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心病祸起“坏胆固醇”

 云天953 2012-09-15
冠心病祸起“坏胆固醇”

我国目前已经有1.6亿人血脂异常,这主要是遗传基因和生活方式导致的。胆固醇已经成为冠心病发生的最重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如果还不能对胆固醇做好全程管理,不仅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会进一步走高,冠心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人们对血脂异常的关注需要提高,血脂异常的规范化诊疗任重道远。
随着“三高”人群的日益庞大,“胆固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不可否认,近年来,血脂异常发病率不断上升,的确和平时吃得太好,导致总胆固醇含量居高不下,特别是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超标关系密切。因此,如果要遏制住目前心血管病人不断增多的现状,控制人体内胆固醇含量是最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总胆固醇水平增高,导致伤害心血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旦发病可能为时已晚,因此到医院监测胆固醇水平非常重要。国际推荐的血脂检测水平则为总胆固醇﹤5.0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毫摩尔/升。因此,不少心血管病专家都建议,人到中年以后,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则必须把胆固醇水平控制得要比正常人更低,最好每3~6个月就到医院做一次胆固醇检测。
控制胆固醇水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还是“食疗”。反式脂肪酸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患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哮喘病、痴呆病和癌症的危险;反式脂肪酸还可增加血小板集聚,使栓塞性心脑血管病增加。影响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等。
健康成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而伴有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200毫克。首先,不吃或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蟹黄蟹膏。其次,尽量选择不含胆固醇和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如植物性食物、蛋清、乳品、鱼等。最后,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和菌藻类等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洋葱、南瓜等,还要多吃大豆制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此外,研究证明,人体植物甾醇摄入量与其血液胆固醇浓度成反比。每天坚持摄入2克或更多植物甾醇可降低约10%的血胆固醇水平。植物甾醇俗称“胆固醇天然克星”,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前列腺肥大、抑制肿瘤、抑制乳腺增生和调节免疫等作用。
据统计,膳食中植物甾醇摄入量越高,人群罹患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危险性越少。植物甾醇的良好来源主要是植物油和粗粮,而其中又以毛玉米油居高。因此,应常吃玉米油等特别是含10000ppm植物甾醇的玉米油,其所含的植物甾醇和亚油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虽高,但也应适当摄入,每日植物油应控制在25~30克就可以了。

轻松吃掉血脂异常——“降脂三宝”
健康调脂食物大搜索要从大家最青睐的蔬菜、水果开始,研究发现,在红黄白绿、甜酸苦辣的蔬果中,绿豆芽、洋葱、苹果才是“降脂三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