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明武宗康陵 二
正式进入陵区,景色非常迷人!陵后的靠山状若莲花,是将近二十亿年前下元古界串岭沟组的灰岩和砂岩,为北京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岩层西南东北走向,在此处与之平行,而在北面垂直走向,因此康陵靠山形态和北七陵有一些不同。
康陵棱恩殿台基很矮,沿袭景陵以来的简朴传统。如果正德皇帝有儿子,我们可能就不会看到更多的形制了。棱恩殿塌毁得十分彻底,只余不到半米的矮墙。

裬恩殿老照片

每个陵都有的申遗时的简介牌

最近几年复原的陵寝才有的原貌图

侧面视之,康陵前院的松柏非常稀少,是不是象征了正德皇帝中断的子嗣?

月台侧面转角
守陵人的小屋在陵东北侧,月台侧面亦出陛

简朴的云纹丹陛石,是前永陵时代的最后一次出现


台基特写,非常简朴的形制,只有正面呈须弥座。棱恩殿墙皮紧贴台基边缘,因为乾隆朝对其没有拆大改小。

从棱恩殿南侧北望,前方只有一棵树,实为他陵罕见

裬恩殿柱础俯瞰,可明显看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十三陵中最小也最常见的形制
从台基后角看康陵三座门。从老照片可知,康陵此门上部曾全部塌毁,琉璃彩画散失,修复后没有补上,风格与他陵不同。

三座门内望,庭院深深
精美的明代须弥座 
台阶特写。。。象眼超朴素 
登于墙头,看前院 
后院风景拉开大幕

缺少树木的康陵有着最明朗的光线,白花花的二柱门招摇着深处的风景。期待第三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