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来临,汽车轮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更为敏感。据统计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而其中爆胎就占70%。因而,如何预防爆胎就是夏季行车安全的关键。 影响行车不安全的因素是爆胎,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下来主要有五个: 1、气压过高或过低。 2、轮胎使用期限过长。 3、轮胎橡胶表面老化和龟裂。 4、胎面磨损至极限。 5、钢圈变形。 应对措施: 1. 根据汽车不同的速度选择相应速级、质量合格的轮胎,同时应看轮胎的生产日期,如果超出使用期限最好更换。 2. 轮胎橡胶应是耐高温耐磨擦的丁基橡胶或用纲丝环带有较好防爆性的无胆胎,胎面有损伤应尽快更换。 3. 开车前察看车胎气压,前后轮的充气压力应分别一致,否则行车中各胎受力不均会造成爆胎。当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各轮胎充气压力应掌握在正常值的85—90%之间,因为汽车长时间高速行驶,轮胎磨擦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发会使胎内气压升高。胎温增高,磨损加大,极易造成轮胎早期空爆。 4. 高温天气行车,应适时将车停在阴凉处,让轮胎自行降温后再行驶。 5. 平时靠边停车时要尽可能小心,避免轮胎外侧擦碰甚至冲撞路边。不然很容易使轮胎侧壁受伤造成隐患,更严重的会造成内部的钢丝断裂症状或钢圈变形。 轮胎“体检” : 轮胎例行检查必不可少:如果只磨损了两侧,表示长期胎压不足;如果只磨损了中间部分,表示长期胎压过高,应至少一个月量一次胎压,并让胎压保持在标准值;如果磨损不均衡,表示轮胎不平衡或钢圈变形,应做轮胎平衡、前轮定位或更换变形钢圈;如果只磨损一边,表示轮胎侧倾角失调,应该做前轮定位,将外倾角纠正;如果摸到轮胎有隆起的硬块,表示轮胎内层可能有空气进入,无论轮胎新旧,都应予以更换;轮胎胎面上有细裂纹,表示轮胎的橡胶已开始老化,也应该更换。 轮胎使用注意事项: 除了将已出现的轮胎异样情况及时排除和个别情况重点对待外,良好的驾车习惯也极为关键: 1. 行车别急躁:如果经常进行急加速、急制动和急转向等不正常行驶,会引起轮胎急剧变形,容易磨损过快,并容易处于爆裂状态。 2. 载重有明文:每一条轮胎上都有它的最大载重量,载重指标是轮胎厂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设定的,轮胎超载,同样也会发生与空气压力不足时相同的损伤。 3. 散热要及时:如果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1个小时后,就该适量放缓车速,让轮胎更好地散热。 4. 胎压有讲究:用胎压表仔细检查胎压,如发现亏气及时补充,参考气压前胎2.2至2.3;后胎2.3,夏季炎热切记气压不能太高,否则因长途行驶轮胎过热极易引起爆胎。冬季则可酌情调高胎压。 5. 一万公里对换:轮胎每行驶满一万公里进行前后对角线对调,使前后轮胎的磨损程度均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