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要能伸能屈

 思 谦 2012-09-19

第一节 做人要能伸能屈

  伸是一种智慧,屈是一种韬略,能伸能屈才是大丈夫,能伸能屈才是真的英雄豪杰。只懂伸不知屈会被碰得头破血流,只知屈不懂伸会被人看作是懦弱,该伸的时候就伸,当屈的时候就屈,才是真正的做人智慧。

  世界上的一切生命,几乎都是先屈后伸,你看草本植物在萌芽之前,不是都屈卷着身子?所有动物在胎腹中在蛋壳里不也都有是屈卷着身子?就连人在母腹中也都是屈卷着身体而生长的。可见,没有屈就不可能有伸,先屈后伸是生命的天性,更是冥冥不可抗拒之天道。可见,没屈就没有伸,屈后再伸是天性,是不可改变的天道。

  能伸能屈

  古贤说,‘君子能伸能屈’。其实,正如热胀冷缩一样,能伸能屈也是人的本能,不一定就非要君子所能为。问题是,什么时候该伸什么时候该屈,该怎么伸怎么屈,要伸多长要屈多久,这可就大有学问了,而且学问很深奥。如果你能,运用得好,能伸能屈,敢伸敢屈,那就是君子了,至少也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于人生。

  现代社会生活中,经济亢奋,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人心急火燎,浮躁妄图、急功近利,整天只知道‘伸’,‘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拓、进取、拼搏、争斗,而忽略了‘屈’和‘退’的作用,忽略了凡天地万物伸则易断,刚则易折,强则易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孔子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朱熹更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要静待时机,卷土重来,待机而动,方可成就大业。

  人不可能是万能地样样都行、事事皆通,就是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也难以逃出如来佛的五指峰,人总有其局限性,何况幸运之神也不可能与你长相依。每一个人都应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有为。困难、低潮、失败,逆境,倒楣落难时应收起锋芒,委曲求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用不变应万变,以图东山再起,千万不可急躁妄为。也就是说凡人欲成其事,只有先屈方能后伸,正如出手打人一样,你必须先向后弯屈手臂才能伸手打得出去。屈是为了伸,以屈求伸,以退为进,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我们爱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就是这样,好汉要吃眼前亏’,眼前小亏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亏,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面对亡命之徒顶在腰间的利刀枪口要你交出钱包,除了你不要命,否则破财消灾吃点小亏以屈求全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只伸,那么你会有时性命都会不保,还有什么资格和本钱来谈事业谈理想谈未来?试想,当年韩信面对一帮恶少,如果不愿委屈自己甘受胯下之辱,一顿拳脚,韩信不死也只剩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吒风云?春秋时,越王勾践兵败被俘,倘若不忍辱求生,卧薪尝胆,甘心为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甚至亲口尝粪,怎能博得吴王夫差的同情被释放回国,最后起兵杀死夫差报仇雪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达到这些目标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面对野蛮霸道,强权政治,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和亲人的误解,都是应该也是值得的,因为这并不丧失自己的人格,而是在更高层次地显示你的人格力量,更重要的是今天你甘愿忍受某些人不公平的对待,明天你将可能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乃至敬仰,尽可能委屈自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伸长自己发展自己。你想求人首先就必须委屈自己,放下架子,如果你认为自己脸皮薄不肯‘屈’:那你可能永远也成不了事。脸皮的厚薄只是自己心理的一时感受,能办成事才是目的,何况脸皮也是可以由薄变厚的。厚黑大师李宗吾说:‘起初的脸皮像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又说,‘脸皮一厚,就是走到了山穷水尽当乞丐的时候,讨口饭,也比别人讨多点。’是啊,‘人不要脸,鬼都害怕’。

  中国人最爱要面子,‘人要脸,树要皮’,为了所谓的面子,往往死撑硬顶,不肯屈就不肯退让不愿认输,结果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面子固然重要,但如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连事业都不保,留着再光鲜的面子又有何用?其实,人活着就这么一回事,几十年过去了,不能考虑得过多,这也顾忌那也顾忌,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活得窝囊过得痛苦,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人生在世,如江河行地,不可能直奔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弯弯曲曲,七拐八扭,依据地势形貌而行,方能通畅流动,归纳大海。因此,千万不要忘记‘屈’是为了伸的道理,只想伸的人,是伸不久也是伸不长的,最终只能是一无所得。只有先屈才会有后伸,这是千古不变的天道。

  人要走路,必须依靠双腿一屈一伸才能前进。拾取东西得弯腰伸手。吃饭得通过手的屈伸把食物送进口中。劳动工作更是由无数屈伸动作组合来完成。这是生存与屈伸的关系。

  姜子牙溪边垂钓得遇文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诸葛亮高卧隆中,后帮助刘备建立蜀国;韩信忍辱钻胯,成为兴汉名将;司马迁甘受腐刑,终于完成《史记》流传千古……这些都是历史上名人“屈”与“伸”的成功范例。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屈腰而挂印辞官,虽然给后人留下不少诗词,但他胸中治国安民的才华却失去施展的机会。同样是清官,郑板桥却采取忍让策略,智斗贪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这是“屈”与“伸”留给后人的思考。

  人生中,一般认为屈伸代表着进退,“屈”意味失意,“伸”则为得意,这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的。实际上,人生中的“屈”与“伸”远远不是这样简单。《后汉书·班固传》说:“虽屈伸无常,所因时异。”也就是说,人生中的“屈”与“伸”是应该顺从时势与环境的变化,不可盲目胡来。

  世界上没有转败为胜的诀窍,创业者只要具备了临危不惧、重振雄风的信心和勇气,就拥有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利器,这样就必定能克服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到达成功的目的地。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冬天,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在艰难和不幸的日子里,要保持斗志、信心和忍耐。成功的人也必然是一个能伸能屈、宠辱不惊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