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型银行换审收官

 csd545 2012-09-10

大型银行换审收官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2年09月09日 12:38 



在换审招标中,审计费下调的一次次博弈,显示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

  8月30日下午,毕马威华振的一位合伙人宣布,拿下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年审项目,该所上海办公室内响起一片欢呼声。至此,自5月开始的中国银行(601988.SH)、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农业银行(601288.SH)的换审招标进程已经过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这场客户争夺战正接近尾声。

  此前一周,中国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聘安永华明为2013年度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外部审计师,审计费用1.48亿元,原事务所普华永道卸任。随后,工商银行发布公告,聘毕马威华振为其2013年度外部审计师,审计费用1.336亿元,原事务所安永华明卸任。这是继2010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2011年财报审计师选聘以来,四大国有银行中又两家完成换审。而最后一家即农业银行的换审的投标工作已经结束,最终结果尚待宣布。

  “普华永道对农行项目必然背水一战,毕竟刚转出的中国银行项目还遗留下整个团队。而毕马威和安永也不会轻易放弃,一场恶战在即。”某“四大”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毕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这四家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被统称为“四大”。

  2009年,作为中国四家国有银行股东的汇金公司提出,出自保证审计质量的考虑,希望几大行审计师进行轮岗。次年12月,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金融企业连续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并且每三年要通过招标等方式重新遴选一次对其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根据财政部的要求,于今年8月开启了本土化转制的工作,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和安永华明先后宣布转制成为“四大”在中国的本土成员所,到2018年3月,普华永道中天也将结束中外合作所的形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见《财经》2012年第17期“‘四大’本土化挑战”)。

  这意味着,在本土化转制的震荡尚未结束之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又经历了一场争夺其最重要的客户——大型国有银行的严峻考验。这其中,得到者固然感到庆幸,而轮空者即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换审——这一出自行政干预的行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或者提升银行的审计质量,又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四大”目前在中国的竞争格局,或在未来一两年内见分晓。而在换审招标中,审计费下调的一次次博弈,更显示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和生存状态。

  换审利弊

  在2010年建行换审之前,“四大”各自对应“工农中建”四大行,而且这种格局始自银行股改时期,各家的合作时间大都在五年以上。

  2010年8月,毕马威以建行审计费1.35亿元远低于中行和工行为由,先后两次要求提价,导致建行以换审为名,召集“四大”进行重新招标。最后,普华永道赢得建行,形成“一拖二”,而毕马威轮出。

  而汇金提出换审要求的初衷,是更好地发挥对大型国有银行的审计监督作用,强调独立审计的重要性。独立性意味着审计师要客观、无私,而且避免与客户有任何利益瓜葛。某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网点众多,审计忙季不仅需要大量审计人员,而且要求人员相对固定。很多审计师长期做同一家银行的审计,与银行客户的关系会比较紧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换审确实有助于审计师提出更公正的审计报告,但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博弈关系。审计师的出现,源自股东权益和管理层利益的分离。审计费出自管理层,一旦审计师强硬坚持其意见,可能面临对方“审计意见购买”(Opinion shopping)。审计师在追逐利润和扮演资本市场的“守卫犬”(Guardian dog)之间,如得不到股东方的保护,关系实难处理。

  2010年初,由于普华永道坚持将“保留意见”写进审计报告,导致其被齐鲁银行以轮换为借口辞退,该行数百亿元资金被违规使用的舞弊行为得以掩饰。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换审制度)抵制得很厉害。”某“四大”高级合伙人则表示,轮换报告签字的会计师和负责客户关系的合伙人是国际上更先进的做法,而不是整个事务所。轮换事务所将给予企业更换审计师的借口,造成的道德风险不可低估。

  这次换审过程亦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由银行选派专家组成选聘小组负责遴选,而非传统审计准则中由企业的审计委员会进行操作。“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董事会的。”某银行财务负责人表示,这与汇金的态度吻合。

  消息人士透露,在中行换审中,毕马威被淘汰;真正的争夺在德勤和安永之间展开,安永目标明确,背水一战,从而直接斩获中行。

  而毕马威拿下工行项目,淘汰了与工行渊源更深的德勤,则在意料之外。此前,普华某合伙人对内宣称拿下工行机会很大。而同时德勤也筹备了完整的团队,对工行寄予厚望;然而,德勤先攻中行而不得,后又仓促备战工行,或也是错失的原因之一。“集中力量拿下工行,本应是德勤更好的战略。”某业内人士点评道。

  与中国银行前任审计师相较,安永此次报价降幅接近12%。中国银行支付前任审计师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的2011年度全球审计费高达2.15亿元,其中国内审计部分1.68亿元,高居四大行之首。而毕马威拿下工商银行,亦比前任审计师安永有16.5%的降幅。

  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资产负债表逐年扩大,利润高企,审计师在价格谈判上逐步失去发言权,其审计质量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值得思考。

  尽管如此,四大国有银行的审计费仍远远高于其他大型央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2011年审计费分别为1.6亿元、1.4亿元和1.31亿元,而审计费排名第五和第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为7000万元和6600万港元。

  某银行财务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从历史角度上看,银行最初上市之际,“四大”难以估计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如同当年外资机构低价入股中资银行一样,“四大”的审计费当时也有所溢价。现在审计费用的下降,更多的是理性的回归。这位银行人士说:“‘四大’全程参与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其重要作用不可否认。然而,随着银行体系的逐渐完善,它们所提供服务的边际效应在递减。”

  据悉,沿袭财政部近年一贯的扶持本土所的政策,在这次换审过程中,在财政部金融司的力主下,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投标。然而,“(本土所和‘四大’之间的)差距还是太大了。”某银行高层如是说。

  某银行财务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四大”人员素质和底稿质量明显好于本土所。“四大”作为海外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需获得海外投资者认可,因此,银行的选择面较窄。尽管财政部力推本土所,银行还是会比较谨慎。

  除了在技术实力上有差距,更重要的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异于“四大”:虽同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但“四大”的项目利润留存在全公司层面;对所有合伙人按照贡献度和级别高低进行分配,目的是减少任何一个项目的得失对相关合伙人的个人收益的影响,增加独立性。

  而中国本土的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多采用“搭伙吃饭”的模式,合伙人各自承揽项目,个人收入与项目利益直接挂钩。因此,在大型项目的协调调动上,往往不如“四大”效率高。

  审计质量受关注

  通常,审计一家银行需要300人-500人以上的团队协作,并配有20位以上的合伙人。四大行中,中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最多,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最高,工商银行的总资产最多。据悉,审计费的考量标准包括: 审计费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事务所投入的总人工成本,等等。

  “审计是良心活。”某“四大”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审计师的意见,最终不过一张纸一行字。如果草草了事盖橡皮图章,100万元也太多;如果认真夯实每一个数字,1亿元也不多。

  据悉,某大型国有银行上市之前由本土所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费不足百万元。

  “以四大行12万亿元的总资产计,每百万元资产的审计费不过10元出头,与国外同行相比是很低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更何况审计费包含差旅费、精算师团队、电脑系统专家团队费用,一味地降低审计费用,只会压缩审计质量。

  该人士认为,如果五年更换审计师成为惯例,那事务所将倾向于减少对客户的长期投资,更会将其视为程序性的一般审计过程。如对银行电脑系统的审计,需要事务所对接系统投资上千万元,如果视为短期行为,则会采取其他的替代审计程序。

  另有一家事务所人士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换一拨人,五年内相对固定。换出银行项目上的员工,可以直接放在换入项目上,其经验足以保证审计质量。

  来自银行方面的反馈是:“四大”中无论选择哪一家,业务能力差异性并不是很大。

  换审过程中,新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需重新磨合,强制轮换将导致额外的成本。在美国审计总署的一项调查中,几乎所有受访的事务所和企业都认为,会计师强制轮换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

  银行审计比一般制造业审计更为复杂。其核心是对资产负债表的审计,其中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定义不良贷款、计提准备金等占到工作量的一半以上,每一笔贷款人需核实是否有意愿、经济能力和现金流来偿还。其次是针对各类金融产品如债券,衡量其公允价值,并确认托管的安全性等。

  审计师还需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全部纳入风险控制体系,将表外的合同收集到表内并建立敞口;而银行的电脑系统、更新的监管要求,也都分别需要审计师执行一定的程序来确认。

  竞争白热化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逐年扩大,而审计费却连年压缩。市场的后来者为了获取市场地位,通过降低审计费来获得项目。换审凸显出“四大”竞争的白热化。

  在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市场份额中,“四大”长期徘徊在一两成之下,随着监管层对内资事务所的扶持和发展,“四大”垄断地位受到威胁。即便非金融央企,自第一批重组改制上市至今,审计费腰斩的不在少数。

  “你能想象上海某家营业收入数千亿元、拥有众多子公司的知名大型国企,年审费用仅300万元吗?”某“四大”中层问道。

  “四大”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兴衰息息相关。如毕马威初入中国市场之时,战略路线以高端客户和大型国企为主。在国企纷纷出海上市之际,一时风头无两,当时仅普华永道能与之抗衡。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中小企业竞相上市,毕马威名次有所跌落,失去建行更令其雪上加霜,此次博得工行的审计业务,可谓扳回一城。2012年6月最新公布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表显示,毕马威2011年业务收入19.28亿元,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五和第六的立信、中瑞岳华收入分别为15.04亿元和13.17亿元,与“四大”差距逐年缩小。

  某“四大”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毕马威对中国本土化的投入,不及其他三家。比如在本土化转制中,毕马威仅公布合伙人25名,与坐拥上百名左右的德勤和安永相较,固然有时间过紧的因素,也显示毕马威对本土合伙人的长期培养和激励不足。

  传统上以金融业审计见长的毕马威,如今手中仍握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众多股份制银行,以及上海银行等城商行的审计。

  普华永道系普华、永道和安达信三家合并而成的,有着先天优势,长期以来占据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然而,2012年以业务收入29.57亿元而排名第一的普华永道,与排名第二的德勤,相差不到3000万元。

  德勤进入中国时失去先机,未在首批大型国企上市中占到有利地位,转而储备大量的中小型高科技以及制造业等民营企业客户,因而,在近两年的IPO活动中相当抢眼。德勤全球亦加大对中国区的投入,力撑德勤中国抢占市场第一的位置。然而,德勤一再错过中行和工行,且即将转交出农行,处境尴尬。

  换审并非局限于金融领域,中石油、中国移动、中石化等国企亦将换审招标,“工业能源类客户的轮出,对某所而言,又是阵痛。”某内部人士称。普华永道的客户中国人寿曾欲申请豁免轮换,结果暂未可知。

  据悉,“四大”其中一家一度对某大型国有银行志在必得,不惜从竞争对手挖来整个相关团队。但项目失之交臂之际,大量高层合伙人亦不知将何去何从。对底层员工而言,更面临薪酬、无薪假等多方面压力。这可能会造成人员流失,因为“四大”之间人员流动性强,员工薪酬的市场价值也比较明晰。

  

【作者:《财经》记者 曲艳丽 由曦 】 (责任编辑:黄玉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