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提问和阅读收藏纯真童年

 魏魏1001 2012-09-17
用提问和阅读收藏纯真童年
《安武林阶梯童话》安武林著 黑龙江少儿出版社
《孩子,今天你提问了吗》贺雄飞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安妮花英语自然拼读》安妮鲜花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停顿的风》安子瑜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大王书”美幻版 曹文轩著 接力出版社

  ■本报记者 王珺

阅读

  阅读,如同攀登台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短到长、由少到多的过程。

  对于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早慧女生安子瑜来说,阅读的台阶已经攀爬到了相当的高度,据她父亲介绍,她每学期的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这个很少看电视,从不上网,不玩网络游戏的女孩没上课外班,从不熬夜做题,但各科成绩优秀,视力正常,身心均衡发展,聪明活泼,身体健康。也许,这与她广博的阅读不无关系。三年前,人大附中语文教师于树泉见到她时,她刚刚十岁,她带着自己写的几十首古体诗词来请教于老师。在于老师的建议下,小姑娘开始阅读泰戈尔、冰心,并尝试了现代诗歌的创作。

  三年后,安子瑜用诗集《停顿的风》记录了初一学生的内心独白,再现了生命的成长与思考。“藤蔓向天空攀爬/为的是寻找美丽的世界/却不知道/‘美丽’就生在地面。”看着子瑜的小诗清泉般流淌而出,于老师不由得又想起了读书。

  他说,记不清在哪儿看过一则调查:世界各国用于购买图书的人均费用,芬兰120美元,美国90美元,中国不到1美元。殊不知,就是这可怜的1美元,学生们也是多半花在购买泛滥成灾的教辅书上的。

  在于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团元气,是未经戕害的生命之本,是宇宙间最宝贵最奇妙的存在,是天地间一首首独一无二的诗。以个人的先天禀赋,再加上后天的善加培补、博览群书,完全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谱写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

  都说出名要趁早,看来读书也要趁早。但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书是年轻父母、小学老师经常遭遇的难题。

  本来,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非常排斥别人对孩子们的阅读指手画脚,他觉得,阅读的自由有时候像阳光一样重要。但他的新书《安武林阶梯童话》却打起了阶梯阅读的旗帜,将自己创作的童话按4-6岁、7-8岁、9-10岁三个年龄段分六册编辑出版。他的理由是,相比于自己小时候自主、自由的阅读环境,“现在的天没有那个时候蓝了,心也没有那个时候宁静了。面对诸多出版物,家长和老师无从选择。分级阅读在当下不失为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于北美的阅读教育,《安妮花英语自然拼读》的编著者安妮鲜花从在加拿大读小学的女儿安妮身上感受了很多。“女儿每天雷打不动的作业是阅读。为了鼓励阅读,不管是社区图书馆还是学校、班级图书馆,都有各种各样的奖励办法。每年假期,社区图书馆都会为参与阅读满多少天的孩子发放阅读奖牌。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枚奖牌就是这样获得的。”

  据她介绍,那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每天的自由阅读时间一般都在15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以上。有的学校甚至每天早晨上课前的15分钟都留给了家长和孩子,鼓励家长到校和孩子一起阅读。后来她了解到,加拿大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学习阅读(learn to read),四年级开始,运用超强的阅读能力开始学习学科知识(read to learn)。

  她感受最深的是,在北美的阅读教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贯穿于教学始终。因为他们认为,阅读对个人而言不仅能够奠定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能够培养卓越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自然拼读法解决自主阅读初期的识字效率仅仅是基本的手段,更多的是让孩子能读之后主动去多读,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把书作为帮助孩子思维发展的素材,记忆、理解、运用是最基本的思维训练,而综合、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最终形成人的创造能力。

  正因为如此,北美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惊人。她的女儿安妮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拼读简单单词,到二年级下学期,阅读速度已经能达到200多词/分钟,超过了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全职读了两年MBA的爸爸。

  自然拼读法要实现的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基于这种认识,安妮鲜花组织国内外教师研发团队,合作开发了《安妮花英语自然拼读》系列教材,尽管这是一套英语学习用书,但提高中国孩子阅读能力的理念无疑是相通的。

提问

  犹太人认为,没有人是贫穷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正因如此,犹太人形成了全民好学、知识的悠久文化历史传统。据统计,以色列人均年阅读图书60本,居全世界首位。

  犹太人有个风俗,在孩子学习识字之初,把蜂蜜滴在《圣经》上,让他们尝到知识的“甜蜜”。后来,这成为犹太小学生入学的第一课,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感受到学习的神圣和知识的“甜蜜”。

  研究犹太文化多年的出版人贺雄飞近两年曾三次出访以色列,在近距离观察犹太教育的过程中,他发现提问是犹太教育最核心的“秘密”。

  电视里曾经播过一部名为《走进以色列》的专题片,里面提到一位雕塑家,用石头雕塑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石头的质地尤其突显了“问”的力量。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在自己的演讲中,也提到了犹太人善于提问的传统。

  2011年10月,贺雄飞第三次访问以色列。他看到那里的学校非常鼓励孩子在上课时提问,甚至还专门开设了一门提问课。他认为,如果用一个符号代表犹太人的科学精神和思维传统的话,那就是大大的“问号”。因为在犹太人的教育理念中,问号代表一切。犹太人之所以能培养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和他们的父母与老师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提问和质疑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说到提问,贺雄飞总爱讲这个真实的故事——197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拉比获奖后,有人向他请教说:“你是怎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呢?”他回答说:“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全靠我妈妈。”“那么,你妈妈是怎样培养你的?”拉比回答:“我妈妈没有怎么培养我,每天回家以后就问我一句话,‘孩子,今天你在学校提问了吗?你问了一个什么样的好问题?’从此以后,我就养成了提问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孩子,今天你提问了吗?”当孩子放学回到家里,父母是否会以这样的提问展开与孩子的沟通?或许,更多父母习惯于这样问:“你今天在学校乖不乖?”

  看似简单的问话,却显现了不同的教育观。

  多次考察以色列这个孕育了犹太人的神秘国度,贺雄飞渴望从犹太人那里为中国的教育寻求改革的启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以色列一所学校,一位犹太老师画了一个圆,她把圆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一个人的一种特长和爱好,她说:“有的人喜欢唱歌,有的人喜欢跳舞,有的人喜欢工作,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帮助别人。而这些一般都不考试。如果一个人每一项考试的成绩都不高,说明他不仅没有特长,而且有缺陷,他的心就被关上了。教育的目的是打开每个人的心灵,一旦他的心OPEN(打开)了,他的潜能和天赋就会被彻底激发出来。”

  “善于提问的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较强的探索精神,这些人未来更容易在自然科学方面获得成就;善于提问的人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些人将来能在艺术、文化方面具有创造力;提问能够锻炼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自信心更强;善于提问的人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提问要求人能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善于提问的人更容易解决问题。”这是贺雄飞归纳的“提问的好处”。

  面对明天的竞争,孩子内心是否拥有强大的力量?面对未来的危机,孩子是否拥有从容应对的能力?贺雄飞在《孩子,今天你提问了吗》一书中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找到突围之路。

天真视角

  安武林说他有一个故事是从作家曹文轩那里“偷”到的。在一次与学生的对谈中,有个学生要求曹文轩现场编一个故事。只见曹文轩“左嘴角向下一拉,似乎一下子把他拽回了童年”。他的声音很陶醉,他说:“那时候,我们家乡雨水特别多,大家挎着篮子去河里一捞就能捞上来鱼。那雨水下的,鞋子里都长出了蘑菇……”就是鞋子里长出了蘑菇这句话,瞬间催生了安武林的灵感,当晚便创作出《鞋子里的蘑菇》这篇童话。

  作家们的灵感往往来自不同的地方,但这灵感的基础是必须拥有一颗童心。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说:“写童话的安武林像是一个手持显微镜的孩子,将世界一寸一寸地看过去,于是,充满了惊奇与赞叹。”《小熊的绿胡子》、《老巫婆的老花镜》、《愿望树》……因为对孩子的理解,因为对天真视角的把握,《安武林阶梯童话》里的每一个故事都为孩子搭建了体验阅读乐趣的阶梯。

  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作家曹文轩与韩国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黄善美以“物欲化的世界与天真视角的价值”为题进行了对谈。

  曹文轩认为,孩子看世界的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是孩子在看这个世界,所以他的眼光把‘恶’和‘丑’大大地过滤掉了。他们眼中看到的世界更多的是‘善’和‘美’。”在他看来,整个世界都需要这种眼光。这眼光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

  《走出院子的母鸡》是韩国作家黄善美的代表作,以一只名叫叶芽的母鸡怀揣梦想,坚定地养育一只小野鸭的故事来揭示平凡人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曹文轩把人的一生比喻为四季,而孩子属于春天,春天的景色和秋天、冬天都不一样。所以他不赞成当一个人处在春天的时候,让他过秋天甚至冬天的日子。因此他喜欢《走出院子的母鸡》这类温馨的作品。

  “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这是曹文轩喜欢说的一句话,也因此,他以给孩子写故事的方式不断地复述童年。历时八年构思的长篇幻想小说“大王书”美幻版前五部日前由接力出版社推出。

  “大王书”是曹文轩在调查了数百所中小学后,有感于孩子们阅读生态的恶劣而决定写的一部书。所谓“大王书”,不是大王的书,而是指书中之书,它是大书、王书、大王书。小说中的“大王书”其实是有生命的,它同样也有孤独和痛苦、兴奋与喜悦。它告诉茫(该书主人公)的不仅仅是韬略,更重要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哲学——生存哲学与生命哲学。“无论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有声的还是无声的,它事实上都在引领茫的成长。尽管它从来不向茫直接说什么,但它总是以隐喻的方式告诉他,这些隐喻需要智慧的头脑才能领悟。”

  “我挑着所有的醒/奔向最后一个梦者/我的杆头/将刺破天空/告诉他:有一个彼岸/长满闪烁的森林。”读12岁女孩安子瑜的诗,曹文轩原本以为会走进一个孩子的梦境,不觉间却恍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广阔而深邃的思想领域。天与地、生与死、自然与社会、正义与邪恶、黑暗与光明……一切的一切,都融合在这个孩子的思想里,汇聚于她的笔端,清晰而执拗地得以表达。

  他赞赏安子瑜的成熟与才华,同时也为“只有在梦境里/我们才会找到/那纯真的世界”这样的诗句感到沉重与哀伤。“或许,我更愿意看到这个孩子在诗歌的国度里,能获得以梦为马、任意驰骋的乐趣与快意。”他说。让孩子能够感受快乐,葆有天真,也正是所有关心童年的人的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