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将帅系列】大智若愚 布莱德雷

 xiaoboyunzhe 2012-09-17

【二战将帅系列】大智若愚    布莱德雷

(2011-12-10 12:05:06)

第一章 寒门降世

家境贫寒早丧父,孜孜以求学业精;
           难纳学费暂辍学,命运垂青考西点



  规模空前和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缔造了一代叱咤风云、力挽狂澜、运筹帷幄的杰出将领。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大搏杀中,一代名将适应潮流脱颖而出,他们或骁勇善战,威震四方;或羽扇轻摇,驾驭全局;或豪情奔放,挥戈疆场;或舛骛不驯,傲视群雄;或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这些各领风骚的军中豪杰,统领大军在战争舞台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其雄才大略和指挥才能,谱写出一曲曲起伏跌宕的战争交响曲。美国最后一位五星上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着稳健、智勇双全而又大智若愚的伟大将领。
  布莱德雷缺乏巴顿那样的热情奔放和表演天才,也没有蒙哥马利那样的骄横自负,傲慢矜持,因而他不像他们那样声名显赫,引人注目。但是,作为欧洲战场上最伟大的前线指挥官,他历任军长、集团军司令和集团军群司令,统领过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集团军群,指挥130万大军横扫纳粹德国。布莱德雷在艾森豪威尔手下统领巴顿、霍奇斯、辛普森等一代名将,有条不紊地推动反法西斯战争的机器,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作为一名温文尔雅、大智若愚的高级将领,布莱德雷在战后历任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他享有的显赫地位和持久的声誉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包括和布莱德雷同一时代的许多杰出将领。
  从反法西斯的欧洲战场而言,有一位目光深邃的历史学家恰当地评价了布莱德雷的重要作用:艾森豪威尔组织协调,布莱德雷是思想机器,巴顿是斗士。他们三人是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派往欧洲战场的三架美国马车,为美国及其盟国驾驭着欧洲战争的巨轮驶向胜利的彼岸。
  1893212日,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中部伦道夫县克拉克村的一个普通农夫家里。那一天正是美国另一位伟大人物林肯的诞辰日。
  布莱德雷是英国人的后裔,他的祖先早在18世纪中叶就从不列颠群岛移居美国,最初落脚在肯塔基州的麦迪逊县。19世纪,为谋求生路,又迁居密苏里州,最后定居在伦道夫县的克拉克村附近。移居美国并没有改变布莱德雷祖先贫困的命运,他们辛勤地在土地上耕耘,养家餬口。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布莱德雷的祖父托马斯·明特·布莱德雷参加了联邦陆军,当二等兵。祖父在战斗中没有什么战功,布莱德雷甚至不知道祖父曾经是一个大兵。托马斯·明特·布莱德雷复员回乡后,结识了一位贫苦农民的女儿,名叫萨拉·伊丽莎白·刘易斯,最后他们结了婚。祖父和祖母一共生了9个孩子,布莱德雷的父亲约翰·史密斯·布莱德雷生于1867215日,他是祖父的长子。
  贫穷使布莱德雷的父亲懂事很早,他慢慢成为家族中第一个最有出息的人。布莱德雷的父亲体魄健壮,胆识过人,拥有克服重重困难的身体条件。他为了谋求生存,不断地拓荒和打猎,并成为出类拔萃的神枪手。生活稍有好转,布莱德雷的父亲又开始向新的目标进军,19岁那年他进入克拉克村附近的农村书院,两年后他因聪颖过人而在乡村学校教书了。在当地,布莱德雷的父亲也算得上是一位知识分子了,才21岁,他身上便兼备了拓荒者、农夫、知识分子的气质。另外,他还喜欢棒球运动,成为当地棒球队的明星。
  除了租种田地,打工狩猎外,布莱德雷的父亲主要是在乡村学校教书,在克拉克村附近的希比镇,他也小有名气,曾执教于方圆十几所乡村学校。父亲酷爱读书,能见到的书都读一遍,还为学生建立了小图书馆,鼓励他们读书。在那荒蛮的时期,布莱德雷的父亲还善于调教无法无天的农家顽童,深受农户的爱戴。
  25岁那年,布莱德雷的父亲在费尔维学校爱上了一位名叫萨拉·伊丽莎白·哈伯德的女学生。她的家住在克拉克村以西5公里的地方,全家拥有用粗圆木搭成的三间平房,一家人辛勤地耕种着25亩贫瘠的土地。1892512日,布莱德雷的父亲和这位16岁的女学生结了婚,9个月后,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来到了人间。在取名时,父亲寄托了他的许多心愿,希望小布莱德雷长大后能有出息。奥马尔取自当地报社编辑奥马尔·D·格雷的名字,纳尔逊则取自一位医生的名字,父亲对这些人格外推崇,盼望小布莱德雷长大后能像他们那样。
  1896年布莱德雷3岁半时,大姨妈不幸患结核病死去,留下一双女儿,大表姐内蒂7岁,小表姐奥普尔6岁,布莱德雷的母亲收留了这两个可怜的姑娘。19002月,布莱德雷的母亲又添了一个男孩,取名雷蒙德·卡尔弗特。可是,小弟弟两岁多时得了猩红热不幸夭折,从此母亲也没再生孩子,布莱德雷成了家中的独子。好在母亲收留了两位表姐,他们一起玩耍,童年生活并不显得孤独、寂寞。
  布莱德雷的父亲从小就教他识字。1899年,当布莱德雷6岁时,父亲就带他去学校上学。父亲的工作经常调动,因此布莱德雷也跟着奔波,他先后在彭伯顿小学、洛卡斯特格罗夫学校、巴德里奇学校读书。学校一般只有一间教室,布莱德雷的父亲是唯一的教师。通常,学生们分成两组,共用一间教室,布莱德雷的父亲总是教完这一组后再转过头来教另一个年级组。
  小布莱德雷在父亲的熏陶和教育下,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经常贪婪地阅读所能得到的各种书籍,沉迷于关于法国、印度革命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书籍中,崇拜那些正直、勇敢的英雄人物。每天晚上,父亲总要给小布莱德雷出几道数学题,久而久之,布莱德雷对数学运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对布莱德雷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后来他还在西点军校教过数学。更重要的是,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专长,锻炼了布莱德雷的思维,在指挥大军与敌人作战时,布莱德雷总是计划得非常有条理,严谨有度。
  作为一个乡下孩子,布莱德雷没有享受过娇宠和溺爱,但他的童年依然充满着欢乐。在家里,布莱德雷喜欢玩战争游戏,他用骨牌筑垒城堡,用0.22英寸口径的空弹壳表示散兵线,用空心芦杆或钢管做成重型火炮,还用蚕豆作海军的炮弹轰击骨牌堡垒。在每次的战争游戏中,布莱德雷总是指挥美国一方取胜。
  家庭生活并不宽裕,布莱德雷的父亲经常外出打猎以维持生计。餐桌上的肉食,包括野兔、松鼠、鹌鹑、野鸭等等都是父亲用双管猎枪打来的。正是由于父亲具有打猎这一特长,布莱德雷也跟父亲练就了一手好枪法。6岁时,父亲就给了布莱德雷一支气枪,带他去打猎。慢慢地,父亲又给他换了一支单发步枪。打猎不仅锻炼了布莱德雷观察目标的灵敏性,还使他的身体非常强健、敏捷。有一次,布莱德雷和表兄一起在草地上玩耍,他让表兄把一只鸡蛋抛向空中,自己要试试枪法。可爱的表兄把鸡蛋垂直地抛向空中,布莱德雷举枪便射。结果,鸡蛋在空中开花,全溅在表兄的头发上。
  母亲是当地最普通的标准的贤妻良母,她勤劳、朴实而刚强。每天起早贪黑地操持家务,抚育着三个孩子。除了缝补衣服、烤面包、整理家里杂乱的小木屋等活计外,她还要去种菜,供应一家五口食用。由于无钱购买马车,父亲则早早步行去学校上课。
  布莱德雷的父母都是感情丰富但不外露的人,但从不固执己见。在政治上,父亲和大多数人一样,属童子演说家威廉·詹宁斯所说的那种人民党人,同情贫苦农民,支持限制强盗式巨商大贾的限制法案。其实,布莱德雷的父亲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一家人最多在餐桌上讨论一下有关的政治问题。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布莱德雷也是一位感情丰富但极少外露的人,同时也不热衷于政治。
  布莱德雷一家都是基督教徒,父母过着一种基督徒式的生活,每逢星期日,全家人都要穿上最好的衣服去教堂。
  1905年布莱德雷12岁时,全家迁入了克拉克村附近的希比镇。父母花了515美元买下了一所小房子,但其中450美元是抵押家产的贷款,父亲仅付了65美元现金。为买房子,家里欠了一笔不小的债务。迁居后,布莱德雷进入了城镇的公立学校读书,但父亲依然在乡村学校教书。每天,他要往返30多公里的路程。为了还清债务,母亲承担了管理一个仅有90家用户的乡村电话交换台的工作,以多挣一点钱。这个小小的电话交换台就设在家里,全家人轮流值班。
  这一年,布莱德雷考上了八年级,结识了很多新同学。论年龄,布莱德雷是全班22名男女同学中最小的一个,但成绩名列前茅,各科平均分数是94分。
  父亲以执教鞭获取一些收入,母亲带领全家在电话交换台上辛勤工作,家里虽有了双份收入,但仍然非常贫困。不得已,布莱德雷的父亲就去捕获野兽、采集蜂蜜或药材,换来一些额外收入维持全家的生计。
  在读书之余,布莱德雷或去打猎,或帮助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旦有空,布莱德雷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打棒球或游泳。对他来说,生活虽清苦,但充满欢乐。
  这种生活没有维持到布莱德雷成年,家中便发生了不幸。1907年至1908年初,冬天的天气分外寒冷,布莱德雷的父亲依旧在埃贝尼泽学校任教,每天在寒风凛冽之中往返10公里,奔波于家里和学校之间。19081月,布莱德雷的父亲拖着病体赶回家里,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医生断定他患了肺炎。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不久,因长期劳累而卧病在床的老布莱德雷中年早逝,死去那年还不足41岁。
  面对失去父亲的打击,不满15岁的布莱德雷也病倒了,少年丧父的悲痛击倒了他。父亲出殡的那天,布莱德雷患重感冒躺在床上,慈祥的母亲害怕他病情加重,未让他参加葬礼。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布莱德雷的父亲长眠在山坡上的小树丛中。从此,布莱德雷失去了父爱,家中也失去了支柱,一家人深深感到孤立无援,生活无望。更艰难的是,父亲为购买房子而遗留下来的债务,重重地压在了母亲的肩上。
  在短短的15年中,布莱德雷从父亲那里得到了终生受益的品质,在他身上兼备了坚强的性格和克制忍让的秉性。更重要的是,布莱德雷能像父亲那样吃苦耐劳,准备应付生活的挑战。除了这些,布莱德雷还继承了父亲擅长狩猎的特长,并十分喜好体育运动。
  父亲去世后的几个月,布莱德雷的母亲决定举家迁往莫伯利,那是一个比希比镇稍大的镇子,镇上有沃巴什铁路工厂和布朗制鞋公司等厂家。为维持生活,布莱德雷的母亲只好去做职业裁缝。家里租的房子,还接纳了两名交费的住宿生,以减少开支。布莱德雷一边上莫伯利高中,一边在课余卖报,换取一点零用钱。同时,布莱德雷的母亲把原来抵押的房子租给了别人,这样,家里的生活基本上能够维持了。
  在学校里,布莱德雷热衷于体育活动,参加了非正式的田径队和棒球队。学校没有正式的运动队,实际上这些非正式的运动队就是最好的学校运动队。布莱德雷擅长棒球,被誉为一名优秀的棒球运动员,他接球熟练,投球远而有力。
  1909214日,布莱德雷16岁了,母亲为他举行了洗礼仪式。一家人仍然严守基督教的教规,每个星期天都去做礼拜。逢星期日,布莱德雷还参加教堂主办的星期日学校的学习。结果,他结识了老师尤多拉·奎尔一家。老师是个寡妇,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玛丽·伊丽莎白生于1892725日,比布莱德雷大半岁。小女儿萨拉·简则比她姐姐小两岁。老师一家住在距布莱德雷家不远的街上,尤多拉·奎尔的丈夫曾是莫伯利市的执法官,1902年死于肺结核。年仅35岁的丈夫留给妻女一笔可观的遗产,与布莱德雷一家相比,贫富相当悬殊。
  情窦初开的布莱德雷很快就迷上了老师的大女儿玛丽,但是,美丽的玛丽已有了情人。布莱德雷生性有些腼腆,不敢在姑娘面前表露感情,结果是朝思暮想,无可奈何。好在他把注意力放在学业、体育和家务上,没有意志消沉。
  1909年秋天,学校发现给布莱德雷定错了年级,于是通知他从一年级直接上三年级。再读一年,布莱德雷就可以高中毕业了。恰巧,布莱德雷与玛丽就在一个班上,两人交往日多,玛丽对布莱德雷也产生了好感。但是,布莱德雷很羞涩,从不敢与玛丽约会。
  1909年的冬天,布莱德雷常和一些朋友到森林公园的冰面上去滑冰。一天,他不小心与另一男孩相撞,结果把牙齿撞坏,许多牙齿都松动了。当时,布莱德雷无钱去治疗,此后,他经常受到牙床疼痛的折磨。为了掩饰他杂乱无章的牙齿,布莱德雷在照像时从来不笑,他一生中没有留下一张带笑脸的照片。
  19105月,布莱德雷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了。他的平均成绩是91.4分,其中自然科学96分、数学94分、英语90分、历史85分。玛丽的成绩比布莱德雷还要好,居全班第三名,她因擅长语言而被同学们封为语言学家。布莱德雷的英语稍差,但以数学见长,于是同学们便称他为数学家。有趣的是,布莱德雷和玛丽的毕业照片,被无意地排在毕业纪念册同一页的下方,每当他们翻到这一页,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并互相惦念着。
  布莱德雷高中毕业后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终身职业。开始,他决心成为一名律师。这样,他必须先去上大学深造。可是,家里无钱供他上大学。母亲含辛茹苦;整日劳作,也只能勉强养家餬口。买房所欠的债务还没还清,更谈不上供布莱德雷上大学了。没有办法,布莱德雷放弃了上大学的念头,他决心打一年工攒足几百美元,然后上密苏里大学。不久,布莱德雷在锅炉车间谋到了一份修理蒸汽机的差使,这比一般的打工挣钱多。他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时,计时工资为17美分。这样下来,布莱德雷一个月可挣到40美元。
  相比之下,布莱德雷暗恋的姑娘玛丽的命运就好多了,她借助在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德师范学校当教师的姑妈的帮助,前往该校读两年书。若经济条件允许,她还准备到密苏里上大学的后两年。在高中毕业后的几年中,布莱德雷很少与玛丽见面,他们之间的感情仍得不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1910年夏,布莱德雷守寡的母亲开始和一位名叫约翰·罗伯特·马多克斯的农夫相好。年仅35岁的母亲实在顶不住生活的压力和精神的孤独,决定再婚。圣诞节那天,布莱德雷的母亲结婚了,继父带来了两个小弟弟,其中大弟弟戴维·拉塞尔7岁,小弟弟查尔斯·威廉才2岁。不久,布莱德雷的母亲卖掉了在希比镇的房子,县司法长官为其作价4412美元,母亲用这笔钱还清了债务,生活的重担终于卸掉了。
  母亲再婚后,家里又添了两个小孩子,她用一天天的忙碌照顾他们,使丈夫有更多的时间去干活。布莱德雷则把继父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弟弟,对他们爱护有加。一家人总是和和睦睦。对于这一点,布莱德雷深得继父的尊重。家庭的困苦以及母亲宽厚的优良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布莱德雷,使他能善解人意,谦让宽容。在后来的戎马生涯中,布莱德雷总是能与人友好相处,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轻易显露,给人以稳重、沉着的印象。这也是布莱德雷一生中福星高照、平步青云的一个重要因素。
  布莱德雷仍然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一笔一笔地攒钱,准备在1911年秋天进入密苏里大学读书。母亲再婚后已有继父照顾,布莱德雷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顾虑。从布莱德雷的家族看,并没有从军的传统。祖父曾在联邦陆军中当过二等兵,但只是生计所迫。父亲把布莱德雷培养成神枪手,但从未想过让儿子去当兵,他生前希望布莱德雷成为一个医生,或做一个知识分子。
  布莱德雷本人也从未有过从军的念头,他根本不知道从军也是一条生活之路。是全日学校负责人约翰·克拉森改变了布莱德雷的人生目标,一天,他对布莱德雷说:你为什么不报考西点军校呢?
  西点军校?布莱德雷疑惑不解,他对此一无所知。我交不起西点军校的学费。
  克拉森对布莱德雷的天真报以大笑。他告诉布莱德雷,西点军校不仅免交学费,而且每月还发少量零花钱,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求之不得呢。
  我怎样才能进入西点军校呢?布莱德雷觉得这是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你必须首先得到一名国会议员的提名选派,然后参加考试。按规定,每个众议员和参议员每四年可向西点军校选送一名学员。克拉森耐心地教导布莱德雷。
  回家以后,布莱德雷把考西点军校的事告诉了母亲。可母亲知道西点军校远在纽约州,离莫伯利千里之遥。她舍不得儿子离开家里。
  几天以来,布莱德雷始终摆脱不了西点军校的影子,他觉得西点军校是专为他这样的穷光蛋而设立的。他鼓足勇气,工工整整地给密苏里州的议员威廉·M·拉克写了一封恳切的信,表明自己想考西点军校的愿望。不久,远在50公里以外居住的议员来信了,布莱德雷心里怦怦直跳,不知信中说些什么。
  拉克来信表示了歉意,他说目前没有空额可补,他本人才任议员三年,要等一年以后才有资格选派考生。
  布莱德雷大失所望,决计按原计划上密苏里大学。
  1911年春天,布莱德雷正在为报考密苏里大学作准备。恰在此时,国会修改了向西点军校选送学员的法案,规定众议员和参议员每三年便可向西点军校选送一名学员。
  拉克获知修改法案这一消息后,于627日给布莱德雷写了一封信。信中告诉布莱德雷,他已经选送基特斯维尔的一名叫登普西·安德森的男生。但他的智力测验和体格检查均不理想,而候补生又有两项不符要求。拉克客气地告诉布莱德雷,如果他确实想考西点,可以列为选送对象,考试定在75日,地点是圣路易斯的杰斐逊兵营。
  离考试仅有8天了,布莱德雷考虑了两天。他查阅了有关西点军校的资料,知道考试科目包括他已荒疏的地理、几何、代数,还有他最没把握的英语。离开学校后,布莱德雷一直忙于生计,只是在晚上温习一下功课。到第三天,他还没拿定主意,他想,安德森肯定准备了好长时间了,自己鲁莽投考,弄不好会将维持生计的几个钱白白浪费在报考的路程之中。
  布莱德雷满腹疑虑地回莫伯利中学找他父亲的朋友,现任负责人J·C·李利征询意见。他们反复推敲,多方讨论,最后李利劝布莱德雷不妨一试。这时,布莱德雷仍舍不得花一大笔钱前去下这个赌注,打算向巴什铁路请几天假并申请兔费车票,如能如愿,他就去闯一闯。
  铁路当局欣然应允,74日,布莱德雷踏上了赴考的征程。迈出这一步,对他而言是多么艰难,生活的窘迫以及对考试的毫无把握,紧紧困扰着他那弱小的心。
  考试设在杰斐逊兵营,这次前来应试的学生共有12人,包括正式生和候补生。布莱德雷直接的竞争者安德森自然也在其中。他是基特斯维尔前任司法长官的养子,其父是拉克议员的密友。安德森为考西点军校足足准备了一年,布莱德雷获知这一点后几乎吓破了胆。
  考试安排在4天中进行,每门考4个小时。考代数那天,布莱德雷几乎要彻底气馁了。这门课及格分数是做完67%的试题,布莱德雷冥思苦想,怎么也做不下去。2小时过去了,他才完成不到20%的题目。
  心灰意懒的布莱德雷收起试卷,准备提前退出考场。可是,当他走到监考官那里交卷时,全神贯注地在看书的监考官连头都不抬。布莱德雷生怕打扰考官,硬着头皮又回到座位上去。正在此时,布莱德雷忽然来了灵感,思路变得清晰起来,他赶忙伏案操作。4小时考试结束时,布莱德雷奇迹般地做完了67%的题目。
  剩下的课程,布莱德雷也坚持做完了。他感到考题很难,但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
  布莱德雷没抱什么希望和幻想,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车间去打工。他认为,自己的考试成绩肯定不理想,也没有什么社会关系。报考西点军校的考生,多多少少都有点社会关系。特别是布莱德雷的竞争对手安德森,他是高官的养子,又有拉克议员力荐。按常规,布莱德雷根本没有被录取的可能。这正是:穷困偶遇热心肠,非分之想考西点;曲折离奇赴考场,金榜提名待何时?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天涯在线书库

第二章 西点锻造

时来运转入西点,千锤百炼奠基业;
           热衷体育结豪杰,学业有成赴征程。

  西点军校全称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该校是根据180274日国会通过的法案而建立的以培养陆军初级军官为目标的初级院校。西点军校因培养出无数的杰出将领而名震世界,它坐落在美国纽约市北边约80公里的地方,东邻哈得逊河。
  虽是一所陆军初级院校,西点军校却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在校园中,设有许多伟大将领的纪念室,如格兰特纪念室、罗伯特·李纪念室、谢尔曼纪念室等,目的是向每一届新学员灌输学校的传统和精神。格兰特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的名将,并于18691877年任美国第18任总统;谢尔曼则是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队的西线指挥官,声名显赫;罗伯特·李与上述二人不同,他是南方军队的司令。有趣的是,北方的格兰特和南方的李将军均出自美国另一位名将温菲尔德·斯科特的门下,斯科特本人死后还葬于西点军校。
  布莱德雷考完试以后又回到车间打工,他对西点军校的光辉历史一无所知,更想象不出西点人是什么模样。作为一名贫穷的乡下孩子,他不敢有什么奢望。从内心深处,他只想到西点军校是为穷人的孩子开办的,那里可以免费求学。
  1911727日,这是布莱德雷一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他收到了一封改变他命运的电报。那封电报通知他,他已考取西点军校,井命令他在81日中午以前到校报到。
  西点军校录取了我?会不会弄错?这是布莱德雷看完电报后的第一个反应。喜从天降弄得布莱德雷不知所措,他呆呆地盯着电文,觉得自己在做梦。
  待他清醒过来时,布莱德雷仍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错误,他回想起考试的情景,不相信自己能被西点军校录取。于是,布莱德雷匆忙地去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安德森打电话,证实电报的可靠性。
  安德森坚定地告诉布莱德雷,他自己根本没收到任何电报,并肯定被录取者是布莱德雷。第二天,即728日,布莱德雷收到了拉克议员的来信。拉克代表官方通知布莱德雷:登普西·安德森因有些科目不及格而落选了,布莱德雷的所有考试科目都合格,他是这场竞争的胜利者。布莱德雷看完信后欣喜若狂,赶紧向母亲报喜。
  拉克议员还在信中一再表示,布莱德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考,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也是他的光荣。拉克衷心地祝贺布莱德雷考试成功,从而成为西点军校光荣的一员。最后,拉克议员还鼓励布莱德雷,坚信他能胜任西点军校的学习,将来能在军队中担任高职。
  一阵欢乐之后,布莱德雷又开始感到内疚,在这次应考中,他总觉得自己抢夺了本该属于安德森的机会。于是,他又主动地给安德森打电话,并要安德森去西点军校。安德森非常佩服布莱德雷的为人和勇气,他坚决拒绝了布莱德雷的善意:不!你是胜利者。
  命运的突然改变多少给家里带来了喜气,母亲舍不得独子的离开,喜悦中带有忧伤。家里依然很拮据,布莱德雷搜罗了一堆衣物,打上包裹托运到西点军校。730日下午,布莱德雷手里提着仅装有一套换洗衣服的手提箱,带着100美元现钞独自向莫伯利车站走去。临行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保重身体,少花钱,经常给家里来信。
  81日,布莱德雷兴致勃勃地向西点军校值班中士报告:
  报告,考生布莱德雷前来报到,请求分配任务。
  1911年,西点军校共有600名学员,规模还不大。布莱德雷这一届学员占了265人,是全校学员人数的44%。按计划,这一届学员正式报到的日期是614日,因法律改变而推迟报到的学员共有14人,包括布莱德雷在内。当推迟报到的学员赶到西点军校时,大部分学员已到被称为大平原的夏令营进行为期7周的艰苦训练了,学员们称这种训练为劳役,意指非常严格、艰苦。对迟到的14名学员,学校当局冷眼看待,在他们升入高年级之前,谁也没指望升为军士或军官。
  大平原训练的目的是向学员灌输军事生活的准则。近似野蛮的训练从基本的野战训练开始,学员们住在帐篷里,每天进行队列训练、背包行军、站岗放哨以及布置射击场等科目的训练。教官们和高年级学员常用粗暴生硬的方法来训练新学员:
  挺胸!收腹!再挺一些!再挺一些!头抬高!下巴往里收!这些口令,不容任何一个人反应迟钝,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得百分之百的准确。在大平原,无论你是出色的运动员,还是考试的尖子;不管你是娇生惯养的宠儿,还是恃强凌弱的恶棍,都得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稍有闪失,就会招致一顿臭骂。教官们经常用浑蛋约翰先生混蛋加德先生这一类的称呼代替学员的名字。学员们在此必须告别平民生活,甚至也告别了原来的名字。布莱德雷本是苦孩子出身,他对这些训练没有大的不适应,至少不用叫苦连天。
  高年级学员戏弄低年级学员的做法在这时十分风行。他们经常要低年级学员长时间地伸臂平举体操棒,或者双腿在桌下伸直,还经常处罚新学员俯身在一根柱子上做出游泳的姿势,如此等等。新学员不得违抗命令,他们能说的唯一一句话是是,长官
  在日常的训练中,新学员要学会如何铺床叠被、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和放置步枪,连何时刮脸、擦鞋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大平原,布莱德雷编入了早已到达的大队人马中二当时,全校600名学员编成6个连,每个连100人,按个头高低编成。布莱德雷头一年编入了第1连,第二年又调到第6连一直到毕业。布莱德雷在射击训练中,成绩非常优秀,经常打中靶心,这得益于他在密苏里打猎多年的经历。这一点,同班的学员望尘莫及。
  西点军校的训练是残酷无情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对人的一种折磨。对于这种训练,布莱德雷后来称之为具有积极作用的副产品。高年级学员对低年级学员的捉弄和处罚,磨练了人的意志,它让人牢牢记住了等级、权势,教会每个人无条件地、迅速地执行命令。
  训练是用纪律来维持的,行政记过或训斥是强迫学员执行命令的手段。每一个学员每月允许记过9次,超过1次,就得扛着步枪在指定的地方走1小时。这种带有羞辱性的惩罚,布莱德雷也挨过多次。一次是因为他的步枪碰到了帽子,另一次则是因在就餐时衣领没有整理好。
  西点军校的行为准则是义务、荣誉、国家,它要求学员忠诚老实,而且是永远忠诚,绝对服从。对于违犯纪律的行为,每个人都要敢于揭发报告。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如实报告,撒谎和欺骗则会被立即除名。
  20世纪初,美国的政治、经济、技术以及社会风气都在发生变化,而西点军校仍恪守它的传统,声称它不是改革的对象。他们仍用固有的方式、方法训练学员,让学员过着一种斯巴达式的生活。冬天,学员住在冰窖一般的房子里,夏天,房间热得像火炉,食物也相当粗糙无味。但是,这种生活养成了每个人的军人品质,把学员敲打、塑造、锤炼成绅士和优秀的军官。在课程上,西点军校侧重于土木工程和军事工程,内容极为狭窄,只开少量的文科和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则是多年或十几年一贯制,很少更改。布莱德雷擅长数学和抽象思维,在学习上并不费力气,还一直帮助同室的一位叫本杰明·W·米尔斯的同学。米尔斯来自南方的佛罗里达,缺乏生气,一直违犯校规偷偷吸烟。布莱德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辅导他的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否则他连一年级都混不过去。
  尽管学习和训练是那么枯燥无味,西点军校的业余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倡导体育运动便是其一大特色。学校里有各种代表队,并经常参加院校间的体育比赛,项目包括摔跤、拳击、马术、击剑、游泳、足球、篮球和棒球。大家十分崇拜那些优秀的运动员,捧之为明星。那些体育尖子享有与普通学员不同的待遇
  布莱德雷从一年级起就加入了打棒球的行列,不久便被誉为击球正确、掷球准确,擅打曲线球,臂力好的优秀选手。1912年,布莱德雷入选西点军校棒球代表队,得到了高年级学员的承认,和他们一起参加训练和比赛。渐渐地,布莱德雷对高年级学员不必总称长官了。
  1912年秋天,布莱德雷参加了各种比赛,他的同班同学艾森豪威尔前锋因膝盖受伤而被迫退出球队,只好去当啦啦队长。艾森豪威尔是德国人的后裔,他的祖先最早于18世纪移居北美,后辗转定居得克萨斯州。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出生于1890年,他是父母生养的第三个儿子。艾森豪威尔的降生又给家里增添了困难,父母只能靠做工维持生活。因此,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的处境大体相同。他高中毕业后也因经济拮据而辍学,企图靠打工来挣些钱,然后再上大学。后来,在好友哈兹利特的鼓动下,艾森豪威尔报考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后因超龄(已满19岁)而未如愿。由于西点军校对学员的年龄限制不那么严格,艾森豪威尔便在州议员的推荐下报考了西点军校,成为布莱德雷的同班同学。
  艾森豪威尔是一位相貌堂堂、笑口常开的人。他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很讨人喜欢。在学习上,艾森豪威尔不怎么用功,也不在乎军阶的高低,多次因违纪而降衔。有一次甚至从厕所逃出军营,租船到哈得逊河上游的纽堡镇去大吃一顿。由于艾森豪威尔能很轻松地对付学校的课程,自己又喜好交际,因而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体育活动上,结交各路豪杰。在19121113日的比赛中,历来所向披靡的艾森豪威尔不幸膝盖受伤,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直到三年级,他走路还是一颠一跛的。在此后的戎马生涯中,艾森豪威尔经常受膝伤的困扰。在西点军校,布莱德雷与艾森豪威尔的关系很平常,在体育活动中接触比较多,但关系并不特殊。艾森豪威尔在西点军校担负起啦啦队长时,表现出杰出的领导才能,不过,当时谁也没想到他日后会成为盟军最高司令和美国总统。
  1913年,布莱德雷这一届学员被核准休假了,他返回家乡莫伯利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在为期两个半月的休假中,布莱德雷每周在莫伯利半职业体育代表队中参加3次棒球比赛。更重要的是,布莱德雷一直钟情的玛丽·奎尔已经从圣克劳德师范学校读完二年的课程,并在明尼苏达州艾伯特利的一所中学任教。这次,玛丽也回家过暑假,布莱德雷得以和玛丽频繁接触。两人常和亲友外出野餐,或到基督教堂参加集会,或去戏院看戏,或坐在玛丽家的门廊里聊天。假期结束后,玛丽和妹妹萨拉·简将前往哥伦比亚,奎尔夫人要她们在那里上走读大学。布莱德雷与玛丽分别时,依依不舍,他们相约每月通信一次,爱情的种子已深深地在俩人心里扎下了根。
  19141915年是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的最后一年。在14名候补学员中,布莱德雷第一个被提升为第6连的中士学员,后来又晋升为少尉学员。不幸的是,1914年才成为校橄榄球代表队队员的布莱德雷也在比赛中弄伤了膝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对保守的西点军校产生丝毫影响,它远离尘世,因循守旧,教学内容仍以南北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战例为主。战争中新出现的战术、技术几乎传不到校园中夹。布莱德雷只好从公开出版的报纸和杂志中了解战争的动态。
  19156月,布莱德雷从西点军校毕业了。由于体育活动太多而影响了布莱德雷的成绩。第一学年,布莱德雷的成绩在全年级居第49名,二年级降到了第53名,三年级又跃升为第43名。毕业时,布莱德雷居164名毕业学员中的第44名,艾森豪威尔的名次是第61名。西点军校1915届学员入学时共有265名学员,第一学年结束时,许多学员被淘汰,人数减为212名。到第四年,仅有164名学员毕业。布莱德雷能顺利度过四年的严格训练和艰苦的学习,并居全年级第44名,已经相当优秀了。布莱德雷的数学成绩相当优秀,但英语这一门课的成绩又最差,结果拖了后腿,影响了他的名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布莱德雷所在的班级后来成了西点军校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明星辈出的班级164名毕业学员中,有59人后来获得准将或准将以上军衔,真可谓是将星之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这些西点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指挥才能。在这个将星闪耀的群体中,满脸带笑、一头金发的得克萨斯人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成了五星上将和美国总统;身材瘦高、满头少白灰发的布莱德雷亦成为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此外,成为四星上将的有约瑟夫·T·麦克纳尼和詹姆斯·A·范佛里特;成为三星将军的有约瑟夫·M·斯温、乔治·E·斯特拉特迈耶等人。
  对于布莱德雷这样的乡下孩子而言,西点军校是他取得成功的摇篮。1946年,丘吉尔前往五角大楼会见30名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最杰出的美国陆军和陆军航空队将领。丘吉尔嘴里叼着一支大号黑色雪茄,仰坐在椅子上,和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等人随意地交谈着。当他们讨论到将领是天生的还是造就的这一问题时,布莱德雷五星上将承认有些将领是天生的,但更多的将领却是培养出来的。
  1915年,艾森豪威尔就满怀信心地在《榴弹炮》年鉴中写道:布莱德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如果他一直保持开始时的速度,终有一天,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会向自己的子孙夸耀:'不要忘记,布莱德雷将军是我的同班同学
  我们无法考证艾森豪威尔出此预言的依据,但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勇气,特别是他在棒球和橄榄球方面的特长,给艾森豪威尔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良好印象。
  布莱德雷在自述中坦率地评价了他在西点军校的成就,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获益最大的几年。西点军校把布莱德雷塑造成一个合格的职业军人,使他从一个乡下孩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军官。西点军校的磨难、锤炼开阔了布莱德雷的眼界,把他训练成为作风严谨、思维敏捷、体格健壮的优秀军人。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热衷于体育运动的布莱德雷不仅精通了许多运动项目,而且在体育运动中了解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征战中,布莱德雷便是依据他在体育运动中所了解的人物个性,恰如其分地使用手下的将领。布莱德雷说:后来留在陆军的1914年的西点军校棒球队员,都成了将军。体育运动的确为西点军校学员提供了巨大的活动舞台,汇聚了各路豪杰。
  1915年布莱德雷从西点军校毕业时,美国陆军部队只有可怜的10万人,其中军官仅有5000人。对于布莱德雷而言,选择兵种服役是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艾森豪威尔选择了步兵,他的膝伤使他很难在骑兵或工程兵中服役。那么布莱德雷又是怎样选择的呢?他是古有选择的余地?这正是:面临抉择征程远,漫漫人生待求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天涯在线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