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蔽与澄明

 采撷天下 2012-09-19

去蔽与澄明

——有关古典诗歌教学的思考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    杨成思

 

上午观看了陈婷婷、徐曼娜两位老师的课堂视频,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分析到位,指导认真,点拨多法。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学生表情麻木的脸,干瘪无生气的回答。学生的朗读和回答,都是在被动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按部就班,死水微澜。我想,没有几个学生真正地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没有几个学生真正走近失魂落魄而又潇洒倜傥的传奇词人——柳永,没有几个学生真的走进那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雨霖铃》。

我们所学的诗词,都是古代最优秀的诗人用真情至性和着满腔热血写就的,是诗人们生命的熔铸和情感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生命精神能量,等待着我们去开采汲取。然而,我们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为什么往往会遭遇一潭死水、头疼厌烦的尴尬呢?

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当今社会的大众文化的审美倾向腐蚀着纯粹的诗心。

当前,我们的社会逐渐由一个纯文学审美转向大众通俗文学审美的社会。娱乐化逐渐代替了纯粹审美化。人们在功利的追逐中逐渐使审美的层次不断下降,造成了社会上对纯文学和高雅严肃艺术的不断疏离,因此,娱乐性的、搞笑甚至搞怪的大众娱乐文化盛行一时,而人们对包括诗歌在内的纯文学的欣赏能力也不断萎缩。上世纪,80年代,诗歌创作曾经盛行一时,诗人备受人们尊崇,而到了90年代末至今,在商业化大潮中,诗人已经被边缘化了,一些诗人不得不纷纷转行,去写小说、电影剧本这些容易获得利润和效益的文学文本。诗歌的审美意识受到空前的抑制和破坏。现代诗歌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的古代诗歌呢?

而我们的学生也深受社会和网络文学的影响,诗歌等纯文学的审美意识日益受到削弱。这也不得不让我们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感到担忧,在大众文学、网络文学和应试教育的多重夹击下,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

我们满腔热血信誓旦旦地要给学生最好的文化文学营养——诗歌的大餐,可是我们却往往会遭遇学生的嘲笑和嗔怪。我们满怀激情地讲了一堂堂古典优秀诗作,竟然不及一个庸俗的笑话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呕心沥血地投入到古典诗词的深入研究,竟然无力改变学生冒着种种危险在课堂上阅读网络大作的决心。

其次,应试教育的超强功利心替代了无邪的诗心。

应试教育,让我们总在备课时、讲课时首先想到是教学这些古典诗歌到底有什么用;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时的心态亦然。什么是诗?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歌是最回避功利性的文学样式,“思无邪”的诗歌在遭遇了功利性极强的应试教育的时候,焉有不败之理。所以,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诗歌教学很羞赧,很惭愧,很无奈。我们只能翻来覆去地分析诗歌的主旨和技巧,炼字和写景,反复让学生掌握答题套路,反复训练,直到让学生呕吐还不算完,定要让学生在梦里都在做着古代诗歌的噩梦,让学生惧怕柳永、苏轼、黄庭坚,让学生憎恨屈原、李贺、韩昌黎。也正是这种功利心的侵蚀,让我们和学生都难以进入诗歌欣赏的真实境界。要么,老师毫无激情,也让学生味同嚼蜡;要么,老师矫情为之,学生也只能全身“米下如雨”。可悲可叹,我们的诗歌啊!

其三,老师教学的“去情境化”隔离了富于生活情趣的诗心

古典诗歌距离我们时代久远,文化背景生活情境往往相对陌生,只有我们将诗歌的生活世界还原出来的时候,我们和学生才能与诗人进行无距离的心灵对话。而我们在教学古典诗歌的时候,往往缺乏对欣赏古典诗歌情境的创设,直奔主题,效果往往很差。

  通过以上分析,要想使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真正回归它的审美正途,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营造语文诗歌教学的良好氛围涵养纯粹的诗心

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大气候,但是我们可以改善班级课堂教学小气候,倡导树立读诗,写诗的风尚,可以适时地搞一下诗歌诵读、朗诵会,读诗心的交流会;将古典诗歌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使学诗歌的兴趣不断内化、强化。不断强化诗歌教学的审美引导,从而使班级充满充满书香诗意的氛围。

第二,悬搁应试教学的功利心,培养无邪的诗心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鼓励学生暂时摘掉功利化的面具,还自己以生活的真实面孔,真诚地与作品展开对话,跳一曲“狂欢式”诗歌自由回旋舞。首先是老师应该转变观念,改变急功近利的应试心理,应该相信,唯有学生真正地进入了无功利化的诗歌审美境界,学生的创造才情才能真正地激发出来,才能接通自己与古代诗歌的浩瀚之海,涵泳其间,陶醉其中,阅读与写作能力才能获得切实的提高。我们总是发现,一个诗歌修养高的学生写出的作文才会少一些匠气,多一些才情,不断给我们惊喜。

佛曰:“放下,即是菩提”,毕竟,有舍,才会有真正的得。当我们都放下了功利心,拾得了那颗无邪的诗心,我们才会感觉自己身心的自在,感觉到真正的自由和创造的激情。

第三,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诗心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第8页)我们要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古典诗歌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关键在于创设容易激发学生生命体验的情境,真正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生活世界的空间回到古典的诗歌意境之中去。

学生与古人所共同拥有的是这颗无邪的充满生活情趣的诗心。陆九渊曾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应该通过沟通学生与古人回归生活体验的心灵,才能建立起对话的桥梁。唯有回归生活世界,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进入古代诗人的心灵世界。例如,教授《雨霖铃》,不创设情境,不调动学生的生死离别的体验,是很难让学生进入这种刻骨铭心的离别的诗歌意境的。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前,充分研读文本,还原生活中的体验,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想象出当时的种种情景,联系自己的有关生活体验进行对话,建构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情感视界,在教学开始时,我们选择抒发缠绵离情的古典乐曲,营造氛围,用一种煽情性的导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死离别的体验,老师真情范读,鼓励学生投入地诵读和朗诵,并身临其境地想象和触发形象思维,进入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然后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生成性点拨,引发学生更深的共鸣和感动,定能让诗歌教学不断创造奇迹。或许,只有我们将学生引领到生命的原始之海、生活的体验之海,才能让学生的生命本性在诗歌诗情的激荡之下,在感动的精神相遇之中真正被发现,从而让生命的意义敞亮和丰盈起来。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两条途径才能从“此在”的此岸到达真理性“存在”的彼岸——“诗意地栖居”,这两条途径就是“诗”和“思”,通过去除功利性的审美或对人生宇宙深邃的哲思,我们方能去除“遮蔽”,达到一种存在意义的“澄明”。语言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从本质上讲,它是我们存在的方式,是我们真正的精神家园。

让我们和学生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生命的本真,回归精神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