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跨界融合:农信社的“互联网时代”》

 文野 2015-06-27
导读:
“互联网金融就像一个小孩儿,他一出场,就给了农信社一记重拳,打在了农信社这个60岁老人的痛处。”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唐忠民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与股市的“大牛市”景象不同,经济下行态势下,很多中小银行的业绩增长曲线一路下行,渐入行业发展的“微利时代”。

“新常态”+互联网金融来袭。双重压力下,中小银行如何才能成功逆袭?如何在经济下行的基调中演绎上扬的节奏?

近日,结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实践,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唐忠民向《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周刊解析了新形势下中小银行的“突围”之策。


以开放的姿态 拥抱“互联网时代”
经济下行大势中,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大发展,让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危机感倍增。

以吉林省为例,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吉林省内上线的P2P平台已经近百家,P2P贷款余额超过百亿元。

“互联网金融就像一个小孩儿,他一出场,就给了农信社一记重拳,打在了农信社这个60岁老人的痛处。”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力,唐忠民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的确。除了获客成本高以外,相对于互联网金融面向全国的业务市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面向的只是一个省、一个县、一个村。

但与大多“谈网色变”的观点与态度不同的是,唐忠民指出,对传统银行业而言,“互联网+”不是颠覆,而是促进传统银行业的换代升级。传统银行业应加紧布局、全面谋划,拥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是传统银行业要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以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为例。目前,吉林农信正计划以建设打造“金融新生态”为目标,采取“五个融合创新”思路,全面实施“互联网+”转型战略。包括:互联网金融与网点转型融合创新,推进物理网点“智慧升级”;与传统业务融合创新,推进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与电子渠道融合创新,推进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三大渠道的拓展;与生活服务融合创新,推进商城平台的“无所不容”;与本地农村金融融合创新,推进服务“三农”发展。

另一方面,唐忠民强调的,则是“农村信用社要尽快与互联网嫁接。”

目前,放眼整个金融界,银行业与互联网公司的跨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例如,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范围由部分业务扩展至全平台业务,北京银行牵手腾讯打造“全能智慧银行”,光大银行则将以云缴费与小米手机合作为契机,全面铺开移动平台合作渠道。


“互联网公司缺信誉,我们(银行)现在缺技术。”对于二者合作的可行性,唐忠民分析指出,虽然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但却也存在着风险管控能力较弱、专业人才缺乏等局限性。彼此局限性的存在,恰是为二者的合作创造了契机。

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唐忠民认为,这种跨界融合的“嫁接”,“前景更为广阔”。

“到时候,有些好的项目,或许会一部分采取农信社贷款方式,一部分采取众筹的方式。”唐忠民举例说,“比如,一共需要500万的贷款,众筹只有200万,如果农信社觉得项目好,可以给支持300万。”

“这些想法的实现,应该不会太远。”唐忠民认为。

创新驱动 保持“农信加速度”
受经济下行大环境的影响,银行存贷款增幅下降,似已成为银行业界的“新常态”。

但从今年1-5月份的发展数据来看,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所展现的节奏,却是业内为数不多的“逆势上扬”。

截至今年5月末,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达到2752亿元,比年初增加232亿元,增幅为67%;贷款达到17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亿元。增幅为7 %。

“其实,我们还是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没有变。”谈到业绩实现“逆势上扬”的方略,唐忠民认为,“一方面,是满足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要,创新推出了两款信贷产品;另一方面,是坚持把产权制度改革,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多年来,以创新为驱动,多方位满足辖内客户融资需求,一直是吉林省农信社助力“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腾飞的目标所向。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在此之前,吉林省联社已引领全辖创新推出了五大类、104个农村金融特色产品。其中不乏全国首创的产品类型,例如,“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

“今年推出的这两款信贷产品,一个是解决农民贷款需求的‘农户综合授信贷款’,一个是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缴税贷’。”唐忠民介绍说。


其中,前者转变抵押担保方式,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财产权为基础,整体综合授信,具有“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守信奖励”的特点;后者是依据税务机关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向具有地方特色产业、B级以上纳税等级、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直接授信,以其近3年纳税记录为限额向小微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


“推出的这两款新产品,地方政府和百姓都挺认可。”唐忠民告诉记者。


以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缴税贷”为例。仅在今年1月份,该省农信系统的两家试点行社便累计为30家小微企业授信730万元。


谈及产权制度改革,唐忠民告诉记者,吉林农信系统今年的“预计目标”是“争取成立十家”。


在推动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上,吉林农信的改制方略,已是业内部分省份借鉴与参考的样板。

“用3年时间实现社社变农商行,让员工快乐工作、健康成长”。在2014年吉林省联社成立十周年之际,唐忠民结合全辖改革发展实际,提出了这一改革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推进计划,即,“2015年,用已改制的25家农商行,支持未改制的25家联社;2016年用两家农商行支持1家高风险信用社;2017年,用3家农商行支持1家联社”。

现如今,随着改制步调的稳步有序推进,吉林省农信系统50家行社中,已经有25家顺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关键是要用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朝一个目标努力。”唐忠民强调说。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周刊 作者/臧洪菊 通讯员 姚景光

主编/刘小萃 监制/李 博 本期编辑/李玉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