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胆汤临床证治

 1966clz 2020-10-30

温胆汤出自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温胆汤最早的文献记载为南北朝名医姚僧坦所撰的《集验方》。宋嘉祐年高保衡等曾据此校《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

南宋谆熙元年陈无择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烦证治条下亦载有温胆汤,主治“心胆虚怯”,成为后人习用之方。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竹茹甘淡微寒,清胆和胃、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二者温凉相济,温胆气、凉胆热、化痰开痞。陈皮理气行滞化痰,枳实降气导滞开痞,所谓“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气行则津化痰去。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又主“惊邪、恐悸”,故可复胆宁谧之性。生姜、大枣和中培土,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现代临床上,温胆汤用于治疗失眠、梅尼埃病、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病、抑郁症、癫痛、冠心病、神经官能症、慢性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中风、焦虑症等病症。

温胆汤应用至今已在原方基础上发展变化衍生出诸多类方,大概统计有2 3方之众,其中比较经典的有8首:二陈汤、涤痰汤、导痰汤、竹茹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十味温胆汤、黄连温胆汤及蒿芩清胆汤。温胆汤类方方证以心烦、失眠、心悸易惊、舌苔腻为关键症状;病机为胆虚痰热,主治症候为虚烦、失眠、触事易惊、易梦、眩悸呕恶等。乐陵市西段乡卫生院中医科宋金平医师习用温胆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下面介绍一例,以飨读者。

韩某,女,65岁,2020年7月14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自述其做家务50余年如一日,身心疲惫,心力交瘁,致性情抑郁。加之生活压力颇重,遂致夜不能寐,病已月余,以致不能坚持正常家庭劳作,形容憔悴,疲惫不堪。头痛头晕,自汗心悸,纳差,眠差,心烦急躁,时欲发怒,又时欲悲泣。咽喉疼痛不舒,如有物梗,大便干结,小溲色黄,舌红苔白浮黄,诊脉弦细滑数,重按有力。此肝胆郁火不得发越,内扰心神,魂魄俱不安宁。治宜疏调气机、温胆和胃、宣泄木火之郁。用黄连温胆汤和桂甘龙牡汤合半夏厚朴汤和玉屏风散加减。

处方:

半夏12g, 厚朴12g, 茯苓12g, 苏子12g,

黄连9g, 枳实15g, 竹茹9g, 陈皮16g,

桂枝6g, 甘草6g, 苍术12g, 佩兰12g,龙骨30g, 牡蛎30g, 黄芪30g, 白术15g,防风10g, 葛根12g, 丹参12g, 五味子12g7剂。

二诊:药后大便畅行,心烦易怒俱减,夜晚已能安睡3-4小时。患者精神状态较前判若两人。咽喉疼痛消失,唯体痛,乏力,舌红苔白,诊脉仍弦滑数,改用桂枝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和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

白芍12g, 黄芪12g, 生姜3g, 大枣3g,

桂枝6g, 甘草6g, 苍术12g, 佩兰12g,龙骨30g, 牡蛎30g, 黄芪30g, 白术15g,防风10g, 郁金12g, 菖蒲12g, 远志12g,

7剂。

三诊:患者心情显著好转,入夜已能安然入睡,食欲较前大增,面色已显润泽。体痛、乏力消失,四肢有力。但思之仍不免心有余悸,唯恐家庭劳累再导致失眠症发生。舌红苔薄白,脉弦滑且数。仍宜前法进退。并嘱其每日坚持散步锻炼饮食当忌辛辣厚味。并注意思想开朗,勿以小事为意,取十味温胆汤加减。

处方:

桂枝6g, 甘草6g, 栀子12g, 川芎12g,当归30g, 熟地30g, 枣仁30g, 党参15g,郁金12g, 菖蒲12g, 远志12g, 五味子10g7剂。

体会:此例患者由于家庭工作压力不堪重负,致精神高度紧张,夜不能寐,属精神情志因素所为,故责之于肝经郁热不得宣散,木旺则火生,而成木火同盛,神魂不安。故选用温胆汤为主方,随证加减,药对其症,故能7剂而获显效,真不亚于西药之镇静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