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08日 13:24:53
(转自新华副刊)来源: 万祖波
文/万祖波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我们,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每一天彼此都在辛苦的奔波着,疲倦的劳作着,不停的打拼着,坚持着。
辛苦的奔波,疲倦的劳作,带给我们的常常是发麻的四肢,感到沉重的脑袋,泛着红肿的眼睛,甚至是失败的苦痛,上司的责怪,同事的误解。
可是我们被狠狠的摔入低谷后,最终又会含着泪水总结教训,重新鼓起向上的勇气,再次扬起人生奋斗的风帆,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编织心中橄榄色的梦。
为什么我们在历经一次次挫折苦痛之后,仍然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迈步前行呢?我觉得这背后,每个人的心中都一个理想,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一种执着,一种坚守,这些好似一盏灯,一盏人生永不熄灭的灯。
我想,古往今来许多人的心中都有一盏不灭的灯。追思先贤,当有孔子、墨子之例尤著。周末周室衰微,君王昏庸失道,导致世风日下,礼乐崩坏,孔丘老夫子,百感焦急,极力恢复周礼,以维护社会正常的纲常伦理。他将传播人间仁爱为使命,一生奔波劳苦,跋山涉水周游七十二列国,广纳门徒,宣讲传播儒家仁义理念,晚年潜心著书释仁,编录《论语》流芳后世,赢得了后人“至圣先师孔夫子”“孔圣人”的敬称。为什么他不怕吃苦,不惧无义君王的追杀?这力量勇气在哪里?我觉得当在孔子的心里,在于他心中有一盏信念之灯。这盏灯应该算是孔老夫子心中一盏不灭的灯。
同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的墨翟,在他的眼前看到的是,为了侯爵和疆土,不顾百姓死活,诸侯间连年混战,大国欺凌小国,杀伐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他则以扶济天下苍生,布施兼爱非攻思想为追求,脚踩草鞋,身穿破衣,带着弟子们四处游说各国,积极制止无义残酷的征战。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就收录了墨子一生坚信“兼爱”和“非攻”思想的有力证明-----止楚攻宋的史事。晚年的墨子则又豪言的发出了“天下无人,则墨子之言犹在”的自信和慨叹。自信、慨叹的背后,说明墨子心中也有一盏信念之灯,这灯也应算是墨子心中一盏不灭的灯。
望眼近代当有鲁迅先生可言。清末的中国备受列强侵略,一次次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变得更加积贫积弱,仁人志士者心急如焚,牺牲生命为代价,寻求救国真理,唤起国人维新变法,救国之心。在鲁迅先生看来,那时的中国革命的猛士却是少之又少的,让人无比伤痛的是,大部分国人早已变得木讷冷漠,以至于最终成为了先生眼中那些可怜无知、让人愤怒的麻木的看客。于是先生毅然决然,决定弃医从文,开始以文章为匕首,为战壕,医治国人真正的思想大疾。鲁迅先生一生都在奔走宣传爱国革命思想,扶持帮助进步刊物、社团、青年等进步力量,鲁迅先生的一生的确当是一个无悔的人生。当然,鲁迅先生的内心,有时也有隐隐的痛,他被同一战线的人污蔑,甚至起了外号,说鲁迅先生是法西斯蒂。可是鲁迅先生从不在乎,只是将痛深深埋在了心底里。这一切的坚持,执着的背后,我想鲁迅先生的心中也仍然有一盏不灭的灯,一盏明亮的心灯。
转头俯看今朝,我想现在的人们的确也应该拥有自己心中一盏不灭的灯。由此我情不自禁的很自然的想到了我的祖父。上苍虽然恩惠给祖父仅八十四年的生命路程,他的前一小半生却生在旧中国,军阀混战,日寇侵略,这些他都赶上了,用祖父的话说就是赶上了大风雨。从明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老鹊窝移民开始,直到祖父这一代,尽管也出过进士、举人,但是终究是少数。祖辈们历代都是些朴实憨厚却又贫苦交加的老农,在地主封建土地的背景下,祖父仍然和父辈们一样,给地主人家放羊,养牛,种麦浇园,从没真正吃饱过一顿饭,卖力的劳作,却换来的是地主家看家人无端的辱骂,劳资的无理克扣。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土地,养活一家人,像样的过尊严的生活,是那时中国社会多少农人朝思暮想的愿望。后来祖父先后参加地方义勇军,运河支队,解放军,走向了抗日战场,走向了淮海战区,多少次枪林弹雨,幸运的是祖父看到了新的中国,也过上了改革开放后的幸福生活。看着现在的年青人一点小事就埋怨不已,当然我也在内,祖父向来嗓音是很高的,朝我大吼道:“有啥屁事,这样埋怨?总该比拿命和枪子开玩笑好的多么?”我说:“爷爷你当年真没有在战场上害怕过?”祖父说:“上了战场谁都会害怕,哪有不怕死的!可是我憎恨旧社会的贫苦、想到贫苦人受到的侮辱,因此就全身充满愤怒,为了穷苦人活的像样子而打起仗来,我就不怕了”
直到祖父已经离开我四年后的今天,我每每想起祖父在世时对我说的那句“为了穷苦人活的像样子而打起仗来,我就不怕了”这句话感觉多么的有力量,多么值得让我辈后来人深思啊!这句话细细想来,不也正是祖父他自己“心中那盏不灭的灯?”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盏属于自己心中永不熄灭的灯,不论之间我们经历多少荆棘险滩,多少批评责难,多少踌躇埋怨,我们都应该点好自己心中那盏灯,精心的守望她,呵护她,信任她。
以自己心中这盏灯为目标,执着的追求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爱情,孝敬自己的亲人,感恩整个社会。
以自己心中这盏灯为力量,摔倒了忍着剧痛爬起来,继续走向人生的春天,不断地选择,反思,成熟,进步,埋下心中希望的种子,收获明天丰收的果实。
让我们点亮心中那盏不灭的灯,那盏理想之灯,希望之灯,胜利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