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屎与经济学家来源: 《大众商务》 2006年02期 作者:汪文 一 甲乙两个经济学家,在野外散步,边走边热烈地探讨深奥的经济学问题。正说着,甲看见路旁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讲:“你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吗?”乙回答:“这非常合乎经济学所强调的理性,我当然相信”。甲于是指着那堆狗屎说:“你若吃了这堆狗屎,我给你100万块钱”。乙起先十分恼怒,但是想到如果有那100万钞票,就再也不用为未来的生计发愁了。巨大诱惑,使乙毅然吃了那堆狗屎。当然,甲痛心地履行了他的承诺,给了乙100万块。乙拿了钱后,后悔之意油然而生,不该为这100万块而如此丢人现眼,未来将永远成为甲的笑柄。他们一语不发向前走着,四外尽是虫嘶蛙鸣之声。没过多久,乙也看见了一堆狗屎,语句凝重地对甲说:“你要是吃了这堆狗屎,我给你100万块钱”。始终为100万痛心不已的甲,竟也毫不犹豫地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把甲给他的100万还了回去。走着走着,甲经济学家忽然缓过神来,对乙说:“不对阿,我们谁也没有挣到一分钱,却每人白白地吃了一堆狗屎!”乙如梦方醒,思考了一会儿说:“可是,我们毕竟创造了200万的GNP(国民生产总值)阿!”甲豁然开朗,沉思片刻,慎重强调:“如此类推,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据此我们应当修正刚才所作的经济预测,今年的GNP可能要上调一个百分点”。 二 经济学家的看家本事是设法使效用最大化。自古以来未曾有人去吃狗屎,更未闻有经济学家吃了狗屎。仅此,就是一个重要的“炒作”题材,有重大“包装”价值。第一,两堆狗屎,份量相当两个“汉堡包”,省下一顿饭钱,免得为买单而纷争,有伤脸面与和气,和气本可以生财。至于两堆狗屎有多少卡路里的热量,有待算计,不过那已经不是经济学家的事情;第二,两位经济学家可以退而撰写《狗屎的效用》,“味道还真的不错耶,不信请君自去品尝”,此等惊世骇俗之作,当然可以拿一笔丰厚的稿费;第三,两位经济学家孜孜不倦,深入研究探讨,《狗屎经济学》应运而生。吃狗屎实现了全新的“帕累拓最优”,在没有损害他人福利的情形下,增加了社会福利……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由此产生新的飞跃;第四,亘古以来,各类史书中,尚无芸芸众生吃狗屎的记录,如今却有两位温文尔雅的经济学家敢吃狗屎而且还是两堆,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第一位吃螃蟹的人”远不可同日而语的,于是乎名声大噪,两位经济学家借此周游全国乃至世界,就《狗屎的效用》与《狗屎经济学》开展一个接一个的讲座,财源从此滚滚,囊中永不羞涩;第五,正为经济低迷犯愁的政治家对此高度重视,国民生产总值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增加了200万,甲乙经济学家因为思路新颖、方法独特而由此成为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学得百般艺,卖于帝王家”,这近乎是所有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和最佳归宿。 三 其实,吃狗屎的经济学家没有(除非精神失常),至少书中没有记载。但是,通过不断经济预测而行“狗屎运”的经济学家却大有人在。经济学家最喜欢摆弄的就是经济预测,几乎没有哪位经济学家不曾作过预测,而且过去是、现在仍是、将来依旧是乐此不疲,“生命不息,预测不止”。美国华俯国家气象局有一个醒目的标语:“当我们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错了,没有人会忘记!”对于经济学家,也有个口号:“当他们错了,没有人会记得;当他们对了,他们会设法不让人们忘记!”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经因为“十分准确”预测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誉满全球。但是要知道,此公与诸多经济学家一样,从没有停止过预测,预测标的可以车载斗量,然而不小心命中的,也就那么几回。就是这样,这一“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概率已经让诸多经济学家艳羡不已。经济学界似乎有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学学相卫”),那就是不要揭他人伤疤老底,否则迟早要落到自己的头上,因为大家都在不停地预测。因此,对于预测的准确性少有问津,无人考究。不过,有一点十分肯定,“瞎猫”一旦撞上“死耗子”,经济学界很快就有人前来捧场,或者,“瞎猫”亲自出来发布他的伟大的先知先觉。正因如此,另一个著名的、好像正在吃官司的经济学家谆谆告诫经济学界的莘莘学子,尔等不要瞻前顾后,要大胆、大胆、再大胆地预测,一旦给碰上了,你就从此有了名气。如果错了,也不要紧,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言论,反正你本身就没有名气。当然,更不会让你去吃官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