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

 魏魏1001 2012-09-12

荆轲——一个被误读的英雄

 

荆轲无疑是《史记·刺客列传》中一个最浓墨重彩式的人物,太史公以惜墨如金之笔洋洋洒洒摩形传神,给后代留下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形象。作为英雄,其最主要的品质大概不外乎勇于献身和长于谋略。如果以此来衡量荆轲,他是当之无愧的。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激昂视死如归,威严秦廷前的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图穷匕见后的环逐秦王,身被八创后的箕踞笑骂,怎一个“勇”字了得。为了能接近戒备森严的秦王,他运筹帷幄,对秦王的喜好了如指掌;他能言善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樊於期仰天太息,扼腕流涕,以首相赠;他对秦王的人际脉络知根知底,重金贿赂蒙嘉,疏通觐见环节。如此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岂是一个“谋”字可以概括。千载而下,荆轲,作为一个英雄早已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但是,他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左手已经抓住了秦王的衣袖,右手已经挥起了匕首,千钧一发之际,又为何功亏一篑?尽管秦王此时只有32岁,身强力壮,可那匕首却是天下最锋利无比的,用毒药淬过,用活人做过实验,只要触及到人体的一点肌肤,无不须臾毙命。荆轲非等闲之辈,绝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他喜欢击剑,也与人较量过剑术,只要刺秦的那只手再快一点点,哪怕是千分之一秒,中国的历史将可能会改写。可是,历史不能假设。对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这一瞬间,我常常很纠结,百思不得其解。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是失败的直接原因。明代的程诰在《咏史》一诗中说的更直截了当,“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大概他们均受到鲁勾践想法的影响了。姑且剑术不精算是刺秦失败原因之一吧。

此外,目的不明确也是导致这次行动失败的另一主要原因。当初太子丹把使秦的任务托付给荆轲时是两种方案:生劫或刺杀。荆轲想得樊於期之首时说是要刺杀秦王。当太子丹催促荆轲行动时,荆轲说“往而不返者,竖子也。”决心是要回来的,说明他是想劫持秦王。临死之前,荆轲说之所以不成功是想劫持秦王。如此重大的行动,如此周密的计划,目的如此含混不清,真是匪夷所思。照荆轲的说法,如果只是想要秦王的命,事情就会简单得多。

用一个剑术不精、计划不明确的人去充当维系一国之命运的刺秦任务,这似乎是功败垂成的决定性因素,其实事情远远不止这么简单。也许从一开始派荆轲去执行此项任务就是一个错,这个错注定了会发生这样的结局。

荆轲刺秦完全是一种被动行为。田光用自己的死把荆轲推到了太子丹的面前,太子丹以命相托,荆轲当面拒绝。但太子丹“固请勿让”,还要荆轲许诺。荆轲一旦迫不得已接受任务之后,更是难以脱身,太子丹安排荆轲尊位美宅、供奉车骑美女、宝物珍馐,太子丹每天造访,问寒问暖,即使荆轲想反悔也没有可能。也许有人认为荆轲个性有些软弱,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但是荆轲拒绝得了吗?当太子丹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田光后,告诫田光不要外泄,田光以死明志。当太子丹把计划告诉荆轲后,客居他乡的流亡者——荆轲敢不接受吗?甚至可以说,荆轲去刺秦可能会死,荆轲不去刺秦肯定会死。当他被太子丹信任了后,他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荆轲这种被动无奈的情绪贯穿事情的始终。荆轲接受任务后,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兵压境,燕国危如累卵,太子丹催促荆轲,荆轲推脱没有信物,无法亲秦,并且给太子丹出了一道难题,这个信物就是太子丹一直不忍心的樊於期的头。如果樊於期有一点怜惜自己的生命,荆轲就无法成行。哪知樊於期刚烈无比,又是一个以死明志,这又把荆轲往刺秦的道路上向前推了一把。当太子丹给荆轲装备和副手都配备好了之后,荆轲依旧拖延了很长时间,直到太子丹用怀疑的口吻说:“太阳快落山了,您还有去的意思吗?”这一问激怒了荆轲,不得已,荆轲负气上路。易水送别时,太子以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这是一次生离死别,谁都知道前路的吉凶祸福。事已至此,荆轲还有选择吗?

荆轲为什么不愿接受太子丹的“委命”?太子丹对荆轲说;“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那么,荆轲算得上是“勇士”吗?“勇士”是其所长吗?文章两次写到荆轲与剑客盖聂论剑,荆轲与勇士鲁勾践争道,每次都是荆轲退却忍让,因此,荆轲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勇士”。文章还两次提到荆轲“好读书击剑”“为人沉深好书”,说明荆轲是个有思想有抱负的读书人,击剑只能算是他的业余爱好。再看看他所结交的人物,都是一些贤士、豪杰和年高有德行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见,荆轲所追求的用世之道是纵横说,而非剑术。他的偶像应该是苏秦等策士,他曾经“以术说卫元君”,这里的“术”不应该是剑术,而是谋术,是治国之术,卫元君绝不差一个勇士。其后,卫国被秦占领,卫元君只得迁徙到秦国的另一个地方居住。司马迁把卫元君不用荆轲和卫国破灭放在一起,似乎在暗示这两者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太子丹不知人,不用荆轲之长,而用荆轲之短,这也是刺秦失败的一个因素。

可见,荆轲和太子丹之间缺少一种心灵的契合。是什么因素让他们难以默契?荆轲,他的祖国是齐国,移民到卫国,游历过赵国,最后来到了燕国。太子丹和秦王之间的仇恨归结于两点:一是“怨”,怨自已在秦做人质时秦王的不善待;二是“患”,担心秦王吞并燕国。这是太子丹的家仇国恨,荆轲却不能感同身受,要想激发起荆轲对秦王的恨,谈何容易。何况,荆轲刺秦失败后的第六年,他的祖国——齐国才最后一个灭亡。没有共同的斗争目标,没有死生契阔的深厚情谊,没有知人善任的知遇之恩,要让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奋不顾身,赴汤蹈火,这是不现实的。

由此可以想像发生在秦殿上的那一瞬间,荆轲为何错失了那稍纵即逝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可以推导一下刺秦的几种后果。一是刺死秦王,荆轲必死无疑。二是生劫秦王,这又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秦王假装答应荆轲的要求,后来再反悔,荆轲还是死;第二种是秦王真答应荆轲的要求,得到一个契约,保全性命。只有这一种结果,自己才可以有生的希望,才可以建立起像曹沫那样的功绩。可惜,这是战国的末期,不是497前的春秋时代;这是秦王的宫殿,不是诸侯的会盟;这是杀人如麻的秦王,不是彬彬有礼的齐桓公。生的希望是多么的渺茫,然而,荆轲却偏偏把生命寄托于这一缕希望。这是绝望中的希望,这是犹豫后的无奈之举,这是对刺秦意义的动摇和怀疑,这是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心有不甘。这瞬间的迟疑,给后人留下长久的感喟。

荆轲死时是孤独的。十三岁的秦舞阳本来可以迷惑住秦王的眼睛,成为荆轲的得力战友,此时却是荆轲死时的一个旁观者。要不是夏无且告诉董仲舒,董仲舒告诉司马迁,那么,荆轲死后更是孤独的,孤独到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他将永久地淹没于时间的长河中。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没有高渐离的奇烈,荆轲的生命价值也许会黯然失色。荆轲死后,秦王大肆追杀其友。高渐离亡命天涯,隐姓埋名,被人雇佣,辛苦不堪。主人家堂上的击筑声,偶然飘来,一下击中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索性不再隐身。多少年的坎坷遭遇,多少年的压抑苦闷,多少年的颠沛流离,一旦形诸筑声,听客们无不涕泪交横,滂沱而下。即使是自己的仇敌——秦始皇,也不得不折服于他高超的击筑艺术。为了能接近始皇,眼睛被弄瞎了,他忍受着。他把深仇大恨深深埋藏起来,却用自己的筑声不断愉悦始皇,让始皇越听越爱听,欲罢不能。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忍啊!这又是怎样一种的哀痛啊!当秦始皇情不自禁陶醉其中时,那摸索中奋力的一击,便是对数年前荆轲引匕首掷秦王的遥相呼应。生命是宝贵的,抛弃它也可以很容易。士为知己者死。

荆轲一到燕国后,就与高渐离终日相守,饮酒相乐,继而相泣,旁若无人。那是茫茫人海中千百次寻觅后的心心相印,那是沧桑流离中生不逢时无所用世的共同苦闷,那是岁月蹉跎中生命易逝不可捉摸的怅惘。

荆轲,一个被误读的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