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讲解

 藏在其中 2012-09-11

总叙

弟子规,是圣贤人的教导,要教导少年人;首先要学习孝顺父母、友爱和睦身边的人;然后学习做人要有诚信;再是学会要爱护所有的人,并要亲近善良智慧的人;之后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道理和智慧。

入则孝

(在家则要孝顺父母)

父母呼唤你,要尽快回应;父母吩咐的事,要认真做好,不要懒惰。父母的教导,你要细心聆听;父母责罚你,要从心里接受。冬天要穿得温暖,夏天要清爽一些,天亮就要起床,太阳下山就要回家,出门时时必须告诉父母,回家时必须告诉父母:“我回来了。”父母就安心了。生活起居要有常规,做事不可以随便变更。这样父母就高兴了。小的事件也不要自做主张,这样会损害做孩子的道德。小小的物件,也不要私下收藏,久而久之,就不会尊重父母而令他们伤心。父母喜欢你做的事,你要努力去做;反之,你要谨慎而为。你的身体受伤了,会令父母担忧。你的德行有不对,会令父母丢脸!父母喜欢我,我能孝顺有什么难呢?如果父母如果父母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才是好孩子!父母有不对时,要告诉他们,但要笑脸轻声的说。若父母不听,等他们心情好的时候再跟他们说。就算要哭着说、被打也毫无怨言。父母有病,要好好照料,一定要令父母病愈。父母去世,要尽儿女道,所办丧事尽量严谨,让死者有体面地离去。平日拜祭先人,要心意诚恳,待候已去世的人,要如同待后在生的人一样。

出则弟

(在社会则要与人和睦)

作为年长的就是要爱护年幼的,而年幼的就是要恭敬年长的。大家能和睦,孝顺也就在其中了(因令父母安心)。财物的地位是很轻的,不要为了财物而产生怨恨。互相容忍对方的有些过分的语言,忿恨就没有了。比如是饮食啊,坐位安排等事,要让年长的先、年幼的后。如果有长辈(包括师长、上师等。下同)呼唤别人,你要代为呼唤,如那人不在,你就马上顶上。称呼长辈,不能叫对方的名字;对长辈要尊重,、让礼、恭敬和关怀:长辈站立时你不能坐下、跟长辈说话不能大声,跟长辈做事,就如同跟父亲做事一样。

(谨慎做人)

起床要早,睡觉要迟,因为人很快就会老了,应珍惜此时。每天要从自己的个人卫生、仪态开始,认真做好。购置的衣服、装饰品,要与自己的身份,不要乱来,否则会贬低了自己的身份,甚至污秽了自己的人格。整齐清洁的衣服就算是高贵了,不是因为华丽或昂贵才高贵的。在饮食上,不能偏食,要吃多种食物,食量适当,不可过量。年轻人不能喝酒,酒会害你的。走路时要容,站立时身要端正,与人打招时,态度要诚恳。不要歪身单脚倚物,不要坐着摇动身体的每一部分。开窗要轻力,走路拐弯时要走出些,不要撞着墙角。拿着没水的容器,要如拿着有水的容器一样;进入没人的房间,要当作有人在里面。不能乱作事。否则做了坏事,害了自己。做事不要心急,心急就会做错。不要害怕困难的事,不要轻视简单的事,同样专心去做就行了。打斗、太热闹的地方绝对不能走近;古灵精怪的事绝不可以查问。即将进门,要大声问:“有人吗?”别人问你是谁,你要回答你的名字。这样就很清楚了。想用别人的东西,必须请求借用。若不问而取,就是偷了。借了东西用,要尽快还给人家,日后有需要,再借也不难了。

(做人要有信用)

与人交流,信用为先。自以为聪明,想欺骗别人的想法,绝对不能有!说话多了就会错,所以不如少说。尤其是花言巧语、奸猾的奉承话、无聊的市井俗语通通都不要学讲。自己没有看清楚,不能承落人,否则,令自己进退两难。凡是跟人家说话,要说重点的,并要说得清楚。不要过急,不能含糊不清。有人说人家这样那样,不关自己事的,不要多管闲事。看到行为好的人,马上向他学习,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向他一样了。见到行为不好的人,马上看看自己有没有跟他一样的情况。有的话就马上改过,没有的话就提醒自己不要学他。如果自己在道德、学问、才华、艺能不如别人时,应当勉励自己发奋赶上;如果在衣服、饮食、用具不如别人时,不要产生自卑感。你听人家说你不对,就生气;说你能干就喜欢。这样,损害你的“朋友”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害你),有益你的朋友就不敢跟你来往了(你又损失了)。反之,正直贤良的人就会与你日渐亲近,你也大获好处,无心之失叫做错,有心干坏事就是罪恶了!能改正错的就是从新开始;的事掩饰,要罪加一等!

泛爱众

(要爱护所有的人)

只要是人,都要去爱护他,因为我们都在同一个天地里生活。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声自然高尚,而不是因为他的相貌好看。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也大,而不是因为他大言不惭!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要贡献给社会;别人有才能,不要去挑人家的毛病。不要讨好富人而欺负穷人,不要厌旧贪新,。人家没空,不要去打扰人,人家心情不好,不要去烦人。人家做错了事,不要到处去说;人家的秘密,也不能跟别人说。跟人说人家做的好事,你就做了好事,因为可以让其他人模仿;跟人说人家做了坏事,你也做了坏事。最大的坏处是:可能有人模仿令祸事再发生。见朋友错了,要善意劝导,这样大家得益。如果不劝导,大家都损害了道德。凡是自己拿取或给予,应以以下的原则去做:可以的话给予应该多些,拿取应该少些,。用一种方法对待别人之前,应先问一问自己,可否接受此方法,若自己都不接受,就要马上停止。对自己有恩的,要回报;有怨恨的,要忘掉。报怨是错的,就会怨怨相报何时了;报恩是对的,就会恩恩相亲大家好。若有下属,自身要严谨端正,对下属要仁慈宽厚。若以势力压人人家心不服,以道理说人人家才口服心服。

亲仁

(要亲近善良的上进者)

社会上有很多种人,高低不同,多数是泛泛之众,真正的仁者不多,真正的仁者,人们都会敬畏他。因他依理直说,理气直壮,从不会讨好奉承,。能亲近这样的人,真是太好了,你的品德会天天进步,做错事的日子越来越少。不能亲近仁者,真是太糟了,不求上进的小人就会接近你,那什么事情都会败坏告终。

余力学文

(努力去学习文化知识、道理和智慧)

虽学习文化,但不肯真正努力用功,并且沽沽自喜自以为是,你就会变成什么人呢?虽勤奋努力,但不学习文化、道理,任凭自己自以为是,那有智慧呢?只会埋没读书的真理。所以我们要尽力去学习文化知识、道理智慧,就不会做错事和害人害己了。读书要读得好,要有三到:心到、口到、眼到。不轻易改变。未学好一样,不再要学另一样。不要给自己期限,但要加紧用工。下了苦功,定有进步,若有疑问,马上记下,遇到能人,问个明白,不可拖迟。自己的房室要洁净,桌面要整齐,用品要有秩序摆放,因为学习先要有端正态度。如果字写得不好,其实是心态有问题。读过的书要放回原处。虽然很忙,书本也要摆放整齐。输油破烂,尽快修好。不是明智明理的书,宁愿不看。因为不好的书会蒙蔽你的聪明,破坏你的心志。请记住:无论怎样不开心,千万不可自暴自弃!只要努力追求知识道理,依照圣贤的教导去做人,一定可以把自己培养成有能力、有贡献、高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