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姓起源、字辈及家谱存世情况

 细雨青衫 2012-09-18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夏王朝时期有个叫“平”的人(其后有平),曾帮助夏王灭掉了有穷氏(佐夏灭穷),从此有了自己的封地温(厥用祚土),建温国,称温平,其后代就在封地繁衍生息并世袭着温平的温侯之位(子系因其邑,仍其侯)。温国在商王朝时期改称温邑(今河南温县),其世系仍未变,平的后裔仍沿袭温侯之位。
    温侯传至第二十六代温人(人名,温侯的第二十六代传人)时,温邑地成了周王朝的地邑(邑于周),温人被任命为司马,改封于山西郄地(别封于郄,即郤,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在郄地,温人仍承续着温侯之位,其家族更加昌盛(以缵以起),在其后代中,出现了温序、温忠、温恢、温羡、温良、温峤、温义等一系列著名历史人物(曰序而忠,曰恢而智,羡良峤义)。此后该支温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苏忿生,传说是商末纣王国丈苏护的小儿子。
    周武王起兵伐纣后,苏护父子数人皆随周武王反商,先后牺牲,只留下小儿子苏忿生。周武王姬发建西周王朝后,因苏氏家族伐纣有功,封于冀州故乡十二邑,建苏国,都温城(今河南温县)。而苏忿生则出任周王朝六卿之一的的司寇,掌管刑法牢狱。
    在史籍《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温城,温故国也,苏忿生封。”在史籍《扬长而去志》中记载:“故温城在怀川温县西三十里,汉后以为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今温县夏庄有苏氏祖坟之地,南有苏庄是其故家,西有苏城之都,即温故城。
    春秋时期,苏国东邻郑国抢掠苏国的麦子,苏国君主苏子找周桓王评理,不料周桓王姬林惧怕强大的郑国,反而把苏国东边的县邑干脆割给郑国,苏国因此与周王朝关系破裂。
    周襄王姬郑元年(公元前651年),姬郑即位,而太子颓则在五大夫的支持下叛乱,关、虢两国帮助新即位的周襄王姬郑平息了叛乱,太子颓逃到苏国,苏国君主苏明将其安排到燕地。
    后苏国怕周襄王报复,遂在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投靠了北方的狄戎,谁知狄戎反而乘机灭了苏国。苏明羞愤之下,让儿子苏子携族逃往卫国,自己则自缢而亡。
    苏子逃亡卫国后,以故国都邑“温城”之名为姓氏,称温子,从此诞生一支温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字子于。
    苏国被狄戎灭国之后,在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晋襄公姬欢元年,公元前627年)的晋、狄之间的“箕之战”中,唐叔虞的后代晋国击败狄戎,苏国故地成为了晋国之地温邑。
    在周简王姬夷八年(晋厉公姬寿曼三年,公元前578年),发生了晋、秦两国之间的“麻隧之战”(今陕西泾阳),晋国大夫郤至在外交和军事上都立有功勋,使秦国几世不振,消除了晋国的西鄙威胁,因此河内温邑(今河南温县)就成为了郤至的封邑,因此郤至又称作“温季”。
    在周简王十一年(晋厉公六年,公元前575年)的著名“鄢陵之战”(今河南鄢陵)中,郤至又指挥晋军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晋升为晋国的执政上卿。从此,郤氏一族三家权倾晋国朝野,而且独断、专权、贪婪,引起其他大夫和家族的嫉妒。
    晋厉公姬寿曼(姬州蒲)对郤氏家族专权很不满,早就想找借口除掉国内的强宗大族。有一次,晋历公带着群臣打猎,郤至打着一头野猪,派人给晋历公送去,却被晋历公宠幸的寺人孟张夺去,郤至一怒之下射死了孟张。晋历公对此大为恼火,怒道:“季子欺余!”(这家伙欺负到我头上来了!)遂决定除掉郤氏。
    这个消息立即被郤氏家族知道了,中军佐(中军副元帅)郤錡便主张先攻杀晋历公,郤至却认为宁可被杀也不能犯上作乱,新军将(新军元帅)郤犨还没有拿定注意,结果就被晋历公纠合了一批与郤氏有怨仇的臣子,在周简王十二年(晋厉公七年,公元前574年)农历12月灭掉了“三郤”。
    在郤至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躲过杀劫逃到其他诸侯国者,便以原郤至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温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温氏正宗。
    因郤至明知君主要杀自己,他仍以死来表忠心,是古来少有之忠臣,故尔温氏族人大多尊奉郤至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族人多改汉字单姓为温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史籍《唐书》记载,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武则天)称制。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元,上尊号“圣神皇帝”,以洛阳为神都,建立起武周政权,接着大肆杀戮不服从自己的唐朝大臣。期间在农历闰9月15日杀了彭城长史刘易从,将其子刘升流放岭南,后免罪放归。
    刘易从,是唐朝重臣、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刘审礼的三儿子,为官正直清良,深得彭州(今四川彭州)百姓爱戴,但因反对武则天把持朝政,因此获此劫难。刘升获释后,改姓为温氏,其后裔子孙因之,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康居国国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唐书》记载,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个康居国,是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之国,为著名的“昭武九姓”核心国。
    康居国,简称康国,位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康居国设大臣三人,共掌国事。
    康居国曾有一度兵马强盛,国民多是“赭羯”即战士。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唐高宗以其地设为大唐康居都督府,授其首领弗忽曼为都督。
    到了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又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居国国王。
    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大食国(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阿巴斯王朝)攻破康居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与大食国缔结条约,但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再次上表,请唐朝政府助其反抗大食国。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封乌勒伽之子咄曷为钦化王,后入居中国,逐渐汉化,自取汉字单姓为温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斡恩真氏,源出蒙古豁罗剌思部,亦称火鲁剌思部,即后来的郭尔罗斯部。
    在蒙古部摆脱匈奴的控制之后,分为尼鲁温蒙古和迭尔列斤蒙古的时期,弘吉剌惕部人迷薛儿·玉鲁生一子,名叫豁罗剌思,他组织了豁罗剌思氏族,其后人以豁罗剌思为姓氏,成为弘吉剌惕部的分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史料中曾以“火鲁剌思”、“郭尔罗特”等文字出现,在史籍《蒙古秘史》中则以“豁罗剌思”予以表述。
    在成吉思汗铁木真初兴时期,豁罗剌思部曾反对过他,后来又支持和参加他统一漠北的许多战争。成吉思汗分封领地的时候,豁罗剌思部随同哈布图哈萨尔游牧于大兴安岭西麓地区,其定居的一个嘎查(大村,今行政村)名称为斡恩真,遂以地名为姓氏,后有改汉字单姓为温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苏禄国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温氏,源出明朝时期融于回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领包括家人在内计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因病逝世于今山东省德州市的北营村,留下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及王妃守墓并定居中国。后因温安兄弟俩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来便融入了回民族当中。其兄温塔刺取名字首音为汉姓温氏,安都鲁亦名字首音为汉姓安氏。
    关于该支温氏(安氏)的来龙去脉,在温氏十六世孙温寿文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编修的《温安家乘要录》中作了详细记载,今天颇具研究参考价值。
    另据薛文波所撰《回回姓氏考》一文记载,河北保定地区安、温两家回族“有安温两家不分之说”,并”自言其先世为蒙古人,来自蒙古安塔拉之温都鲁地区,以地为氏。其先世弟兄二人,采用汉姓,系按两地名之首育分安、温二姓。”依据这段'自言”来看,如将其“蒙古地名”中的“安塔拉”和“温都鲁”的首字一对换,这便是当时在山东德州的苏禄东王之子“安都鲁”、“温哈刺(塔拉)”。
    至今,山东德州和河北保定均有“温安(安温)两家不分”、“其先世兄弟二人'采用汉姓’”之共说,显然是同出一脉。“人名”与“地名”之别,只恐是另有原委。
    显然,山东德州与河北保定的温安(安温)两姓应为同祖同宗。今温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河北地区。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长白先民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布特哈志略》记载:
    ⑴.满族温佳氏,满语为We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⑵.满族温察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撒部,满语为Wenc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⑶.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温敦氏、温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称温都尔氏。后多冠汉姓为温氏、孔氏、都氏、文氏、闻氏等。
    ⑷.满族温察拉氏,满语为Wencara Hala,世居黑龙江讷穆尔河温察拉屯(今黑龙江上游支流),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⑸.满族温彻亨氏,满语为Wenceheng Hala,满语“神鼓”。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⑹.满族温登额氏,亦称文车亨氏、稳赤亨氏、温都尔氏,满语为Wendenge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⑺.满族温特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温迪掀部,金国时期称女真温迪罕部,以姓为氏,满语为Wentehe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朱舍里(今吉林临江松花江上源塞朱伦河即二道江流域)、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高山族、布依族、土家族、黎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温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温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温平、苏子(温子)、温季(郤至)、刘升、温喀刺。

   
迁徙分布
    温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四位,人口约二百三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4%左右。
    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温氏,有一支于西周初年迁到甘肃祁连山,并融入古康居国中,部分未能越葱岭者,遂留居于新疆南疆,建立温宿国(今新疆温宿)。
    西汉初期,有恂侯温疥(乃温季之裔)有子名仁,仁子温何迁居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此后,温氏后裔以太原为繁衍中心,逐渐形成温氏太原郡望。汉元康四年(公元前66年),长安公士申请皇帝下诏,命温何孙温福回归故里。后温氏逐渐扩散到河北清河、枣强以及山东东平、高唐、临清、武城诸县,并发展成为温氏平原、清河郡望。
    晋朝永嘉之乱后,温氏随晋室南迁,刘琨记室太原祁人温峤南迁后出镇洪城(今江西南昌),子孙留居当地。
    唐朝末期,裔孙温九郎避黄巢之乱,迁闽南。另有温氏一百四十世温尚简,由河南洛阳迁江西石城皂角水定居,其曾孙南皋由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乡,皋次子瑾名铜宝,其裔孙分布闽、粤、赣各地,故此三地温氏多奉铜宝为大始祖。此际,任虔州刺史的温厚宗迁居福建,其后裔分衍清流、长汀、石城、龙岩各地。
    宋朝时期,厚宗裔孙元秋长子德带,次子德坤迁广东兴宁,季子德明徙江西兴国,四子德良迁上杭、连城。宋朝末年,九郎子孙分支再入粤东。六郎公徙居梅县,为松源乡开派祖;贵和公为五华开派祖;良彬公为梅县小用乡开派祖。
    明朝初期,温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明嘉靖年间,念三郎由宁化迁广东廉江。
    至清朝末叶,温氏族人已广布全国各地,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
    如今,温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温氏人口的25%以上。

   
郡望堂号
    1.郡望: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汲 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2.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三公堂:唐朝时期,温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雅儒堂:资料有待补充。
    梅香堂:资料有待补充。
    预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武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宗祠通用对联
    1.四言通用联: 
    六龙世泽;三彦家声:此联为温氏宗祠“三公堂”堂联。
    写秾艳调;具卿相才: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温庭筠,寄住江东。每次考试时,都押官韵,作赋八叉手而成八韵,当时号称“温八叉”,多次考进士不中,仕途不得意,大中末年官方山尉,官至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现存词六十多首,在唐朝词人中数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并州祁人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隋朝诗人恭道衡见到他们,说“三人都具有卿相才”。温彦宏隋朝历官东宫学士、长安尉,因父亲去世而离职,隋末战乱,不再做官。唐高祖李渊镇守太原时,任他为记室参军,专门掌管文翰,武德年间官至工部尚书,太宗时官礼部尚书,封黎国公。著有《大唐创业起居注》。温彦博隋开皇末年对策高第,官文林郎、幽州总管罗艺的司马,后随罗艺归唐。曾以并州道行军长史在太谷与突厥作战,兵败被俘,因不肯说出唐兵多少、国内虚实,被囚禁在阴山苦寒之地。太宗时被放还,官中书令(宰相),封虞国公,尽心政务,有关国家利害的事知无不言,后任尚书右仆射。温彦将隋朝仁寿年间官羽林骑尉。唐高祖起兵时,任他为太原令,后随秦王李世民攻西河,官大将军府记室。武德初年官至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
    才谐三子;诗美八叉:同上。
    雅闻鹏举;明澈犀然:上联典指北魏时期的温子升,字鹏举,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下联典指晋·温峤,咸和初年为江州司马,镇武昌,后封始安郡公,朝议将以辅政,固辞还镇。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意甚恶之,旋风中,至镇末旬而卒。
   
    2.五言通用联:
    三彦家声远;六龙世泽长:此联为温氏宗祠“三公堂”堂联。
     
    3.七言通用联:
    二美号西昆之体;三人皆卿相之才: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诗风为北宋“西昆体”诗人所尚。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俱有才名。隋朝时期的诗人恭道衡见到他们,说“三人都具有卿相才”。
    玉镜台老奴得偶;枢密院学士有声: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温峤娶其姑之女,礼毕,女却扇笑曰:“我固疑是老奴。”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温仲舒官枢密直学士,与寇准齐名,人称“温寇”。
     
    4.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支温氏华裔是由公元十八世纪初从广东省潮洲移居到庯宪的。
    源出潮洲,南海支流经五世;地居温带,藤城德树自千秋: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此联典出温氏华人家族的历史渊源。
    半月烟波,泛宅陶公宜小隐;宪南风物,寿人橘井久传家: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此联典出温氏华人家族的职业属性。
    莶得华裔中出来,孔孟真传,轩歧妙谈;况当财界上理会,管商旧学,欧美新闻: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此联典出温氏华人家族在西力东渐后,华人在生存方式上的积极应对。
  
    各地主要
字辈排行
    广东粤东温氏字辈:“叔虞始封唐太原始发祥有晋乃南渡忠武著建康江石再迁播岭表显荣光箕裘节济美种族日蕃昌贤豪相继起富贵海天长宗团期永固奕祀庆流芳”。
    广东翁城、长宁(新丰)温氏字辈:“大所道秉观能以正立定乃汝则必福景玉树宝文可泰锡晋仁敬子惠奕世永庆”。
    广东新会温氏字辈:“周中有郁良自东廷绍邦孔象文仲宣芳龙光克(得)振奕世传扬连成显达永长祯祥”。
    广东揭西温氏字辈:“世运登熙启大明卜贤扬俊庆皇灵日新应会希先圣充受恩嘉耀祖庭”。
    广东清新太和镇、太平镇、高田镇温氏字辈:“德若斯云大超光奕世连朝廷立过仕定必安邦先贤良君子志英雄佐国家勤中能俭事乐业定荣华”。
    广东清新沙河、新洲、太平、三坑、山塘、浸潭温氏字辈:“魁子贞信国作述诒谋善光华衍庆长宏基崇远厚兴发大超常”。
    广东清城源潭镇联塘、联安温氏字辈:“科缉清远长安邦定国会明亮日月新时照五方……”
    广东阳东温氏字辈:“发良衍贤先秀挺习启振绍其祥传来世代昌荣宗开大业兰桂满朝香”。
    广东新峰(普宁高埔、船埔)温氏字辈:“子景上千仲明尚大时尔学士宗祖荣昌习文演武奕世名扬贤才蔚起端振纲常诗礼守训首义有方德尊爵贵品正客庄运逢交泰斯际期堂”。
    广东廉江长山镇、塘蓬镇、长沙垌、大坡村、博白县、石岭水尾外村、陂波、凉伞树下、林松、防城、宁明温氏字辈:“永定登科贤才□昌生全用世积厚荣光家声远振国泰民安学业蔚起经济其祥”。
    广东廉江营仔镇、横山镇温氏字辈:“上清新肇玉广裕其德明文章成锦秀永世达朝庭”。
    广东花都北兴镇温氏字辈:“良三文清学其心国庆荣光宗隆德业耀祖显声名美盛求开创贤才贵守成传为长发达立定永章程”。
    广东花都狮岭镇温氏字辈:“启良道君庭安全万福成和习文章远德厚应荣兴”。
    广东澄海温氏字辈:“勉汝志于学良思益友亲文章华国士猷烈经邦臣祖德千年远宗功百世新子孙永济美荣耀庆恩伦”。
    江西万载温氏字辈:“宗良(克)尚玉温思廷嘉润(和惟)春圣世文光大英明俊秀伦天开奇彩凤人萃瑞祥麟桂茂香傅远兰芳枝永新景运同元泰朝家代作宾”。
    江西上高温氏字辈:“学成日心明”。
    江西广昌温氏字辈:“传家秀典木”。
    山东临朐温氏字辈:“士大京佃邦明志”。
    山东莱西温氏字辈:“世正立吉远广华继续长”。
    山东冠县温氏字辈:“金玉魁贵传家之宝”。
    四川达州温氏字辈:“停美秀作国珍”。
    湖北钟祥温氏字辈:“大文天德广兴后勇传加”。
    贵州织金温氏字辈:“永兴德业在(再)朝中文美纯修万事丰”。
    云南昭通温氏字辈:“武必听朝廷仕正国太平光宗照远祖永久现麒麟”。
    重庆梁平温氏字辈:“庆贤良学仕传家远富贵发吉祥”。
    山西温家楼温氏字辈:“友仲玉昌学志远”。
    内蒙古包头温氏字辈:“国……月德宝锁明建”。
    菲律宾苏禄东王回族温氏字辈:“秀士希庆宗绪克昌守先延泽长凿骑祥”。
    辽宁温氏一支字辈:“进(贤)光(明)斗(星)祥朝王(旁)绍守震祖学传天兆家继昌玉会永广长兴”。
    温氏一支字辈:“世温厚仲立传家国开宗贤乃道之宝儒为席上珍”。
    温氏一支字辈:“全秀永在海(树)志”。
    温氏一支字辈:“贤豪相继起富贵海天长”。
    温氏一支字辈:“庆广洪兴永智多富德清盛金荣桂景宝国凤连鸣”。

    国内主要家谱文献

11017【全国】温氏家谱不分卷
   (清)温藏麟 温成泰等修
    清顺治十二年(1655)至咸丰十年(1860)间续修
    写本
    新疆大学
1l018【山西祁县】温氏家谱二卷
    (清)温秀容校定
    清嘉庆十八年(1813)钞本
    山西祁县文管所
1l019【浙江常山】温氏宗谱三卷
    浙江常山县同弓乡山明村
    注:陈辅始修於明万历二十年。
11020【浙江常山】温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同弓乡山明村(存二卷)
11021【福建漳洲】龙谿太原温氏衍派温氏族谱
    (清)温克忠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钞本 一册
    台湾
11022【福建漳洲】龙谿太原温氏衍派温氏族谱
    (清)温献琛钞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钞本 一册
    台湾
11023【福建上杭】福建温家族谱不分卷
    (民国)温先留等修
    民国十一年(1922)香港刊本 一册
    美国
11024 广东五华温氏族谱
    (清)温鸣泰序
    清嘉庆十四年(1809)钞本 一册
    台湾
11025【广东五华】温氏族谱一卷
    温桂龜钞本
    广东五华县公安局
11026【广东五华】温氏族谱□□卷
    钞本
    广东五华县公安局(存四册)
11027【四川新都】温氏庆馀祠族谱十卷
    (民国)温兴玉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成都天章石印社石印本
    十册
    四川图
11028【陕西】关中温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温良儒编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温氏丛书》第三集
     一册
    北图 历史所 上海师大 福建图 广东 中山图 西北农学院 陕西汉中市图
11029【香港新界】粉岭龙头温氏族谱不分卷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写本 一册
    美国
11030【香港新界】西贡豪涌温氏族谱不分卷
    清乾隆五年(1740)钞本 一册
    美国
11031 温氏东支族谱
    (清)温璞 温瑗纂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钞本 四册
    北图
11032 温氏馀庐祠族谱十卷
    (民国)温兴玉等编辑
    民国十二年(1923)石印本 十册
    北图
11033 温氏族谱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二册)
11034【河南】温氏族谱不分卷
    大清光绪二十二年钞本 两册
    河南省鲁山县公安局 温金岭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