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养生

 春之木 2012-09-16

秋季养生(转载)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自然界万物收获以后,慢慢衰败,人要顺应这个季节的特点,因肃降需要,就要早睡,晚上再九点半就要入睡,早上早起稍作运动。每天的精神和情绪要保持安定平静,以缓解秋季的肃降之力带来的压力。要收敛控制思绪,不要忧思,急躁,这样保持肺气的通利调畅,肺气的肃降与宣发都能清净。这就是顺应秋季特点需要,来满足养阴和收阳的需要。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肺气就会受损,阳气收的也不彻底,到了冬天就容易出现完谷不化的泄泻。

       这段文字中说出一个重点,就是肺气的肃降与宣发要保持通畅,养阴和收阳要做好,这样到了冬天,肺气顺畅,阳气完全收藏入体内就不会造成冬季频繁感冒咳喘,和泄泻。

       到了秋季人体阳气也就慢慢又收回到了脾胃中,这个时候,阳气回归脾胃中,需要我们提供回收的需要。饮食清淡不能用辛辣,油腻,冰凉来刺激脾胃。如果这个时候吃了大量的辛辣,寒凉等物都会造成阳气内收不足,或是阳气外散,脾胃里没有足够的阳气,到了冬季,脾胃阳虚内寒就会出现泄泻了。而阳气虚浮于外,冬季天寒地冻,就会反复的感受寒邪而出现外感和咳喘的问题。

       平时肺气弱,卫气不固,肝木弱,脾土弱的人,平时阳气不足的人,在秋季都会因为金旺克木,金旺耗土,阳气潜藏阴气过盛而出现呼吸系统不适,脾胃不适,胃口差,感觉疲惫,内心忧郁,或是睡不着,要么睡不醒,总之感觉失去了活力,整个人身心都很疲惫。

       肺脏为娇脏,就喜润恶燥。但金性本燥,肺阴不足,遇上有内热,或是心火旺,肾水不足,或是脾土湿热燥热,那么肺就会燥会热。肺燥肺热耗失津液就好比火旺了上面烧的锅里的水一直熬着,水就会减少。当肺气在秋季感受时令燥邪,导致外则卫气失和,内则肺气失宣而无法正常的完成津液输布,并因内热而消耗阴津,直接的影响就是津液不足,燥症就随之出现。肺燥要点就是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吐不爽,舌面少津等症状。这些全部是因为所致。外部燥邪袭肺常先有外感表证,随之出现肺燥的状况。根据燥邪偏寒与偏热的不同,又可分凉燥袭肺和温燥袭肺。凉燥大多是因外感风寒加之肺燥而成,而温燥多以感受风热加之肺燥而成。区别方法是看舌苔,舌色,看痰色。寒燥的痰清稀,舌苔薄白而干。温燥舌边尖红,舌苔黄,咽喉干痒痛为主。寒燥长时间没有清除慢慢会变为寒咳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是肺炎,很多孩子的百日咳就有此而来。如果温燥日久燥邪未解,导致肺燥化火,耗劫肺阴,灼伤肺络,就变成内燥伤阴。

       肺燥热,肺阴虚,内热重的人,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会非常怕风,稍微一吹风就感觉能吹透自己的皮肤进入体内。这就是肺主皮毛,卫气掌管着毛孔,皮肤是人体外部的温度计,肺是人体内的温度计。体表的毛孔是会根据体内和体表温度来调节发放或闭合的。当体内内热一重,毛孔就要开放放热,并因为内热一直存在而导致毛孔长期开放而无法闭合,遇到风就觉得可以直入体内。而内部这个温度计的恒温较高,比较之下,外界的风都会比体温低,稍微遇到些侵袭的风就会感觉到风很冷。所以肺热肺阴虚肺燥内热严重的人,就会比较怕风,怕冷。当您是一个怕风怕冷的人,尤其是怕风,感觉到风能吹透自己的身体的朋友。先要分辨一下自己是不是肺燥肺热或是肺阴不足,可以看自己是否手心发热发烫,是否有时会感觉烦热,是否爱口干唇干,咽喉干痒甚至经常咽喉红肿化脓,鼻息发热,是否有时感觉内里燥热,是否有爱吃辛辣油腻或是经常喝酒,是否有大病或是外伤流产造成的失血后失养的情况。长期肺阴不足的人,津液匮乏,肾水不得生,慢慢的就会阴虚,血本为阴,长期得不到津液补充,就会血燥血热。而同时本身肾水不足,肾精不足的人,也能因为阴虚造成内热而影响到肺的肃降与输布最后出现肺燥肺热。这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与反克的转化,也是脏腑见母子关系的双向性。

       有肺燥肺热的朋友,可以经常喝点润肺清肺热滋肺阴的药茶。川贝、麦冬、白茅根、枇杷叶,熬水喝润肺养阴很好,如果肺热严重,咽喉干痒肿痛,甚至咳吐黄痰,就再加入桑白皮和黄芩。如果感觉手足心燥热但又没有实热,甚至胃寒的朋友可以用地骨皮,白茅根熬水喝。肺燥的孩子,不爱喝药,可以用一个红梨,切掉四分之一后,挖掉核,然后把三四颗川贝和几粒冰糖捣碎成粉,放入梨中,然后把那四分之一当成盖子盖上,用牙签扎上,放入碗中倒入一些清水,上笼屉蒸半个小时候,让孩子吃梨肉喝汤。这个是每年秋天莲花家在白露节气前后要吃一次的。如果嫌麻烦,就把两个梨带皮切成大块,银耳一朵水发开后撕成小片,再加上六克川贝,如果孩子有积食还可以加入半个白萝卜,一起熬煮四十分钟,润肺消食,全家人都可以喝上一碗。现在川贝也被炒的价格离谱,可以用浙贝代替,效果相差不大。

       平时气虚又有肺阴不足的人可以用太子参和黄芪泡茶喝,太子参性平,微苦,微温,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作用,和黄芪搭配不燥不热,又能补肺气,阴血不足,卫气不足的人比较适合。平时脾湿重气虚的朋友可以用炒白术配党参,如果有点肺燥就可以用炒白术配太子参。

       阴虚肺热胃热造成津液不足的朋友容易口干口渴,可以用麦冬,玉竹泡水喝,但是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个适合的是阴虚内热津液不足的人。

       有肺热干咳,咽干咽痒者,可以用沙参、麦冬,杏仁,枇杷叶,白茅根熬水当茶饮。沙参分南北,北沙参主要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南沙参呢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可按需要选用。

       肺气不足,自汗盗汗比较厉害的,久咳虚喘,尿频遗尿的朋友,容易遗精滑精的男士,可以经常用少量的五味子熬水当茶饮,记住量不要大,每次不超过三克即可。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如果是肾阴不足的盗汗口渴,可以用五味子配生牡蛎,麦冬熬水喝。五味子也分南北,生津液止渴,润肺,补肾,劳嗽,宜用北五味子以辽五味最佳,因其药性最佳,南五味子药力药效都次之。

       很多人肺金燥热,肺阴不足,津液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容易毛发不顺滑润泽,皮肤干燥瘙痒,毛孔粗大,秋冬季节四肢经常有干皮屑,如果脾湿啊肺燥血热等情况比较严重那就还会出现皮肤病。到了秋季燥性增大,有皮肤病的人就容易犯病,被西医认定为季节性过敏。是因为秋季,肺燥性增大,且外界风干燥,皮肤上过敏的症状就容易出现。大多数肺燥脾湿的皮肤病以风疹,荨麻疹和湿疹为主要症状。风疹和荨麻疹有分风寒风热还是血热来分别用药驱寒、祛风、除湿、滋阴、凉血进行治疗。

       比如今年的五运六气加上流年五行,壬辰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就是宇宙间的寒湿之气重,阳气生发不足,上半年是水寒重,下半年是湿土重。也就是今年秋天燥金遇到湿土,这样的时气就更容易让平时就因脾湿肺燥而有呼吸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皮肤病的人旧病发作。尤其是痰湿重,脾湿重,水湿停饮的咳喘,还有皮肤病里的湿疹,湿热的荨麻疹,风疹的会发作的比较厉害。

       平时有些肺燥的朋友还有上年纪的人因为阴血不足,津液匮乏造成皮肤瘙痒是经常发生的,平时多吃点银耳、黑木耳炖的粥啊,羹汤,时常喝点黑豆黄豆核桃仁打的豆浆,吃点煮的绵软的五香黑豆,五香黄豆,都对这个有帮助。

       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这是人体对阳气渐弱,阴气强盛的一种自然反应。要保证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就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或是露出过多的身体部位容易着凉,造成寒气侵袭。

       对于经常寒痛的关节部位可以经常用炒烫的盐放上姜片后用棉布包裹起来,放在关节上暖热,直到盐的温度变的比体温低。盐与姜片混合着暖气可以入骨驱风,还能帮助活血。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烈酒、少吃油腻、肉食、海鲜。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朋友,还有皮肤湿疹风疹容易过敏瘙痒的朋友,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不单是秋天就连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此外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还应多喝豆浆,粥类,多喝点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预防秋燥的方法还有很多,可适当地隔两天就吃点银耳熬的粥,汤啊。银耳性质平和,入肺,胃经,能润肺生津。莲花秋季爱给家人做黑白木耳羹,黑木耳泡发后切碎和泡发的银耳一起,再加入莲子、山药一起熬煮到黑白耳都发粘发糯了,放一些冰糖吃了润肺养肾,滋补津液。不喜欢吃甜味的,就等黑白耳熬粘稠后放入青菜碎,内酯豆腐切的细条,煮开后放入盐和香油,就成了香喷喷的双耳菜羹了。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所以秋季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饮食要多吃一点绿叶菜,萝卜,蘑菇,海带,南瓜,冬瓜,芹菜,花菜,土豆等碱性食物,既能够提高能量供应,有帮助身体排毒。肺与大肠相表里,多吃绿叶菜,萝卜,蘑菇,海带,这些粗纤维食物能够刺激大肠蠕动畅通,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堆积的排毒。为了润泽可以多吃点芝麻,核桃仁,甜杏仁,百合,豆浆,豆制品,莲藕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还要注意少吃过咸,过辣,过于油腻的食物,尤其要杜绝烧烤类食物。

       还要注意的是,金旺会消耗过多的脾土之气,所以秋天呢,也要注意健脾养胃,多吃一些面食,喝一些五谷杂粮的粥。小米是非常适合脾虚气血血虚的人食用的。山西陕西以前都是比较穷的地方,那里的女人坐月子没其他高营养的食品,但是每天都是一砂锅熬的粘稠的小米粥,可恰恰吃了最健脾补血的好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