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秦靠什么取得了六国的相印

 伢芽 2012-09-16
战国牛人苏秦靠什么取得了六国的相印

刘宴斌   2012-09-13 09:58:06

 

       苏秦,战国初期周王属地洛阳人。师从世外高人“鬼谷子”,其同门师兄弟中较为出名的,有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卓越的外交家张仪等人。后来此四人出山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战国的时局。苏秦下山之后,其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挫折。然而,困难面前,苏秦又是靠什么最终赢得了六国国君的信任,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身挂六国相印的牛人的呢?

       年轻人多少都有点自傲,苏秦也不例外。苏秦自从鬼谷在学成归来之后,自认为跟随鬼谷先生多年,增长了不少见识,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全可以说动天下的诸多君主,为自己谋得高官厚禄。

                       

战国牛人苏秦靠什么取得了六国的相印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真正实际实行起来有多困难,他自己根本就没有预料过。

       于是,踌躇满志的苏秦同学回家成亲没多久(传宗接代是必须的),便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变卖了自己家里所有值钱的物件。对于他的这一举动,其他近邻好友都一致认为:苏秦是个败家子,这日子肯定是不想过了。

       苏秦笑着回答了众人的疑问:我是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才这样做的。等着吧,等我出行回来后,我们家就会变得富贵起来。

       对于苏秦的这一言论,不光外人予以嘲笑,就连他自己的家人也没有一个赞同的。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啊,你以为你是谁啊,出去转一圈就能大富大贵。就是你巧如舌簧,能够把白天说成黑夜,那君王凭什么又会给你高官厚禄呢,毕竟这年头靠嘴皮子混饭碗的还真不多见。而家人又一致认为,苏秦肯定不是其余少数人中的一员。

       于是,而为了苏秦的美好未来,家人推举由他的母亲出面来做苏秦的思想工作。苏母告诉苏秦:咱们平民老百姓啊,不求所谓的大富大贵,也不求什么高官厚禄,只求有一个安稳的日子过。你跟鬼谷先生外出学习了几年,咱也有文化了,不怕别人笑话咱文盲了。你也知道,咱们这儿的人,祖祖辈辈的老爷们都在做两件事情,要不种地、要不经商做买卖(苏秦家住在洛阳的城乡结合处,即可在家务农,又可从农村倒卖货物到城市挣取差价)。你要是不喜欢种地,那就去做买卖好啦。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咱们做个老实本分的人就可以了,没必要要那些东西(钱财、富贵),有吃有穿有安稳的日子,这不比什么都好吗?再说了,务农和经商,哪一个不必耍嘴皮子可靠啊。咱要是没有那个本事,咱还是老实的呆在家了吧!

       多么慈祥的老母亲啊,生怕儿子以后的生活会被现在的举措给毁了。另外,她还怕儿子被别人瞧不起——在当时的很多人的眼里,靠嘴皮子就能得到高官厚禄,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要是这样的话,天下间早就都富贵了。

       于是,在大家的眼里,苏秦成了不务正业的典型代表。

       但是,一切的劝说和偏见,在苏秦这里都视为无物。我一定要坚定我的信念,富贵的生活正在向我招手,为了美好的未来,现在我可以抛弃一切!于是,心怀大志的苏秦同学踏上了游说的道路。前面的艰难险阻正在等待着他,所有的一切也都在考验着他。

       但是(历史往往就怕这两个字),好高骛远的苏秦同学过高的看待了自己的才能。此次出行,他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先前鬼谷先生讲述的游说的技巧及其重点有所忽略;先前没有游说诸侯的经验;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时局他并没有彻底研究清楚。

       于是,这样冒冒失失就上路的小苏同学很快就碰壁而归。随身随带的车马奴仆也都再次变卖(不然没钱回家)。

       回家之后,苏秦受到了全家人的冷遇——活该,就该让你吃点苦头,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外出逞能。当初告诉你在家过本分的日子你不听,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苏秦进家门的时候,穿的是破布烂衫,浑身污垢(很多天没有洗澡)。父母在院子里看到他后,转身就往屋子里走;妻子在屋子里看见他,动也不动,而且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机械地用织布机织着自己的线。

       已经一天多没吃东西了,肚子好饿啊。看见嫂子就在自己前方站着看自己,苏秦捂着饿扁的肚子,哀求嫂子给自己点吃的。没想到,嫂子也冷冰冰地说了声没有。那就找自己的兄弟吧,不好意思,二人(苏代、苏厉)都不在家,不是在田间干活、就是在外经商。

       此时,苏秦连死的想法都有了。他是多么的无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穷困潦倒、什么叫做众叛亲离。

       然而,苏秦并没有怨恨家人的铁石心肠,这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如果当时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考察一下天下的时局,仔细温习一下鬼谷先生的所讲,自己还不会弄得如此没有颜面。不会,绝对不会!

       于是,克制住内心的失落情绪,苏秦开始了闭门自学(当然,家人是不会眼睁睁饿死他的)。他拿出了当年下山时鬼谷先生送与他的一本教材《阴符》。可不要小看这本书,这可是一本奇书,谁要是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那就可谓是独步天下。其实,这本书当年苏秦已经学习过。或许是当年没有认真听讲、或许是认为此书作用不大,反正当年苏秦是对此书研究的不是太深,从中没有得出什么启发。

       真是书到用时方很少,既然手头就剩鬼谷先生送的这本书了,那就专心的看吧。苏秦知道,自己的老师与常人不同,总会把高深的计谋隐藏在很是肤浅的话语中。为了不让家人和外人瞧不起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不务正业的小青年,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是正确的,自己必须实现这个梦想,哪怕是粉身碎骨(当然,事情还没有这么严重)。

        于是,倔强的苏秦开始了不分昼夜的苦读。除了吃喝拉撒和少数的睡眠时间,苏秦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这本奇书上。晚上困了,他就把自己的头发用绳子绑在房梁上(古代的平房要矮得多),后来要是再困了,就直接拿缝衣服的针来锥刺大腿(活生生的自残——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这么来的)。

       就这样,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苏秦走出了屋外。他看到了久违的阳光,同时看到的还有无限的希望。

       苏秦决定再去试一试。当然,这次他接受了之前的教训,没有那么鲁莽。方法、技巧这次自己是彻底的掌握住了,那就先去外面打听一下时局吧。于是,在周王室的所在地洛阳,苏秦把当时诸侯各国的情况十大听得一清二楚,再加上当年有游说的经验,也熟悉诸侯各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知识的资本已经储备的差不多了,就看现场的灵活应用了。

      于是,苏秦在劝服两兄弟并得到他们的赞助之后(他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虽说这一次的开头情况有点糟糕,因为机遇的不巧合,也碰了几次壁。但是,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好,苏秦先是说服了当时最北边的燕文侯,然后又顺势成功地劝说了赵肃侯、韩宣王、魏惠王、楚威王。后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全权负责联系六国合纵抗秦,并且一举拿下了六国的相印,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身居六国相位的牛人。

      后来,苏秦带着其他五国的寄托,去回报赵肃侯。当苏秦一行经过家乡洛阳城的时候,连周王都被惊动了,立即让人去为这支队伍清理街道。因为六国都给苏秦配置了相应的护送人员,再加上各国的外交人员,其规模不下一个诸侯的出行阵势。

       在纷杂的人群中,苏秦发现了自己的家人。他的妻嫂都跪在道路的一边,低着头不敢看自己。苏秦跳下高大华丽的马车,问嫂子为何又如此多礼,自己还是当年的那个苏秦。他的嫂子同样不敢抬头,用衣袖捂着自己的脸,低声说道:这都是因为您位高权重,成了富贵之人。

       虽然苏秦对时人(包括自己家人)的这种势利行为极为讨厌,但是他除了一声叹息外,也不能在做些什么,毕竟这是一种大的社会风气。

       但是,不管怎么来说,苏秦毕竟成功了,实现了自己人生梦想。苏秦,先秦时期独一位一无二的说客、政治家、外交家。

  参考文献:《史记·苏秦列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