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给人的启示

 情恕理遣 2012-09-15

人生之中,掣肘之处,拂逆之端是常常要面对的。曾国藩是这样认为的,最好的选择是应当借助别人的拂逆,来磨砺自己的德性。大凡办事过程中,常常会有曲折,交接矛盾之处,最好的办法是逆来顺受,逆来顺受不是屈从,而是一种化解,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曾国藩认为,为人处世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怒不尤为用,立的意思是,发奋图强,站得住,达的意思是,办事圆融,行得通。所以曾国藩说,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对待当今社会上提倡敢于质疑,勇于争论这种现象应当如何认识,如何评价。曾国藩提倡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古时有一位老父亲教育儿子说:“恶言不出口,忿言不返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诫。”曾国藩教育儿子曾纪泽说:“古来凶德致败者,约有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不肖,曰傲,曰沿讼,即多言也。”曾国藩认为,如果想使用言语超过压制别人,即使胜了,别人也不会服气,为人处世上,还是应当言语谦逊一些为好。争吵往往没有是非可言,结果常常会意气用事,争论的本质就是纠缠,往往会成为内耗。一个人牢骚太多,结局必然抑塞,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抑郁不平之气,往往伤人害己。

曾国藩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处世的经验智慧是先晓事,后办事。晓事是指,把事情整理清楚明白,临事以明字为第一要务。凡事高明的人,临事之时,应当降心抑志,趋于平实就不容易了,如果再能事事求精,做到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就能把事情了解实,就做到晓事了。应事接物时,应当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不要从深处细处看。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不要让事情控制住自己而被动。

曾国藩一生爱才如命,有幕府百人,他打造自己的团队的方法是“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为名利,尤其为势所驱,是人之常情,对物质追求也是人之常情。在对待自己的团队上,曾国藩忍辱负重,解决自己的问题,千万忍耐,忍耐万千,让利于人,解决别人的问题。荣利之时,退让为宜。忍是小境界,让是大智慧。让分退让,进让,满足手下之私就是进让。在推荐人才上不计个人恩怨,天下督抚半出曾门。扬善于公廷,规过于私室。信任尊重对心智的成熟作用很大,规过有利于社会进步,扬善有益于个人进步,规过要讲究方法,扬善是一种修行。为人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事业就会多大,把分散的力量汇聚起来,就可创造历史奇迹。

曾国藩当盛衰之时,认为应当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曾国藩的做法是盛时让功于人,有难自己当,有功别人享。劝自己兄弟辞官,制造曾左不和,让慈禧放心,写家书明志,认真工作,埋头干实事。毁誉祸福之上有大智慧。

挺经是曾国藩的压案之作。挺经中心在刚。曾国藩一生已懦弱无刚为大耻。刚不是性格上的刚强刚烈,是临事之刚,不是刚愎自用,而是自胜之刚,克服恃才傲。曾国藩认为,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曾国藩遇事不被人言,势态所左右,能立定脚跟。对一个大原则,大趋势的把握上舍枝叶,固根本。曾国藩知行合一,缘于他对人生信仰的追求和对人生追求的坚持。

修身养性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曾国藩做到了五到,五勤。即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致精诚,积苦思。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动手习惯的培养,结果就会是创造,创先,创优。对待同僚,则相互规劝,对待下属,则再三训导,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曾国藩说,立志必须有倔强之气。性格决定命运,倔强的性格使初入官场的曾国藩,为京师权贵责骂,被外放江西。倔强这种坚持正义的品格,毅力使他在大难磨砺之时挺了过去,永远和自己比,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这种倔强,不是争强好胜匹夫之勇,不是个性倔强不服输,而是对自我塑造的倔强。痛苦中的自责是一种修炼,愉快的自我修炼则更高,最终是会赢了神灵的。

精神力量和信仰的力量是支撑曾国藩一生的支柱。在英雄与圣贤之间选择了圣贤,选择了圣贤就克己修身,起名涤生。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在有能力问鼎天下之时,功成身退。

毛主席曾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