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案 一 乘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你发现了什么 ? 2.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作业本中的作业。 课后反思: 需要多少钱(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2)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拓展应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一(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解决教材第7页第7、8两道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开火车练口算。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 2.教材第6页第1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材第6页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材第6页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6页第4题。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7页第6题。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列式解答。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材第7页第8题。 (1)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人去参观科技馆,怎样租车合算? (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3)小组学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 (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 2.教材第7页第5题学生独立作业。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参观科技馆(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一包糖共80块。 分给2人, 平均每人……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植 树(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 46÷2 84÷4 630÷9 96÷3 2. 7元 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二(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 教学难点: 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1.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2.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 2.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交流计算方法: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48÷2=24和90÷6=15两道算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复习(7)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一群同学一起到科技馆参观(出示相关的数学信息) 1.学生找数学信息:每张门票8元,一共花了80元。 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一共有多少名同学?80÷8=10(人) 3.变幻信息及问题:每张门票8元,10人一共花了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答:8×10=80(元) 5.观察“80÷8=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个数8、10、80,用8和10相乘得80,用80除以8得10,用80除以10就得8,乘除法运算刚好相反。 2.根据以上规律尝试写出几组相关的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教材第12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13页第7题:填表 学生先独立填表,再交流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教材第13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 2.教材第13页第5题。 独立完成。你是怎样判断两个算式的大小的? 五、作业:作业本的作业。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8) 练习目的: 通过练习,巩固掌握本单元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练习重点: 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练习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内容: 一、计算。 1.口算: 230×0= 40×8= 110×9= 220×3= 60×9= 300×7= 21×4= 3×4+5= 35÷7= 24×3= 7×9-13= 80-20×3= 5×0+0= 3+7×5= 0+48= 6×7-7= 2.笔算: 613×3= 804×5= 5200×2= 978×7= 3.脱式计算: 7300-2300×2 518×2×3 1249+350×4 4.列式计算: ①比249多56的数是多少? ②8个72连加,和是多少? 二、填空。 1.口算42×2时,应想:( )×( )=( ),( )×( )=( ),( )+( )=( ). 2.0和48相乘的积是( )1和任何数(0除外)相乘的积得( )。 3.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 )。 4.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5.( )的6倍是240,18的4倍是( )。 三、判断题。 1.3008乘5,积的中间有3个0。( ) 2.16个百是160。( ) 3.6乘0等于0,6加0等于6。( ) 4.1元2角×6=7元2角。( ) 5.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四、应用题。 1.一台彩色电视机1180元,买这样的3台彩色电视机共要多少元? 2.学校合唱队有56人,舞蹈队比合唱队少24人,这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 3.商店运来8箱洗衣粉,每箱120袋,卖出一些后,还剩360袋,卖出多少袋? 4.330个同学去郊游,前3辆各坐82人,第四辆车要坐多少人? 5.学雷锋活动中,三年级去69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