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要看甲骨文,那就要去河南安阳殷墟,如果要了解简牍的历史,那就非要去世界上唯一的简牍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古代的主要记载形式,那“简牍”又是什么?“简”,大家可能都清楚,就是竹简,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牍”,就是“木牍”,用木板写的书叫“版牍”。所以“简牍”基本上就是纸张发明以前的中国书籍。
1996年10月,长沙走马楼编号J22号古井遗址中出土的三国孙吴简牍数量达到14万余枚,超过二十世纪中国发现的简牍总和。为有效保护这些简牍,研究和展示长沙吴简的文化内涵,2007年11月8日,世界上唯一的一座简牍博物馆在长沙天心历史文化景观区内对外开放。

国家重点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内的正在制作简牍的人物雕像

简牍博物馆里里外外都种有竹子,倒也符合古人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里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集简牍保护、整理、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进入博物馆要先安检

建筑风格采用魏晋时期高台建筑和现代园林相结合,采光效果好

一楼展厅主要是展示走马楼出土的吴简,喜好历史的人可以在这里慢慢欣赏

经过处理后的成排竹简上文字清晰,这些都是凝固的历史
橱窗里还生动地展示着竹子从采伐到成为记载历史的工具的过程
馆内还按照1:1的比例复原了长沙走马楼J22号古井窖的剖面图,观众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14万余枚三国吴简出土时的壮观场面
二楼展厅时长沙文物精华展
分为“青铜神韵、“湘楚瑰宝”、、“两汉遗珍”和“瓷釉华彩”四部分
青铜的编钟和古代歌舞升平的场景
还有将士征战沙场的场景再现
还有那些精美的玉璧
这块龙凤纹玉环是西汉时期的出土文物
汉代的宴饮场景,中间的在鼓瑟,左边的在击筑,而右边的则在吹笙
“瓷釉华彩”里有一面长沙窑残破瓷器的拼墙,仿佛历史在这里凝结

出口是长长的斜坡,方便残疾人上下,透明的天窗很好的利用自然光,再在纯白的墙壁上点缀中国字画,博物馆充满了雅致和韵味
其实,湖南一直是中国古代简牍出土的大省,除了1996年在走马楼出土了14万余枚的吴简外,2002年5月,在湖南湘西龙山县的里耶镇还出土了三万余枚的秦简,它的数量也是全国秦简牍总合的七倍多。简牍记载着历史,上至国家大事,下至鸡毛蒜皮,千年前的那些市井生活又通过简牍得以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