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基本保障粮食自给的方针。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提高粮食产量和产出效率,稳定粮食生产,推动“三化同步”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天市农机局在这里召开全市土地整治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对于我们各地抓好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推广达到水稻增产增收和对于搞好我市土地整治,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开拓创新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机化的重点、关键点。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强化机械化育插秧等关键技术,推动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主要作业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全市水稻机耕面积达到172万亩,水稻机耕机械化水平达到92%,水稻机耕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插面积39.6万亩,机插机械化水平22%;机收面积123万亩,机收水平达到68%。二是水稻耕作机具增长快,2011年全市机动插秧机总量达到1347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总量达到1665台。三是覆盖面逐年扩大。近年来,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进行重点补贴,并实施市县资金累加补贴,水稻工厂化育秧作业补贴等,确保农民“买得起”,大大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 目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难点是育插秧机械化,特别是育秧技术,它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我市自2010年在合山市建设第一个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取得成功以来,到目前全市已建立12个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力争达到15个,这对提高各县(市、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水平,加快水稻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意义重大。因此,各级政府和农机等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创新思路,立即行动起来,认真筹划,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稳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十二五”来宾市农机化发展规划确定了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的发展目标。全市水稻耕种综合收机械化水平要达到82%,比2011年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高级发展阶段。 今年6月7日市人民政府下发了《来宾市水稻工厂化育秧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和各县(市、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各县(市、区)要抓住近期自治区农机局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建立普通型、综合型、智能型80个工厂化育秧基地这一难得机遇,搞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尽可能多地把项目争取到本地实施,努力把我市水稻生全程机械化推向新的高度。一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工作机制;二是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加强部门协作;三要充分利用补贴政策,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具体落实扶持内容;四要利用当前土地整治大好机遇,推进土地流转,落实好实施规划,搞好县乡示范点,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五要加大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特别当前“双抢”季节,切实提高操作技能和使用效益,加大推进水稻工厂化育秧;六要积极培育市场,加大社会化服务推进力度;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责任制,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虽然我市工厂化育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工作远远走在了全区前列,尤其是武宣县党委、政府及四家班子领导高度重视水稻工厂化育秧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在政策上、资金上、行动上落到实处,深入人心,但从全市来看,发展还不平衡,水平还不算高,示范点、基地建设还很少,还有待同志们去努力拼搏,抓好落实,在数量上,质量上、档次上狠下功夫! 谢谢大家! |
|
来自: 昵称10040495 > 《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