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肠病漫话

 淄水渔夫 2012-09-20
胃肠病漫话
  一。呕吐、干呕、哕逆、蓄饮、反胃、噎膈的治法
  〔呕吐〕
  呕吐是胃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但不要一见到呕吐症状就用止吐药来处理,因为有些呕吐,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呕除病邪的本能。譬如我们有事饮食不注意,吃了一些霉烂或有毒的食物,或贪食过量,胃中饱胀不安,都会引起呕吐。这样得呕吐,能排除胃中得瘀积和毒素,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是非常有益处得。正因如此,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还要人为得造成呕吐,这就是中医临床治病八法之一的吐法。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呕吐不能排除病邪,又不能自己制止,频频发作,以致妨碍进食,或者出现其它不适的症状,这就是病态,就必须给予治疗。
  祖国医学中止呕的药物是很多的,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简单的如下。
  1 生姜、半夏
  这是治呕吐用的最广泛的两味药。我国有名的古代内科专著《金匮要略》中有这样的记载:“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这里的“诸”,是指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谷不得下”,就是影响进食。呕吐既然影响进食,就不能听之任之,非治疗不可了。小半夏汤是半夏和生姜两味药物所组成,这就说明半夏和生姜是止呕的常用药。临床处方,也常常是见到呕吐就加入生姜、半夏。
  半夏配生姜之所以能治呕吐,是因为二药能把胃的上冲之气降下去,把胃的痉挛之性缓解开,这叫降胃和逆止呕。但是这两味药都是温性的药物,最适用于胃中偏寒的呕吐,而临床所见到的呕吐症,病机是多样的,并不一定都是胃中寒,因此要用生姜、半夏治疗“诸”呕吐,在配伍方面,还有其各不同的“诸”法在。
  譬如《寿世保元》这部书上有一个治热吐的方子,是:
  半夏(姜制)6克 干葛6克 青竹茹12克 甘草2.5克 加入大枣 生姜水煎服。(剂量是据临床经验改现代剂量,以下同)
  这个方子,实际是小半夏汤加入干葛、竹茹两味凉性药和大枣所组成,因为加了凉性药,也就适用于热性呕吐了。
  半夏和生姜,如果配伍得法,固然可以治疗热性呕吐,但是热性呕吐还有更简便的小方效方,就是一味芦根。
  2 芦根
  芦根,就是芦苇的地下横根,是治疗热性呕吐的特效药,而且药源普遍,各地的下洼水潦之处都有。热吐的特点,除了小便赤黄、口粘口渴以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手脚心发热。即使在别的症状看不出是热的情况下,如果这个病人的手足心比一般的正常人为热,这个热吐的诊断便基本是可靠的。
  治疗呕吐一般不用带油性的药品,象栝蒌仁、桃仁、莱菔子、苏子等。在寒性呕吐中用了这些药,问题不大;而在热性呕吐中那就一定不要用。因为热吐需要清凉泻热,而油腻之品却壅气助热,所以属于禁忌之列。
  芦根性寒味甘,能清肺胃之虚热,止呕吐而不燥。《金匮玉函经》有这样一段记载:“治五噎、吐逆、心隔气滞烦闷,芦根五钱,煮汁饮。”呕吐兼见烦闷,呕吐之后又消除不了烦闷,这就是热吐。
  热吐在暑热季节发生的比较多,有的热吐用中西止吐药物都效果不大,但用芦根煎饮,却能很快就好了。他它不但效果快,而且不花钱,又气味清淡,人人能服,真算是热呕的圣药。
  3 苏叶 黄连
  苏叶、黄连,主治湿热呕吐,什么样的呕吐叫湿热呕吐?顾名思义,“湿热”是又湿又热,患者必舌苔又黄又粘腻,或者呕吐酸苦粘液。这样的呕吐,常见于又慢性胃炎的患者,治疗时可用二陈汤加入苏叶和黄连。二陈汤是半夏、橘红、茯苓、甘草四味药再加入生姜煎服。这是一个除痰的方剂,方中包括小半夏汤在内,可以治痰多的呕吐。但若用以治湿热呕吐,因为它燥湿清热的力量不大,也就达不到止呕的效果,因此方中还是要加入黄连、苏叶,因为黄连能清热,又能燥湿,苏叶能降气,又能止呕,所以效果更好。
  苏叶、黄连加入二陈汤内,苏叶一般可用10-15克,黄连可用5-9克。但湿热如果仅限于胃上口,没有大量的酸苦之水,却呕吐频繁,又呕不出什么时,只用少量的苏叶、黄连,不加入其它的药物,效果也很好。
  邻人王某,男,50多岁,农民。偶尔似觉感冒,但没有明显的寒热症状,却频频作呕,又呕不出什么,从早至午,几天休止,非常苦恼,求治于余,经诊查后,既不是寒吐,也不是单纯的热吐,舌苔微黄薄腻。既诊断为湿热呕吐,用黄连1.5克,苏叶1克,水煎服。
  病人第二天来诉,此药服下之后,胸中觉得十分拘紧,象有人用手大力抓住一般,想有意的试呕吐也不能了。自后再未服其它药物,呕吐也未发作。
  苏叶、黄连止呕方,来源于薛生白的《湿热条辩》,其方是黄连三五分,苏叶二三分,煎服。治湿热证“呕哕不止,昼夜不差”。“三五分”“二三分”合一克左右,这样的小方,为什么能治呕哕不止这样的重病?说起来也真有趣味,不要看他昼夜呕哕不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重病,只不过是胃上口有点湿热,湿热刺激,才引起呕吐,而呕吐却排不除掉这样的湿热,所以才昼夜不止。用少量的黄连、苏叶,清除掉局部的湿热,不再刺激,也就不呕吐了。
  苏叶、黄连有这样的止呕效果,所以有人治孕妇呕吐,也加入这两味药。但要知道,所有的止呕药物都有针对性,苏叶、黄连同样也不能随便乱用。
  4 伏龙肝
  伏龙肝俗名灶心土,是农村中烧杂草的炉灶底下年久烧成的红褐色土块。不要看不起这样的干巴泥块,它本性沉重,性能下降,气香性温,暖脾温胃,在胃气太虚,水药不受,别药入口既吐的情况下,用伏龙肝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1957年的一个夏天,余由家中返回诊所,一路上经过炎热太阳的暴晒和强烈耀眼的阳光的照射,乍一进所,觉得屋子甚暗。忽闻室内有呻吟声,定睛细看才看出是本所会计员张某。原来他患有急性胃肠炎,剧吐剧泻一昼夜,已严重脱水。我看了以后说,我用点药看看。所内另一西医因为服药既吐,主张停用一切药物,让胃休息,听其自然恢复。我觉得西药不行,还有中药,大方不行还有偏方。便到邻家,从土灶里抠取灶心土一块,有小鸡蛋大小,放在碗内捣碎,冲入开水,搅了几下,等粗渣沉淀后,将带土黄色混水,倾入另一碗中,乘温喝下。
  一大碗黄混水,病人一口气喝下,竟未再吐。病愈后,患者追述说:“那药真香”。伏龙肝味香,正常人是体会不到的,这只有在胃气大虚的情况下,才能觉出味香。中医讲“香入脾”,这证明两点:一是脾胃之气太虚,二是药极对证。
  由于伏龙肝能镇吐,所以临床对于一些艰于服药的人,怕服药引起呕吐,常常先用伏龙肝煎水,再用此水煎药,往往可以避免服药后引起呕吐。
  综合以上所述,常用的止吐药可以分为4组:
  (1) 半夏、生姜:适合于胃中偏寒的呕吐,尤其是生姜一味,就是止呕的特效药,如《食医心镜》记载:治呕吐不止,用生姜60克,加醋,用银器煎,连渣服下。
  (2) 苏叶、黄连:适合于湿热呕吐。尤其是苏叶一味,就能治干哕。 《千金方》载:卒 哕不止,香苏浓煮,服三升。
  (3) 芦根 治热吐。
  (4) 伏龙肝 治胃虚水药俱不能受之吐。
  以上诸药,都是以止呕吐为目的,但呕吐毕竟是现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质。有些病,呕吐就是主症,呕止了,也就是病好了。但是还有一些疾病,光治呕吐是不行的,还要找一找所致呕吐的原发病。譬如肠梗阻、尿毒症、脑病等,这些病出现呕吐,只是主病中的一个次要症状,主病好了,呕吐也就停止了。因此,临床见到呕吐,不能都以单纯止吐为目标,用药不效,还要考虑其它一些原因,或送如医院,以防止耽误病情。
  〔干呕、哕逆〕
  在医学术语上,干呕和呕吐是有差别:呕吐是指有呕出物说的,如能呕出食物、脓血、粪块、蛔虫等,都叫呕吐;如果患者只有呕的形态,也发出呕的声音,却呕不出什么来,或者有,也只是 一些涎沫,这便叫作干呕。干呕能呕出涎沫的,多是胃中有痰饮,治疗时要温胃,促使痰饮消散;连涎沫也没有的,治疗时要和治哕逆(俗称打呃忒)相同。所以,本节把干呕和哕逆合并讨论。
  1 干呕吐涎沫
  涎沫是胃中的水液,不能充分吸收,以致随着干呕而呕出。水液不能被吸收,大都由于胃寒,所以吐涎沫一般是采用暖胃药。但是临床所见,吐出的涎沫也有不同。有的是水饮清稀,不粘不稠;有的是满口粘液丝,掣不断,吐不掉,也吐不完。前者寒而清,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运化开,以干姜为主药,如半夏、干姜就是。后者寒而浊,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降下去,以吴茱芋为主药,如吴茱芋汤就是。
  半夏干姜散(《金匮要略》)
  半夏、干姜各等份,水煎服
  本方就是小半夏汤把生姜换成干姜。生姜止呕的效果好,干姜温化水饮的力量大,所以干姜并呕出清稀水液的,本方效果好。
  吴茱芋汤(《金匮要略》)
  吴茱芋12克 人参9克 生姜18克 大枣3枚,水煎服。
  吴茱芋能温胃降浊饮,又重用生姜,止呕散水,人参、大枣,是扶助正气,增强削除痰饮的功能。
  2 干呕、哕
  干呕如果连涎沫也没有,就用不着温化水饮,只调调气就行了。实际这仅仅是胃痉挛,止住痉挛,就可以不呕,所以有时和治疗膈肌痉挛的哕逆相同。譬如《金匮要略》中的橘皮汤,橘皮15克,生姜30克,只两味药,但橘皮能调气,生姜能和胃,所以不管是干呕或者是打呃忒,本方都有效。
  但是哕逆和干呕,其病机有时并不相同,因此治哕逆除了上述的橘皮汤之外,还另外有一些专方。如《简要济众方》治寒呃,用丁香49粒,柿蒂27个,只两味药煎服。又如《沈氏良方》治寒呃,用橘皮、通草、干姜、桂心、灸甘草各等份,人参减半,将共碾成粗渣,每服12克,水煎服,这些方,都只治哕逆,不能治疗干呕。
  从上面这几个治哕逆的方子看,哕逆症的病机是属寒属热的都有,治疗的药物有的偏热,有的偏凉,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敛降与辛散合用。试看:橘皮性降,生姜性散;柿蒂收涩,丁香辛散。敛降与辛散,其作用是矛盾的,但合用起来又达到矛盾的统一,所以用于膈肌痉挛的哕逆症,一般会有良好的效果。根据这个原则,古方还有些治哕逆的单方、效方,如伏龙肝配丁香就是。此外,一些降性药,如代赭石、枇杷叶等,都可以用来治哕逆。刀豆子一味,人们都推崇为治哕逆的特效药,就是因为刀豆子性降的缘故。
  治哕逆虽然列举了以上一些简效方,但是促成哕逆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所以有时单靠以上几个方还不够,还要临症化裁,独出巧思。譬如历来医籍的记载:有活血化瘀法治愈的,有消食药治愈的,还有用通利大、小便药治愈的。总之,遇到顽固的哕逆症,还是要请教医生。
  一般来说,哕逆并不难治,但也不要太麻痹大意。中国古代医书《内经》就有“病深着,其声哕”的告诫。的确,哕逆有的是在病情加重的危险期出现,所以重病人出现哕,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过于麻痹。
  〔蓄饮〕
  蓄饮也叫蓄水,它是胃里的水,没有很好的被吸收,有没有呕吐出来,以致停蓄在胃内所形成。蓄饮不一定都出现呕吐,但呕吐常常是蓄饮的特征之一。上面讲过吐涎沫,涎沫就是水饮,但不是蓄饮,水饮蓄起来,症状就变了。
  凡呕吐一症,如果胃脘部按之似痞硬,或口干口渴,或头晕眼花,或心慌心跳(痞、渴、眩、悸),就大都是蓄饮所致。在中医术语中,痞硬叫做水饮结聚;渴叫做水饮阻碍,正津不能输布;眩晕叫做水饮阻碍,清阳不能上升;心慌心跳叫做水饮凌心,蓄饮的形成,实际上是胃脘部或上消化道有炎症并且伴有炎症渗出物,这在祖国医学解释为“脾不散精,水停为痰”。也就是说,胃吸收水液的功能差,而且不断的渗出,逐渐积蓄而成痰成饮。
  蓄饮的呕吐,一般是呕痰呕水,不常呕食,而且也不是天天呕,而是呕出一些宿痰宿水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又蓄到一定程度,再重新呕吐。这样的呕吐,容易使人和其它原因所致的“反胃”-如癌瘤等相混淆,往往抓不住病因,掌握不了重点,以致药不对症,缠绵难愈。因此还要掌握痰饮呕吐和其它原因的“反胃”之间的鉴别法。
  痰饮呕吐,往往在将呕的前几天,口渴贪饮,饮不解渴。这是痰饮蓄积到一定程度,影响消化道腺体分泌功能的缘故,是将要出现呕吐的先兆。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的呕吐,呕后常感到口中多少有些干渴,这是因为呕吐后会耗伤胃中的津液的缘故,即使是痰饮呕吐也罢,呕后痰饮虽然去了,津液却必受伤,所以也会有这种干渴现象。如果大量呕吐之后,口中不干不渴,象未曾呕吐一样,这也说明是蓄饮。这是痰饮未曾全部呕出来,而且呕吐之后,水饮又继续浸渍入胃的缘故。
  先渴后呕,或者呕吐之后反不渴,以及胃脘痞硬、头晕眼花、心慌心跳等症伴呕吐而出现,都证明是水饮,用前面所讲的小半夏汤止呕,再加入一味茯苓把陈旧的积水渗出,这个方子就叫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12克 生姜24克 茯苓12克
  水煎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蓄饮是很有效的。但是,有些比较顽固的蓄水证,渴而呕,呕后又渴,又饮水,又渴又呕,反复不已,这说明水饮不是呕一两次就呕尽了。水饮既然顽固难除,单靠小半夏加茯苓汤就不行了,还须要在除水的方剂中,加上能促使胃吸收水饮的药物---如白术,才能彻底的治愈。如古方中的猪苓散就是这样一张方剂。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以上共轧成细末,每次温开水冲服10-15克,每日服三次。
  以上所讲的这些治蓄饮呕吐方,都是一些常用药,简单方,平淡无奇。正是由于平淡无奇,容易被人瞧不起,致使本来不是难治的一些病,却去追求大方、怪方、贵药、怪药,结果越治越重,或弃而不治,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
  《金匮要略》“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饮者,猪苓散主之”。
  例如:某地区有个内科资料,报道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好了一个诸药不效的多年的顽固性呕吐。既然说“诸药不效” “多年” “顽固”,可以想象这个患者,遭受了多少痛苦,浪费了多少药费,后来却服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好了。
  又如《新中医》1978年第一期载有四川唐爱之医案一则,摘录如下:“杜某,女,29岁,呕哕、呃逆已7年,近几月加重。头眩、恶心、食则呕吐食物痰涎,呃逆,胁下隐痛,牵引肩背,胸痞、脘胀、食少,便溏,四肢不温,口渴,喜热饮。痰浊上逆而呕吐,宜温中、降逆、和胃、止呕”
  不要把这个病例看的太复杂,也不要把7年顽固病得效看得太神奇,其实本案得呕吐,包括了痞、晕、呕、渴等症状,是典型的痰饮呕吐,其处方中就有小半夏加茯苓汤在内,所以取得很好得疗效。
  把一般痰饮病当做重病治,越治越重,就连清代名医叶天士也犯过这样得错误。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洞庭有一个姓金的人,患呕吐症多年,他的先人和叶天士是最要好的朋友,所以叶老给他全心全意的治疗,用了不少的人参、干姜、附子等与治蓄饮毫不相干的药,治了一年多,越治病越重。后来这病人找到徐灵胎治疗,徐灵胎看了以后说,这是蓄饮,给他开了一张处方,服下就好了。这人因此拜徐灵胎为老师,跟他学医。
  通过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想到,有不少肠胃病呕吐,本来不是难治的,只是诊断不明确,或责任心不强,才把一些本来很容易治愈的病,当成顽固病,使病人遭受了不少痛苦。
  〔反胃〕
  反胃,或称“翻胃”,或称“胃反”,都是一回事。它和蓄饮的呕吐不同,蓄饮是呕吐痰水,并且是蓄到一定程度才吐,反胃是呕吐所进的食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只要进食,就必吐出,并且必须吐尽,象是把胃反过来一样。除此之外,蓄饮呕吐,多兼有渴、痞、眩、悸等症状,而反胃没有这些症状,蓄饮由于不常呕食,且常能间歇多日不吐,饮食物一般可以少量进入大肠,所以对于大便的影响不大,而反胃则由于呕吐频繁,每日必吐,饮食不能进入大肠,就会数日或十数日、数十日大便一次,而且艰涩异常,形如羊屎,人们多认为这是胃脘干枯。
  胃反的形成,实际是胃下口---幽门梗阻,可能是炎症产物,如瘀血、稠痰,或炎症变形,如瘢痕狭窄、水肿,肿瘤或其它脏器肿瘤压迫等,此外,胃反病人往往大便干如羊屎,排便不通畅,大便不畅又反过来更使饮食不入,食入即出,形成恶性循环,也是胃反不可疏忽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大便不畅也是反胃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反胃,就离不开消除梗阻和润肠通便,或止呕的同时又润滑大便等几个方面。
  1 消除梗阻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一治反胃方:柿干三枚连蒂捣烂,酒服(黄酒)甚效,切勿以别药杂进。它又引用《经验方》一段记载:有一家三代,都死于胃反病,后来到了子孙辈,得了一个秘方,用柿干和干米饭天天吃。绝对不喝稀饭,也不喝水,结果治好了。根据“绝对不喝稀饭、不喝水”,而且柿干烧灰外用能治镰疮腿,敷在舌上能治鹅口疮,内服能治大便干燥或下血,可知柿干有清热、润便、燥湿、化痰、收敛愈合溃疡面的作用。所以这样的反胃,可能是食道或胃有糜烂面,或有粘液性分泌物的缘故、
  2 止呕与润便同用
  《金匮要略》记载:“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大半夏汤是:半夏120克 人参20克 白蜜200克 
  用水600克,加入白蜜,再用勺扬水几百遍,使水和蜜混的极匀,用此蜜水煎上面的三味药,使水减一半后,取下,分两个服。
  本方用半夏止呕,用人参养胃,并且蜜内加水,扬之几百遍,使水与蜜融合的均匀,以润肠胃,通大便。
  这就为后世治胃反病提示了治疗原则。如朱丹溪治反胃,用韭菜捣汁搅在牛奶里喝,或韭汁兑入童便喝。韭汁能散结气,和半夏的作用有些相似,牛奶润肠,童便滋润,也和大半夏汤水内加蜜的作用相仿。不过韭汁还有散瘀血的作用,如果梗阻部位充血、郁滞,用韭汁就更为相宜。
  3 润肠通便
  《局方发挥》有这样一个故事:台洲有一个医生,得了噎膈病,这人工作很勤,经常的喝酒。面色白,脉搏涩,重按则大而无力。朱彦修叫他辞去工作,住在一个养牛的人家里,每天都取新牛奶用火加温饮之,每次饮一杯,一昼夜饮5-7次,别的食物一概不用,逐渐加量到每天8-9次。这样,半个月以后,患者的大便就不干燥了,约有一个月的时间,病基本上都好了,仅仅有时口中发干,这是酒毒未解,令其在口干时饮以少量的甘蔗汁。
  从这个病案看,朱彦修认为,患者由于工作劳心,又嗜酒,耗伤胃肠津液,以致大便干燥,因为大便干燥又使食物难以下大肠,才出现噎膈病。所以只用牛奶润肠胃,使大便通畅以后,饮食也就正常了。
  这个医案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是治反胃证的大便燥结,单靠草根树皮不行,牛奶是动物药品,最能治肠胃枯燥,而且要持之以恒,较长期的服用。二是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避免燥烈辛辣的饮食,以保持胃肠的津液。因此苦寒泻下药、辛燥止呕药,都不利于肠胃津液,都必须禁用。
  胃反这一病名,有时很近似现在医学所讲的胃下垂。《普济方》治胃反呕吐,用刺猬皮焙焦,研末,酒服,或者加入调味品浸渍后煮熟了吃。《叶氏摘玄方》治大肠脱肛,用刺猬皮500克,焙;磁石,煅,15克;桂心,15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米汤送下。《普济方》治胃反呕吐,也应当是治胃下垂所致出现的呕吐。记得有个老药工,传一治胃下垂的秘方:刺猬皮,剪成小块,另将白矾入铁勺加热溶化,登白矾见热发泡,好象将沸的时候,把刺猬皮倾入矾中炸酥,成老黄色,再急倾入铁筛中,使矾从筛孔中漏下,净剩猬皮,取出研成细末,每服9克,米汤送服。
  由于刺猬皮能治胃反吐食,所以寇宗爽在他所著的《本草衍义》中说:“猬皮能治胃反,猬这个字,一旁是虫,一旁是胃,很有道理。”
  〔噎膈〕
  噎膈,是食难下咽的意思,它和胃反在病理方面有时相同,如炎症、炎症分泌物以及食道狭窄等,但病变部位有差别。反胃的病变部位多在下部幽门或十二指肠,而噎膈多在食道或胃上口---贲门。所以反胃是食入一段时间后,又复吐出,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而噎膈是食不得入,或食入之后即时吐出。
  由于噎膈和反胃的病理有时相同,所以治疗方药有时可以互用。周慎斋把噎膈分为痰膈、血膈、气膈等,就是根据炎症渗出物有的是痰、有的是血,而痰血又能阻碍气机升降的缘故。
  徐灵胎曾说:“膈乃胃脘干枯之症,百无一生。”陈修园也说过:“膈症既成,只不过尽人事而已。”徐、陈两人之所以说膈症绝对不能治,这是指现在的恶性瘤说的。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出现的噎膈,在目前来说,确实仍无办法,但是有不少的噎膈患者,之所以食难下咽,并不一定在肿瘤本身,而往往是受阻于肿瘤的大量分泌物。辩证用药,虽然不能消除肿瘤,但是消除这些分泌物,改善症状是有可能的。
  下面列举一些治噎膈的简郊方。用这些小方消除炎症渗出物,消除癌瘤的分泌物,或消除由癌瘤阻碍所引起的瘀滞物,使食道暂时畅通,也是有益的。
  1 《中医验方汇选》:威灵仙30克,水煎,三付。每煎分两次服,四小时服一次,一日服完,连服七天,停药一天。全疗程为1个月。
  2 《千金方》 常吃干粳米饭。
  3 《得效方》 治翻胃,惟食干饭饼饵,尽去羹饮水浆,药亦用丸,自不反动,调理旬日,奇效。有人三世死于胃翻,至孙收效于此方。
  4 炭末,罗细,丸如弹子大,含少许,细细咽津下。
  5 一患者,年过五旬,患噎膈,在济南某医院X光片,诊断为食道贲门癌,表示无法治疗。笔者处方,用月石9克、杮霜3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少与温开水送服。服后大吐涎沫,满口不断,进食即觉通畅。
  6 常庄公社一噎膈患者,多方治疗不愈,后因不断饮大量浓茶,自愈。
  7 《证治准绳》记载:“得药不反,切不可便与粥饭及诸饮食,每日用人参15克,陈皮6克,作汤细啜,以保胃气。”
  以上诸方可以看出,噎膈是由于痰的阻碍,但痰有浓稠、清稀、粘、滑的不同,所以用方也不一样。
  除以上治湿痰方外,还有治和血方。据文献记载,有的膈患者,饮生鹅血后,呕出大量瘀血而愈。这应当是食道内血肿。《医学衷中参西录》引杨素园的话说:“此症与失血异症同源,血之来也暴,将胃壁之膜冲开,则为之吐血;其来缓也,不能冲开胃膜,遂瘀于上脘之处,致食道狭窄,即成噎膈。”至于为什么血会郁滞在胃膜之下,常见的原因是:用力过猛,或卒经撞打。
  古人称噎膈病为神思间病,神思间病,就是思想不解放,有顾虑,不痛快的意思。因此劝导病人放下思想包袱,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些开郁理气的药物,也常取得很好的效果。下列诸方,有利无弊。
  和中畅胃汤 (《易氏医案》)
  炒香附2.4克 苍术2.4克 贝母2.4克 连翘1.5克 川芎1.8克 炒神曲3克 沙参3克 桔梗1.2克 南木香0.15克   大剂煎,徐徐呷之。
  启膈散 (《医说》方)
  沙参 丹参 茯苓 川贝 郁金 砂仁 荷叶蒂 杵头糠 共捣细末,清水煎服。
  以上两方,药量不要过大,过大反影响疗效。
  徐灵胎批《临症指南医案 反胃门》云:“果糸膈症,百无一生,不必言治”。又说“此症年过五十者不治”,这是指恶性肿瘤所形成的噎膈症,但是临床所见,肿瘤的发病率,老年人确实比年青人多些,但是青壮年也不是绝对没有,老年人的噎膈,也并非全是恶性肿瘤。因此我们对于噎膈病的诊断,有必要藉重于现代医学,但在治疗方面,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被个别的西医诊断所吓倒。因为有不少被西医诊断为癌瘤而宣判死刑的患者,却运用民间流传的单方、小方治愈,或症状得到改善。
              二、嘈杂、泛酸、脘痞、胃胀的治法
  〔嘈杂〕
  “嘈杂”这个词,本来是众声喧闹的意思,它用在医学上,也是形容胃中象发酵一般,懊恼不宁,有难以说明的感觉。有的还兼有嗳气、恶心或痞硬、胀满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只要和嘈杂一症一起存在,就应以治疗嘈杂为主,适当的加入一些照顾兼症的药物。只有在不兼嘈杂的情况下,嗳气、恶心、痞满等才另有专治。
  嘈杂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由于平素饮食没有规律,粘、滑、腥、冷杂进,伤了脾胃的冲和之气,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日积月累,变成痰饮,留滞在胃脘而形成的。
  嘈杂既然是稠痰浊饮留滞在胃脘之中,所以调和胃气、消除痰饮,就是治疗嘈杂的首要方法。又因为粘腻油腥等物,不但容易酿成浊痰,也容易郁而化热,所以在治痰方中,有时还要加入一些清热泻火药,以保持胃的冲和之气。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健胃。因为胃本身是消化器官,如果人有一个健康的胃,对以饮食物能消化能吸收,本来是不会形成痰饮的,既然已经形成了痰饮,就已经提示患者的胃并不健康,尤其在病程太久,影响进食,或荤腥杂进的情况下,胃就更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因此,治疗嘈杂,除了消痰、清火外,健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即使经过治疗,嘈杂症状已经消失了之后,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于饮食也要清淡一些,使胃得以休息将养,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下面就列举几个这些方面的方剂,以备试用。
  1 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
  半夏60克 生姜汁一杯。
  用水三杯,煮半夏,至水剩二杯时,去半夏,入生姜汁,再煮至一杯半,离火使温,每六小时服一次分四次服完。
  本方就是小半夏汤去生姜,改用生姜汁。这也是祖国医学治嘈杂的第一张方剂。生姜汁比生姜更能和胃,少服频服,以散胃中的痰浊。
  2 加味小陷胸汤(《证治大还》方) 
  黄连9克 半夏6克 瓜蒌半个 枳实3克 栀子3克 水煎服
  本方能消痰、清热,又有枳实消痞,适用于痰火嘈杂兼觉痞胀的患者。
  3 加味三黄丸(《万病回春》方)
  苍术50克 醋炒香附60克 姜炒黄连18克 酒炒黄芩60克 童便炒黄柏45克
  研末打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七八十丸,卧时清茶送下。
  本方有苍术燥湿,三黄清热,适用于湿热痰火,嘈杂泛酸。
  4 三圣丸(《医统》)
  白术120克 炒黄连15克 橘红30克 共研细末,作丸服。
  本方用黄连清热,橘红调气,白术促进胃的吸收功能,适用于嘈杂兼泛酸的患者。做丸常服,即能消除症状,又可巩固疗效。
  把上列各方的药物综合起来分析一下,苍术、白术都是健胃药,芩、连、栀、柏,都是清热药,橘红、瓜蒌、枳实、半夏、香附、姜汁,都是调气祛痰药物。掌握了这些药物,再根据病情,加以筛选配伍,痰多的用理气祛痰药物,热重的酌加清热泻火药,胃太弱或久病体弱的,配入健胃药。这样,对于治疗嘈杂,一般是没有困难的。
  嘈杂除了上述属于痰火者外,还有一种名叫血嘈,它是血少嘈杂,和一般的嘈杂治法不同,要特别提出来讨论一下。
  一般嘈杂,是昼夜不分的,而血嘈却是白天不嘈,每到半夜才嘈起来,常常把人嘈醒,常兼有心慌心跳。因为夜间属阴,所以血嘈实际是胃阴虚形成的嘈杂。“血少”也就是阴虚的意思,不要和现代医学说的贫血,当成一回事。
  阴虚是津液亏少又有内热的现象。胃病出现阴虚,往往是胃本身有炎症,病人感觉不舒服,经常服用消痰、泻下、消导等药,就会胃热未消,胃阴先亏,形成血嘈。因为胃里的痰浊也是胃阴所化,如果频频给与克伐药、消导药,专门除痰而不注意保护胃阴,消痰就成了变相的消烁胃阴,所以就造成了血嘈。另外,是患者曾过别的热邪伤阴的疾病,或是久病耗伤胃津(如长期呕吐),也能致成血嘈。  
     血少嘈杂和一般嘈杂,可以根据下列情况作出鉴别:
     (1)必是胃阴受到耗伤而促成的。因此多出现于久患呕吐或者屡用消食化痰药之后,或其它热性病伤及胃阴之后。
  (2)所谓血少,实质是局部胃阴虚,夜间属阴,所以往往在夜间嘈醒。
  (3)吃猪血可以缓解。
  血嘈既然是胃阴虚,所以治疗时就应当以补血养阴药为主,尤其是生地、熟地、白芍、麦冬等养阴药,本身就具有退内热的作用,治疗时更为常用之药,如果还需要加入清热、消痰、健胃药的话,如栀 子、黄连、半夏、白术、茯苓等药,也要少于补血养阴药,因为这些药都有苦寒伤津的缺点,和补血养阴药是相茅盾的。
  现举几个治血嘈的方剂如下,以便临床选用。
  (1)当归补血汤(《万病回春 》方)治血少而嘈。
  当归、白芍、生地、熟地各9克 人参 1.5克 白术、茯苓各2.4克 甘草0.6克 麦冬、栀子仁、陈皮各2.4克 朱砂0.6克(研冲) 乌梅一个 炒粳米100粒
  本方是八珍汤去川芎加麦冬、五味子、生地、栀子、陈皮、朱砂。要注意方中四物汤的用量大于四君子汤的三倍有余,又加麦冬、五味子、生地,说明本方是以养阴生津为主,不兼见心慌心跳的,朱砂可以不用。
  (2)养血四物汤(《寿世保元》方)治血虚嘈杂,兼有火的。
  当归9克 川芎4.5克 白芍(炒)6克 熟地(姜炒)12克 人参6克 白术4.5克 茯苓6克 半夏(姜炒)6克 黄连(姜炒)2克 栀子9克 甘草2.5克 生姜2片。水煎服。
  〔泛酸〕
  胃中痰火而有酸味上泛的,叫做泛酸。古人把酸水上冲咽喉,还没有来的及吐出,又复咽下,好像咽了一口米醋似的,叫做吞酸。其实吞酸吐酸,都是胃酸过多,所以把这二者合称为泛酸。
  《内经》曾讲:“诸呕吐酸,皆属于火。”但是临床证明,来不及吐又复咽下,酸味刺心的,确实是属于火。朱丹溪认为肝属木,其味酸,称之为肝火燥盛。至于吐酸,也多属于火。但有些患者大吐无声,连食呕出,并且面黄肌瘦,肢体倦懒,大便溏薄,则不是火而是寒。所以治疗泛酸,有适合于用寒凉药的,也有适合于用温热药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剂。
  1 左金丸(朱丹溪方)
  治肝火燥盛,吞酸吐酸
  黄连 吴苿萸(盐水泡)
  上药用量,以6:1的比例配合起来,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或以米粥调和作丸亦可。每服9克,热水送服。
  泛酸多是慢性胃病的反应,服药暂时有效,也不等于痊愈,必须坚持服药到一定时期,才有治愈的希望。因此左金丸也以少量久服为最好,据作者经验,每次只服3克,每日服2-3次,连续服用,不可停顿,一般服至30-60克,就有显效,即使是较重的病人,一般也不会超过120克,疗效巩固可靠。此方最好是丸服,不要煎服。丸服可以使药持续作用于胃肠,使胃肠壁粘膜早日恢复正常。若服煎剂,短期服用不能巩固疗效,长期服用又给病人增加负担,在而且药物的浪费太大,疗效亦差。
  2 茱连丸(《寿世保元》方)
  苍术 陈皮 半夏 茯苓 黄连 吴茱萸各30克。蒸饼作丸,绿豆大,每服30-50丸,白滚汤送下。
  此汤的作用和左金丸基本相同,只是比左金丸多了二陈汤和苍术,去痰湿的力大些,又因黄连的比重,本方比左金丸少,所以适合于郁热不太重,或者服左金丸觉得胃发凉的病人。
  3 吴茱萸丸(《寿世保元》方)
  苍术30克 吴茱萸15克 肉桂15克 陈皮15克 炒麦芽15克 炒神曲15克 为末,粥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0丸,米汤水送下。
  本方除用苍术燥湿外,又用吴茱萸、肉桂等热药,助火以暖胃。陈皮、麦芽、神曲,消食行气,所以适用于泛酸症兼之有饮食减少,大便稀薄,手脚发凉等胃气虚寒的病人。
  吴茱萸丸治疗胃寒泛酸,这只是一个启发性的例子,临床不一定拘守此方,只要在制酸药中加些温热药就能有效。譬如理中汤加黄连就是,因为方中有干姜温胃,人参、白术、炙甘草补胃。黄连去湿热制酸。
  4 广济槟榔散(《外台秘要》方)
  槟榔16克 人参6克 茯苓8克 橘皮8克 荜拨6克
  共捣为散。早晨空腹时用生姜汁和药3-4克,温水送下。
  本方的作用和前方相同,只是槟榔泻痰水的力量和人参补胃气的力量都比前方大。
  除了上述各方外,还有一些制酸药的小方单方,可以选择配合使用
  (1)煅瓦楞子、煅牡蛎、乌贼骨、具有制酸的作用,可以单味服,也可以加入其它煎剂中服用。
  (2)生嚼核桃仁、花生仁,煮食萝卜片等,有助于缓解胃酸
  〔痞硬〕
  正常人在饮食物已经消化之后,胃脘部触摸按压,一般说是柔软的。如果按之觉得发板发硬,病人或者有似闷似痛的感觉,这叫胃脘痞硬。胃脘出现痞硬,不但其硬度有似硬、较硬的差别,就是摸到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是弥漫性痞硬,没有明显的边缘,有的则边缘清楚,象一只瓷盘嵌在那里一样,不但能摸到,甚至可以用手指沿边缘压下,好像可以掀起似的。胃脘痞硬,实质是胃壁或胃周围有炎症的反应。从中医的角度来分类,有水饮、湿热、胃虚、胃寒之分,在慢性胃病中以水饮和湿热所占的比例最大。现将胃脘部各种痞硬的特点和治法,介绍如下。
  1 水饮结聚的痞硬
  水饮致成的痞硬,实质是胃壁或兼胃周围水肿,多出现在慢性胃炎的患者,常舌质胖大,口干多饮,饮不解渴,并且小便量大都比正常人为少,有的舌上能出现白砂苔--像一层砂粒满铺在舌上那样的舌苔。
  枳术汤(《金匮要略》方)
  治水饮结聚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枳实 白术各15克。水煎服。
  本方散水消痞,药简效速,被称为健脾导滞的基本方。金 张元素将本方白术用量加倍于枳实,作为丸剂,名枳术丸,治疗胃虚有湿,食不消化,气壅痰聚,胃脘痞闷等证。李东垣又把枳术丸加味,制成枳术消痞丸,治胃脘痞闷胀饱,喛气厌食,大便不调等症,功能开胃消食,是有效的名方。
  枳实消痞丸方:
  枳实、黄连各15克 白术、人参、半夏各9克 厚朴12克 干姜、炙甘草、白茯苓、麦芽各6克。共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不拘时,白汤送下。
  2 湿热结聚的痞硬
  胃热痞硬,必舌苔黄厚,食欲不振,或兼呕吐,或兼肠鸣腹泻。治疗时以干姜配黄连为主药,干姜味辛,能散,黄连味苦,能降,这叫做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就是以干姜、黄连为主药的治湿热痞硬的一张名方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治心下痞硬及呕而肠鸣腹泻
  半夏10克 党参、黄芩、干姜各9克 炙甘草6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水煎服。
  3 胃虚痞硬
  这样的痞硬,有由久病胃虚出现的,有经过多次服泻下药或破气药、消导药所致成的,这是真虚假实证,比上述两种痞硬按之更硬,或者按之则痛,服破气消导药,痞硬不但不消散,反而更加重,应在相应的方药中重加人参为主,才能使腹软痞消。
  4 胃寒痞硬
  这是胃阳虚衰,寒凝气滞所形成的痞硬,常伴有腹泻鸭溏,脉迟肢冷,舌淡苔滑等虚寒症状,治疗时忌用寒凉药,当重用干姜,以理中汤为最好。
  理中汤方
  干姜9克 人参9克 炒白术9克 甘草6克。水煎服。
  最后附带说明一个问题:上述治痞硬的方中,用白术的不少,有用以散水行湿的,有用以健补脾胃的。用以散水的,必须生用,用以健补脾胃的,则要炒用。
  〔胀满〕
  胀满和痞硬不一样,痞硬在触诊时有板硬、紧张的感觉,只局限在胃脘部,而胀满则是撑胀不堪,轻的也可能只局限在胃部,而重的可能全腹膨胀,腹皮绷急。
  由胃肠本身不健康所出现的胀满,都是肠胃充气,肠胃之所以充气,则是胃内或肠腔内的食物没有完全消化好,而且向消化道下端的传送力减弱,甚至停止,使胃肠内积存过量的气体或液体而膨胀。
  胃肠内的食物,为什么会消化不良?又为什么传送力减弱或停止?这有多种原因。有由于饮食物太多,超过胃肠正常的负担能力;有由于肠道内有陈旧的粪便等物留滞,挡住新进食物的去路,都能使肠胃内容物太多,并产生气体而形成膨胀。另外是胃肠自身有病,如肠热、肠寒或胃肠虚弱等,这使胃肠的蠕动功能麻痹或减弱,因而食物积存,出现胀满。总而言之,胀满的病理是寒热虚实都有,因而治疗的方法,也有温凉补泻的不同。
  进食过多,致使消化不良而形成的胀满,必不断的喛出伤食的气味,或兼呕吐和腹泻。这当用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消食药为主,或者再加点枳实、枳南、枳壳等行气药,消去积食,胀满就会消失。如果是大便秘结致使食物停留的胀满,就当以大黄、芒硝等通利大便药为主,再酌加枳实、枳壳、厚朴、木香等,使肠道通畅,随着粪便的排泄,饮食物下行,就可不胀。以上这两种胀满,都属于实症,是最容易治疗的。
  由肠胃虚寒而出现的胀满,必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淡不渴,喜热怕凉。这是胃肠功能衰减所致成的腹胀,称为“寒胀”。当用热性药振奋胃肠机能,中医术语叫作“温中祛寒”,温中祛寒的特效药是干姜。以干姜为主,再配上一点炙甘草,叫作甘草干姜汤,主要用以振奋肠胃功能。甘草干姜汤再加入一味炮附子,就叫四逆汤;若加入人参、白术就叫理中汤,都是治寒胀的常用方。也可以在这些方中加入小量的辛温行气药,如砂仁、草豆蔻、木香等,效果会更好。
  热胀是肠胃有热。热胀夹湿的最多,常见大便酸臭,粘溏不爽,舌苔黄腻,小便黄浊。这样的胀满,必须清热、燥湿,再加行气药。黄连配枳实,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介绍治湿热胀满的两个常用有效方。
  枳实导滞丸(东垣方)
  治脾胃湿热,胸闷腹痛,胀满泄泻。枳实15克 白术、黄芩、黄连各9克,泽泻6克,炒神曲15克、煨大黄30克,共研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心热水送服。
  中满分消方(东垣方)
  治腹满热胀,二便不利
  厚朴30克 黄芩、半夏、黄连、枳壳各15克 泽泻9克 干姜、茯苓各6克 白术、猪苓、人参、炙甘草各3克,共研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食前温开水送下。
  热胀也有不兼湿的,大便不粘不溏,脉必洪大有力,口干喜凉,当重用石膏泻胃火。清代名医李延昰,曾治过一个福建人,名周东志。此人形体较瘦,却食量很大,忽然得了胀满病。一般医生都怀疑他饮食过量,,给与槟榔、枳壳、山楂、麦芽、神曲、厚朴等消食行气药,越吃越重。后来经李延昰诊治,右手脉特别洪滑,知是胃火,改用石膏、黄连、栀子、木香、陈东、酒蒸大黄等清热泻火药,只服了两剂就好了。
  除了前面讲的实胀、寒胀、热胀、湿热胀等以外,这有一种胀满是在胃肠功能极衰弱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叫虚胀。虚胀的腹部外形,也能像实胀那样,膨脝胀大,兼之患者都迫切的要求宽胀,所以医生往往习惯用消食破气药,而不敢大温大补,以致越治越胀。怎样认识肠胃虚弱与胀满的关系呢?可以这样来体会:停食的胃胀,虽然属于过食的实证,但消化能力很强的人,就比较少见。而虚胀的病人在病情严重时,那怕只多吃了一口食物,也会胀满不堪,展转难安,甚至想法吐出才好,因而常常形成畏食。只有这一点,就要从胃肠机能衰弱上去考虑,而少去考虑消食、宽胀。
  虚胀的病机既然是肠胃虚弱,治疗时就应当用温补药,而禁用消食宽胀的药物。因为消食宽胀的药物,只有在胃肠消化功能还不算太虚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消化饮食的作用,如果胃肠虚弱的程度已很重,那只能先健补脾胃,不能奢想撇开胃肠的作用,只靠一包神曲、麦芽就能把所进的食物消化掉,相反的,在胃肠功能极为衰弱的情况下,这些药非但不能消食,而且还能消耗胃气。有这样一些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有不少食后容易腹胀的人,初次给与一些消食行气药,效果很好,后来再胀再消导,效果就差些。如果把这些消食行气药不断的继续下去,胀满反而会继续加重,这就是消导药能消耗胃气的证明。胃气被消耗了,对于消食反而更不利,这在医学上叫“虚虚”
  促成虚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疾病本身的发展,如久吐久泻,胃肠功能逐渐衰减而形成的。但是这样的虚胀,一般的说,还不至于达到丝毫不能进食和腹胀难涩的严重程度。临床的虚胀重症,往往是因长期服用消食药或破气药,伤了胃肠的功能,改变了胃肠的冲和之气所形成。
  服药伤残胃气,能使脉象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极度细弱,虚不任按。这是久服神曲、麦芽等消食药,使胃气逐渐消耗到极严重的时候出现的。这种脉象容易诊断。另一种脉象是弦大鼓指,即脉管又硬又粗。这是服了过量的破气宽胀药,如枳实、厚朴等,胃气受了破气药的冲击,发生了反作用。这种脉象,按之有力,容易给人造成假象。但是按之绷紧,一点柔和之气也没有,这叫“脉无胃气”,是诊断胃气受创的重要依据。
  弦大鼓指,是真虚假实的脉象,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难于掌握,但是可以根据下列特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1) 消食药、行气药丝毫不能解决问题;
  (2) 病情进展缓慢,不是暴胀;(腹暴胀大,多属于热)
  (3) 服宽胀药似乎略有轻松,但一会有和从前一样,甚至加重;
  (4) 久不进食,而脉反弦大;
  (5)进一口食也会胀满难忍;
  (6) 胀减时,腹软无物。
  弦大鼓指,毫不柔和,既然是脉无胃气,治疗时就当温补脾胃,或少佐养肝之品,绝对禁用行气消导药。
  下面两例医案,是上述两种情况的说明:
  (例一)
  吕某之母,年四旬余,患腹胀,已治疗半年,越治越胀,因求余诊治。患者骨瘦如柴,腹胀如鼓,腹皮浅薄、绷紧,扣之有鼓音。自称每进一口食,就胀满难忍,必须想法吐尽才好。不进食就差些,因此形成畏食。出示厚厚一叠中药处方,约五六十张,都是些消导药,如神曲、山楂、麦芽、槟榔、谷芽、五谷虫、广木香等。按其脉象,细弱无力,舌淡苔薄,舌体瘦瘪。因为服过那么多的消食药无效,故改用大补之方,给予圣术煎(张景岳方)
  白术(微炒)30克 陈皮3克 干姜(微炒)6克 上肉桂3克 水煎服2剂
  给予上方时,原是试服,想在有效时再继续服用。未想到只服了这两剂药,便症状消失,再也未用任何其它药,竟使半年之久的重病,恢复了健康。这一意外的效果,引起我的深思,这患者的胀满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重病,只是服消导药太多所造成的。所以重用白术之补,又少加干姜、肉桂鼓舞胃气,陈皮行滞气,以补 为消,就取得显效。也可以说是消导药中毒,而现在纠正了药误的缘故。
  (例二)
  刘某,男,中年,历城人
  患者曾因生气,逐渐食欲不振,不能进食,尤其不能进硬食。略进稍硬食物,就似痛非痛,满闷发胀,喛气不止。胃脘部按之能出现较浅的指印陷窝。小便略有不通畅的感觉。曾不断的服中药达半年之久,全是些破气消胀的药物,但毫无效果。患者自己怀疑是胃癌,甚为忧虑,于1963年3月17日求余诊治。
  按其脉象,沉而稍数,涩而不流利,舌质淡。给予温补脾胃之药,少加疏肝理气之品。处方:茯苓9克 炒白术9克 炙甘草3克 大枣2枚 川椒6克 吴茱萸6克 炮姜3克 刺蒺藜9克 木瓜9克 佛手片9克 生麦芽6克,水煎服。
  本方共服12剂,未服任何其它药物,基本痊愈。
  上方中的木瓜很重要,因为木瓜不但能养肝和胃,而且在久服破气药的情况下,病人气散不收,胀满更重,木瓜有“酸以收之”的作用。
  上面讲的这些胀满,都发生于胃肠疾病,但是胀满这一症状,除了胃肠病以外,还有许多其它原因,如腹水、肿瘤等,都能形成胀满。就是胃肠病本身,也有一些不容易治愈的,如幽门狭窄、十二指肠变形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现代医学配合。
三、食欲改变的治法 
  食欲改变,包括食欲不振、食欲亢进和嗜好习惯的改变。之所以叫做“改变”,是和正常情况对比起来有所不同而言。因此,凡平素食量的大小和嗜欲秉性差别,不作为病理标准。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吃什么也不香,常不觉的饥饿,勉强吃些,也吃不多。这可能是肠胃本身的疾病,也可能是其它疾病影响到肠胃出现的兼证(如发热、痢疾等所致)如果是其它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那就要治疗其主病(或适当的照顾下肠胃),主病好了,食欲也就恢复正常了。如果查不出其它原因,就应以增进食欲为主要治疗目标。
  食欲不振的病理各不相同,有些医生,一听说病人诉说食欲不振,就想到山楂、神曲、麦芽等消导药,其实治疗食欲不振,并不是那样简单,消导药只适合于伤食以后的食欲不振。现将各种增进食欲的治法、方药及适应症,列举如下,以备选用。
  1 消导 这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消”,是消除;“导”,是疏导。就是把胃内过多的食物疏导开、消化掉的意思。本法适用于饮食过多,或饱食后不注意休息,反伏案工作,致使食停胃中,出现脘腹膨满胀饱,不断的喛出腐败难闻的伤食气味,见到食物就感到厌烦等症状。可对症选药:伤肉食者用山楂,伤于面食或豆类食品者,用莱菔煮服最好,神曲、麦芽、谷芽也很有效;伤于蛋类者,用陈皮煎服;伤酒,用葛根或枳椇子煎服。总而言之,一物一治,可单味用,也可几味合起来用,如神曲、山楂、麦芽同用,几乎可以治疗一切伤食病。此外,民间简方,常用所伤的食物,用火焙成炭,研末服用。譬如伤了米饭,就用米饭在火上焙焦,伤了面饭,就用馒头焙焦,研了以后,用温开水和服,或搅在稀粥里服下,对于伤食轻症,也很有效。
  消导法的主要目的,是消去胃里的陈旧食物,而不是象健脾药那样加强胃的消化机能。因此,与健脾药对比来说,消导法不消极的治法,而健脾法才是积极的治法。譬如说脾胃消化力弱,最容易伤食,而停食之后,又必影响消化力,因此,健脾有利于消食,消食又有利于健脾,所以有些伤食的人,需要在消导药中酌加一些健脾药。尤其对经常伤食的病人,更要这样。清代名医尤在泾曾有这样一段话:“饮食物停滞在胃脘,虽然可以用消导药治疗,但是要使这些药物发挥消导作用,还必须依靠胃气运行药力。”所以对于经常吃些消导药而仍伤食的人,我就在这些消食药方中加入人参9克,效果非常好。
  凡用消食药开胃进食,一般是一剂当见效,如果服二三剂后,食欲仍不见增进,就应当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2 健脾 饮食物进入胃中,全靠脾来运化,如果脾气虚弱,不能运化,就会见食即饱,所以治疗食欲不振,有时要用健脾药。健脾主药是人参、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等,也可在这些健脾药中加入少量的消导药,如神曲、麦芽等,更有利于健脾。常用的方剂有:
  (1)异功散(钱氏方)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上药各3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2)参苓白术散(局方) 治脾胃虚,饮食不进
  本方即异功散加山药、莲肉、白扁豆、苡米、桔梗、砂仁,研为散,米汤或枣汤送服,亦可煎服。
  (3)济生丸(缪仲淳方) 健脾、开胃、消食。
  即参苓白术散再加山楂、神曲、黄连、白蔻仁、泽泻、藿香、炒麦芽、芡实。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一丸,淡姜汤送下。
  3 补火 健脾虽然是增强消化的主要方法,但是临床证明,只健脾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若加入温补下焦的药物,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因此,增强脾胃消化力的办法,除了健脾以外,还有“补火”一法。
  补火,是指用热性药温补命门。“命门”是什么呢?从其性质来说,是下焦属火的器官,有温养脾胃的功能。所以当食欲不振,又有下焦虚寒的症状时,如大便溏薄,四肢常冷,则采取温补命门火这一方法,对于增进食欲,能起重要作用。
  《本事方》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人全不进食,曾服过不少补脾药,都不见效,后来授给二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两味补命门药组成),服后很快就好了。又记载有个黄鲁直老先生,尝把莬丝子用水淘洗干净,用酒浸了以后,晒干,每天抄取几茶匙,用酒送服,十天以后,食量比以前增进了不少。
  补骨脂、肉豆蔻均属下焦温热药。莬丝子味苦性平,虽然不热,但也是入下焦肝肾的强壮药。可见温补下焦,对于健补脾胃也很重要,这在中医术语叫做“补火以生土”。但是入命门的补火药,都有燥大便的作用,因此,凡大便燥结的病人,多不属于命门火衰的类型,也不宜用补骨脂、肉豆蔻等药。
  4 养肝 肝在五行中属木,木味酸,能克脾土,所以肝气太旺和肝火炽盛的人,会出现胸胁满闷,或胃中泛酸,影响进食。但是反过来,肝气不足,也会影响食欲,这叫木不疏土,当以养肝为治。消谷丸效果最好。
  消谷丸方(《沈氏尊生》方)
  麦芽90克 神曲180克 干姜(炮)、乌梅(炒)各120克 上药研细末,炼蜜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黄酒或米汤水送服,一日三次。不作丸,用水煎服,效果也一样。
  〔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也叫食欲亢进,它和食欲不振相反,是食量大增,甚至食不知饱,食欲亢进可见于不少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这些都属于祖国医学三消病的范围。这里只讲肠胃病引起的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是指饭后不久,又觉得饿的不好受。有的病人甚至口袋里装着食物,走到那里吃到那里,一二小时不吃,就饥饿难忍。这样的病人,不少是胃中有痰火,实际是嘈杂的另一种类型。《资生经》有这样一记载:有一病人,放下碗后就觉得饿,再吃,一会儿又饿。用生姜捣碎,取汁两碗,一次服下,病就好了。服生姜汁,实际也是治嘈杂的方法,如前面治疗嘈杂的生姜半夏汤,方中也有生姜汁,只是这里的用量比前面大的多。
  下面介绍一个食欲亢进的病例,很能启发思路。
  济南铁路局公安部某干部,女性,32岁。患食欲亢进症。曾经铁路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肝炎、内分泌失调、胃神经官能症等,治疗无效,转请周凤梧老中医治疗。
  患者多食多便,随食随饥,每天进食十多次,总量达三斤左右。每次进食后,腹中必隐隐作痛,里急下坠,每天大便十多次,但量很少,且往往在大便时晕倒,一会儿又苏醒过来。因此每次去厕所都要有人扶持。形体肥胖,腹大如鼓,体重大增。但面色晦暗,心慌,睡眠不好,胸腹胀闷,气短,右胁疼痛,头晕眼花,多卧少坐,全身无力。脉象是右滑左沉涩,舌苔黄厚,干燥少津。这些症状中,最突出的是多食多便。
  周大夫诊视后,给予三一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芒硝、甘草),大便次数逐日减少。最后泻下一块状物,长近一尺,颜色黑褐如酱色,腹内顿觉舒适,多食一证,也有好转,但仍不彻底。以后曾迭用过叶氏养胃汤、四逆散、五皮饮、归脾汤等,随证加减。前后共服三一承气汤42贴,叶氏养胃汤10贴,五苓散、五皮饮加味12贴,归脾汤20贴,共84剂,历时6个月,才基本痊愈,恢复工作。(见《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年第3期)。
  根据这一病案的病情和治疗经过,不问可知此病是常久食用肥鲜油腻等品太多,又缺乏适当的运动,以致肠胃之中形成郁滞。兼之病人言虚,医生又不断地给予滋补药物,致使肠中瘀滞更不能传导,才形成这样真实假虚的现象。大量的三一承气汤,起到了“去菀陈莝”的作用,所以病才有了转机。
  〔味觉与嗜味习性的改变〕
  人们对于味的嗜好,大同之中有小异,因此不能把个别人的不同嗜好,一概看作病态。如果在某一时期,其嗜好与平素对比有显著的改变,这就有可能是病态。
  嗜味习性的改变,说明脏器有变化。譬如妇女在怀孕期间,喜欢吃酸物,就是证明。有肠寄生虫的儿童,常喜欢吃土块、火炭,甚至有一些奇怪的嗜好。曾见到一个儿童,喜欢吃橡胶,家长制止也不行,给他买了一双新鞋,他趁家长不在时把鞋的橡胶底也吃了。又如过去的医书记载:有误吃头发形成瘕块的病人,喜欢喝大量的豆油,一时不喝,就象要闹病一样。李时珍曾记载:有一妇女,喜欢吃河中的污泥,每天必须吃上几碗,后以墙壁上的陈土,用水调和喝下才好了。为什么有这样一些不同的嗜好?现代医学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中医有的可以用脏气虚来解释,譬如喜欢吃土块,是脾气虚,喜欢吃大葱或其他辣物,是肺气虚也。但象吃橡胶和喝豆油等,仍然解释不了。
  对于五味的嗜好,可因病有所改变,对于味觉也同样可能改变。譬如胃肠道有热的人,口里常觉发苦,处方中可加入偑兰叶。除此以外,味觉的变化,也常是诊断其他脏腑病症的依据。如《罗氏会约医镜》记载:“口苦是肝胆热,涩是风热,辛是燥热,咸是脾湿兼肾虚”等,这不在胃肠病治疗范围之内,所以从略。
  〔胃脘痛的治法〕
  胃脘痛,也简称胃痛。有的仅仅痛在胃脘部位,有的则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的感觉烧灼热痛,有的则拘挛或胀痛,有的痛在食前,有的痛在食后,有的常年发作,有的则按季节发作;有的因饮食不调引起,有的因情绪不好,或过饥、过劳促使发作。或轻或重,虽然表现不一,但其根本原因,不外上消化道有溃疡或炎症,或溃疡合并炎症。不但溃疡和炎症能引起疼痛,就是伴随溃疡或炎症而出现的病理渗出物------如痰或血,或痰血混杂,以及这些渗出物阻碍部分食物顺利下行所形成的瘀滞,也都是作痛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胃痛,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和溃疡使命愈合的清热、祛寒、健胃等治本的方法。这些方法,应当根据病情的缓急,疼痛的特点,病程的长短,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同时合用,或分期采用。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
  1 涤痰止痛
  涤痰止痛,是用消除痰饮的方法来达到止痛的目的。涤痰、消瘀和活血等方法,虽然是治标,但在这些病理产物消除之后,不但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溃疡面的愈合,,所以也是治疗胃痛的有效方法。
  痰饮胃痛,常表现口干、口粘,或呕出粘液,疼痛胀满,不能进食等症状。这样的痰,胶着难消,或嵌入溃疡的坎陷之中。治疗须采用消除顽痰的方法。轻症用清热化痰法,使热解痰消。如果效果不大,兼见胸满气粗,大便秘结等症状,则用攻逐法。前者可用海蛤丸,后者可用小胃丹。
  海蛤丸方(朱丹溪)
  海蛤壳(在炭火上焙过,放冷,研成细末) 瓜蒌仁(捣研)将二味混合成稠膏状捏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服五十丸,每日服三次,开水送下。
  小胃丹(《证治准绳》方)
  芫花(醋拌炒)、甘遂(湿面裹煨)、大戟(水煮晒干)各15克,大黄(酒润炒熟焙干)45克,黄柏(炒)90克。以上共研细末,另用白术煎汁成膏,调和药末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此方药力较峻,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除了上述两方外,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也有降气除痰止痛的作用,也可以用来治疗痰饮胃痛。
  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方)
  瓜蒌一个捣碎、薤白15克、半夏9克,水煎服。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方)
  治疗胃脘满闷,上冲作痛。
  瓜蒌一个 薤白15克 桂枝3克 枳实3克 厚朴12克
  水三盅,先煮枳实、厚朴取一盅,去渣,入余药,煎数沸,去渣温服。
  2 消瘀止痛
  “瘀”指胃肠道有瘀滞。中医诊断为胃肠道有瘀滞的病人,有不少是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存在。在服用消瘀药之后,多数能排出一些如白冻状物,烂肉状物、黑色坚硬的粒状物,或异常坚硬的粪块等。据此可知,肠胃的瘀滞,实际是炎症或溃疡渗出物的积存,以及因胃肠蹦蠕动迟缓使部分食物或残渣碎屑不能顺利下行,又与渗出物混合而成。瘀滞形成之后,就会出现疼痛,或使疼痛加重。因此消瘀一法,有时是达到止痛的重要手段。
  瘀滞形成之后,不但疼痛加重,而且由于肠胃蠕动迟缓,还会出现大便干结、多日不大便,以及嗳气、食少、腹痛拒按等症状。由于伴有炎症或溃疡,所以胃脘部也常怕风冷,不敢吃冷食。治疗时应以攻逐法消去瘀滞,可用遇仙丹。若表现为寒证,当于攻逐药中加入温药,可用大黄附子汤。
  遇仙丹(《苏沈良方》)
  驱虫、逐积、消癖、除痰
  黑丑(头末)、槟榔各120克,三棱、莪术(醋炙)各30克,大黄60克,木香15克,共研细末,用大皂角去子,打碎,煎浓汤,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五更时清茶送下。如大便未通,再饮温茶助之。驱尽虫积恶物,以白粥补之。
  一男性,年四旬余,患胃痛已多年,曾经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遇寒加重,大便秘结,满舌白沙苔,厚如积霜,自述曾服过不少中西药物,俱无效果。余根据舌苔,认为胃脘必有湿痰瘀积,因仿遇仙丹之意,用黑丑、槟榔、木香、大黄等药煎服,几天后,患者复诊,诸症悉除。又给与原方三剂,巩固疗效。
  李某,年四旬余,胃痛已三年,每日胃痛彻背,连及两胁,饮食减少,大便不爽。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中西药无效,即往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之后,手足不再汗出,舌苔脉象无异常。余从患者从前手足多汗,可见里湿太盛,以后手足无汗而胃痛加剧,是因湿气内结。大便不爽快,也是肠道有瘀滞的缘故。因遇仙丹方,去皂荚,改丸剂为汤剂煎服,连服二剂,大便泻下大量如粉团、海哲样的白冻状物,腹中顿时舒畅,胃痛也大减轻。据方又酌加苡米、苍术等健脾药,几剂后,饮食正常,症状消失。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9克 炮附子9克 细辛6克,水煎服。
  一男性农民,年40余,脘腹疼痛多年,每腹痛时数日不大便,脉沉紧,出示以前服过的药方,有枳实、厚朴、大黄等,其中大黄曾一度用到30克,但大便仍不通畅。余给予大黄附子汤,一剂后大便就畅下,便中有黑色粒状物,大的如黄豆大,数量很多,坚硬异常,自泻下后,腹部舒适,亦未再痛。
  1958年,余在灵岩寺中医进修学校讲课时曾将此方的主治与用法,向学员作过介绍。后来下乡巡回医疗时,一学员遇到一农民,因多年顽固性胃痛求诊,因其自述症状与大黄附子汤证符合,遂将原谅抄用,每味各9克,但细辛用到9克,很不放心,一夜也未睡好,不料次日一早,患者即来叩门道谢。并说,服药后大便泻下大量如烂肉状物,疼痛完全消失,多年宿疾,彻底治愈。
  以上两方,都能消瘀止痛,一般是:寒象不明显,大便秘结不重的,用遇仙丹。若手足发凉,尤其是脉博沉紧,大便秘结,舌淡少苔,其人不呕,寒证明显的,可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中的大黄用量,并不算大,它所以能起到泻下瘀积的作用,全靠附子温能祛寒,细辛辛能散结,使似乎处于停滞状态的胃肠重新活动起来,才能起到推陈致新的作用,如果不用附子和细辛,那么大黄的苦寒之性会使肠功能更加呆滞,所以前案用到两也不起作用。
  3 活血行血止痛
  瘀血作痛,大多是溃疡病的结果。因为溃疡面不断的渗出血液,能留滞而成为死血、瘀血,或与渗出的津液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痰血混杂。痰血滞留于胃肠道,或嵌留于溃疡的坎陷之中,不但妨碍溃疡的愈合,而且一有冷热不调,或辛竦触动,就会疼痛发作,因而使溃疡緾绵难愈。
  有瘀血的胃痛,多呈针刺样疼痛,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灵脂、蒲黄、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都是常用药。尤其是灵脂和蒲黄,在活血行郁的同时,又有燥湿利水的作用,对于痰血混杂的病人,更为适宜。现介绍几个简单的效方如下:
  (1) 五灵脂3克 枯白矾2克,共研细末,温酒调服。
  (2) 失笑散(《经验方》)
  五灵脂9克,蒲黄6克,共研为末,每服6-9克,用好醋调熬成膏状。再入清水一茶盅,煎至七分,食前热服。或酒煎入砂糖少许,连渣服,少倾,再进一服。
  (3)手拈散
  草果仁 元胡 炒灵脂 制没药各9克,水煎服。
  (4) 桃仁、炒灵脂各15克,共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醋任下。
  4 解热止痛
  热症胃痛,常常胃中烧热,舌红脉数,时痛时止。痛重时出现烦躁而吐,额上自汗,手足发凉等证。
  痛而兼胀,两胁胀痛,脉弦数者,用兼能平肝下气的金铃子为主药。如:
  金铃子散(《病机气宜保命集》方)
  金铃子 元胡各等份,共研为末,每服9克,温酒调下。
  胃热疼痛,常用药物是栀子,因栀子长于解郁泻热。热重夹湿的,栀子配黄连更好。
  仓促散(《医彻》方)
  栀子15枚,浓煎,入生姜汁二匙,再煎一沸,服下。
  又方
  栀子15枚,川芎3克,香附3克,水煎三沸,加生姜汁三、四匙,再煎一沸,去滓,入百草霜二匙,调和服用。
  热痛夹湿的,多是由于过食油腻等物而致,常兼泛酸,舌苔黄腻。可用:黄连 甘草,两味药量取六比一,水煎服。
  又方,生白矾、枯白矾各等份,共研细末,面糊为丸,樱桃大,每服三丸。烧酒送下,以上诸方,药简效速。尤其是栀子和黄连,为临床常用药,流传下来治胃热疼痛的名方,如清中汤,清热解郁汤等,均以栀子黄连为主药,又加入其它辅助药所组成的。
  清中汤(《统旨方》)
  治胃热作痛。
  栀子 黄连各6克,陈皮 茯苓各5克,半夏3克,草豆蔻 炙甘草各2克,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清中蠲痛汤(《张氏医通》方)治胃脘火郁疼痛,或间作寒热。
  栀子 香附各5克,炮干姜1克,川芎 黄连 橘红各1.5克,苍术2.5克,炒神曲3克,生姜三片,大枣1枚,水煎食前热服。
  清热解郁汤(《沈氏尊生》方)治胃热疼痛,
  栀子5克,枳壳 川芎 香附各3克,黄连 苍术各2克,陈皮 干姜 炙甘草各1.5克,生姜三片,水煎服,服后禁食大半日,再服一剂。
  以上三方,都是以黄连栀子为主药,所不同的是,清中汤里有二陈汤,清中蠲痛汤和清热解郁汤是配入了越鞠丸。前者宜于胃痛夹痰,吐酸多者,后二方能开郁理气,对于情志不舒所诱发的胃脘热痛,最为相宜。
  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后两方内都有干姜炭,这是“反佐法”,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极热极痛,都是热邪郁结最利害的时候,里热越重,越会出现表面象寒的假象,如四肢发凉,全身出冷汗,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甚至脉博也摸不到,这些体表的寒象,正是热结太重,郁在里面不能达于外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给与寒凉药,不用热药配伍,那么寒凉的药凝敛之性,就更会促使热邪郁结,起不到清散宣泄的作用。明明是胃热疼痛,但病人却怕冷风,不敢吃冷食、喝凉水,这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启示病人也不能服用单纯的寒凉药。这只有在寒凉药中加入一点善于走窜的辛热药,才能纠正寒凉药凝敛的缺点,从而发挥其清热解热的作用。
  上面提到的几个方剂,如栀子配伍生姜汁,配川芎、配香附,都是走窜活动的药物,和反佐的道理有些相似,但热邪郁闭还没有达到出现假象的时候,这些药就算辅佐药,而不算反佐药。
  下面再介绍一些治疗胃热痛重的简便方。
  (1) 栀子9克 附子9克,加盐少许,水煎服。本方适用于痛极全身出冷汗的病人。
  (2) 栀子9克 川乌9克,水煎服。
  郁热胃痛,选用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迅速止痛。但有的在痛止后不久再次复发,再服本方,效果不大,这不是上方不对症,而是热邪虽然轻清了,但胃中还有些秽浊物留滞不去。这时,可用元明粉3-6克,开水化服。
  治疗胃痛,当疼痛好转之后,必须注意饮食,要少吃,吃软食,吃素食,忌油腻辛辣。尤其是胃热疼痛,这些禁忌更为重要。
  5 温中止痛
  凡胃痛表现为虚寒现象,喜温恶寒,大便溏薄,四肢发凉,舌淡脉迟的,可用辛热药祛寒止痛。如:
  理中汤方
  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水煎服。
  又方:
  良姜末1克,米汤水调服。
  又方:
  良姜45克,吴茱萸120克,胡椒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用1-1.5克,加入朱砂1克,调服。
  6 养胃健胃及善后诸方
  养胃、健胃等止痛法,是在肠胃道没有病理产物,或者病理产物基本上不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合用的。这些药物也有促使胃肠本身,从病理状态恢复为健康状态的功能,所以也常是胃病基本治愈的善后方。常用的有当归建中汤,异功散,叶氏养胃汤等。
  (1) 当归建中汤
  桂枝9克,炙甘草9克,白芍18克,饴糖30克,当归12克,生姜三片,大枣3枚。水煎去滓,入饴糖融化,温服。本方温而不燥,能养血,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用本方的指征是:胃痛喜按,舌红少苔,或舌中心光剥无苔,若舌苔过厚或泛酸、作呕,则不宜使用本方。
  (2)异功散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水煎服。
  凡胃病用过不少攻泻药,症状消失之后,可用本方健补胃气,本方是补益之剂,不宜服之过急,应当,采用小剂量,最好每剂不超过30克,促使胃气逐渐的,缓慢的,然而却稳步的恢复健康。如果操之过急,剂量过大,也会象饮食过量一样,增加胃的负担,反面效果不好。
  (3)叶氏养胃汤
  沙参 桑叶 麦冬 玉竹 白扁豆 甘草 ,水煎服。
  胃酸缺乏,舌红少苔的,可加乌梅三枚,可木瓜6克。本方适用于胃阴虚的患者,凡舌红少苔,胃中觉热,口干口渴,疼痛喜按者,可用本方。
  下面一些简效方,可以止痛,也可以养胃,取用方便,有利无弊,有时胜于服汤剂。
  (1)沙糖半盅,热酒调服。
  (2)蜂蜜一盅,酒一碗,同蜜煎后,调白矾末3克,温服。
  (3)蜂蜜每次30克,热水冲服,每日三次,功效不亚于服当归建中汤。
五 腹泻、便秘、大便下血和治法
  [腹泻]
  腹泻的原因很多,中医治疗腹泻是根据腹泻的不同特点来辩证施治。明代李士才曾总结出治泻九法,现把这九法加以扩充,并附以简方和有启发性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
  1 渗利法
  本法适用于: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腹部发满,没有里急后重感,也没有脓血混杂。这样的腹泻,病灶一般在小肠。因为小肠不能泌别水分下出膀胱,使水液直趋大肠,才致成腹泻。治疗这样的腹泻,应当用利小便的药物,使水走前阴,大便才能不泻。这种方法,叫做“渗利法”。
  《苏沈良方》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了急性腹泻症,请太医院里的国医治疗,丝毫没有效果。他的夫人对他说,市集上有人卖治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帖,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好,咱何不买一帖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劳动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敢轻试。可是夫人瞒着他买来一帖,搅在国医处方的药剂中,给欧阳修服下。只服了一剂药,欧阳修的腹泻就完全好了。治好之后,他的夫人才把详情对他说了,欧阳修也着实佩服,便把卖药人叫来,答应很高的代价请他传方。卖药人起初不肯传,经欧阳修百般动员,才说:这主是车前子一味,碾成细末,每服六克,搅在稀米粥里服下。
  车前子有利小便以达到止泻的作用,所以赵学敏编写的《串雅》中,有一张方剂叫分水神丹,即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治疗水泻,非常有效,。明末罗国纲的《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治水泻的秘决,是在药方中加入一味蓖薢,蓖薢也能渗利小便,和车前子的作用差不多。
  2 升提法
  本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博可能见浮脉。这种现象,中医叫做飧泻。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治疗时必须用治风的药物,如防风、荆芥、麻黄、桂枝、葛根等。凡是风药,都能鼓舞胃气上升,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
  《邵氏见闻录》记载:夏英公得了腹泻症,太医院里的医生,认为是虚症,,用补脾药治疗,始终不见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的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蒿本的药方,服下后,腹泻就好了。
  李延昰《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终年喝酒、吃瓜果,一天,怱然得了腹泻症,从半夜到天明,泻了二十多次,医生们先给以利渗利小便的药物,无效,又给予健脾药,泻的更加厉害。后来李延昰看了,六部脉都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感受了风邪,《内经》早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使患者出汗不可,给开了一张有麻黄 升麻 葛根 甘草 生姜等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子,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症,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仲辉听了,也犹疑起来,不肯服用李延昰的药,可是越停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
  据以上二例,可见飧泄,是外受风邪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已不存在只剩下脉浮也好,脉象看不出风邪,仅从大便看出风邪也好,用祛风药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过脉浮可外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风症表脉,只是大便溏薄夹有气体的,服风药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
  3 清凉法
  清凉法是用于治疗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色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泻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用清凉法治热泻,就象炎热的夏天刮起一阵凉风一样,使热气消散。这也是《内经》:“热者清之”的治法。
  《本草汇言》记载:有一个患腹泻的人,不论吃什么粥、饭、蔬菜,一入口,咽喉就有针刺样的感觉,吞咽时,喉中觉的很辣,腹部满痛,大便时,肛门灼热,弹响连声,脉洪大而数。给与黄连9克,白芍6克,甘草2.5克,一剂药就好了,这一处方,实际就是黄芩汤把黄芩改成黄连,又去了大枣,原则未变,所以效果很好。
  《寿世保元》还载有一方:有个病人,每次进食后,就腹中鸣响,响完就泻,以致不敢进食。服了不少治泻的方药,都不见效。后来有人传方,将红柿核用湿纸包裹多层,放在炭火上煨熟吃下,吃三四个就好了。这也是治的热泻,而方更简单,效果也不弱于上面所讲的黄芩汤和黄连方。
  4 疏利法
  疏利法是用于肠道内有陈旧性未消化好、未排泄净的食物、瘀滞或粪块。这些陈旧的物质,留滞在肠道之中,就象行水的管道积存有泥石浊垢等沉淀物一样,它使水不能从管道内顺利流出,却又使水不断的向外溢出。所以治疗这样的腹泻,必须像疏通管道那样,除掉肠道里的废物,使大便按时排泄,按时停止。排除这些废物的办法,叫“疏利法”
  《冷庐医话》记载:谢时素有腹泻病,已有三十年之久,未能治愈。后来鄞县名医周公望,用礞石滚痰丸与服,服了三付,这多年的顽固久病就痊愈了。礞石滚痰丸是治顽痰的效方,用它来治腹泻,也必然是肠道中有稠痰一样的粘浊物质,这样的病人大便时不但不爽快,泻出物中也有可能带有这样的粘液。
  肠中有象痰一样的粘浊物质所致的腹泻,中医叫痰泻。痰泻除了极顽固的须用滚痰丸一类较为猛烈的药物以外,,其余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只是阵发肠鸣,大便夹痰夹水的,用二陈汤回味治疗,也很有效。
  还有伤食致成的腹泻,也适用疏利法。这样的腹泻,常嗳腐败难闻的伤食气味,腹中鸣响,连连放屁,泻出的稀粪之中,常兼有未消化好的硬块。可用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治疗,使积食消除,大便也就正常了。
  腹泻症中有一种慢性久泻,时轻时重,也是肠道瘀滞,但用一般的疏利药物治疗,总不见效。这是瘀积的时间太长了,就象我们用过的器具上有年久沉淀的积垢一样,初得的时候容易去掉,但时间久了,就洗不掉,刮不净,所以一般的常用药物不易见效。即使暂时见效,但病根未去,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甚至会按照最初得病的季节,按时复发,形成“休息痢”。在这样病情极为顽固的情况下,必须改用较为剧烈的药物,才能达到除恶务尽的目的。这些顽固的瘀滞,根据其不同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积热、痼冷两大类,简述如下。
  泻下黄赤,粘浊,或如鱼肠、烂肉,腹胀,腹痛,脉数,舌赤,反不敢吃凉物,五心烦热,不喜油腻辛辣,口粘口臭等症,属于积热。积热兼湿的最多。
  泻下如白冻,或谷食不化,不臭而腥,脉细肢冷,喜温恶寒,属于痼冷。
  治积热痼冷,现举两个代表方如下。
  将军饮(《医鉴》方)
  治腹泻如痢疾,经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并治休息痢,愈而复发,止而复作。
  大黄30克,好黄酒两大盏,同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将酒分二次服下。
  蜡匮巴豆丸
  治多年凡吃生冷和肉类即泻者。
  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个老年妇女,约六十多岁,患腹泻已经五年,无论吃肉食或者别的油脂性食物,或者生冷之物,吃下后必腹泻。服过许多调理脾胃药,升提药、固涩药,不但不好,反而腹泻的更重。他请李时珍看了看,脉博沉滑。李时珍认为,这是脾胃功能损伤的时间太长,有冷性积聚凝结在肠道,因给予蜡匮巴豆丸五十丸。服下以后,一连二天未大便,腹泻从此就好了。以后李时珍又用此方治好了多年痼冷久泻的患者近百人多。
  蜡匮巴豆丸有这样几种做法:《危氏得效方》治夏天水泻,用巴豆一粒,去壳,插针上,在植物油灯上烧,存性,再把蜡化开,包在巴豆外面,冷却后就是一丸。如果是治小儿,要把丸做的更小。用巴豆一个,烧法同前,再用豆粒大一块黄蜡,在灯上烧化,滴入水中凉却,取出,同巴豆一起捣烂,做成黍米大的小丸,每服五丸到七丸,莲子或灯心煎汤送下。
  5 甘缓法
  有的腹泻,次数太多,可能每天数十次或至百次,而且一觉得要大便,就必须急忙奔向厕所,稍一晚了就跑不及。祖国医学认为,这是脾虚下陷,当用味道很甜的药治疗。因为甘味药能减缓泻下的程度,这叫“甘以缓之”。《罗氏会约医镜》的甘缓汤,就是起到这样一种作用。
  甘缓汤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各5克,升麻1.5克,陈皮2克,苡米 芡实各6克,木瓜 白蔻仁 砂仁各3克,红枣4枚,水煎温服。
  如嫌人参价贵,可改用山药12克代替。本方若加入肉豆蔻3克,木香,亦很好。
  6 酸收法
  腹泻的时间太久,虽然不是急不可待,却也是频频入厕,粪便量不多,也没有热痛酸臭等症状,这是久泻耗气,气虚不能固摄的缘故。治这样的腹泻,可在相应的处方中加石榴皮、乌梅、五味子等酸味药,才能起到止泻的效果。《罗氏会约医镜》的酸收丸,就是这样一张方剂。其方是:
  人参 山药 炒白术 炙甘草各90克,良姜45克,诃子肉60克,石榴皮60克,白石脂60克,五味子30克,上药共研细未,用醋煮面糊做成丸剂,米汤送下。
  又如《扶寿精方》治腹泻兼治口渴,用乌梅一味,煎汤代茶常服。《肘后方》治腹泻症,在肠垢已经很少的情况下,仍频繁作泻,用乌梅肉20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次服下。又如五味子一味,煎服治五更泻。
  7 固涩法
  固涩法和酸收法有些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周身无力,频泻量少,正气耗散的用酸收法,以酸味药为主;肛门下坠,或兼脱肛,虚坐努责,是大肠已滑,用固涩法,以涩味药为主。但涩是酸的变味,滑脱必兼气虚,所以酸收和固涩可以借用。主要是,没有大便也虚坐努责,并兼有脱肛的,当用固涩法,只是气虚,有大便即泻,努责并不突出的,用酸收法。酸收是收敛正气,固涩才是固涩大肠。无论酸收或固涩,都是在邪少虚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也就是说,肛门不灼热,大便不酸臭,舌苔不厚腻,脉博不弦数,才可使用,这样是防止治病留邪。
  涩肠的常用药有罂粟壳 赤石脂 枯矾 木贼 龙骨等。
  《三因方》治大肠脱肛,焙木贼存性,研末,掺之,以手按入。也可用龙骨末。
  《经验方》治水泻不止,罂粟壳去蒂膜,一枚,乌梅、大枣各十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太平圣惠方》治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白矾30克,诃子15克,共为末,每服6克,米饮调服。
  《寿世保元》治久泻,大便滑泄,用五倍子150克(炒),研末,面糊为丸,每服5丸,米饮下,每日三次。
  8 健脾法
  凡腹泻症,大便稀溏,又兼身体疲倦懒惰,食欲不佳,腹部发满,就是脾脏虚弱。脾的正常工作,是把饮食物消化之后,又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这在医学术语叫作脾主运化。如果脾虚脾泻,不能很好的吸收,致使水谷直趋大肠,就会出现腹泻,治疗方法,应当加强脾的功能,如人参 白术 莲子等药,促使其吸收,这叫做健脾法。健脾药中,最好加入一些渗利小便的药物,如茯苓 车前子等,效果更好。常用方如胃苓汤,平胃之中,就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苍术 厚朴 陈皮 白术 茯苓各5克,泽泻 猪苓各3克,肉桂1.5克,水煎服。
  9 温肾法
  温肾法,是用温肾的药物把肾阳发动起来。肾阳也叫命门火。它对于脾胃来说,正好和灶下加火一样,是脾胃热能的来源。因此,在脾阳大衰,并出现命火不足的情况下,温补肾阳就是第一要着。
  怎样知道是命火不足呢?凡大便溏泻,饮食减少,全身倦懒,没有别的严重症状,是属于脾胃虚寒,如果再兼有四肢发凉,脉博沉迟细弱,大便清稀象鸭粪一样,或者每天在天明之前五更的时候,按时腹泻,这就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除此以外,凡脾虚脾寒的时间太久了,用温脾药治疗不效,也大都是肾阳虚衰,也必须改用温肾药。
  温肾止泻的常用药有补骨脂 骨碎补 附子 肉桂 益智仁等。又因为所有的腹泻,差不多都与脾胃有关系,所以温肾止泻药中,也常加一些温脾健胃的药物。现举例说明如下:
  《世医得效方》记载:凡腹胀怱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这是气脱,用益智仁60克,水煎服即止。益智仁温脾固肾,所以有这样的效果。
  《本草纲目》记载:魏刺史的儿子,患腹泻很久了,请了不少的医生治疗,都不见效。病情逐渐危重。名医李时珍看了,用骨碎补研成细末,另用一个猪腰子劈开,把药末加入其中,放在火里煨熟,令病人吃下,腹泻很快就好了。
  四神丸(《证治准绳》方)
  治久泻腰酸,四肢发凉,不思饮食,或治五更泻。
  肉豆蔻、五味子各60克、补骨脂120克、吴茱萸30克。以上共研细末,另用生姜240克,切碎,红枣100枚,清水煮烂,去皮核,与药末同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饭前米饮,开水或淡盐水送下。本方中的肉豆蔻,就是用来温肾止泻。
  以上几个方子,都治久泻,寒泻,凡寒泻日久,必伤肾阳,所以都用温肾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面提到四神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天?五更泻为什么用四神丸也有治不好的?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五更泻是肾泻中的一种,因为是在半夜以后,天未亮以前,必腹泻一、二次或多次,其余的时间不泻,每天如此,丝毫不减,所以叫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天呢?正常人排便,一般是有一定的时间的间隔,而且大多都在起之后,未起之前很少有想大便的。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疏泄,疏泄就是疏通、发泄;肾主闭藏,闭藏就是关闭,收藏。排便是属于疏泄的,但又可以暂时不排,这是由于肾能闭藏的缘故。这样,肝肾协调,互相制约,疏泄和闭藏统一,大便就会正常。反之,如果肝气太强,疏泄太过,肾气太弱,不能闭藏,就不会分昼夜,大便频繁。另一方面,如果肾闭藏太过,肝不能疏泄,又会大便闭而不行。这都是病态,肝气生于子时(夜11时到次日凌晨1时),旺于寅时卯时(3-7时)。也就是说,人从睡眠中休息到半夜以后,全身的脏腑气血机能,都逐渐的恢复活动,这叫做肝气萌动。脏腑活动,包括大肠,它积存了一天的粪便,也要开始传导、排便等活动,但在肾阳充足,能闭藏固摄的情况下,可以从容不迫的等到起床以后,而在起床前,不会有急于大便的要求。而肾阳虚的五更泻,却是半夜之间,或刚过夜半,肝气略为的萌动,就急不可待,马上要腹泻,这就说明五更泻的关键,在于肾而不在于肝。所以四神丸以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温肾为主。又因泄泻大都与脾有关,所以四神丸中也加入肉豆蔻温脾健脾。
  治疗五更泻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把所有起床以前腹泻的人,都认为肾阳虚。因为天明前后,有许多情况可以出现腹泻。譬如有酒积的人,常常在早晨还没有起床就想大便。但是他的大便溏粘,或夹杂粪块,午后却仍然是好粪。也没有手足发凉,脐下冷等肾阳虚的症状。用二陈汤加酒煮黄连、红曲,研末,再用陈酒曲打糊为丸,乌梅煎汤送服,即可逐渐治愈。
  也有的白天还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胀,一夜不安,在天将明时,腹泻一次,泻后症状减轻,这也不是肾泻。因为大便不是鸭溏,也没有手足发凉,精神疲惫等肾阳虚的症状,而且在半夜之前肠胃就已经有不舒适的感觉。这是脾湿太盛,与肝肾没有关系,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如上所述,可见泻在五更也好,不在五更,任何时候都泻也好,只有在出现手足不温,大便鸭溏,食少,祛寒,舌淡。脉迟等命门火衰症状时,才算肾泻。如果大便酸臭,腹满膨胀,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这虽然泻在五更也不是肾泻,用温肾法治疗,是不对症的。
  此处,肾阳虚腹泻,一般都是久病体弱,或者是其它慢性腹泻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一个平素健壮的人,怱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肾泻的。这一点,也有助于临床诊断时作参考。因此,凡慢性久泻,只要出现一两个肾阳虚的症状,就要考虑在相应的方剂中,加入一些温补肾阳的药物,如骨碎补、益智仁。
  还有一点须要说明,凡治五更泻,必须在临睡前服药。若服在起床以后,距离腹泻时间太长,效果就差。
  10 平肝法
  中医讲“肝主筋膜之病”,“在变动为握”。“握”就是痉挛的意思。因此,凡腹泻而兼有痉挛性腹痛的,应当采用平肝法。平肝止泻的代表方是:
  痛泻要方(刘草窗方)
  治痉挛性腹泻腹痛,痛一阵,泻一阵,脉弦。
  白芍 防风 白术 陈皮,水煎服。
  白芍和防风,能舒肝解痉挛;白术健脾,陈皮理气,有增强肠胃功能的意义。总之,本方的作用,可以归结为平肝补脾。
  平肝止泻法,不论是新病,或常年久病,也不论是不是泻在五更,只要见有脉弦,或兼痉挛性腹痛,或其它能说明是肝气太强的症状,就可以采用平肝法来止泻。下面是两个很有意义的例子。
  《罗氏会约医镜》记载:罗国纲治了一个二十多年的腹泻患者。患者的特点是:每年春天发作,夏天不治自愈。发作时,每天寅卯时(上午3-7时)一连泻十几次,其余时间差些,肝脉弦,脾脉弱,。服了不少补脾止泻药无效。罗国纲看后,拟了一张平肝补脾汤,只吃了一剂就好了,而且没有再发。处方是:
  白术 茯苓 沙参 白芍 当归 木瓜 肉桂 白豆蔻 炙甘草
  这个腹泻的特点:脉弦,是肝旺的脉象,春天是肝旺的季节,寅卯时是肝旺的时间,又兼脾脉弱,所以是肝强脾弱。方用白术 茯苓 白豆蔻 炙甘草健脾,白芍 肉桂平肝,当归 木瓜 沙参养肝。肝气得养,刚性变柔,不去半凌脾,腹泻自然就好了。
  朱某,男,青年职工,每在五更天未明时,必腹痛,痛而即泻,泻后痛减,一会儿又痛又泻。脉弦,舌淡红,苔薄黄。病程四个多月,服过不少四神丸、健脾药、固涩药,一概无效。我为其处痛泻要方:白术15克 白芍15克 防风9克 陈皮9克 生姜两片。睡前服下。服第一剂,腹泻推迟到次日11时,大便比以前稍干,泻时仍腹痛。又服第二剂,腹泻推迟到下午五时左右,泻量少,痛大减,大便已成形。后因吃西红柿过量,又泻在五更,又与前方加木香、吴茱萸,痊愈。
  [便秘]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做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1 风秘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皴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陈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腑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能像风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皴裂等症状,由于人体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皴裂开,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证治准绳》方)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 黄芩 秦艽各5克,当归6克,防风3克,甘草1.5克,水煎服。(按:本方是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大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
  一老年妇女,年约五旬,七一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阜)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搔痒,抓的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二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抽血化验,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微数,舌红少苔,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我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我答到: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做“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么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症的主诉是搔痒,寒热,而本症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驱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熟地各用至30克,归、芍各15克,黄芩、艽、防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止药。
  养血驱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一年之后,前症又发,余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2 气秘
  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喛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功能。人的排便,并不是大便会自己下行,而是小肠、大肠蠕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会出现时常喛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做“升降失常“。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 枳壳 枳实 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
  木香槟榔丸(《卫生宝鉴》方)
  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
  木香 槟榔 枳壳 青皮 莪术 黄连各30克,黄柏 香附 大黄各90克,牵牛子末120克(腹满便秘用黑者,喘满膈塞用白者)。共研为细末,芒硝泡水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远以姜汤送下,以轻微腹泻为度。
  又方
  治大便干结,腹中胀闷,频频入厕,里急后重。人参 当归 枳壳,水煎服。加入陈香橼尤效。本方各药分量,可以灵活运用。其中枳壳,在便秘的情况下,最好是生用,因为生用力量最大。若兼有胸胁胀满时,可以炒用。 
  3 湿秘
  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肠鸣。
  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黄连、黄芩、黄柏等清热除湿。可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果导痰汤煎送控涎丸或礞石滚痰丸。
  导痰汤(济生方)
  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咳嗽恶心,发热背寒,饮食少思,中风痰盛,语涩眩晕等。半夏6克,南星、橘红、枳实、赤茯苓各1.5克,炙甘草1克,生姜5片,水煎服。
  4 冷秘
  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博沉迟等阴寒的症状,叫做”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等。
  半硫丸是治疗冷秘的专方。
  半硫丸(局方)
  治痃癖冷气、冷秘、虚秘。
  半夏90克,硫磺60克,二味共研细,加生姜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捣数百下,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腹用黄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
  5 热秘
  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赤、舌干、小便赤黄,喜凉恶热,脉博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些润肠药就可以了,如
  四顺清凉饮(《证治准绳》方)
  当归 赤芍 大黄 甘草各5克,水煎,入生蜜一茶匙,温服。
  更衣丸
  飞朱砂15克,芦荟20克,滴入好酒少许,和为丸,每服3-6克,好酒送服。
  又方
  芒硝15克,热酒化开,澄去滓,加香油三四茶匙,温服。
  又方:藓生地黄捣汁服。
  又方:大黄 黄芩 炙甘草各15克,水煎,入生地汁两茶盅,再煎三沸,分二次服。
  除了以上五秘以外,还有久病体弱,大便干燥,努责不下,频频入厕,气虚下陷,里急后重的,叫做气虚秘。伤津失血,大便燥结,滞涩难出的,叫做血虚秘。血虚的,应当养血润肠,如当归、地黄、肉苁蓉、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麻仁、蜂蜜等。气虚的当加入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等。这些主要是在于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大便下血]
  大便下血能出现于许多疾病,如肠伤寒、血小板减少症、门静脉阻塞等。但这些病不属于胃肠病的范畴。另外,如菌痢、阿米巴痢疾以及痔疮等,虽然属于肠道疾病,但菌痢,阿米巴痢疾属于传染性病症,痔疮属于痔漏专科,因此本篇只是有选择的介绍这方面几个下血的简方,而不作全面讨论。本篇重点讨论的,只是胃肠道炎症或溃疡所致成的大便下血。
  中医对于肠道的大便下血,有肠风、脏毒之分。凡血色清新,血量不多,成沫四溅,大便之前,鲜血先见的,叫做肠风;血色污浊黑暗,血出在大便之后,出血量较多,下血的时间又较长的,叫做脏毒。
  从前有人认为肠风是风邪入于肠胃之中,脏毒是大肠积有病毒,这个说法还不容易被人理解,肠风和脏毒,实质是把肠道出血的性状和特点加以概括的一种术语。肠风是脾气下陷不能正常统运血行,以致大肠壁细小脉络充血,在用力大便时,小络破裂,不成流而四溅,所以大便未出,下血先见,或者大便与鲜血齐下。脏毒是大肠湿热瘀积,使肠壁细小血管破裂,逐渐腐蚀扩大,形成坎陷。坎陷最容易使渗出的血积存起来,量多色暗,在用力时,血在大便之后,骤然而下。
  肠风既然是脾气下陷,所以治疗时当用升散上行的药物,如防风,荆芥之类,而这些药物又多是治风的,因而这样的下血定名为肠风。脏毒是大肠有湿热,应当清热燥湿,如黄连、黄芩、地榆等,而这些药物都是清热解毒药,所以就把这样的出血定名为脏毒。无论治风治毒,都应当在相应的方剂中酌加凉血止血药。下面是治肠风、脏毒的两张标准方。
  治肠风方
  荆芥、生地黄各60克,甘草45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食后温酒下。
  治脏毒方
  槐花 侧柏叶 荆芥 枳壳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6克,食后米饮下。
  以上两方,并非是治肠风脏毒的唯一有效方剂,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的要求是,掌握升散、凉血、止血、清热、燥湿等方法,是肠风也好,是脏毒也好,只要根据下血的性状和特点,能确定治疗原则,能选用方药,就可以治疗常见的大便下血症。下面介绍一些治大便下血的简效方,以备参考应用。
  1 《余居士选方》 治肠风下血不止,白芷、乌梅,煎服。
  2 《慎斋遗书》 肠风下血不止,白芷、乌梅,煎服。
  3 《张氏医通》 治肠风下鲜血,象从竹筒喷出似的,用鲜小蓟捣取汁,稍稍加温,服一大茶杯。
  4 《张氏医通》 治肠风下血,刘寄奴15克,芽茶30克,墨灰9克,共为末,分三服,乌梅煎汤送下。
  5 《张氏医通》 肠风下血,一味旱莲草,浓煎,葱白汤下。
  6 《王璆百一方》 曾通判的儿子,大便带血半年,用柿干烧灰,米饮送服,一次即愈。
  《泊宅编》 外史刘豫,病脏毒下血,已半月,自恐病重将死,后得一方(即上方),饮服6克,遂愈。
  7 《食疗》 小儿秋痢,以粳煮粥,加入柿干末,再煮两三沸,食之。
  《临床心得选集》 张赞臣云,某年秋,余患赤白痢甚剧,诸药不效,病延四十余日,每登厕,肛门突出,直肠下坠一二寸,乃用民间验方:柿干一只,重12-15克,去蒂,锅内烘热,加白蜡一块,约三克多,烊化,煎至荷包蛋样,趁热食之,每日吃一二只,十天左右,痢止,肠脱亦收。
  《折肱漫录》,乙酉岁六月,余避乱小船,奔走冒暑,处暑后患痢,余年老,不敢服攻下药,用一般平稳方调治,凡七天,病愈。但痢虽愈而血未止,兼大便燥结为苦。又治了半月,无效。后来读《玉机微义》有:“柿干,烧,米饮调服”一方,因觅此药服之,服不到30克,病即痊愈,可称神方。
  8 《集简方》 血痢不止,贯众酒煎服。
  9 《百一选方》 肠风下血,用清热药及补脾药不效者,单用山楂为末,艾叶汤调下,立愈。
  10 《罗氏会约医镜》 便血不论新久,白矾二三克,大人五克,研细,调入鸡子内,煎熟,切作细块,空腹白开水送下。
  11 《种褔堂方》 治大便下血,荸芥汁半盅,好酒半盅冲入,空心温服。
  12 《本草通元》治血痢,平胃散15克,入川断4克,煎服必效。
   六 胃肠病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的治法
  由肠胃病所引起的精神失常各神经障碍,只是肠胃病全部症状中的一部分,但有的却很突出,常使其它肠胃症状极不重要,使患者和医生根本不去注意,这就常常抓不住病的本质,只对症处理,久治不愈。
  肠胃病之所以能使精神、神经失常,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或其它现在尚不明了的原因所致。这在中医术语叫做“肠胃不和,则九窍不通。”肠胃不和为什么能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呢?这首先应从肠胃的功能说起。肠胃主管吸取营养和排泄糟粕。营养物质通过肠胃到达耳目口鼻,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就灵敏,就正常,这叫“清阳出上窍”。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剩下的糟粕,又经过肠道的泌别与排泄,下出前后二阴,人的大小便就正常,这叫“浊阴出下窍”。如果胃肠道有病,不能充分吸收营养以增强上窍的机能,或者排泄障碍,糟粕不能彻底的及时的出下窍,这叫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这样,耳目口鼻得不到正常营养,反受浊阴的蒙蔽,就可能发生幻听、幻视、幻觉等不正常现象。尤其是精神比较脆弱的人,或者有先天遗传因素的人,就更会这样。耳、目、口、鼻是七个窍,加前后二阴两个窍,共九个窍,所以叫做“肠胃不和则九窍不通”。前几年出版的《沈绍九医话》中提到“九窍不和,皆属胃病”,也是这个道理。
  肠胃病所致的九窍不和,常见的症状是头晕、目眩、耳鸣,以及烦躁、失眠,甚至谵妄、发狂等。后者属于意识障碍,中医术语不属于清窍,而称为迷了心窍。
  下面讲述几个肠胃病所引起的精神、神经失常症状和治法,以供临床参考。
  1 发狂案
  名医张子和,路过古毫,逢见一个妇女,喜笑不止,已有半年。请过好多医生治疗,总不见效果。张子和诊视后,令人把约二两重的一块沧盐,在火上烧红,放冷后研成细末,,另取河水一大碗煎盐,三五沸后,离火放温,分三次饮下。饮后用钗向喉咙探吐,结果吐出热痰约五大盏。又给与大剂黄连解毒汤,几天后,就不再嘻笑了。
  2 癫痫案(脾胃虚弱)
  尚小宝,七岁,某工厂工人之女。1976年6月中旬,其父领来求诊。
  其父代述,患儿二风岁时,因感冒发高烧,后又受惊,致成癫痫发作。每日发作三四次或四五次,从未间断。长期服西药冬眠灵,每日三片,亦未停止发作。予因其系高烧引起,怀疑是脑炎后遗症,因给予《金匮》风中汤方,嘱其回家连服几剂后再来复诊,观察疗效。
  7月25日复诊,前方连服三付,无效,反间盗汗,即在白天,也比从前容易出汗。并且面色苍白,脉细兼弦,虚象比初诊时更为明显。其家长追述:此女二三岁时,曾患过严重的腹泻,昼夜不计次数,甚至卧着时大便也不自觉的流出,服药无效,后经针刺治愈。根据这一病史,结合目前虚象,知与肠胃虚弱有关,因另拟一暖脾兼镇静之方。
  党参15克 炒白术9克 茯苓9克 橘红3克 炮附子3克 炙甘草6克 僵蚕3克 全蝎1.5克 远志3克 柏子仁9克 龙骨12克 牡蛎12克 半夏6克 肉桂1.5克 石菖蒲1.8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上方共服25剂,冬眠灵已由每日三片改为每日只服一片,患儿面色红润,盗汗已止,精神远比以前活泼。癫痫虽然仍有发作,但已极轻,只几秒钟即已过去,陌生人,一般不易看出,其家长并说,此女从前烦躁易怒,现已大为改变。且已经入学,并担任班长云云。诊其脉象缓和,舌诊无异常。上方去僵蚕、全蝎、半夏,加入熟地黄9克,肉桂改为1克,嘱其续服,巩固疗效。
  3 癫痫案(痰结胃脘)
  王某,女,年约五旬余,住济南市白马山。
  患者经常跌倒抽搐,昏不知人,重时每天发作数次,经西医诊断为癫痫,中医药通尝不效,后经人介绍求我诊治。
  望其舌上,一层白砂苔,干而且厚。触诊胃部,痞硬微痛,并问知食欲不振,口干欲饮。当即告诉病人,此系痰饮结在胃脘。但患者迫切要求治疗癫痫,并不以胃病为重。我想:癫痫虽然是脑病,但是脑部这一兴奋灶,必须通过刺激才能引起发作,而引起刺激的因素有很多的。譬如用中药治癫痫,可以任选祛痰、化瘀、解郁、理气等各种不同的方法,都可能减轻发作,甚至基本痊愈,就足以证明。本患者胃脘有停痰宿水,可能就是癫痫发作的诱因,如果消除了这些诱因,就有可能避免癫痫的发作。据以上设想,处方如下:
  茯苓12克 生白术10克 炙甘草6克 白芍9克 枳实9克 僵蚕6克 蜈蚣1条 全蝎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于一年后又来学院找我看病,自称上方服了十数剂之后,癫痫一次也没有发作,当时胃病也好了。现在胃病复发,只要求治疗胃病云云。因又给予健脾理气化痰方而去。
  4 烦躁失眠案
  李某,女,年约六旬余,山东大学干部家属。
  70年春,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须服安眠片,也只能少睡片刻。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粘腻。并问知其胃脘痞闷,丝毫不愿进食,多日未大便,但腹部并不胀痛。这是湿热结于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要想安眠,先要和胃。
  处方:半夏12克 黄连9克 黄芩9克 炙甘草6克 枳实9克 炒麦芽9克 苍术12克 炒神曲6克 大枣2枚,水煎服。
  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大见好转。接着略作出入加减服了几剂,终至食欲增进,大便通畅,一切症状,大有好转。
  本患者治愈一年后,失眠症又发作过一次,也是伴随肠胃症状出现的,这足以证明,其失眠的根本原因,在于肠胃不和。
七 胃肠病的预防及治疗中的一些有关的问题
  肠胃病对于人体的健康,关系极为重大,所以必须及时的细心的治疗。但仅仅是治疗,这是不够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经常防止胃肠病的发生。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
  肠胃病是怎么发生的呢?最常见和原因是:
  1 饮食没有规律 进餐有时过早,有时过晚,可口的就吃得多,不可口的就吃的少,或任意吃零食,不按时,不定量,使肠胃的工作量紧一阵,松一阵,这就容易致成胃肠病,因此,有规律的进食,是防止胃肠病的首要问题。
  2 恣食肥甘,缺乏素食 要保持肠胃的冲和之气,就得常吃些素食淡饭,适当的辅佐一些肉类肥甘食品。《素问 脏气法时论》主张,以五谷(粳米 小豆 麦 大豆 黄黍)为养(即主食),以五果(桃 李 杏 粟 枣)为助,五畜(牛 羊 猪 狗 鸡)为益,五菜(葵 藿 薤 葱 韭)为充,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贪食肥甘,以酒为浆,就会使肠胃的冲和之气,变为湿热壅满,发生病变。所以提倡素食,对于防止胃肠病,也有助益。
  3 缺乏适当的体力锻炼 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加强人体所有器官(包括胃肠在内)的锻炼,譬如体力劳动者的食量总比脑力劳动者为大,就是证明。古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提示人们:适当的体力活动,是防止一切疾病的诀窍。
  4 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过度的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愤怒都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病,都要经常心情愉快,保持乐观主义。避免患得患失,自私自利,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5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古人讲到“鱼馁而肉败不食”,这是说,凡腐烂的食物,吃了容易中毒。又,医书记载,吃柿子不可喝烧酒,吃大葱不能蘸蜂蜜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选择食物,要注意新鲜、清洁,调和食品,要恰当、可口,防止发生副作用。
  上面所讲的,是预防胃肠病的一般常识,下面再讲一讲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以后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1 症状消失,不等于胃肠病彻底治愈。
  中医中药治疗胃肠病,历来是依据症状来辩证施治,如果方药运用得当,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慢性胃肠病,多发展为器质性病变,症状虽然可以很快的暂时消失,但创面还需要逐渐的恢复,因此有的服药应当继续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2 用药要精炼
  药物对症,便宜专攻,单方小方,既有效,又经济,应当大力提倡。因此除了个别情况以外,应尽量避免开大方、贵方和杂乱无章的药方。疗效的大小,不在于主大药贵,而且大方贵药,病人限于经济,往往望而生畏,即使有些效果,也不能继续吃下去。
  3 要使病人树立坚强的信心
  胃肠病,包括器质性的,大多数是能够治愈的。但有时要走一些弯路,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医务工作者,要多掌握一些资料,细心诊断与治疗,全心全意为病人负责。病家也要与医生合作,认真按医嘱行事,耐心治疗,不要轻易丧失信心,弃而不治。
  4 要中西医结合
  中医诊断,有片面性,中药治疗,也有局限性。譬如有一些疾病,如巨结肠、肠畸形、肿瘤、科研室等,中医诊断有困难,治疗也有困难,因此,有时要借助于现代医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5 排除其它疾病
  临床常有这样一些病人,肠胃症状很突出,但实际是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例如主诉是厌食,而实际是肝炎或妊娠;主诉是呕吐,而实际是尿毒症等。因此,作必要的检查,排除疑似症,也是必要的。
《胃肠病实效良方》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应用或医药治疗胃肠疾病的最新方法,精选了320余种行之有效、方便易用的中医良方,每种方剂分别介绍其组成、用法及功效等,具有方法实用、通俗易懂、疗效确实等特点。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参考,也可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第1章 胃炎
  第一节 慢性胃炎
  1. 百合柴平汤 2
  2. 柴平煎加减 3
  3. 胆胃舒 4
  4. 制附子理中丸 5
  5. 佛手胃痛饮 6
  6. 和胃温中汤 7
  7. 黄连清心汤 8
  8. 黄连温胆汤 9
  9. 黄芪建中汤加味 9
  10. 加味枳术丸 10
  11. 健脾平胃汤 11
  12. 健胃疏肝汤 12
  13. 理气和胃止痛汤 13
  14. 蒲蛇清胃汤加减 14
  15. 启脾和胃汤 14
  16. 清胃健中汤 16
  17. 清胃汤 16
  18. 三乌益气和胃汤 17
  19. 疏肝健脾方 18
  20. 疏肝理胃汤 19
  21. 天乌药散 19
  22. 通降和胃饮 20
  23. 胃宁汤 21
  24. 胃痛要方 21
  25. 温土汤 23
  26. 温中健胃汤 24
  27. 香砂六君子汤 24
  28. 香芍枳佛汤 25
  29. 小柴胡汤加减 26
  30. 小陷胸汤 27
  31. 香苏散 28
  32. 新加半夏泻心汤 29
  33. 新加三仁汤 30
  34. 养胃汤加减 30
  35. 养阴清胃汤 31
  36. 益气健脾汤 32
  37. 愈胃汤 33
  38. 愈胃消痞汤 34
  39. 枳实消痞汤 34
  第二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
  1. 安胃汤 35
  2. 百合加味汤 36
  3. 百合养胃汤 37
  4. 柴芍六君汤加味 38
  5. 红英汤 39
  6. 黄连汤加减 40
  7. 健脾活血汤 41
  8. 健脾消萎方 42
  9. 健脾养胃汤 42
  10. 健脾泻胃汤 43
  11. 健中化瘀汤 44
  12. 建中调胃汤 45
  13. 慢胃宁汤 46
  14. 清萎平汤 46
  15. 清幽汤 47
  16. 祛瘀消萎生肌散 48
  17. 荣胃汤 49
  18. 三参调胃汤 50
  19. 参术平萎汤 51
  20. 失笑丸加减 52
  21. 疏肝化瘀方 53
  22. 四逆散加减 54
  23. 菟枸六君子汤 54
  24. 调胃饮 55
  25. 萎复康 56
  26. 胃复散 57
  27. 胃欢饮 58
  28. 胃宁和络汤 59
  29. 胃萎汤 59
  30. 胃愈汤 60
  31. 温通养胃汤 61
  32. 温胃汤 62
  33. 温中活血汤 63
  34. 消痞汤 64
  35. 消萎汤 64
  36. 养胃汤 65
  37. 养阴化瘀汤 66
  38. 一贯煎加味 67
  39. 益脾涤痰化瘀方 68
  40. 益气健胃汤 68
  41. 益气散萎汤 69
  42. 益气活血养胃汤 70
  43. 益气养阴活血汤 71
  44. 玉女煎加减 72
  45. 枳实消痞丸合丹参饮 73
  46. 自拟舒胃汤 74
  47. 资生丸 75
  48. 滋胃饮加减 76
  第三节 胆法反流性胃炎
  1. 百合和胃汤 77
  2.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78
  3. 半夏泻心汤加味 79
  4. 柴胡温胆汤 80
  5. 柴连瓜蒌汤 80
  6. 柴芩温胆汤合左金丸 81
  7. 丹栀逍遥散加减 82
  8. 复方柴枳黄汤 83
  9. 和胃利胆汤 84
  10. 和胃清降汤 85
  11. 黄连温胆汤加味 86
  12. 蒿芩清胆汤 87
  13. 降胆愈胃汤 87
  14. 降逆和胃汤 88
  15. 平胃降逆汤 89
  16. 蒲柴疏降汤 90
  17. 清胆降胃汤 91
  18. 清胃降逆方 91
  19. 三合汤加味 92
  20. 三仁汤加减 93
  21. 升降汤 94
  22. 疏胆和胃汤 95
  23. 疏肝和胃方 96
  24. 疏肝清胆和胃汤 96
  25. 四逆散合平胃散加味 97
  26. 调气三宣汤 98
  27. 通降汤 99
  28. 乌螵清胃汤 100
  29. 胃安汤 101
  30. 胃胆宁汤 101
  31. 胃痛饮 102
  32. 温胆和胃方 103
  33. 温胆汤合左金丸 104
  34. 小柴胡汤 105
  35. 抑胆清胃汤 105
  36. 银麦散 106
  第2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1. 白术山楂汤 109
  2. 半夏厚朴汤加味 110
  3. 半夏泻心汤 110
  4. 柴胡疏肝散加味 111
  5. 柴胡泻心汤 112
  6. 柴平汤 113
  7.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114
  8. 柴芍益胃汤 115
  9. 陈香饮 115
  10. 大黄建中汤 116
  11. 畅胃宁 117
  12. 肝胃百合汤 118
  13. 和胃健运汤 119
  14. 和胃降逆散 120
  15. 和中消胀汤 120
  16. 厚朴七物汤 121
  17. 健脾消痞解郁汤 122
  18. 加味异功散 123
  19. 降逆和胃汤 124
  20. 姜夏柴枳汤 124
  21. 理气和胃汤 125
  22. 四磨汤加味 126
  23. 调胃消痞方 127
  24.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128
  25. 小柴胡汤加味 128
  26. 消痞通降汤 129
  27. 越鞠丸 130
  28. 枳实消痞丸加味 131
  29. 术芍连防汤 132
  第3章 消化性溃疡
  1. 安脏解毒愈疡汤 134
  2. 半夏泻心汤加减 134
  3. 柴胡白芍甘草汤 135
  4. 柴胡桂枝汤加减 136
  5. 柴胡疏肝散 137
  6. 丹参饮 137
  7. 茯苓丸加减 138
  8. 和胃汤 139
  9. 化瘀生肌汤 140
  10. 黄连汤加减 141
  11.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142
  12. 黄芪健胃汤 143
  13. 活血生肌汤 144
  14. 加味疏肝散 145
  15. 加味陷胸汤 145
  16. 健胃平溃散 146
  17. 溃愈散 147
  18. 溃疡丸 148
  19. 理气健脾汤 149
  20. 六君子三香汤 150
  21. 平溃饮加减 150
  22. 清幽生肌汤 151
  23. 三白二黄汤 152
  24. 芍甘草汤加莪术 153
  25. 生肌愈疡散 154
  26. 疏肝和胃汤 155
  27. 四逆乌及汤 155
  28. 胃痛灵 156
  29. 胃痛汤 157
  30. 胃疡汤 158
  31. 吴茱萸汤合厚朴三物汤 159
  32. 养胃定痛散 159
  33. 养胃清幽汤 160
  34. 益胃汤 161
  35. 愈溃汤 161
  36. 愈溃散 162
  37. 愈胃汤 163
  38. 治溃散 164
  39. 治中汤 165
  第4章 溃疡性结肠炎
  1. 白头翁汤加味 167
  2. 冰硼散灌肠液 167
  3. 肠炎饮 169
  4. 肠愈宁方 170
  5. 除湿活血汤 171
  6. 当归和血汤 172
  7. 扶脾益肾清化汤 172
  8. 傅青主治痢方 173
  9. 附子理中汤合二陈汤 174
  10. 红败煎 175
  11. 黄芪九味饮加味 176
  12. 健脾祛湿汤 177
  13. 健脾固肾汤 177
  14. 健脾愈肠方 178
  15. 结肠康灌肠方 179
  16. 苦参汤灌肠方 180
  17. 梅七汤 180
  18. 平肠理腹汤 181
  19. 芩连汤合保和丸 182
  20. 清溃汤 183
  21. 清热利湿汤 184
  22. 芍药汤 185
  23. 舌草双白汤 186
  24. 生肌愈溃汤 187
  25. 乌白汤口服加灌肠方 188
  26. 乌梅败酱方 188
  27. 乌梅汤加减 189
  28. 仙桔汤 191
  29. 燮理散加味 192
  30. 益肠汤 193
  31. 薏苡制附子败酱散加味 194
  32. 真人养脏汤 195
  33. 逐瘀清肠汤 195
  第5章 肠易激综合征
  1. 安肠饮 198
  2. 补肾健脾疏肝汤 198
  3. 柴胡龙骨牡蛎汤 199
  4. 肠康汤 200
  5. 加味逍遥散 201
  6. 健脾运湿汤 202
  7. 理肠方 203
  8. 痢疾验方 203
  9. 理中汤合痛泻要方 204
  10. 宁肠治泻汤 205
  11. 柔肝抑肠汤 206
  12. 疏肝健脾汤 207
  13. 疏理止泻汤 208
  14. 调肝扶脾益肾汤 209
  15. 痛泻苓术饮 209
  16. 痛泻要方加味 210
  17. 抑激调肠汤 211
  18. 益气健脾清肠固涩方 212
  19. 愈肠煎 212
  20. 隔姜灸法 213
  第6章 腹泻
  1. 加减不换金正气散 216
  2. 分水神丹 216
  3. 扶中四神汤 217
  4. 膈下逐瘀汤加减 218
  5. 固肠止泻汤 219
  6. 黄芪金樱子汤 220
  7. 藿香正气散加减 221
  8. 健脾止泻汤 222
  9. 连理汤加味 222
  10. 六子固肠煎 223
  11. 柔肝濡脾汤 224
  12. 参苓白术散加减 225
  13. 参芡十味饮 226
  14. 参四方煎剂 226
  15. 温肾健脾方 227
  16. 乌梅芩连汤 228
  17. 正气散加味 229
  18. 资生丸加减 230
  第7章 便秘
  第一节 习惯性便秘
  1. 白术花粉汤 233
  2. 白术通便汤 234
  3. 便秘汤 235
  4. 补脾宣肺汤 235
  5. 大柴胡汤内服与灌肠 236
  6. 二白通便汤 237
  7. 瓜芍灵汤 238
  8. 归首肉仁汤 239
  9. 济川煎加味 240
  10. 和胃汤 240
  11. 加味四物汤 241
  12. 加味增液汤 242
  13. 降气通腹汤 243
  14. 麻子仁丸加味 244
  15. 秘通煎 246
  16. 润肠通便方 246
  17. 润肠丸加味 247
  18. 三白枳甘汤 248
  19. 三仁汤加减 249
  20. 生地黄汤 250
  21. 疏肝润肠方 250
  22. 肃肺通便汤 251
  23. 通便荡肠汤 252
  24. 通补阳明汤 253
  25. 桃核承气汤加味 254
  26. 温脾润肠汤 255
  27. 血府逐瘀汤 256
  28. 养阴润燥汤 256
  29. 益气健脾润肠汤 257
  30. 益气通便汤 258
  31. 益气运肠汤 259
  32. 玉龙煎 260
  33. 增液济川煎加味 261
  34. 术芍火麻仁汤 262
  第二节 老年性便秘
  1. 补肾益气汤 263
  2. 补元润通汤 264
  3. 固金益肾汤 265
  4. 瓜蒌通便汤 266
  5. 化痰通腑汤 267
  6. 济川煎加减 268
  7. 六味地黄汤加味 269
  8. 麻子仁丸合增液汤加减 269
  9. 秘结康 270
  10. 芪归苁地枳仁汤 271
  11. 清肠饮 272
  12. 润肠煎 273
  13. 润肠丸 274
  14. 参归润通汤 275
  15. 慎柔养真汤 275
  16. 四物汤加味 276
  17. 通幽汤 277
  18. 温脾汤加味 278
  19. 行舟汤 278
  20. 宣肺开郁汤加味 279
  21. 一贯煎加味 280
  22. 益气通秘汤 281
  23. 益气养血润肠方 282
  24. 增液承气汤加味 282
  25. 增液四物汤 283
  26. 滋肾润肠汤 28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