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1部队介绍

 tjhx0526 2012-09-15

**日军第731部队

日军第731部队前身是关东军石井细菌研究所。日军侵占中国东北以后,1933年,日本政F为征服全中国,进而征服世界,纠集了一批日本细菌学者在哈尔滨东南约70公里的背荫河建立了石井细菌研究所,石井四郎(化名车乡)少佐任部队长。

第731部队初建时下辖4个研究部和总务,训练单位,资料供应,诊疗等部。其中:

第一部:菊地齐少将任部长,专门从事淋巴腺鼠疫,霍乱,炭疽病,伤寒,肺结核等细菌研究和试验。下设从事鼠疫研究的“高桥班”,从事过滤性病毒研究的“笠原班”,从事细菌媒介——昆虫研究的“田中班”,从事冻伤研究的“吉村班”,从事痢疾研究的“江岛班”,从事炭疽研究的“太田班”,从事霍乱研究的“凑班”,从事病理研究的“冈本班”和“石川班”,从事血清研究的“内海班”,从事药理研究的“草味班”,从事斑疹伤寒研究的“野口班”,从事结核研究的“二木班”,从事放射线研究的“在田班”,负责特别秘密监狱的管理和试验动物培养的“特别班”等。

第2部:太田澄大佐任部长,专门研究生物武器在战场的使用,特别是在传播细菌和寄生虫的设备方面的研究。下设一个分部,专门培育和繁殖散布鼠疫菌用的寄生虫(分布下属1个航空班和在安达东35里的鞠家窑特别试验场)。另外设有对植物进行病毒研究和试验的“八木泽班”和从事消毒的“大田班”。

第3部:江口丰洁中佐任部长,从事防疫给水的研究和细菌炸彈外壳的生产。下设1个滤水器制.造厂和1个在杨马架子的陶瓷炸彈壳制.造厂及1个运输班,是专门生产“石井式”细菌炸彈等细菌武器和陶瓷弹壳的制.造厂。

第4部:川岛清少将任部长,专门从事各种生物战剂的生产。下设第1课,从事细菌,鼠疫菌和炭疽菌生产,第2,第3课,从事干燥菌和疫苗的生产;第4课,从事疫苗的生产。

总务部:中留金藏中佐(后太田澄大佐兼)任部长。不仅负责整个部队的财务管理,生产计划,人事分配,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与宪兵队联络和接收做细菌实验的人。

训练教育部:园田太郎大佐(后西俊英中佐)任部长,从事细菌研究,生产和使用细菌武器的专业人才的培训。据资料记载,仅对少年队员的培训就进行了4期。

资料供应部:大谷章一少将任部长,负责各种器材,设备的供应。

诊疗部:永山太郎任部长,负责对细菌传染的预防和日本人的疾病医疗事宜。

1937年7月7日,日军侵入中国的关内后,日本军部的法XS分子越发感到要侵略中国,苏两国,必须具备更多有力的细菌武器的必要,于是又强占了平房车站以北约4公里处的正黄旗五屯,正黄旗头屯,正黄旗三屯,三家子,黄家窝堡,刘家窝堡等地,建立17号军事基地——细菌杀人工厂(关东军第731部队),1938年完工,1939年全部迁入。从此“平房”就成了这6个屯中间6.1平方公里的代称。

1940年,德国法XS进攻苏联之前,为了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天皇裕仁发布了一个敕令,要求进攻苏联的各个战略位置上建立细菌生产基地,于是日军又分别在林口,孙吴,海拉尔,海林等地建立了4个支队,隶属第731部队。各支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各种细菌的研究和饲养,提供试验用的动物以及繁殖传染细菌的媒介物。

林口支队(又称162支队):榊原秀史少佐任支队长,设在现在的黑龙江省林口县东10里的古城镇,拥有日本研究人员226名。

孙吴支队(又称673支队):西俊英中佐任支队长,拥有日本研究人员136名。

海拉尔支队(又称543支队):加藤恒则少佐任支队长,拥有日本研究人员226名。

牡丹江支队(又称643支队):尾上正男少佐任支队长,设在现在的黑龙江省海林镇东15里处,拥有日本研究人员200名。

至此,日本帝国Z義者准备细菌战的特种部队,在战略意义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军人所谓的“小小的哈尔滨,大大的平房”在某种意义上正说了这一点。就其规模来说,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细菌工厂。就其地位来说,归属日军陆军省,日军参谋本部和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多重领导。人事配备很强,拥有从事细菌战研究的工作人员2600余人,其中将级军官5人,佐级军官30余人,尉级军官300余人。

第731部队为了迅速有效地研制出细菌武器,惨无人道地在活人身上进行各种细菌实验,用于从事实验的人主要是关押在“特设监狱”的中,朝,苏等国的K日志士,被称为“马路大”(意为“圆木”)。其做法是在室内使人感染细菌,观察其效果,并将活人解剖,制成各种形态不堪目睹的标本。此外还进行人马血互换,用马血或尿注入人肾,毒气送入人肺,腐烂物质送入人胃等试验。在安达实验场,主要用活人进行生物炸彈实验和生物战演练。据不完全全统计,其实验方法竟达几十种之多。据被俘的第731部队成员供认,从1939年到1945年短短的几年中,他们就以细菌试验的方式残杀了3000余人,细菌战部队成为最残暴的杀人恶魔。

1942年7月,石井四郎因犯贪污军费罪被撤职。8月调任在山西的日军第1陆军军医部部长。1944年夏,石井四郎调回日本,在陆军军医学校从事细菌战研究,北野政次少将接任部长。1945年3月1日,石井四郎又重新调回哈尔滨第731部队任部队长,升为中将,准备大生产,孤注一掷进行最后一战。8月9日,日军战败后,石井四郎随第731部队全体撤回日本。

1946年1月17日至21日,石井四郎接受了美国细菌战专家汤姆森的审讯。1947年,石井四郎向美军请求,把第731部队的情报资料数据全部提供给美国,作为交换条件,免除第731部队全体人员的战争罪。美国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他们一直被美国包庇下来。1959年10月9日,石井四郎患喉癌,死于东京。

————————————摘自《**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

第九章 **日军细菌战部队 1.**日军第731部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