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出肺腑语语真,句断肝肠句句泪

 dtmz 2012-09-19

出肺腑语语,句断肝肠句句泪

——袁枚《祭妹文》拜读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 472000


 
   袁枚(1716-1797)清代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善为文。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时因父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下购置一处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养母行孝,教书写作,吟咏其中。广收弟子,女弟子尤众,开一代男女同堂教育风气之先河,人称随园先生。其友钱宝意作诗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自己作一幅对联自况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在随园中渡过了近五十年的隐居闲适生活。袁枚是乾嘉时期文学大家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是清代倡导写真性情诗人,他认为心之声,所表露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袁枚的散文创作也是情真意实,质朴清新,常为楷模。他的《祭妹文》欧阳修的《陇冈阡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因哀婉真挚感人至深平实质朴、情真意切,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被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祭奠散文的珍品

袁枚的三袁机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也是学识过人、性格刚烈的列女,是传统文化的牺牲者。袁机未出生时,其父母曾与世交指腹为婚,高氏子成人后,却是市井无赖,极多劣迹。高氏提出了解除婚约,但袁机囿于封建礼教,竟执意不肯。婚后,素文备受凌辱,终因不堪肆虐而返居娘家。忍辱含垢,年仅四十岁抑郁而终。八年后袁枚了这篇《祭妹文》悼念妹妹,了却心头之痛

祭妹文》充分表现了兄妹之间深挚的情感。作者不单是对胞妹的挚爱,还饱含着对她的同情和怜悯,对邪恶不公的愤懑,对自己未尽责的无限悔恨,这使得文章包孕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增强了震憾读者的心灵力量。

祭妹文》将兄妹童年及至长成后的生活中的琐事,依时间顺序缓慢道出,边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穿插交错,自然无,恰到好处。语出肺腑,哀婉真挚,一唱三叹,琐事,事事关情,语语动,字字泣血。先记幼年琐事,表现兄妹间的亲密关系。接着叙妹归母家后兄妹相依之情,从而表现死者的才德。这以前,亡妹在夫家一段情节,已于上文概述她不幸的一生时提及,所以只用义绝高氏四字带过。再往下便叙亡妹的病危和死,写她忍死待兄,而临终未得一面,对自己的远游无限懊悔,一字一泪,是全文的顶峰。然后写亡妹身后之事的筹措,安慰与伤痛交错。结尾直抒悲痛之情。哭汝二字总括全文,奠汝二字与前面交代语中奠以文相应。末了连说呜呼哀哉,呼应开头一段的悲叹。真可谓“出肺腑语语,句断肝肠句句泪”。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ju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zha,打开)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地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i ni,婴儿)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yi,和善),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剌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ye die, 病不甚重,半起半卧,无所娱遗。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棉惙chuochui, 忧愁或沮丧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zhun xi,墓穴)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素文唯一女儿,患有先天聋哑)。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xi,低湿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zui,婴儿满百天或周岁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

乾隆丁亥年的冬天,在上元县的羊山安葬了三妹素文,写文章祭奠说:妹啊!你生在浙江杭州却葬在这里,远离咱们的故乡七百里,当年即使是奇特的梦幻,难道能梦到这里是你安葬的地方吗?

你因为有坚守贞节的想法,遇人不合,导致了婚姻上的孤独不遇。虽说是命运在作弄,实际上是老天爷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的,不能说不是我的过错。我从小跟着老师学习儒家的经书,你和我并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的事;一旦长大成人,就亲自去实行。妹啊!假使你不懂儒家的经文,也许不一定象这样苦守贞节。

蟋蟀,你在一旁动胳膊助力;冬天虫子僵死了,你和我一同到它的穴边凭吊。今天我收殓葬你,而往事历历浮现在眼前。我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髻,披着细绢单褂进来,温习《诗经·郑风·缁衣》那一首诗。恰好老师开门进来,听见两个童子清脆响亮的读书声,不觉笑了,连声赞叹。这是(当年)七月十五日的事,你在九泉之下,应当清楚地记得吧。我二十岁左右去广,你拉着(我的)衣服伤心大哭。过了三年,我中了进士回家,你从东厢房扶着书桌走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直笑,记不得话从哪里说起,大概说些长安中进士以后,家信报知的早晚罢了。总的说来,这些琐事虽然是陈迹了,可我一天没死,就一天忘不了。往事填满心胸,想起来就悲凄地哭不出声来,往事历历在目,可是走近追寻便消逝了。悔恨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天真烂漫的情态,详细记录下来。可是你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时光,儿童时代还能再来,也没有能和我一起证实当年情况的人了。

从你同高家恩断义绝回娘家以后,老母亲依靠着你侍侯,家里动笔墨的事仗着你办理。我曾经说过,女人当中最缺少懂得儒家经典和明白文章典故的,你嫂子并非不柔顺和善,可在这方面稍有些缺欠。所以从你回娘家以后,虽然为你伤心,可实在为我自己高兴。我又比你大四岁,总以为世上岁数大的人先死,可以把身后事托付给你,可没想到你比我先离开人世啊!

前年我病了,你整夜地探问,病轻点就高兴,病重点就忧愁。后来虽然病势稍减,可是还起不了床,没有什么消愁解闷的。你来到我的病床前,给讲述稗官野史里面可喜可惊的事,姑且求得一时高兴。呜呼!今后我要是再病了,哪里去你呢

你病了,我相信大夫话的,以为不要紧,便远去扬州吊唁人。你又怕我伤心,阻止别人去通知我。等到病情危急,母亲问希望哥哥回来吗?你强支撑着答应说。我已在头一天梦到你来诀别,心里知道不吉利就飞快地坐赶回来。果然还未回到家,而你在已经断气了。你的四肢还是温暖的,眼还没闲上,原来还忍痛等待我啊。哎,伤心哪!早知道和你永别,我哪里肯远离出游,即使外出也还有许多心里话讲给你听,和你一起商量呢。现在完了!除了我死以外,是不会有见面的日子了。我又知哪天才死,能够见到你,况且死后有灵无灵见着见不着,搞不清楚呢,那么只能抱终生了!苍天呀,亲人哪,我只能抱终生了!

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了;你的女儿,我已经替你安排她出嫁了;你的一生事迹,我已经作了传;只有你的墓穴我还没安排。先祖的坟地在杭州,到杭州去要经过长江和运河,看情难以归葬,所以征求母亲的意见把你安放在这儿,便于祭奠。在它旁边安葬你的女儿阿印。那下边的两个坟,一个是父亲的侍妾朱氏的,一个是我的妾陶氏的。羊山地势宽阔,往南看是一片平原和洼地,往西看是栖霞山,无论刮风下雨或早晚,寄居在外的魂灵有伴侣,应当不至于孤寂。所可叹的,我从戊寅年读了你哭侄子的诗以后,到如今还没有男孩,只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孩,生在你死以后,才一周岁。有母亲在我不敢说自己年老,而牙齿已经动,头也秃了,我自己心里清楚,谁知道在人世还能有几天!弟弟阿品远在河南做官,也没有子女,九族没有可以继承的人了。你死我来安葬,我死的时候谁来埋呢?你如果在天有灵,能够告诉我吗?

唉!活着时候的事已经没法想象,死后的事又无法知道,哭你既听不到你的回答,祭祀你又看不见你来。纸的烟灰在飞扬,北风又烈,为兄的要回去了,一步三回头,不忍归啊。妹啊,啊!痛!

201291星期六,三门峡上阳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