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卞成刚,“末代厂长”走马成都

 cntic 2012-09-11

卞成刚,“末代厂长”走马成都

他负责的工厂被总部关闭了。1400名员工,他一一与对方握手,说再见。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只好借酒消愁。

那是卞成刚人生中的低谷时刻。时间从2007年一直持续到2009年。

现在,当穿着橙色条纹衫蓝色牛仔裤的卞成刚站在记者面前时,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到那个灰暗时刻所留下的痕迹。

他 微笑着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记者,却忽然想起名片旧了,于是又翻出一张新的。新名片上“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前面又多了一个头衔——英特尔技 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今年4月卞成刚获得了这个新职位,这也是英特尔对他在成都分公司过去三年的表现做出的褒奖,更是对成都分公司突飞猛进的肯定。

但卞成刚最清楚,那段低谷经历,一直还在自己心里,从来未曾离去。



“末代厂长”走马成都

2009年9月,卞成刚接到电话,要他到英特尔成都分公司担任总经理。

在此之前,他加入英特尔已有十余年时间,从一个负责20多人的IT经理开始,做到上海闪存工厂厂长。然而当他在该厂苦心经营五年后,却又不得不花去一年的时间,来亲手关上这家工厂的大门。

2007年,英特尔决定,剥离闪存业务,上海闪存工厂和其相关的研发业务将被关闭。卞成刚成了这个工厂的最后一任厂长。

他不知道这之后,自己的前途在哪里,那1400名员工该怎么办。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答案,心中苦闷,常常从醉酒中寻求解脱。

最困难的,还是当下:闪存厂还有订单任务要完成。卞成刚说,“我得告诉员工,他们即将没有工作,但眼下还得继续干活。”

他在“自愿离职计划”上签了字,告诉员工“我会和你们站在一起”。他把别的公司请进自己的工厂摆桌招聘,亲自给他的员工写推荐信,“员工们勤勤恳恳地把工作做到了最后一天。”卞成刚说,当最后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和每个员工握手,跟他们说再见,向他们表达我由衷的尊重。”

正是对善后工作的积极处理,使得总部看中了他,在那之前,英特尔成都分公司总经理一职,都是由外方人士担任。

卞哥在看着你

2003年8月27日,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在成都宣布:注资3.75亿美元,在成都高新区投建一座大型芯片封装测试工厂,这是英特尔第5个全球制造基地。

此后几年,英特尔在成都三度增资,用于增强成都工厂的运营能力。到了2009年10月,英特尔在成都的总投资额增加至6亿美元,同时将其在上海近60%的封测业务产量转移到成都。但此时,英特尔成都分公司的管理层与员工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

卞成刚走马上任。

从未来过成都的卞成刚决定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管理这家公司。

“过去我是以铁腕著称的老板,我更关注经营效益”,卞成刚说,但是在他的人生低谷期关厂遣员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开始意识到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在成都,他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几乎做到了极致,成都公司被他建成了一个游乐园: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室内乒乓球室还有儿童乐园。

一次大老板来巡视成都基地,卞成刚冒出一句话:“老板,我想造一个高尔夫练习球场,您有没有意见?”

这个有点极端的想法,让大老板吃惊不小。经过一番商量,卞成刚的“折中”方案被采纳——造一个足球场。于是,成都就拥有了英特尔全球工厂中唯一的足球场。

他还成立了一个“总经理信箱”,回答员工的任何疑问。重要的日子公司管理层会为员工提供特殊服务,名曰:“老板服务日”,比如戴上大厨的帽子为大家做蛋糕。

他成了员工口中的“卞哥”,他端着餐盘在员工中间穿来穿去,和大家一起用餐,他也爱打听“八卦”,谁恋爱了,哪个女生收到花了,他都一清二楚。

在生产线做技术支持的Sally因为凌晨4点被叫起来处理问题,到微博上吐了个槽,结果第二天卞成刚就很关心地询问:“夜里被吵醒了哦?”Sally这才意识到:“我被卞哥的小号盯上了。”

“你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卞成刚带来的新变化。”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工厂厂长YT Chow说,“我在英特尔世界各地的工厂工作过,从没有看到像成都这样才华横溢、富有创意、有责任心且思维活跃的一群员工。”

“成都制造”的中国“芯”

英特尔落户成都,被认为是成都IT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此后,戴尔、富士康、联想纷纷进入成都。

卞成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称,成都项目是英特尔与成都政府战略契合的典范。

在 英特尔进入成都的这几年,成都政府在跟英特尔等跨国企业的磨合中,不停地调整与改变自身角色。比如按市场规律减少审批程序、从服务的角度调整政府的管理 等。“前年,我们有一批紧急的零配件要入关,如果按照正常的入关检验程序,一般流程要2个多月,那样的话,生产要受到巨大的影响”,卞成刚说,成都市政府 得知这个问题后,启动了特别程序,只用了两三天就完成了检验检疫。

如今,成都已经成长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全球几乎每两台笔记本,就有一台配置了“成都制造”的中国“芯”。成都工厂投产5年做出的成绩甚至要超过马来西亚经营了40年的工厂。

不仅如此,总部对于卞成刚在员工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成都当地政府关系等多方面的工作都十分认可。

他由此接到了英特尔的新任命: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

在英特尔的历史上,马来西亚工厂40年培养了3位副总裁,成都只用5年时间就出了一位副总裁。他的起点仅仅是14年前一个20人小团队的IT经理。

“当时,”卞成刚回忆自己刚进英特尔的经历时说,“有人预言说,这小子做不了6个月就得走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