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天上星星期二 2012-09-15
下面先结合考古观点谈谈牛河梁遗址文化特点.

1.崇玉观念十分明显.
在发现的遗址点20俞处中,已挖掘的有第二,三,五地点里,所有墓葬品几乎只有玉器,最多的一墓达20件.
有些彩陶虽然已不是生活用品,但只放在墓室外.
这与其它文化墓葬风格明显不同.

2.墓葬及玉器组合的等级性强.
墓葬可分出中心大墓,台阶式墓,甲类石棺墓,乙类石棺墓和附属墓五个等级.
中心大墓超过一切等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出土的玉器也最精.

且墓葬群都建在山梁上,远离生活区.                                                                                                                       3.玉的本质得到最大发挥.
这是从制造工艺特点和玉器墓葬制度得到的认识.

本来,经过切割后的玉材,形状趋于规整,但红山人并不利用这已成形的条件,而是再加工,使棱边光滑,平面加工出弧度.对钻空后的边沿也都要再加工.
另一方面,虽有技能却对玉器上的刻划却非常慎重,一般除对动(人)物头部和鸟翅进行浅圆雕外,通体抛光.不加任何额外装饰.各部位虽不显露而表达都很准确.

红山文化中的瓦沟纹是很有意味.这种制作工序和难度都大大高于其它纹饰的雕刻.它会在阳光下,随玉器的摆动时隐时现,有立体感和神秘感.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牛河梁第二地点出土 双联壁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钺形石璧.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11号墓出土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瑗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臂饰.
                                     牛河梁第三地点9号墓.
                                      出土时位于人骨臂处.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镯.
                                       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1号墓.
                                          出土时套在人骨右腕上.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镯.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14号墓.
两件为一对,分别套在人骨左右腕上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小勾云器.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9号墓.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小玉鸟.
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箍.

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1号墓.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兽面玉饰.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龟壳.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双联璧.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璧.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大勾云器.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7号墓.
长28.6
宽9.5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璧.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

[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玉镯.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
出土时套在人骨右腕上.

不要走开,下期更精彩,期待哦[转载]馆藏红山文化玉器(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