应为:镜头标称长187+17+7+4.5 = 215.5mm。
实际总长度比标称长度要多出28.5mm。所以,经常有人问我:我按照小钢炮的长度买的19cm深的摄影包,为什麽装不下?——这就是没有实际测量器材尺寸的缘故。
总括起来,按照“通俗的土话”来说,一款优秀的摄影包,应该有以下的特点——
“看着不大,装东西挺多;提着很沉,背起来挺轻;掉地下没事,洒上水不漏”!
这就是我们影友欢迎的摄影包。在下文我推荐介绍的包,基本上都是照着这个原则实践过筛选出来的。
1.单肩包的选配原则——“将将够用”:
单肩包的任务,不应该是“携带所有的全能器材去爬山”——那是自己找罪受。一款合适的单肩包,应该是以“完成单项特定任务”为目标,在短途旅行中使用。
也就是说,单肩包的使用半径不能太远,一般在城市中、短途旅行中、道路条件较好的环境下使用为妥。每个包的用途较明确,例如“扫街”抓拍用:携带广角—中焦变焦镜头和闪光灯;会议、婚礼用:携带标头、70-200/2.8、闪光灯;拍荷花、水禽:长焦头、增倍镜、三脚架……等等。不要企图“一网打尽”全部的器材。全都用单肩包背出去的结果,不但辛苦得要死,现场也会手忙脚乱,还容易给小偷以可乘之机。
所以单肩包的选择原则应该是:装载器材目标单一,拍摄即去即回,专“款”专用,不买高价。
有条件的影友,可以考虑多只不止一个用途的单肩包。
具体选择条件如下:
⑴ 首要因素是内形厚度
包的厚度应该是越薄越好,越薄背着越轻便。所以首先不应该选装笔记本电脑的单肩包,这种包总体厚度往往超过30cm,有些还将笔记本装在外侧,重心越发靠外,这样的包背起来肩膀压得很疼,时间稍长就承受不住。
包的厚度应该只有两种尺寸:单机身单反高度和带手柄单反高度。对应的包内尺寸为10-13cm和15-16cm两大类,选择其他尺寸都或多或少浪费空间;
⑵ 其次看包内长度
经验证明,内形长度可以按照4cm的级差选择。常用的有24cm(1机身连镜头+ 1镜头)、28cm(1机身连镜头+ 2镜头)、32cm(1机身连镜头+ 4镜头)三个级别,再大最多到36cm,这时就背着困难了。选择上述中间的尺寸,多多少少都会有浪费的空间。
⑶ 包的高度
根据最长镜头的实际尺寸来定。一般分16cm(机身加标头)、20cm(机身加24-70/2.8)、24cm(装得下70-200/2.8镜头连反装的遮光罩)三档尺寸,可以有一些上下浮动。因为对于单肩包来说,镜头应该尽可能竖直放置。
⑷ 包的重量
一般来说,摄影包的防护越好,本身自重就越重。经验证明,对于1机2-3镜的包来说,重量一般中、低档是0.9-1.4kg,中、高档是1.5-2.1kg(还有更重的包能达到4kg以上,但是价格畸贵,使用不便,性价比不高,普通影友们大可不用考虑)。根据包的尺寸大小不同,该重量会有适当的增减。
不过也需要注意,若是自己的器材重量不过2kg左右,就没有必要去买一个自重超过2kg的包,这是和自己过不去。应该选择一款轻便的0.4-0.6kg的包,这是大多数入门级单反配用1机1镜1灯的数码包重量。
⑸ 其它
级别高的摄影包,往往都单独配有防雨罩,这是因为摄影包防水面料只能防1-2小时的小雨,专用防雨罩则可以防住滂沱大雨;
还要注意包内隔板的厚度和韧度,人们往往注重于防止外界磕碰,殊不知隔板的防护不够,器材彼此之间的“争斗”更加会“两败俱伤”。最好每只镜头的顶部也有海绵隔板盖上,防护才完整。
有些摄影包的背面,设计有穿拉杆箱手柄的挂环,这很有用,在远途旅行携带拉杆箱的同时,摄影包可以不必单背拖拉而行,较为方便。
有些公文包式的设计,提手处或包下方可以捆绑一支独脚架,这个可以考虑;而三脚架就别想了,我试验过各种各样的悬挂方式,包括侧挂、横挂、底挂,没有一种是背着舒服的,反而东碰西碰带来不少麻烦,还不如单独使用脚架袋简便可靠。即便是双肩包也是如此。图22显示的是天霸P-508公文包式摄影包,能额外携带一支独脚架——
图22
至于各种外挂,有没有均可。使用中体会到,挂些水壶、毛巾还可以,若是把镜头、小备机、MP4之类也装入小包挂在外面,一则容易磕碰和丢失,二则这些小包的防护往往不足,防尘防水都不如主包,还不如放入主包来得保险。还有些单肩包设计有横穿腰带的挂环,按说有了腰带确实可以将部分重量分卸到腰部和胯骨上,从而减轻了肩膀的压力。可是实际试验的结果,印象并不太好,没有了单肩包的感觉,倒像是双肩包脱落了一侧背带,还不如直接使用双肩包感觉自在。
2.双肩包的选配原则——“能背着行军”:
双肩包适用于长时间远途外出拍摄,或者是拍摄题材丰富、又不可能频繁回家换取器材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短途轻松上路,空出双手拿登山杖或是做别的事,虽然携带器材不多,还是使用双肩包轻便。
⑴ 双肩包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的“全容量”、“掀盖式”。这种包大多是沿包的厚度方向是一圈硬质防护层,再配上底面和上盖组成。这种包容量大,尤其是全部高度(竖直背负时)都能充分利用,可以携带300/2.8以上的长焦镜头,使用长焦较多的打鸟一族大都使用。
但是这种包“上下一般粗”,背在背上很不容易平衡,除了少部分名牌厂家外,多数仿冒产品都背着很不舒服。打个比方来说,一个成年人背个小孩,他若是乖乖地趴在你背上,就会觉得负担不重;他若是左右乱动、还向后张扬,就会觉得勒脖子,时间稍长颈椎、肩膀乃至整个后背都很累。这种双肩包由于上半部与下半部器材分布相同,重心相对较高,若背带调整设计不好就是像那个向后张扬的孩子,背得很劳累。
特别要说的是,有不少设计者只是试验那空包,并没有自己背上满满的器材出去走,甚至爬山试试。他们设计出的包,在商店里空着背没问题,一旦装满就“头重脚轻”,背一会儿就气喘。还有的包为了显示多装东西的能力,把上盖做成很多层,甚至把笔记本也设计在上盖里,这就加剧了背包重心后移,格外向后张扬,十分不可取。所以各位在挑选时务必注意空包和满包的不同,还有上盖一定不能太厚。
背负感轻松的双肩包,科学合理的横截面应该是“上窄下宽”的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方式,现今街上大批的中小学生背着的双肩书包都是这种样式。如下图23所示——
图23
摄影包中满足这种理想截面形状的就是第二大类:上下层或多层分隔的摄影包。这种包大多是分为上下隔层,下层空间较大,前后进深也大,适宜装重量大的摄影器材;上层厚度和高度都较小,防护也不很厚,用来装一些附属配件或者电池、充电器等小零件,还可以装衣物、食品和水壶等等。这种设计形式是典型的“上窄下宽、上轻下重”,最重的部分正好分布在包的底部,位于背包人的腰部以下,尾椎能起到承托作用,故而感觉轻松。
此类包有些设计采用背部开盖,可以防止在背负中小偷光顾。由于三角形横截面的设计,装入器材后明显上轻下重,和背部十分贴服,背着爬山数小时都不觉得累。图23就是这类摄影包的典型设计:美国Naneupro(纳优)“君备α”森林绿迷彩摄影包——
图24
很多此类摄影包还增加了笔记本夹层,由于笔记本夹层处于紧贴背部的位置,不但处于最为隐秘的保护状态,还起到了使器材整体重心向背部后移,平衡后张力,使得背负更加稳定和舒适,值得提倡。
上下层摄影包目前的热门设计是“正、侧面双开门”,这一设计最早见于天霸的D系列,如DB-15C。这一设计的好处是,可以不必每次都打开摄影包的整个上盖。因为摄影者只是在开始拍摄时完全打开上盖取出机身后,基本上以后只是换取镜头的动作。所以侧开门实现了仅仅从侧面“掏出”镜头,而不必正面开盖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争相拍摄形成混乱时被盗的危险,也减少了灰尘的侵入机会,可以会所是很人性化的设计。现今这一概念已经被大大普及了,有些摄影包已经实现了正面、侧面“三开门”,例如天域5788;还有的变成了复杂的“通长”拉链,从侧面一直可以拉到整个包前脸,使得主容积变成“大敞厅”,更便于布置器材分布和存取。例如卡塔的3N1系列和乐摄宝的Fastpack系列。图25显示的是早期天霸DB-15C的侧开门和背藏式电脑隔舱——
图25
两类摄影包的选择可以用镜头数量分界:
上下层包一般以“1机、3镜、1灯”为限,即最多携带所谓“大三元”镜头和手柄单反,再加闪灯或小型镜头,这也是多数影友的器材高端配置;
而携带300-500mm长焦镜头、或者是大量使用定焦镜头、镜头总数超过5只的最好使用全容量双肩包。
⑵ 双肩包的尺寸选择
根据多年反复实践的经验,有个“2—3—4”经验公式,即双肩包的舒适、美观、合用的典型外观尺寸为:厚度×宽度×高度 = 22×33×44cm;
根据要求装入器材的多少,可以有些上下的浮动。
主要是高度的变化,可以随着身高的不同去分成三个档次:39-43cm、44-48cm、49-54cm。高度以背负时摄影包的下缘到达后腰的腰带以下6cm左右为准,经验证明这时背负的感觉最轻松;
对于全容量包的高度选择主要是根据镜头长度决定内形最大高度。不过经验证明,内形空间最高不超过37cm为舒适背负的上限尺寸,再要大就像登山包了。有的影友为了“拉风”,盲目追求摄影包的庞大,似乎“包越大、就越显资深”,以至于出现过这样的形容:“……进了景山公园,没找到小H的身影,倒是看到有一只硕大的摄影包,在沿着地面‘布朗运动’……”这样恰好应了一句俗语:“花钱买罪受”!最是要不得的。随着理性的回归,越是摄影“大学问家”,就越是“真人不露相”,实事求是——自古以来就是治家箴言。
宽度浮动量很少,最宽不宜超过35cm,再多就超出了一般人的背宽,不但觉得累,还影响走路;最窄也最好别低于25cm,过窄会觉得脖子不舒服;
而对于双肩摄影包的厚度,无论从舒适还是从美观角度,都是越薄越好。但是最薄也要能装下机身的高度,所以内形尺寸也是区分16.5和12.5cm两个厚度,上下1cm的波动。而外形厚度,则取决于上盖的附加装物层,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最好别追求太厚,因为这个上盖装东西越多,整体重心就越向外移,摄影包的后张程度就越大。
⑶ 双肩包的重量
双肩摄影包也是防护越好,本身自重就越重。一般来说,整体全容量的包重量大于上下分层的包;有腰带和胸前拉带的包重量大于没有腰带和拉带的包;面料粗硬(杜邦材料的密度指数标号高)的包,重量一定大于密度指数低的包。例如采用“1200D TXP?”面料的包肯定比“600D TXP?”和420D面料的包重出许多。
对于上下层双肩包来说,低档包重量一般是1.0 - 1.5kg;中档包重量是1.5 - 2.1kg;较高档包重量是2.1 - 2.8kg;也有更贵、更高级的包能达到4 - 5kg或更多,但是只适用于有车族“搬运”,已经不适于背负而行,普通影友只考虑2.8kg以下的重量就够了。
对于不分隔层的全容量包来说,根据包的尺寸大小不同,自重会比上下层包大0.3-1.0kg左右;
由摄影包的自重,我们可以间接地判断出包的档次、级别高低,不受心怀叵测的经销商蛊惑。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世界名牌卡塔的专业摄影包,大都具有“搓板防护”(TST)专利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包,强度高而重量要比同类包轻0.5kg左右。
3.摄影包的投入原则——“根据需要、量力而行”:
摄影包的投入和器材价值没有直接的比例关系——当然也不可能给仅仅3千元的器材配上4千元的包。不过高档、昂贵的器材,也要有一个相应级别的摄影包来保护,这个趋势倒是没得说。
摄影包的级别选择一般情况应该根据携带器材外出使用的环境恶劣程度而定,当然也要考虑个人的经济能力。原则是——
经常频繁去野外,例如海滨、沙漠、高海拔地区、灾害发生地的影友,最好考虑最好的摄影包;
不断外出,去乡村采风、风景名胜区旅游、参加各种摄影活动的影友,可以选择中、高档包;
偶有外出,一般不离城市、以会议、纪念照为主的影友,可以考虑中低档的轻便摄影包;
这三个级别的投入从低到高大致如下:
单肩包:350以下——800以下——1300以下;
双肩包:750以下——1350以下——1900以下;
超出此范围性价比就下降,就不太划算了。尤其是特别昂贵的包,不是器材极贵、环境极艰苦或者是你极其有钱之外,一般不要考虑。
4.总结摄影包的要求及其它——舒适、方便、灵活:
⑴ 厚度约薄越好,理想尺寸为外形22x33x44cm;侧断面为直角三角形或者直角梯形;
⑵ 包的底部达到腰椎以下、尾椎以上为合适;
⑶ 双肩背带之间最好有拉带,不然走长路往下滑,肩胛骨勒得疼
⑷ 走较长路最好有腰带,会觉得包与人结合一体,较为省力,不易疲劳;可以隐藏背带和腰带的卡塔3N1-30背负较为舒适。见图26——
图26 ⑸ 包的重心应该偏前(后背一侧)、偏下,尤其是装满后一定要紧贴后背,万万不可向后张扬;
⑹ 拿取器材简单、方便:可选择侧开盖、顶部有拉锁的设计;
⑺ 不要考虑外挂三脚架:我过去是主张使用摄影包外挂三脚架的,认为那样简洁、方便。但是经过了20多种摄影包和多种三脚架的配合试用之后,彻底扭转了看法:三脚架还是使用脚架袋,用摄影服的肩袢挂住背带最为方便和省力。
把三脚架关于摄影包上不外乎“竖挂”和“横挂”两种方式:
由于三脚架带有0.5-1kg重的云台,各厂家的设计都是云台在上方的外挂方式,这是典型的“头重脚轻”方式!竖挂在侧面会导致摄影包“偏沉”(取出相机之后尤甚),走路时包东倒西歪,根本不能正常背包;若是挂在包正面,又会使得整体重心逾加不稳,包向后仰,勒得脖子很难受,走不了长路;只有将脚架横挂在包下方较为科学,实际感觉也还行,但是真走起路来是“一走一打屁股”。
更何况三脚架明挂在外,增加了磕碰划伤和丢失的几率。我的一个捷信脚架刚挂了一天,就落下了5处磕伤。
所以我后来得出结论:摄影包只能彻底和三脚架“拜拜”,携带时最好是规规矩矩使用三脚架包,单独背在肩上,用摄影背心的肩襻封住。
⑻ 注意贴身透气性:摄影包和身体接触的部位应该是特殊设计的黑色网眼结构和特种海绵,以保证在长时间的背负过程中通风透气。有些高档包还从登山包那里移植来“悬浮气流通风”技术,在摄影包靠脊背一侧采用铝合金骨架或弹簧钢“护脊”,能在背负过程中,让摄影包和背负人的后背始终闪开一个间隙,中间有气流通过,从而减轻背负人的局部高温、出汗进而导致快速疲劳的现象。
某些低档次的仿制包虽然也用上了黑色网眼布,但是仅仅表面上相似是没有用的。不良的摄影包,背负时间稍长就会觉得“捂得慌”而大量出汗,就是这个原因。尤其是双肩背包,设计得不好在夏天能捂出一大片痱子。
最后提一下“真皮装饰”的问题。很多商家有意无意地强调高级摄影包“采用真正小牛皮装饰”,以此来提高档次和价格。先不说人造皮革的外观质量目前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其实真正的皮革,由于是有机生物细胞构成,往往是恶劣条件下最先生霉的对象。所以作为外观装饰尚可,用于摄影包内部封闭部分则绝对不可行!一定要皮革的话,还不如人工合成制品来得可靠。
总之,选择摄影包的原则是:“在基本够用的原则下,尽量小而精,可以具有携带小配件的功能;不要试图以豪华、超大的摄影包来炫耀自己。不要试图将所有的器材都带上,那不是摄影,那是“充军发配”。应该事先作详细的调查,计划出拍片子的类型,以决定携带器材的数量。尤其是爬山,能少半公斤都是有意义的。”
另外,各厂家都推出有斜肩单背包,这种包只是双肩包的变异,例如卡塔3N1系列、天域的5788、5786都可以通过改装背带变成斜肩背包,其基本特征都类似于双肩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用。
最后还要指出:大型相机厂商是不生产摄影包的。市场上出现的尼康、佳能、美能达等品牌的摄影包和摄影背心,都是大厂商在普通厂家(甚至包括中国白沟的乡镇企业)OEM订做的;另外也不排除还有很多是小山寨厂的假冒“傍名牌”产品,购买时必须加以注意,不要“慕名上当”。
第四章、摄影包的质量鉴别:
1.观察做工:
摄影包的缝纫应该是针眼小而不是特别密,缝纫车线笔直、针脚均匀。在全部针眼处都要用化学试剂涂敷或浸渍处理,可以保证针孔不透水。同时在拉链内外还应该设计有防水流入的遮边。
检查一款摄影包加工是否正规,有一个“秘诀”:把包翻过来看反面,应该没有任何缝纫机起始、终了的线头遗留——这是服装加工的高级技师告诉我的。只有“野路子”的加工者,才不剪掉始、末的线头,一看背面留着好多线头,甚至面料都露着毛茬,就准知道这不是“科班”出的活。这个品牌就值得怀疑。受过专业培训的车工,不但包的正、反面都处理得同样干净,而且加工出的各道拼缝应该自然、平整、没有任何皱褶。
图27是从某个非正规加工单位生产的劣质摄影包中清理出的线头和毛边跳线——
图27
2.检查针孔防水处理:
优质品的摄影包,在拼缝处倒少量水,应该显现“荷叶露水”的效果,在8秒之内不应该有明显渗漏;而低价劣质品虽然可能模仿得很像正品,可是面料的内在质量不同,一旦倒上水几乎“应声而入”。一个较好的摄影包,在装有器材的情况下落到水里,大多数是不会马上沉下去的,而且在20分钟左右打捞上来,器材不会浸水,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合格摄影包。台湾的“美康”曾经表演过一个噱头:在P&E展会上,将一款摄影包浸到水中,历经展会4天而没有进水。
3.比重量。质量优秀、防护力强的包都重。一般大小的包,单肩包低于1kg,双肩包低于1.5kg,都不可能是防护最好的包;
4.查看海绵。专业厂家使用的防护海绵,应该是摸表面柔软、但稍一用力就能感到很强的内在弹力。好的海绵用力可以攥成一团,但是一松手迅即恢复原状,且没有任何折痕。可以检查包内的隔板,弯曲后松手,应能迅速弹直而且没有痕迹。若是内部有草纸手感的硬板作支撑、手按上去没有弹力抵抗,多半就是马粪纸加泡沫塑料制成的伪劣产品。
5.检查扣具。如上文所说,正规的扣具背面都有很细小的厂家标识和文字(正面的背包厂LOGO不算),这种小文字需要很高的开模具技术水准,否则必定导致文字模糊;同时原料材质也必须纯正,否则这样小的文字必然一抠就掉。而没有任何文字的扣具,必然是制造厂家技术水平不够或者是材料质量较低。至于表面粗糙、甚至能用手掰碎的扣具,更是伪劣产品无疑。显然没字扣具的模具一定简单、材料一定便宜,成本肯定低。
通过检查使用扣具的档次,就能间接判断包的级别:使用美国国联扣具的包,目前已经是伞兵和海军陆战队军用品的级别;使用“Woojin Duraflex”(韩国国联)字样扣具的包,基本上是专业级高档产品;使用“UTX D-FlEX”(中国国联)扣具的摄影包,一般属于中上档次;而包上使用没有任何字样的扣具,这个包就得打个问号?起码是为了降低成本多赚钱,严重的可能就是假充名牌、粗制滥造的。
6.检查拉链。前已说过,重视质量的厂家,使用的拉链也是有文字或商标的专业拉链厂家。大部分都是日本吉田的YKK,只要不是假冒的YKK产品,这种摄影包或者摄影背心、摄影服、登山服都不会级别很低。这并不是国外品牌的“专利”,像中国成都的“BCL”摄影服装和背心,全部都采用了YKK拉链。使用中国国产“SBS”拉链也是正规产品。而使用的拉链若是没有任何标识,至少这个包不会是高档货,可能连中档都够不上;而有些拉链的拉头干脆就是薄铁片或者是生铝做的,拉不了20次就有一次拉不上,这种包千万别买,一定是伪劣产品——不管它宣传的内容多好听。
7.金属卡钩、D形挂环没有变形、歪曲;卡钩可以自由转动但是几乎没有旷量;用手不能使其发生变形——这是合格摄影包的必须条件。
8.检查背带。加工细致,肩托应该是多层复合设计,上面层是耐磨面料,下面层是防滑材质,摸起来很涩,中间是海绵。装上器材背起来,背带不能有伸长的感觉,而且绝不能从肩膀上自动下滑。凡是肩托只是一个模压的橡皮垫甚至是塑料托的背带,都是伪劣产品,它配套的包也绝不会好到哪儿去。
综上所述总结起来,对于一个陌生品牌的摄影包,检查评价时可以简化成以下三步:
检查拉链:拉链头若是没有任何厂商标记,说明此摄影包不会是专业级的高档包;
检查扣具:正面的厂家LOGO不算,背面应该有极细小的字体显示扣具品牌厂家、规格,若是空白,此摄影包档次平平,只是普通级别;
检查摄影包的内面:不能露着面料、里料的毛茬,若是还有若干的跳线、线头没有清理过,此包多半属于假冒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