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虹72 2016-07-12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在社会中,只伸不屈会被碰得头破血流,而只屈不伸则会被人看做是懦弱。而真正的做人智慧则是:该屈时则屈,该伸时则伸。
    
 孔子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朱熹更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静待时机,卷土重来。待机而动,方可成就大业。
    
 人生在世,如江河行地,不可能直奔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弯弯曲曲,七拐八扭,依据地势形貌而行,方能通畅流动,归入大海。因此,千万不要忘记“屈”是为了伸的道理,只想伸的人,是伸不久也是伸不长的,最终只能是一无所得。只有先屈才会有后伸,这是千古不变的天道。
    
 现代社会生活中,经济亢奋,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人心急火燎,浮躁妄图、急功近利,整天只知道“伸”、“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拓、进取、拼搏、争斗,而忽略了“屈”和“退”的作用,忽略了凡天地万物伸则易断,刚则易折,强则易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大丈夫有起有伏,能屈能伸。在屈中处世,在伸中立志;在屈中做人,在伸中立德;在屈中做事,在伸中立业。一屈一伸原是人与万物的本能,也是处世求存的智能。本能是先天的潜力,智能是后天的功夫。
     
 荀子说,人生如果到了《诗经》中所说的“往左,你能应付裕如;往右,你能掌握一切”这样的境界,就不愧枉为人生了。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社会充满了竞争,也存在着许多欺骗。人们常常感到迷惑不解,胆小者躲避,愚鲁者轻生。其实,归结起来,都是没有完全把握屈伸的真谛。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想站住脚,然而常常对现实感到不满,心态不佳。这种生存方式如果不好好处理可能就会被现实社会所淘汰。
     
 纵观古今,凡是能成大事者一定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人生处世有两种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顺境。在逆境中,困难和压力逼迫身心,这时就应明白一个“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实力,以等待转机。在顺境中,幸运和环境皆有利于我,这时,就应明白一个“伸”字,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
     
 从做人说起,应该有刚有柔。一个人如果太过刚强的话,遇到事情就会不顾后果,迎难而上,这样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几多挫折?人太柔弱,遇到事情就畏惧不前,这样的人又怎能在人生的大海中搏击风浪呢?因此,只有那些能屈能伸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从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而方圆之术,可以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本领,它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战胜敌人。
     
 方圆学是一种武器,当敌人对你开枪射击时,你还挥舞着大刀长矛去拼命,那显然是在冒险。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希望世间有一种纯粹的正义,而这也只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已。世态万千,有正义就会有邪恶,这也是自然规律。我们都知道少年韩信的故事,如果他不能忍受当初的胯下之辱,历史上也将不会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只会多了一个没有名气的枉死鬼。在常人看来,胯下之辱让人不堪忍受,是奇耻大辱,韩信忍受了,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要想做大事业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历史将赋予你重大的任务,你就要有宽阔的胸襟去容忍世间的不平,做好吃苦受辱的准备,那不仅是命运对你的考验,也是自己对自己的验证。面对耻辱,要冷静地思考,人在遭遇困境和耻辱时,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能和对方抗衡,保存自己是最重要的。
     
 能屈能伸,一时的忍辱负重是为了长久的事业和理想。如果不能忍受一时之屈,壮志就不能实现。“屈”是“伸”的准备和积蓄阶段,就像运动员跳远一样,屈腿是为了积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发力点上,然后将身体跃起,在空中舒展身体达到最高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动物界的刺猬,它便是能伸能屈的智慧化身。它身处顺境时拱着小脑袋,凭借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则缩回脑袋,把自己滚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懈可击。从刺猬的生存本能中,我们是否应该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呢?伸是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从反复伸屈的状态之中走过来的。
     
 生活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若去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必然遭到沉重打击,那时性命也难保,还拿什么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夫妇曾经被抓去做人质,给夫差当奴役,他们住在山洞石屋里,夫差外出,勾践就亲自为之牵马。
     
 一次,吴王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这病没多久就可以痊愈了。勾践去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大王的病再过不久就能好了。我曾跟人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我尝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有点苦,所以您的病并无大碍。”果然,没过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敬,很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后,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因为他知道目前越国国力虚弱,兵力不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正是因为自己的屈,才换来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伸,而成为了一代霸主。
越王勾践的屈伸之道,可谓历史上屈伸的典范。
      
 世界上没有转败为胜的诀窍,创业者只要具备了临危不惧、重振雄风的信心和勇气,就拥有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利器,那样就必定能克服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成功地到达目的地。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冬天,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在艰难和不幸的日子里,保持斗志、信心和忍耐是明智之举。成功的人也必然是一个能伸能屈、宠辱不惊的人。
      
 人走路依靠双腿的一屈一伸而前进,拾取东西得弯腰伸手,吃饭得通过手的屈伸把食物送进口中。人做事本身就是由无数屈伸动作组合来完成,这是生存与屈伸的关系。
     
 姜子牙溪边垂钓得遇文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诸葛亮高卧隆中,后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司马迁甘受腐刑,终于完成《史记》流传千古……这些都是历史上名人“屈”与“伸”的成功范例。
    
 人生中,一般认为屈伸代表着进退,“屈”意味失意,“伸”则为得意,这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的。而人生中的“屈”与“伸”远远没有如此简单。《后汉书·班固传》说:“虽屈伸无常,所因时异。”人生中的“屈”与“伸”顺从时势与环境的变化,而非随心所欲。
     
 人不可能是样样都行、事事皆通,就连无往不胜、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也难以逃出如来佛的手掌,更何况是人呢。人总有其局限性,何况幸运之神也不可能与你长相依。每一个人都应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中困难、低潮、失败、逆境在所难免。落难时应收起锋芒,委曲求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用不变应万变,以图东山再起,千万不可急躁妄为。也就是说凡人欲成其事,只有先屈方能后伸,正如出手打人一样,你必须先弯曲手臂才能伸手打出去。我们常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也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在世谁没有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呢,而为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面对野蛮霸道,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和亲人误解。这些都是正常也是值得的,因为这并不丧失自己的人格,而是在更高层次地显示你的人格力量,更重要的是今天你甘愿忍受某些人不公平的对待,明天你将可能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乃至敬仰。尽可能委屈自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伸长自己、发展自己。你想求人首先就必须委屈自己,放下架子,而不能因为面子,而让自己多年的梦想胎死腹中,一个人若想出人头地,大展宏图,那就必须懂得屈伸的精义。

   来源:边领如《圆通的人际智慧》
    感悟:   山为刚,沉郁稳重,而四季变换的景色却是某种意义上的柔;水为柔,灵活而又多变,而那不变的本色却是某种意义上的刚。我们要谨记的是“站在风口浪尖上你别晕”,时代洪流滚滚而来,将那些想有所作为的杰出人才,纷纷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做人处世应该做到刚柔相济,刚硬与柔顺相互弥补,做到两者兼施。过去通常指施政手段、公关手法、对敌策略、做人风格,这里只指做人风格,可谓人生难题。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明确地点明了刚柔相济不是一般人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指人通过刚柔并用的手段来驾驭他人的思想行为的本领,对于那些能够驾驭他人思想的人可认为是将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只能成为兵卒。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