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剑四NPC整理考证——故事篇——书生

 桑枯海 2012-09-11

仙剑四NPC整理考证——故事篇——书生

仙剑四NPC整理考证——故事篇——书生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失意的读书人们


●沈家的悲哀

寿阳城西南有一家沈姓人家,祖孙二人,爷爷叫沈仕途,孙子叫沈状元,主线补充篇里提到过,光看这名字就很明白这家人的境遇了。

第一次到寿阳的时候:
-------------------------------------------------------------
沈仕途:我自问我的文治武功都不比柳世封差,若这寿阳城让我来治理,一定比他管得好!可叹这世道不是唯才是用……
-------------------------------------------------------------
沈状元:爷爷经常在屋子里叹气,好像是因为一直没考上状元……其实爷爷可以去找柳大人帮忙,有什么事情是柳大人做不到的呢?
沈状元:爷爷总说他当官能当得比柳大人好,我看这世上才没有比柳大人更好的官呢~
-------------------------------------------------------------

沈仕途是寿阳城里唯一一个坚定地诋毁柳世封的人,他的诋毁出于他的嫉妒,自负拥有高于柳县令的才华,又郁郁不得志,于是只能叹息世道黑暗,怀才不遇。
沈状元倒是童言无忌,对爷爷的嫉妒和中伤不以为然,和别人一样是柳世封的FANS。

等从八公山回来再去找这祖孙两,孙子继续崇拜柳大人,爷爷继续诋毁柳大人:
-------------------------------------------------------------
沈仕途:柳世封的事儿还真多,说要采这离香草的是他,说不要再采的,又是他~这样的父母官,竟然还有那么多百姓喜欢,真让我想不明白。
-------------------------------------------------------------
沈状元:爷爷总说他当官能当得比柳大人好,我看这世上才没有比柳大人更好的官呢~
-------------------------------------------------------------

沈仕途这回抓住了柳世封的出尔反尔,继续发泄自己的不满,沈状元也继续不以为然。

等学会御剑后再来寿阳,这位老愤青爷爷终于找到了一个反抗自己所受不公正待遇的办法:督促孙子念书
-------------------------------------------------------------
沈仕途:沈家现在就指望状元那孩子能好好念书,将来考个状元!
-------------------------------------------------------------
沈状元:我的名字是爷爷取的,听爹说,是因为爷爷太想我长大能中状元了~
-------------------------------------------------------------

沈仕途终于找到了寄托自己志向的方法,那就是让孙子来完成自己的志向,好好念书,考个状元。
沈状元没有啥选择的余地,他的名字是爷爷取的,道路也是爷爷选的,不知他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路上,会遇上些什么样的事情。

然而就在同时,城东南有位中年大婶发表了一下对沈家祖孙的看法:
-------------------------------------------------------------
朱心蕾:对街沈家的那孩子取名叫状元,为的就是想他长大了考个状元回来。不过他家老爷子学问不怎么样,那孩子跟着老爷子学,恐怕到时候也是考不中状元的。
-------------------------------------------------------------

不知道沈仕途之所以不得志,是因为才疏学浅,还是因为世道真的不公,但是看邻里的看法,似乎对他的才学很不以为然。
沈仕途的执着,一面令人鄙视,一面又令人同情。仙四里贯穿始终的观念是人不要对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太过执着,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沈仕途的执着只是个笑话。


●陈州才子杨景庄

刚到陈州时,在湖边遇上赶考书生杨景庄:
-------------------------------------------------------------
杨景庄:三国时候,“独占天下八斗才”的曹植被封为陈王,封地便是陈州。我应该在此地多逗留几日,也好沾沾昔日陈王的才气,免得下回赶考再落第。
杨景庄:当年孔圣人在陈州弦歌台上绝粮七日,就靠蒲根度日,亦没有停止讲学,我只是一次科举未中,怎可轻言放弃?
-------------------------------------------------------------

杨景庄大概已经参加过考试了,但是落第了,因此很有几分失意,一面执意拿孔子厄于陈蔡之间的典故来勉励自己坚持不懈,一面又有些信心不足,要在陈州多逗留几日以沾点曹植的才气。

千佛塔姜氏自杀后,他还是这两句话,好像闹得满城风雨的大事对他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然而等学会御剑再来陈州,却听到客栈小二、歌榭歌女、寻欢客在谈论他:
-------------------------------------------------------------
阿升:倚栏歌榭里玉芙蓉唱的曲子,都是一个杨姓书生填的词,那书生词是写得不错,只可惜玉芙蓉唱得就……
牡丹:杨景庄杨公子人生得俊,又懂音律,还写得一首好诗词,常为歌榭里的姑娘填词,我们每唱一曲杨公子的新词,来歌榭的客人便是平日的两三倍,他真是有才!
朱长风:牡丹姑娘最近又喜欢上了一个姓杨的书生,说什么杨公子所作之曲甚合她心……唉,她眼中有谁却也没有我啊……
司马朝文:哼!那个姓杨的书生不就是凭着自己略通音律,作些浮艳的诗词,把这里的姑娘哄得服服贴贴,个个都对他推崇得不得了!这种“以才谋艳”的书生,简直就是读书人中的败类!
-------------------------------------------------------------

不知为什么,杨景庄似乎没有再一心复习赶考了,而是把精力都用在了写词上,给歌榭里的姑娘们填了不少词。
杨景庄考试成绩貌似不咋地,但是填词的水平却相当不错,从歌榭姑娘到城里百姓都特别喜欢他的词,他俨然成了陈州的大明星,一有新词,来歌榭的客人是平日的两三倍,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时杨景庄绝口不提赶考了:
-------------------------------------------------------------
杨景庄:这段日子我都在为倚栏歌榭的姑娘们作些唱词,其实风尘女子最多辛酸,远没有其他人看起来那般快乐无忧。
杨景庄:听说城中有一位骆先生,也是精通音律之辈,其琴艺不在那琴姬之下,若有机会,真想拜会拜会这位骆先生……
-------------------------------------------------------------

杨景庄每天给歌女们写词,对歌女们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身世凄凉漂泊世间的歌女引起了他的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心里的感觉大概和当年白居易相仿。
杨景庄提到了骆家老爹骆先生,也是精通音律之辈,这位骆先生就是仙四的作曲者骆集益,杨景庄对他也是心中仰慕,希望能有机会拜会,他的心思这时已然全在音乐上了。
这时的杨景庄,心灰意冷,只字不再提赶考功名之事。

仙四里贯穿始终的观念是人不要对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太过执着,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沈仕途的执着只是个笑话,杨景庄潇洒的放弃,倒有几分尊严,有几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傲气。
而这个世界也没有辜负他的放弃,他成了众人心目中为之倾倒的大名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间得失,殊难预料。
不知道杨景庄在被众人追捧之时,想起当初追逐功名未竟而中道放弃,心中有没有一点惆怅。


●茶仙赵元吉

刚从山上下来时在太平村一间民房里有个叫赵元吉的书生在复习赶考。
-------------------------------------------------------------
赵元吉:外面怎么这么吵……害我书都读不进去,眼看三年一度的“乡贡”就在秋天,这……让我如何是好啊!
云天河:热闹不好吗?山上没这么多人,也就没意思了~
赵元吉:然也,然也~兄台一语惊醒梦中人,山上清静,我干脆去那里结庐苦读算了。
-------------------------------------------------------------

赵元吉不是个读书的胚子,外面吵一点就读不进书去,于是成绩自然也就不咋地,偏偏他又很想能考中个功名,于是很发愁,于是很难过。
刚开始遇到这段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个支线,赶快翻了翻攻略发现没有这个支线,真是的,小野人明知不是支线还答什么腔。。另外不知为什么,赵元吉这名字总让我想到李元吉。。。

等学会御剑后再回太平村,赵元吉在感叹自己命苦:
-------------------------------------------------------------
赵元吉:唉,我七次赶考,七次都未能中秀才,难道真的与功名无缘?
-------------------------------------------------------------

七次都未中,大概的确资质有限,不过连考七次,也够执着的。

到游戏后期再去太平村,赵元吉终于看开了:
-------------------------------------------------------------
赵元吉: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既然考不上功名,就在此地当个茶仙也不错。
-------------------------------------------------------------

相比寿阳沈仕途的决心和执着、陈州杨景庄的灰心和名声雀起,赵元吉的心路历程没有那么多痛苦也没有那么多荣耀,他只是平平淡淡地看开了。这之间的区别,就好像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陈州和平淡安闲的小太平村之间的区别一样。


●居巢国的文化人

居巢国武器铺的老板是条鳄鱼:
-------------------------------------------------------------
河颐:这里有许多殷商时留下的古物,刻着奇怪文字的龟板瓦片和青铜器,上面记载着制造青铜器的方法,我估计啊~所有的妖里大概也只有我能读懂这些字了~
河颐:这居巢国中,青铜鼎上记述着无数前朝旧事,却只有我才能看懂,实在无趣得很,不如开间书院,教大家都来认识认识这些字……不过开书院嘛,还缺十份兽皮和木炭来充当纸笔,你既然是人,要弄那些东西应该不难吧?你愿意帮我去弄一些吗?
-------------------------------------------------------------

河颐大概是全居巢国(也许除了长老以外)绝无仅有的有文化的妖了,居巢国是建立在殷商城市的废墟之上的,它能看懂这些青铜器上的金文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造诣很高啊。
河颐想开书院教大家识字,原因是想让大家都能读懂历史记载,知晓前朝旧事,顺便打发时间,这倒是全无压力、以好玩为宗旨的学院。

找来兽皮和森炭给他,河颐很是高兴:
-------------------------------------------------------------
河颐:哈哈,正是这些兽皮和木炭没错!这回终于能开书院啦!现在先清理一下铺子,等我把铺子里所有的石头都卖完了,就安心开书院。
-------------------------------------------------------------

说了就做,河颐开书院的决心很大呢。

然而一条红蛇对文字这东东嗤之以鼻:
-------------------------------------------------------------
花红焱:这大锅上面歪歪扭扭刻的什么呀?比我随便画的还丑!
花红焱:人还真奇怪,总喜欢把想法什么的用字记下来,哪像我们,从来都不用这样……啊!对了,是他们的记性太差啦~
-------------------------------------------------------------

花红焱对文字这东东不屑一顾,认为人类的文字长得很丑,认为人之所以留下历史记载是因为人记性太差。。。
文盲有理,花红焱的看法大概能代表居巢国的一部分妖怪。
如果有朝一日花红焱死了,它临死前不知会不会遗憾自己的一生无人知晓也无有记录留下,后人会将自己完全地忘记。

后期的居巢国,河颐和花红焱仍然有各自不同的想法:
-------------------------------------------------------------
河颐:我真正的兴趣不是开店,而是像人一样,开个学堂,教所有的妖认字~
-------------------------------------------------------------
花红焱:铁钺铜爵的河颐常说他要开什么书院,还说要教大家念龟壳瓦片上的字~那种东西,有什么好念的!
-------------------------------------------------------------

河颐的书院还没开出来,然而它开书院的决心不减,花红焱也仍然在鄙视文字,觉得河颐很无聊。

仙四里,人间的书生们大都郁郁不得志,居巢国这化外之地倒有心向文化的小妖,真是好玩的对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