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1

 茶香飘万里 2012-09-12
【配饰篇】


    饰品,是古今女性发间颈间、指尖玉臂间的千世情缘。美丽的女人和惊艳中的饰品,都是世间尤物。女性用饰品衬托美貌,饰品用女人展现璀璨。单单一件饰品摆在手里就喜欢了,这个饰物本身就有了欣赏价值。

    古来女性饰物,绝非仅仅几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女性寻美的佳致,也是女性佩戴首饰的主要意图所在。那时女性的饰品,有钗与簪,凤钗与凤簪,珠花,头花,宫绢,步摇,梳背,耳环,金钏,金铌,金帔坠,巾环,佩件,妆具等等。形状则有蝶形,蜻蜓,桃形,凤形,云形,牡丹,莲花等。

    古人打制、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既是财富与艺术的融合,也是生活时尚的风向标。当时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方寸之地,花样百出。古代女性首饰中不乏玉石、铜锡,还有骨和木,但和金银是不能相比的。

    扬之水有《奢华之色》论宋元饰品,孟晖也写了 《中原女子服饰史稿》、《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几部书,加上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女性饰物的研究,当代算得上蔚为大观了。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成就,我们来考察香艳熠熠的女性配饰,就很有意思了。

    研究表明,先秦时代,女性首饰以珠玉、绿松石为主,金银制品不是很多。汉代以渐至于魏晋南北朝,各类金饰稍稍多起来了,簪、钗、步摇、华胜、耳是其常见的。后来,异域风格的步摇冠,也逐步流行起来。河北磁县东魏蠕蠕公主墓、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所出金饰,都制作精良,式样新颖。南北朝时期金银首饰的样式,仍是以装饰简单的折股钗为主,其中钗梁远宽于两汉者,是稍见新意的一种。

    唐代女性重美发,喜高髻,发髻式样最多。发髻上面的点缀,最为流行的是金钿。金银簪钗多半很长。这时候簪首、钗梁的装饰日趋繁丽,又或与金钿结合,做成嵌宝的钿头钗子。簪钗以打作平面纹样者居多,嵌宝并不成为风气。

头饰:


1、笄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

    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2、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
    《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
      古代妇女将头发绾成髻鬟,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

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

(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

(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

(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

(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3、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

    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4、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5、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步摇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6、栉,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栉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7、冠:

    女子戴冠,唐以前并不盛行,虽然头着莲花冠的北魏皇后曾经出现在龙门石窟雕刻的礼佛图中,不过究竟不成为风气。戴冠的唐五代女子大致有两类,其一女冠,其一女乐,所着多为碧罗莲冠(《云谣集杂曲子?柳青娘》“碧罗冠子结初成”;和凝 《宫词》“碧罗冠子簇香莲”)。睿宗之女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出家为道士,是着名的例子,玉真公主所着玉叶冠,竟也讲究得成为传闻。不过此际金银冠仍不多见。

    苏鹗《杜阳杂编》提到“轻金之冠”,徐夤有诗题作《银结条冠子》:“日下征良匠,宫中赠阿娇。瑞莲开二朵,琼缕织千条。蝉翼轻轻结,花纹细细挑。舞时红袖举,纤影透龙绡”,所述均为宫廷故事。后者依然是莲冠,而蝉翼轻轻,琼缕千条,自然精细且轻。

    五代至北宋初年,女子戴冠的风气似已渐渐流行于民间,敦煌画品中,女子着冠的形象不止一例。今藏法国吉美博物馆的彩色绢画 《金刚界五佛》,画面下部绘着七身供养人像,戴冠的两位女子,其一榜题“施主亡过母李氏”,其一榜题“亡过女员泰”。李氏戴着的是一顶金冠,冠上装饰莲瓣纹,其间并点缀翠饰,后面三道梁,高高撑住金冠束起的云鬟。此幅绢画原出敦煌藏经洞,一般认为是十世纪后半叶的作品。

    入宋,女子戴冠已颇为风行,角冠、团冠、亸肩冠,形形色色,品类繁多,而作为一种殊荣,此际又有命妇的冠帔之赐,后世所艳称的“凤冠霞帔”便出现在这一时代。

    宋徽宗政和年间 (1111年~1117年)规定命妇首饰为花钗冠。《宋史?志一百四?舆服三》:“花钗冠,皆施两博鬓,宝钿饰。翟衣,青罗绣为翟,编次于衣及裳。第一品,花钗九株,宝钿准花数,翟九等(即:衣上的翟纹有九行);第二品,花钗八株,翟八等……第五品中,花钗五株,翟五等。”花钗冠乃皇后、皇妃、公主等命妇之首服,但以冠饰细节做等级区别,如冠上花株之数,有九、八、七、六、五等规定,以示身份。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耳饰


       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耳环是在中国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明人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让我们摇曳生姿的耳环,最早竟然是“贱者之事”。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西周玉珏

          原来耳环最早的起源是起警戒作用的。穿耳洞的最初意义,是某些民族的一种风俗。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提议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

         汉魏时期的妇女,一般不戴耳环,而佩以珥珰,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很少见到耳环实物。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汉代琉璃珥珰

      唐代妇女不尚穿耳,也无耳环,虽然在个别唐墓中出土有一些耳环,但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的遗物。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唐代金摩羯耳坠

        一直到了宋代,由于穿耳戴环之风在妇女中特别盛行,所以才有大量的耳环实物出土传世。 北宋时期的耳环,以江西彭泽宋墓出土的一对较为典型,它是由一根粗细不等的金丝打制而成,整件器物呈“S”型。一端为尖锐状,另一端被锤成薄片状,在这块金薄片上,还浮雕出花卉图纹。江苏无锡宋墓出土的一对耳环也很有特色,它是由两爿金片相合而成的,金片上压印着十分繁缛的纹饰:中间为两个对称的瓜果,瓜果上下均以枝叶蔓藤缠绕,用以穿耳的金丝,也制作成枝杆之状,与金片上的纹饰浑然一体,反映出设计、制作者的巧思。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辽、金、元时期,穿耳戴环也很流行,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普遍喜欢佩戴耳环,甚至在男子中也流行着这种习俗。宋人丘浚《赠羊太守》诗中就有:“碧晴蛮婢头蒙布,黑面胡儿耳带环”的描述。元马祖常《石田集?绝句》诗也称:“翡翠明珠载画船,黄金腰带耳环穿。”

        金代耳环也出土不少,从大量实物来看,这个时期的耳环也以金质为主,其制繁简不一:有的以金丝编成圆形托座,在托座上镶嵌着各种宝石;有的则将耳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用金丝编成一个长方形框架,框架内镶嵌各色宝石,在框架的顶部还装饰着金片制成的花朵。这种类型的耳环,在金代非常流行,并一直影响到后世,元明时期的不少耳环,就保持了这种特征。

    元代耳环和金代基本相似,也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面的弯钩和金代耳环几乎完全一样,区别主要在前半部分,通常以玛瑙、白玉或绿松石等制成各式花样。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出土的耳环就作这种样式。陕西西安玉祥门外元墓出土的耳环也是如此,只是装饰部分用白玉雕凿出人形以代花卉。玉人和耳环的连系,则用极细的金丝。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明代耳环,大多以金银横压出花形,然后在花瓣或花叶部位镶嵌各种宝石,有的还在花蕊中间镶嵌上一颗珍珠。甘肃兰州上西圆明墓及上海肇嘉滨明墓出土的耳环,都是这种类型。在热衷诵经念佛的妇女中,还出现将佛像装饰在耳环上的情况。江苏无锡江溪陶店桥明墓就出土这种耳环实物,其制以金制成托座,上缀玉雕佛像,佛像的底座也用金片加工成莲花状;在佛像的顶部,还镶嵌着四颗珍珠。整件器物虽然不大,仅高3厘米,但佛像的面容神态,被塑造得惟妙惟肖。

    明代的笔记小记中也往往有关于耳环的记载。如《天水冰山录》记严蒿被籍没的家产中,有“金水晶仙人耳环”、“金点翠珠宝耳环”、“纯金方楞耳环”、“金厢四珠宝石古老钱耳环”、“金珠串楼台人物耳环”、“金厢玉灯笼耳环”及“金累丝灯笼耳环”等,共几十种。在《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等书中,也叙及不少耳环名目。其中有一种“丁香耳环”就很有特色。丁香是一种植物,它的果实很小,呈椭圆形。丁香耳环就是仿照其形状制作而成,在明代,这种小巧玲珑的耳环很受妇女欢迎。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喜欢戴这种耳环。只是所用质料不同,贵者用金银珍宝,贫者以铜锡玉石。清代学者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一书中,曾谈及这种耳环:“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除耳环之外,古代妇女也用耳坠。耳坠是连属于耳环之下的一种饰物。它的上部即为耳环,下部悬挂着一组坠饰,因形而得名,故称“耳坠”。耳坠也来自于异族,本为男子所用,大约在晋六朝时传入中原,也为汉族妇女所采用。

    目前能见到的耳坠,以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古墓出土的一件年代为早。墓主人髡发,面覆麻布,出土时两耳均戴着耳环,其中左耳环下另用皮条系挂一个铜质坠饰。

    魏晋南北朝时,除北方少数民族仍旧佩挂耳坠以外,汉族妇女也开始佩戴,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也常有出土。唐代妇女几乎都不戴耳坠,那是因为不尚穿耳的缘故。宋代妇女喜戴耳环,不喜戴耳坠。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所见甚少。

    明代妇女既戴耳环,也戴耳坠。《天水冰山录》中就记载有多种耳坠:如“金累丝灯笼耳坠”、“金玉寿字耳坠”、“金厢猫睛耳坠”、“金摺丝楼阁耳坠”、“金宝琵琶耳坠”等。《金瓶梅词话》也叙及不少耳坠名称,只是将耳坠称之为“坠子”,或称“坠儿,’。如\”金坠儿“、”金灯笼坠子“、”金镶紫瑛坠子“、”玲珑坠儿“、”金镶假青石头坠子“、”宝石坠子“、”银镶坠儿“等等。不仅质料不同,造型也各各相异,反映了当时首饰制作工艺的进步。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清代妇女也有戴耳坠的风尚。考究者还注意耳坠与服装色彩的搭配。富贵之家的妇女,往往拥有几十付甚至数百付耳坠,根据季节的不同和场合的不同,选择使用。替换方法十分简便,一般不用更换耳环,只要将耳坠连系在耳环上即可。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清代点翠银耳坠

      在满族妇女中,还流行着一个耳垂上悬挂三件坠饰的习俗,时谓“一耳三钳”。这是满族妇女固有的装饰习惯。乾隆时,一些新派妇女受汉族影响,也开始佩戴“一耳一钳”,以至引起统治者的不满,因为这样一来,便失去本民族特有的妆饰习俗了。乾隆皇帝还专为此事下过诏谕,他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族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由于朝廷的干涉,这种现象才有了改变。我们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后朝服像上,就可以看到“一耳三钳”的形象。进入民国以后,在东北满族集居之地,仍保留着这一风习。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近代妇女曾因反对旧的封建礼教而废止过穿耳。为了使不穿耳的妇女也能用上耳饰,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耳坠。这种耳坠的上部,不再做成圆环,而是用金属加工成一种弓型轧头,轧头上制有螺纹,佩戴时只要松开轧头,套入耳垂,然后再将轧头旋紧即可。这种耳坠实物有大量传世。

项链

           项链可能是人类最早的首饰了,远古时代人类的先祖就已用兽皮串着兽牙戴在项上做装饰品。当然这种装饰品或许还有其他的图腾作用。在我国,比较成形的项部首饰也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从红山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许多磨制精细的玉质、石质和骨质的管珠。

         从出土情况来看这些管珠在当时是被用来串系起来和别的器物一起在胸前佩戴的。在红山文化中出土了一些玉质的动物形象,这些小坠饰就是现代项链吊坠的前身。在中国历史上项链曾出现过几个高峰。


          西周时礼制完善建立,随着礼制一起兴盛的则是繁缛华丽的玉组佩。而这种玉组佩无疑就是一种复杂的项链。在这种玉组佩中有精美的玉饰,水晶珠,玛瑙珠,金珠,等等贵重材料。玉组佩在中国的首饰文化中应是一个高峰。直到东汉之后,随着节俭风气的出现,这种玉组佩的规格才有所收敛。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唐宋时期玉组佩已不复见,而在妇女和儿童身上更多地出现用金属质或玉质的装饰品。



        明清时代又是项饰风行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项链更多,更普遍,形态多为带有寓意的寄名锁或小玉件。在官贵阶层这是最多的项饰是珠串。且在清代礼仪制度中有明确的配合服饰的项饰——朝珠。因而可以说在清代项链也是一个繁盛期!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在现当代项链已几乎普及到每个人身上。,有的人戴着它是为了美化妆饰自己,有的人戴着它则是出于一种图腾,以给自己祈求平安好运!



手镯




       手镯在古代就已有普遍流行。它的出现一直能追溯到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曾发现许多陶制的环状,这有可能就是最古老的镯子。手镯比较成熟地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期的良渚文化和其它文化墓葬中出现过一些环状的玉器制品,它们的具体位置是套在死者的手臂上,一般叫做“臂箍“或”臂环”,这时的手镯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多地他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商周时期手镯似乎并不太多,制作材料也是单纯地用以玉石。据文献可知,在汉代时受西域文化的传入,佩戴手镯的风气较为盛行,在这一时期手镯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贵金属的手镯制品!


        如果说要在历代找到一个最直观的手镯佩戴场景的话,那么在初唐画家初唐画家阎立阎立本的《步辇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中都能清晰地看到手戴臂钏的女子形象。在唐代的出土文物中还有着珍贵的白玉镶金手镯。自唐代以后佩戴手镯的风气开始盛行,至宋以后,手镯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了高度发展,有金银手镯、镶玉手镯、镶宝手镯等等。造型有圆环型、串珠型、绞丝型、辫子型、竹子型等。在现代手链与手镯在外形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的源头我们在唐代似乎可以看到,唐代的白玉镶金镯,从外形结构上看是由三段白玉镶成,可以灵活地开合。而这种可以开合的贵金属镶嵌贵宝石的腕饰形态就是我们现代的手链形态。因而可以说手链在唐代时就已有了雏形。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唐代金嵌白玉手镯


       明清时手镯已经普遍见到。《红楼梦》中才女薛宝钗写的一首画菊诗里有这样一句:“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这里的“跳脱”就是手镯的另一名称。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清代包金手镯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清代白玉纽丝镯

       和手镯相类似的饰物还有臂钏。它是古代妇女套在手臂上的一种环形装饰品,亦称“臂环”。早期臂钏实物多出现于北方地区,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中即出土有这种装饰品:其物以0.5厘米粗的金丝盘绕成3,形如弹簧,环径为4.2厘米。可以想象,戴着这种饰物,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所见都为数道圆环,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钏”字的造形从“金”,从“川”,其中的“川”字即象形而来。

    臂钏和手镯形式相类,只是所戴部位不同,腕钏戴手腕,臂钏则戴于手臂。在古代的诗文中,常常有将两者混称的现象,即把臂钏也称之为跳脱。如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臂双跳脱。”从“绕臂”二字,可以看出,这种饰物是为臂饰。因缠绕于臂,古代又将臂钏称之为“缠臂金”,如苏东坡《寒具》诗:“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由上可知,古代妇女的手饰中有“钏”之物,虽然形制相近,但作用稍有不同,一种被戴在手臂,一种被戴在手腕。从大量史料来看,妇女所戴之钏,是从手镯演变而来。手镯在古代是一种常用的饰物,不分男女,都可佩戴。既可戴在左手,也可戴在右手,或者两手都戴;有些民族的男女, 还在两只手臂上同时佩戴上数个,从手腕开始,一直戴到手臂。

       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中就有这种现象:在有的尸骨双臂,各套着五六只手镯,手镯的造型完全一样,只是口径有所差异,由小至大,并列成圆筒状。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古墓出土的手镯,情况也与此相同,它是以九个手镯串联为一体的臂饰,出土时重叠在一起,排列有序。也许受这种装饰风气的影响,一种新型的装饰物应运而生,那就是将几个手镯合并制作在一起,形成一种饰物,这种饰物就叫做“钏”。

    不过把这种饰物称之为钏,可能是汉代以后的事情。目前所见古文献中,“钏”字的出现以东汉为早。从汉代开始,戴银钏者主要为女性,男性用此者很少。

    臂钏的具体形制,两千多年间变化不大,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也有作十几圈的。两端另用金银丝编制成环套,以便调节松紧。金银条的表面,除作扁平形以外,也有作成弧形的。考究的还在金银条上镶嵌上各色珠宝。金银条本身,也有花、素之分:镂刻有花纹的,称“花钏”,素而无纹的,称“素钏”。《天水冰山录》在登记严蒿家产时,就有“金花钏”、“金素钏”这样的叫法。这些花、素钏实物,在北京、南京、上海及江西等地的古墓之中都有出土。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戒指


        异名 “指环”,史书中称“约指”、“ 环”、“手记”、“代指”等。

       明代都邛《三余赘笔》说:“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从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妇女在当时戴指环,并非为了炫美和装饰,而是起着禁戒的作用。

         戒指在我国的起源最早是在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一些骨质筒状饰品被爱美的先民套在手指上。但是从加工工艺和材质上看更为富有装饰性的手指饰品是在商代出现,在1976年妇好墓的发掘中出土了一种特别的玉器——玉韘。这种东西一般是用玉琢成,做工精美,材质珍贵,是当时贵族佩戴试用东西。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商代玉韘

          玉韘的功用当时有两种,一种是装饰和显示地位,另一种是用在射箭时用以勾弦。从形状上看最初玉韘基本上是圆筒状,这也是后来明清所盛行的扳指的前生了。

          玉韘的使用和发展经过商、周、春秋战国、到汉代时已演变成了鸡心佩和指环两种东西。在史书中指环也被称为“抠(左边应为‘弓’)环”可见指环当为玉韘的衍化物。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据一些文献资料表明,在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赠送指环表达爱慕之情。而往后到明清时指环已极为盛行,且因礼教和民俗的种种附加意义而悄悄定名为“戒指”。
  【发式篇】


           奴隶制度下的女子发型:根据沈老先生《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古人的穿衣打扮》中写道:女人有的把发上拢成髺,横贯一只骨簪,也有用骨或者玉制成双笄,顶端雕刻着大小的鸟形(凤凰或者鸳鸯),两两相对,斜斜的插在头顶两侧,下垂卷发齐肩,脖间挂一串玉石串饰,大美人妲己应该就是这样的打扮。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发式开始花样翻新起来“楚国流行梳辫子,多在中部作两个环,再把余发下垂。髻子也有好些种,有梳成喜鹊尾式,有作元宝式的。女人也戴帽子,和椭圆杯子差不多。有的又垂发在耳旁,卷成如蝎子尾式。女孩子多梳双小辫,穿齐膝短衣,下缘作成裥褶。成年妇女已多戴金银戒指,并脸颊旁点一簇三角形胭脂。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蝎子尾式

           照古文献记载,原都是周代宫廷一种制度,金银环表示有无怀孕,胭脂记载月经日期,可一望而知,大致到了战国已成一般装饰,本来作用就慢慢失去了中国历史上妇女发式的流变基本上遵循着一条简单简约——— 复杂纷繁——— 简单简约的历程。

          不少发式起源于汉魏,如飞仙髻、垂鬟分肖髻、灵蛇髻和堕马髻,然而都在唐代发扬到极致。个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汉魏的创新多为宫中后妃贵妇独用,唯唐可以从宫中推广到民间,再从民间反馈回宫中。


    以灵蛇髻为例,这款由甄后仿效镜前绿蛇姿态创造出的发式,一段时间内仅由她专享,而在唐朝,由此变化出拧旋式里随云髻、凌虚髻、朝云近香髻、回心髻等多种花样,各色人等争奇斗妍,令观者眼花缭乱。隋代发式变化不多,一般以平顶式为主,将头发一层层堆上去,像帽子的形状。

    唐初也保留着这种发式,不过聪明的妇人把平顶子弄得高耸一些,仿佛初春的云朵。唐高祖时宫中大胆求新,弄出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种种。唐太宗期间,发式日益丰富,髻高渐成趋势。到了玄宗朝,胡风极盛,帝妃身体力行,惊鹄髻、双环望仙髻、愁来髻、倭堕髻、扁形髻等等千姿百态,满城风韵相较。唐德宗贞元二十多个年头,在高髻大流行趋势里竟然创新出美感十足的闹扫妆髻、归顺髻和丛髻。到了五代,发式开始以高髻为主,回归简约。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有点像 乌蛮髻

          宋代已鲜有创新,记载中可见的有宋理宗时宫女们自梳的一种高髻,号为高椎髻,今天能够在太原晋祠宋塑仕女像里找到。还有一种飞天髻,“元嘉草草”时期民妇所挽,将头发三分股,结成三鬟于顶,基本上受惠于唐时结鬟式的影响。

        明清更是袭用,唐人流行的回心髻,在清朝描述胤祯妃行乐的画卷中可以见到。而唐僖宗时妇人束发甚急为“囚髻”,两髻垂鬓抱面因此创出的抛家髻,至今还用于京剧旦角。

    “丝”出有名

    唐代有趣之人段成式写过一篇《髻鬟品》,其中记录发式不下百余种。

    唐代发髻名称众多,概括起来,有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愁来髻、百合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乐游髻、丛梳百叶髻、双挂髻、双平髻、球形髻、扁形髻、堕马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等。

    唐代妇女发式主要分为髻、鬟、鬓三大类,髻为实心,鬟为空心,观察女俑的发型,可以发现基本为上梳、平梳、下梳三种,恰好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国势由兴盛转为衰败的过程。

    丛髻,类似于扫闹妆髻,具体做法是在头上饰满小发髻。《唐语林》中写道:“唐末妇人梳髻,谓‘拔丛’。以乱发为胎,垂障于目。”王建《宫词》记录:“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

    半翻髻属于反绾式,是把头发梳向上再倒卷下来的高髻。具体做法是把发集于头顶,以帛带结扎发束,然后向前或向后翻绾。有一种梳成双髻并反绾成两把薄刀展舞的样子,被叫做双刀半翻髻。《妆台记》里记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那些头发很长的妇女则梳半翻髻后把余发在脑后长长地垂挂下来。

    对发式的命名所遵循的主要是形貌、手法和材质的忠实记录和幻觉模拟。例如,宝髻或元宝髻是以金银、宝玉、珠翠装饰并做成假髻,乐游髻以宫殿和郊游最佳去处得名,愁髻以贵妃失宠懒妆弄成,螺髻以形似螺而名,凤髻则以所饰凤凰钗获称。

    发式并配鬓式,鬓式厚薄、疏密、大小、高低各取其胜,诗名有花鬓、云鬓、雷鬓、蝉鬓、丛鬓、轻鬓、圆鬓等,叫法曼妙,想象暧昧。

    妆与发的修饰,对于妇女而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唐代妇女把发式创新视为一门精绝的艺术,不厌其烦,不厌其繁。细究其变化,竟然包含了梳、绾、鬟、结、编、盘、叠、鬓、接、拧、卷种种系列手法。变化最多,样式最丰富,这是唐代妇女发式特色。

    从另一方面看,积极探求发式梳编造型形式与规律,全方位引进吸收外来文明,努力大胆创造出新,更是唐代妇女大国风度和聪明才智的体现。
    魏晋时期出现的“双鬟”,这种作为未出阁少女标志的发式,在唐代被赋予了更新更美的内容,发展出在头两侧结高鬟的飞仙髻、在头顶将分为两束的发股结鬟并下垂扎结尾梢的垂鬟分肖髻、两股发结成鬟垂挂两侧的双挂髻、两股发结成鬟对称平垂的双平髻等多种,甚至在西域流传向中原的过程里还分成丫髻和双鬟髻两类。

    丫髻拟形,双鬟髻依然是发分两股,梳结为环状,附于两鬓,是盛唐青年女子喜爱的发式。时人有诗记录:“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这种影响一直到五代,花蕊夫人《宫词》记录:“年处十五最风【蟹】流,新赐云鬟便上头。”至少到赵宋以前,基本可以判定,梳双鬟髻的年龄在十五岁左右。

    新疆吐鲁番喀喇和卓古墓壁画中还将双鬟髻分为双环、低环两种,双环梳成一对儿圆环,用丝绢结在头两侧耳朵上方;低环则自然垂挂于脸颊两侧,王建有诗记录:“低鬟转面掩双袖。”

    丫髻和双鬟髻的区别在于:丫髻是实心发团,未成年时梳,即十四五岁以前,类似于今天的十四岁成人;双鬟髻是空心发环,成年以后由丫髻改梳。到了出嫁后,发鬟改为发髻,再配以金、银、花钿、珠玉等首饰,显得富贵华丽、成熟大方。

    唐代妇女创造了众多发式。依据考古研究,从初唐到晚唐目不暇接的发式中,她们更多喜爱的是高髻,就像长安城的黄口小儿童谣里唱的那样,“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唐高祖李渊怪异之余,禁不住向令狐德询问:“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对于帝王关注妇人之事,令狐德并不感到诧异,想必宫城内部亦是高髻招摇,一反隋态,一切犹如欣欣向荣般。

    到了晚唐,衣阔髻高之风愈演愈烈,直至成为病态,被白居易讽喻,帝王才下令禁止高髻。唐文宗“禁高髻险妆、去眉开额”,不过收效甚微,高髻的流行甚至躲过了黄巢和朱温的大火,平稳过渡到五代。今考为五代作品、着名的《簪花仕女图》上,仕女均着高髻,这种高髻样式在唐代称为峨髻,高可达一尺以上。

    根据《剑桥中国隋唐史》附录,一唐尺略短于一英尺。一英尺约三十厘米余,一唐尺差不多也有二十八九厘米。李贺有诗记录:“峨髻愁暮云”,高大的峨髻与暮云共分晚来愁思,使人顿觉韶光消逝中的凄凉。

    高髻同样出自汉代,但仅供少数宫妃贵人梳用。入唐后,因为对隋代发式的变化动机,使得高髻十分普遍,在广大民间极为流行,并且被秀女巧妇变化出众多样式。

    史料记载,公元八世纪时,大量人发从中国东北和朝鲜送到了长安。除了巫术使用和药物使用,这么多的人发还要用来制造假发髻,美其名为义髻。

    义髻启蒙于汉代的巾帼,汉时用木、纸或布帛制作,用时戴于头上。唐人增加了毛发编织一项。元稹《追昔游》中记录:“义梳丛髻舞曹婆。”柳宗元的《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里用“髲髢峨峨”赞美崔氏,髲髢(bìdì),即假发。杨贵妃偏好义髻,“常以假髻为首饰”。安史之乱时玄宗率众出逃,弃物遍地,其中包括杨贵妃的义髻。长安童谣有趣地唱啊唱:“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汉朝发型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云鬓


下面介绍几个发型吧:

第一 盘叠式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第二 随云髻 凌虚髻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第三 朝天髻 元宝髻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第四 朝云近香髻 回心髻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第五 飞仙髻 凌云髻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太多了,就这些吧
[ 此帖被笙歌醉在2011-10-08 18:55重新编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