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中考了

 晓听风铃 2012-09-12

女儿教室里悬挂的100多天的倒计时日历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620——一个叫人期盼已久又令人忐忑不安的日子,女儿迎来了她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中考!上午,考完了第一科语文,还没到下班我就急匆匆赶回家,努力掩饰着内心的紧张和担心,故做轻描淡写地问:“上午的感觉怎么样?”女儿回答:“题目很容易,都是我复习到了的”我赶紧提醒:越容易越要细心,决不能粗心大意……“见我大要摆出一幅唠叨的说教架势,女儿便不耐烦了,我,也就只好赶紧打住话题。

    一个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深知考试分数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成才唯一标准,因此,对女儿的考试成绩一向不是要求特高,不想给孩子更多的压力,能保持一颗轻松学习的心态最重要!,可不知怎地,越临近中考,我也竟莫名其妙地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万一女儿没考上重点高中的实验班怎么办?会不会对她今后三年的高中生活的自信心是一个挫伤呢?整个三年的初中阶段,她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什么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竞赛考、毕业模拟考等等,每天是做不完的题目,背不完的书,孩子就象一个蜷在书堆的机器娃,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进入初中,学习就被严阵以待地摆在了第一位,原来在幼儿园、小学所培养的那些兴趣、爱好全被老师们的作业、考试挤占得无一点立足之地,每次考试,学校都把前300名的孩子成绩打印成表,女儿一般都处在50名之前,因此,我对她考上本县的重点高中是比较有信心的,尽管女儿的成绩尚在上等生之列,可我一直对学校排名的这种做法却不以为然,殊不知,对800名同级学生而言,大多数排名300名之外的学生就在这一次次排名示众中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勇气,孩子在这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成长氛围中,个性得不到张扬;才能得不到发挥;有的甚至在自暴自弃中与老师的恨铁不成钢相抵触,产生厌学、逃学的行为。这样的后果难道是我们的教育所应看到的结果吗?应试教育固然能选拔一批高智商的英才,但未来的社会仅仅是几个英才就能撑起的吗?

     牢骚归牢骚,但现实我们又必须得面对,尽管女儿到现在还没洗过一件衣服,没用过煤气,没打扫过房间,可在每个家庭,似乎这都显得很正常,因为学习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嘛,至于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则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儿女们也在这种习惯中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过,想想现在的孩子学习也确实够辛苦的,远没我们那一代学得轻松、学得无虑,每天孩子们披星戴月地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一过就是6年,读书排名竞争大!毕业就业竞争强!唉!谁叫他们生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化经济时代呢?每个学生又大都是家里的独苗,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和期盼,在这样众目睽睽的关注下,孩子的压力能小得了吗?这不,听说女儿今天中考,家里的人都忙乎起来:做饭的奶奶更精心;上班的父母也请假;姑姑送来了饮料;爷爷打来了电话……老师还要学生开考前十分钟到校,再讲一个从外地最新传回来的题型……

    这种如临大敌的氛围使得一向乐观、不知道什么叫紧张的女儿也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紧张的情绪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