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要把存款保险制度变成激励机制(亚洲外汇网)

 zgyume 2012-09-12

银行要把存款保险制度变成激励机制

2012-08-21 09:47:48 | 发表:亚洲外汇网 | 发表评论(0) | 正文背景色:
标签:

字体
  近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对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01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表示将加快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有规划、有

  

  近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对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01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表示将加快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有规划、有步骤地推动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目前各方已就存款保险的赔付限额和费率等达成一致。下一步,央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抓紧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将对银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风险防范层面来说,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防止出现银行系统性挤兑风波和有效保护广大储户的利益。从经营上来说,纳入存款保险体系,银行的市场意识会大大增强,促使银行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对银行业继续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

  但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也潜存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引起中小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存款保险制度将会进一步强化社会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大不能倒”、小银行“小而易倒”的观念。制度的推出,即等于向社会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政府将不再为商业银行的破产承担任何责任。社会各界对中小银行的信心会因此受到打击。出于避险本能,单位和个人更愿意将存款存入国有商业银行。同时,由于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将实行差别费率。差别费率幅度是依据投保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制定。按照上述标准衡量,绝大多数中小银行都可能适用较高的费率。这无异于向社会披露了这些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状况,势必严重削弱中小银行的竞争力,将使其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二是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目前主要包括农信社在内的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状况不佳、资本充足率偏低、备付金提留严重不足等问题。根据存款保险制度差别费率的要求,对中小银行一般会适用较高的保险费率,这无疑会加重其财务负担,降低营业利润。尤其对农信社而言,其成本原本就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如果再增加成本,在竞争方面必然处于弱势。三是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伤及农信社整体外部形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法规的出台,将会使部分有问题的农信社退出市场,即使退出的农信社不会太多,也会对农信社的整体形象造成严重伤害,严重影响农信社的外部经营环境。尤其是储户出于避险考虑,可能会更多选择与大银行开展业务,从而影响农信社的市场份额。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再次对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增加了中小银行尤其是农信社的危机感。中小银行应把存款保险制度当成改善风险状况和资产状况的激励措施,变压力为动力,想办法降低风险,改善经营,切实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就农信社来说,当前应加快推进自身的改制重组,尽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制度设计部门也应根据农信社实际,在农信社推行存款保险应统筹兼顾,稳妥实施。可对农信社参加存款保险采取渐进的过渡期政策,对符合标准的农信社可以先行纳入存款保险范围,其他农信社给予一定的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对农信社进行风险评估,达标社允许参加存款保险,仍不能达标的应实施市场退出机制。此外,国家应继续给予农信社一定的政策扶持,帮助农信社渡过难关,加快改革进程,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责任编辑:YZ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