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有名,万物之母。有了固定名称的天和地之后,再产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德延续:万物都是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传宗接代,反复不绝。万物都不纯,知其白,守其黑,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市场繁荣,富乃朴,知其荣,守其辱,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不可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修玄德之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一课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 道是什么样子呢? 三、 修道修德无欲好结果。 第六十一课 常 德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第七十二课 生 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 道与德之间的关系如何? 道生之,德畜之,道之所以产生,就是积蓄了很多德,没有德就不会产生道,德积蓄到一定的时候,就产生道,道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又必须积蓄德,就这样道德交替上升,缺一不可。 物形之,势成之,物体的形成,就是气势的形成,没有气势就没有物体。例如,要造一座大厦,它是如何宏伟、壮观、美丽,首先在设计师的脑海里,就必须有这样一个构思,也就是气势,然后把它绘成图纸,交工人建造而成。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所以万事万物没有不尊重道而看重德的,没有道德万物就无法生存。 二、 道德是怎样产生的呢? 道之尊,德之贵,道之所以被人们尊重,因为道为万物之母,尊敬母亲是理所当然的;德之贵,德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要求我为人人,而不要人人为我,也就是损己利人。人性,自私自利的东西少了,道性,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德性就提高了。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修道修德不是为了生命,要维持生命,只要解决了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它对衣食住行看得很淡;而常自然。而是经常处於自然状态,把社会人变成自然人,处於清静无为的状态下,就积蓄了德,产生了道。 故道生之,德畜之。所以产生了道,积蓄了德。人要生存就必须参加社会工作,待人接物,这就是一个社会人,但在修道修德时,就不要去想个人生活问题,想也没有用,只是想到背诵《道德经》,人就变成了自然人,慢慢地积蓄德,产生道。 三、 道德修、不修的结果怎样呢?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顺其自然,无为修之,就会积蓄德产生道,不断地生长发育;亭之毒之,停下来就要受到毒害,开始不会有任何毒害,当功能启动后,它要消耗一定能量,修时自然能量用之不竭,停下来不能吸收自然能量,只能消耗真气,所以就要受到一定的损害;养之覆之。如果不修,只好生养死葬,把一生的能量耗完为止。 四、 修玄德之法。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德生长了不据为己有,第三十四课,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有多余的就拿点出来,不足的就补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天之大道,把有多余的拿出来补给不足的。帮助别人做了事而不居功。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功成后而不自作主张,不能骄傲自满,老子天下第一,自己说了算,功成后更应该谦虚谨慎,虚心处下,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就叫做玄妙之德。 此文作者:孙享林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