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病从根治16-30】

 老儒子牛 2012-09-20

 


 



  养生歌
日出东海落西山,
喜也一天,忧也一天;
恩恩怨怨随风卷,
天也无边,地也无边;
茫茫四海人无数,
早也忙碌,晚也忙碌;
人生似鸟同林宿,
退也一步,进也一步;
功禄财气顺自然,
来也罢了,去也罢了;
为人处事眼界宽,
高也和善,低也和善;
遇事不钻牛角尖,
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居室好歹不高攀,
大也栖身,小也栖身;
旧衣新衫不挑拣,
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夫妻厮守互慰勉,
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少荤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领取薪金有几许,
多也无怨,少也无怨;
不义之财不可取,
进也是祸,出也是祸;
花开能有几时红,
爱也兮兮,恨也兮兮;
喜逢好友聊聊天,
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早晚操劳勤锻炼,
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莫为体态费心悬,
胖也美观,瘦也美观;
邻里亲朋广积善,
老也不嫌,少也不嫌;
骨肉亲情常祝愿,
朝也平安,夕也平安;
心宽体健养天年,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欢迎您光临老孺子牛的图书馆 老孺子牛章

 

  ★  编撰制作:老孺子牛 ★

【老孺子牛欢迎您光临】













【万病从根治16-30】

万病从根治

内容简介

  《万病从根治》讲述了火苗都是往上窜的,那么人体上火,当然是先上头;天气冷,水管会被冻裂,人的血管也一样,冻疮就是因为血脉不流通;盆底有漏洞,那再怎么灌水,它都满不了,这和人吃补药没效果是一个道理;水管压力不够、水流小,那把管子捏住,让它变细,水压自然变大了,这个道理可以推广到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治疗;……
  原本都是生活中的件件小事,而本书作者却从中感悟出养生治病的方法,除了惊喜,更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实,人体与天地是相互感应的。身体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法则。细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它们都会对我们的健康有所帮助。
  生活很美,健康很近
  只要用心去感悟,养生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简介

  余浩,网名任之堂主人,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
  个人经历极富传奇色彩。4岁涉中医,7岁学阴阳,8岁学诊脉,9岁学望诊,11岁涉临床,12岁学五行,20岁就读于中医学院,29岁开始中医执业生涯。而立之年,创立任之堂大药房,运用纯中医疗法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疗效颇佳。
  已出版《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两本畅销书籍。
  郑黎,医学硕士,现就职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擅长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万病从根治16-30】目录

万病从根治16——煤油燃烧的故事——如何祛寒

万病从根治17——游山洞的感悟:不同类型失眠的诊治

万病从根治18——修电扇的故事:表里证的诊断与治疗

万病从根治19——表里证的诊断与治疗:便秘会引起咳嗽?

万病从根治20——虚证的诊断与治疗:四种心血不足的治疗

万病从根治21——虚证的诊断与治疗:肝血不足的治疗

万病从根治22——虚证的诊断与治疗:肠道气血亏虚,产生便秘

万病从根治23——虚证的诊断与治疗:头部气血虚的治疗

万病从根治24——虚证的诊断与治疗:耳朵气血虚的治疗

万病从根治25——原汤化原食的启示:秋石\鸡内金\竹沥

万病从根治26——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万病从根治27——吃饭的学问与零食

万病从根治28——善用穴位,激发自身药库

万病从根治29——汗征的诊断与治疗:迎风流泪的治疗

万病从根治30——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老孺子牛欢迎您【万病从根治1-15 】

老孺子牛欢迎您【万病从根治16-30】

老孺子牛欢迎您【万病从根治31-50】

 

今生轮回只为相逢一笑 - 淡淡的薄雾 - 音樂紅茶館

万病从根治16——煤油燃烧的故事——如何祛寒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小时候家里点煤油灯,每当灯油用完时,我和弟弟都抢着给油灯加油。

    有一次,在抢着加煤油的时候,不小一心将油瓶打碎了,一瓶煤油泼了一地,弄是弄不起来了,关键问题是屋子里满是煤油味。母亲撒上一层草木灰,用扫帚扫了一遍,油少了不少,但被油浸润的地面,没法扫干净。为了防止煤油的继续挥发,弄得整个屋子都是煤油味,父亲用火柴点燃地上的煤油,很快熊熊大火燃烧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将地上的油烧干净了,屋子里的煤油味慢慢淡了下来。

    多年后学习中医,读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时,我便想到小时候地上煤油燃烧的场景。火是属阳的,油是属阴的,没有油,就无从谈火,当一大摊煤油倒在地上的时候,只需要一根火柴,就可以产生熊熊大火。

    在上一章中,我们谈到过肉桂粥,这碗粥,其实就如同地上的一摊煤油,而那几克肉桂粉,就好似燃烧的火柴,服用肉桂粥之所以能让身体感到暖和,其实就是粥在肉桂的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热量,热量在人体释放时,自然就不会感到冷了。单吃肉桂粉有没有效呢?也有效,但是力量很微弱,就好比一根火柴棒产生的热量一样,是非常有限的。单吃粥有没有效呢?那是没效的,就好比一大摊煤油,没有火来点燃它,是无法燃烧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熊熊大火。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常见的中成药——桂附地黄丸,配方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附子、肉桂两味药材。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附子、肉桂是补肾火的,这些大家也都知道。

    桂附地黄丸既然是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衰,为什么还要以六味地黄丸作为基础方,而不是只用附子、肉桂来补肾火呢?

    这和煤油燃烧是一个道理,没有补肾阴的药作为基础,只用补肾火的药物,药力就无法持久,效果也会很一般。附子、肉桂只是一根燃烧的火柴而已,其实真正的热量来源在于补肾阴的药物——六味地黄丸。

万病从根治17——游山洞的感悟:不同类型失眠的诊治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游山洞的感悟

    小时候喜欢爬山,老家屋后有一个很大的山洞,老人们都称之为“鸡蛋洞”,一次我问太爷,为什么山上的洞称为“鸡蛋洞”?

    太爷说:前些年,每逢夏天天气炎热,镇上收购的鸡蛋过不了几天就变质,无法保存,后来他们发现山洞里夏天很冷,于是就修了一条山路,直通山洞,在洞内放了很多大缸,专门为鸡蛋过夏天准备,于是大家都称它为“鸡蛋洞”,虽然这些年没用了,但大家叫鸡蛋洞习惯了,所以一直称这个洞为“鸡蛋洞”。

    太爷的话让我似信非信,为了验证其真伪,每逢夏天,我们常常叫上小伙伴到山洞里玩,看看洞内是否很冷。

    情况的确如太爷所说,夏天虽然洞外天气炎热,但只要进入山洞,立即感到凉簌簌的。洞很深,站在洞中回头望,可以看到洞口的丝丝缕缕雾气。洞顶水汽凝结成水珠,不时滴答滴答的向下滴,地面显得非常潮湿。

    为了观察到冬天洞内的情形,春节的时候,正在下大雪,我和弟弟爬上屋后高高的山头,去看看鸡蛋洞是否依旧很冷。情况正好相反,冬天的山洞很暖和,我们呆在里面一会儿,就感到热燥,地面以及洞顶都很干燥。

    太爷说的没错,山洞果真是冬暖夏凉!

    学医之后看了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一直有些纳闷,春夏天气暖和,为什么还需要养阳?秋冬天气寒冷,却要养阴?难道春夏养阳不担心上火,秋冬养阴不担心体内湿邪加重?

    回想起小时候游玩山洞时的情形,我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尤为深刻。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人体和地球是一样的。

    夏天虽然人天气炎热,但山洞内很冷,里面很潮湿;冬天虽然大雪纷纷,但山洞内很热燥。我们人体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和山洞一样,夏天我们人体阳气充斥于体表,体内阳气缺乏,也是很潮湿、很阴冷。冬天人体阳气潜伏于体内,容易蒸腾阴液,所以人就感到很干燥。

    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看看夏天的山洞,再想想夏天时我们的五脏,养阳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看看冬天的山洞,再想想冬天时节我们的五脏,他们也是出于温躁当中,养阴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春主生,夏主长,生长属阳,所谓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春夏两季,天

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阳为阴

之根,养春夏之阳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且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亦当养

其内虚之阳。

    春季养阳,重在养“生”: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都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顾护阳气,注重一个“生”字。

    夏季养阳,重在养“长”:夏季烈日炎炎,地热蒸腾,雨水充沛,是自然界万物繁荣、成实的季节,夏季养生应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顾乎阳气,注重一个“长”字。

    秋主收,冬主藏,收藏属阴,所谓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来年春夏之阳,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秋季养阴,重在养“收”:秋天暑热渐消,气候凉爽干燥,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成熟与收获之季,故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要。

    冬季养阴,重在养“藏”:冬天气温下降,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此时阳气敛藏,阴液易于内亏,蛰虫尚用冬眠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类更应顺应自然规律,故冬季养生应以“藏”为原则,保暖避寒为要法,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外泄。

    既然秋冬养阴,为什么冬季人们爱吃火锅呢?火锅中含有很多辛辣温燥之物,为什么吃完后,人感到很暖和,很舒服呢?这与秋冬养阴知否违背呢?

    秋冬季节,太阳距离地球较夏季远,地球上温度较夏季低,水分蒸发就少,空气中湿度就低一些,就干燥一些,所以我们就会感到嘴唇干燥,皮肤干燥,就需要摸护肤品来保养我们的皮肤,不然皮肤中的水分流失,人就好似干枯了一样。

    “秋冬养阴”,适当的补充体内的阴份,人就感到不会太干燥,就会舒适一些。但补阴是不是一定就能达到效果呢?这也不一定!就好比冬季,空气干燥,下几场雨,下几场雪,空气是不是就会湿润呢?这取决于太阳,如果下了一场雨,随后阳光很好,空气中湿度就会增加,如果只是下雨下雪,气温不升高,空气依然干燥。在上一章结束时,我们谈到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所以说秋冬养阴的时候,别忘了适当的补充阳气,这样人体阴份才能得到阳气的蒸腾,才能濡养周身,才会泉源不竭。

    这样来理解阴阳,理解补阴与补阳的关系,才会有深度。明白了这些,再来想一想,为什么冬天吃火锅后人很暖和,皮肤也很湿润,就很清楚了。因为吃火锅,喝热汤的时候,既补充了人体的阴份,也补充了人体的阳气,阴液在阳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化为气,濡养周身。这也就是“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的道理。

    但天天吃辛辣味较重的火锅行不行呢?那是绝对不行的,吃火锅能够补

阳,吃火锅的目的是促进补阴,如果天天吃火锅,反而会伤阴,就会适得其

反,导致人体阴虚加重。

    同样,秋冬养阴是不是每天应该多吃吃滋阴的、凉性的食物呢?也是不对

的!

    有些人看了黄帝内经,知道了秋冬养阴,于是每天都吃上几个雪梨,喝冷

饮,凉的酸奶,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寒湿体质。因为阴份得不到阳气的推动和运

化,成了一潭死水,反过来伤人。

    上面这些道理可能有些枯燥,不太好明白,我们举个基本的养生常识。

    有句谚语:“东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说的其实就是夏季吃姜可以养阳,冬季吃萝卜可以滋阴,这就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最朴素实践。

    但因为冬季寒冷,养阴的同时,还要防止受寒;夏季天气炎热,养阳的同时,还要防止中暑。只有辩证的认识养阴与养阳的关系,才不会盲目的养阴与养阳。

    另外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些人体内阳虚阴盛,在夏季时容易感到四肢酸楚,沉重乏力,这时养阳显得非常重要,但到了冬季,即使空气干燥,但这些人体内阴份并不亏虚,他们不需要过分的养阴,养阴反而会加重体内湿邪。

    有些人人体瘦弱,火邪偏重,夏天时反而需要养阴,防止中暑,养阳就显得不是很重要。到了秋冬季节,需要养阴时,养阴就尤为重要,不然这类病人就会感到特别干燥。

    不同的地域环境,其气候状况也有所不同,距离赤道近的地方,四季都很暖和,这时要注重养阴;相反,距离赤道远的地方,四季寒冷,就需要养阳,来抵抗寒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大自然的整体规律,我们人类顺应这种规律的同时,也应当根据个人实际状况,有所偏重即可。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养生长寿宜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只有真正懂得了这些,再来谈养生,谈治病,才能活学活用,有的放矢。

    阴是死物,阳是动力,是能量,只有阳气的推动和温化,阴液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阴得阳生”才能泉源不竭,这不仅仅是养生和保健,是一种艺术,是道!

    人活在天地之间,人体内气机循环与天地是相通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到自然界,向自然界学习,对养生才会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建议你找一个山洞,夏天和冬天分别去洞内看看,体会一下山洞的夏湿冬燥,站在山洞之中,就好比站在大地之中,也好似站在你自己的脏腑之中啊。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对我们人体而言,就好比是一个太极(人体如太极在《医间道》中有系统的阐述),白天动而生阳,人体阳气输布于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动的,阳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阳刚之气。透过阳刚之气的外在表现,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输布于体表的阳气,为阴液所化,维持这种状态需要消耗体内的阴份,阳以阴为基础,阴以阳为表现形式,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消耗阴份。

    当动到极限,阴份消耗过度,人就会疲劳,就需要静下来,需要休息。当人体入静或者入睡之后,阳气开始收敛,消耗减少,反过来促进阴份的化生,只有阴份养足了,人体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阳气。

    人可以只喝水,不吃饭,活上一个星期,而且感觉还不是很坏,但让一个人整天整夜不睡觉,过不了两三天,人就会崩溃。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动而生阳,生阳即耗阴,长时间的耗阴,就会阴份枯绝,身体自然就会受不了。

    明白了这些道理,再看看长期失眠的患者,为什么满脸皱纹,为什么手掌纹路很乱,这都是阴份亏虚的表现,这是患者在想我们展示,由于长期失眠,阳不入阴,阴气得不到化生,体内五脏六腑阴液不足。

    那么失眠该如何治疗呢?

    很简单,引阳入阴,就能治好失眠!

    如何引阳入阴呢?就需要分析患者为什么阳不入阴了。

    1、有些患者经常心情烦躁,患者体内气机郁滞,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扰乱心神,阳气被排斥于外,就无法入阴了。这样的病人只需要用清热的药物配上解郁的药物,就会有很好的疗效。栀子淡豆豉汤配四逆散,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2、有些病人体内寒湿较重,阳气入体后,无法推动大量的寒湿之邪,人

就会感到很累,睡觉睡得累,就连做梦也是做很累人的梦;有的患者甚至描

述,做梦时感觉双腿走路非常沉重,早上起来,好像一夜没有睡觉一样。这样的患者,需要温补阳气,促进阳气推动阴液的运行,只要阳气足了,推动有力了,睡觉就感到轻松了。附子理中丸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有些患者属于阳气入阴的机制出现了问题,人之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人之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由阳入阴,是由表入里的过程,即由太阳至少阳,由少阳至阳明,由阳明至太阴,由太阴至少阴,由少阴至厥阴,人卧气血归于厥阴肝,就是这个道理。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由阳明到太阴的过程,这是有阳转阴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障碍,阳气自然无法入阴,人也就失眠了。

    阳明指的是什么呢?阳明指的是胃。

    太阴指的是什么呢?太阴指的是脾。

    《素问·逆调论》中写道:“胃不和则卧不安”!为什么胃不和会出现卧不安呢?

    因为阳气不能经过阳明胃,进入到太阴脾,阳不入阴,所以卧不安了!

    《灵枢》卷十之半夏汤,为《内经》仅有十方之一,专为不寐而设。原文记载其组成、用法及功效 “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为治疗不寐之良方,功效显著。

    这里面的关键药材为半夏,半夏者,夏季一半,夏季到秋季,是大自然由阳转阴的过程,半夏生长于夏季之半,大自然阳气正浓之时,正所谓“阳极生阴”,半夏归于胃经,禀赋有阳极生阴之气,是引阳入阴最好的药材。

    如果患者肝火较重,阳气是无法进入厥阴肝的,因为肝火排斥阳气所致,

即使用半夏引阳入阴,也只能使阳气处于少阴、太阴的境地,患者能入睡,但

比较浅,只有清泻肝火之后,人体才能深入熟睡。

    有一味药材叫夏枯草,此药于夏季暑气正浓之时,长夏季节成熟而枯萎,万物只有入秋之后才枯黄,而此药独禀天地之气,体前枯黄,意喻能将金秋萧杀之气提前,此物具有清肝火,散瘀结的作用,肝火得清,能吸引阳气入阴,所以对于阳不入阴、肝火亢盛的病人,半夏配夏枯草,疗效特佳。

万病从根治18——修电扇的故事:表里证的诊断与治疗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家里电扇坏了,我自己打开电扇的外壳,研究了好久,也没能找出原因,电机好像没烧坏,保险丝没有断,似乎没啥问题,可插上电源线,就是罢工——不转。看来电扇得上“医院’’无奈中我只好将电扇扛到电器修理铺,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高招。听完我对电扇的“病情描述”,以及我对电扇的“治疗经过”,师傅也是拧下螺丝,打开外壳,然后,插上电源.直接用电笔测试是否有电。测试完告诉我,电扇没问题,电线断了!随后换了根电线,电扇就修好了。

    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经过电笔的测试,轻轻松松就判断出问题的所在。不得不服,隔行如隔山,我由衷地感叹谱。

    这个故事原本就该这么过去了,但随后几天的一件事情,使我对修电扇的经过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可以说是更深的感悟。

    一位老奶奶心慌、胸闷半个月,在医院救治,怀疑是冠心病,进行了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都没见到明显异常,服用改善心脏供血的药物后,症状倒是有缓解,所以医院建议她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但老奶奶发病前身体一直很好,她自己觉得心脏没问题。如果心脏真的没问题,长期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是不是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呢?老奶奶一边服药,一边找机会咨询其他的医生,希望能够解开心中的疑惑。后来,老奶奶找到我,将检查及治疗经过详细地说给我听,希望我能帮助她解开心中的疑惑。我一边听着老奶奶的话,一边切脉。

    她的左寸浮取细弱,沉取有力,舌下静脉也没有曲张,嘴唇颜色还算正常,这都不像心脉淤阻的情况。

    “最近大便怎么样?”我询问道。

    “别提了,上次吃东西凉了胃,这半个月肠道一直不太好,肚子总是隐隐作痛,每天大便三四次。”老奶奶开始述说起大便的事情,“也怪,每次拉稀便之后,心里总觉得空空的,就开始心慌了!”

    老奶奶的病情描述,使我想起来几天前修电扇的事情,电扇是因为电线断了,所以才不转,这位老奶奶则是因为肠道受寒,手太阳小肠经收缩,影响到了心脏的气血供应。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上说:“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牖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心与小肠是表里关系,这里的“入缺盆,络心”,就是小肠经与心经相连的证明。

    小肠经受寒会引起心脏病?

    老奶奶的小肠受寒,寒性收引,导致小肠经脉不畅通,小肠与心的表里联络通道受到阻断,心脏得不到小肠输送的经气,自然会感到心慌。腹泻之后,小肠经的经气减少,进一步加重病情。心脏原本无罪,只是替小肠受过罢了。

    只针对心脏的治疗,采用活血通经的药物,其实除了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之外,对疏通小肠经也是有一定好处的,所以也有效。但疾病的起因是肠中有寒,肠寒不能解决,则小肠经脉就会长期受困,这不是单纯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能够解决的。就好似前面修电扇的故事,修理电线才是关键,针对电机进行修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想通了这些道理,我就耐心地向老奶奶讲解,她为什么心脏会不舒服,应该如何来治疗,今后应该如何来预防,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等。
    老奶奶听完我的讲解,非常高兴,长舒了一口气:“我就说我没有心脏病,这下放心了,那你就将我的肠道治好吧!”
   建议她服用附子理中丸,平时吃点桂圆肉,一周后老奶奶告诉我,大便正常了,心也不慌了,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一点儿没有吃,感觉挺好的。
    一个被怀疑心脏病,建议长期服药的患者,就这样痊愈了!

万病从根治19——表里证的诊断与治疗:便秘会引起咳嗽?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便秘会引起咳嗽?

    五脏之中除了心与小肠相表里外,还有肺与大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通过前面谈到的心与小肠相互影响,我们可以类推,其他相表里的脏腑也是有关联的,也是相互影响的。

    我们先来看肺与大肠相表里。当人体肺火较重时,肺火下移于大肠,。大肠热毒过重,就会出现大便干结,甚至便秘。这样的病人很多,平时只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就容易诱发。此时,服用一些降肺火的药物,往往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桑叶质地很轻,属于清轻之品,能够走上焦,清肺火。因肺火导致的便秘,用桑叶泡茶喝,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这样的病人,除了大便秘结外,还伴随有头皮屑多、毛发干燥、咽喉干燥、鼻腔干燥等表现,通过这些伴随症状,就可以判断出便秘是由于肺火过亢,影响到了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便秘的产生。

    同理,大肠传导失常,也会影响到肺气的敛降,长期便秘的患者,肺气敛降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容易出现肺气上逆。这样的病人,受凉之后,就容易咳嗽,而且一拖就是很长时间,此时,泻大肠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我治疗过这样一个典型病例:患者陈某,女,75岁,大便干结十余年,咳嗽一周。

    她是十余年来,长期便秘,大便一周一次,干结如羊粪,一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胸闷,心慌,心悸。在医院用抗生素治疗三天,病情没有明显好转,于是寻求中医治疗。病人是明显的裂纹舌,剥脱苔,右寸浮实而紧,沉取有力,右关尺间郁涩,左关郁涩。

    这位患者是长期大便不通畅,大肠脉实,导致肺气不降,郁积化火,灼伤阴液,体内阴液亏虚,再加上感受寒邪,肺气宣发肃降更加失调,气机上逆,所以才咳嗽不止。治疗当以养阴通便,兼解表寒为主。

    我给她开了一个中药方,兼用玄参、麦冬、火麻仁等,患者才服用一剂,就解出大量干结的大便,咳嗽好了一大半,服用三剂后,咳嗽痊愈。这个案例就是通过表里关系来治病的。

    其他脏腑的表里关系

    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五脏属阴,藏而不泻,六腑属阳,泻而不藏。浊邪停留于五脏,容易出现藏而不泻的状况,只有通过通泻六腑,以表治里,才能排泄五脏积蓄之邪气。

    泻大肠可以治疗肺中浊邪。

    泻小肠可以治疗心中浊邪。

    泻胆腑可以治疗肝之浊邪。   
    泻膀胱可以治疗肾之浊邪。

    降胃气可以治疗脾之浊邪。

    临床上经常看到医生对黄疸型肝炎的病人采用疏肝利胆的治疗法则,这就是通过泻胆来治疗肝如果不从胆人手,只是从肝来用药,那么肝中的邪气就没有出路,治疗就会进人死胡同。

    治疗肾病病人,医生会从膀胱人手,因为只有小便通畅了,肾脏的毒素才能被排出。慢性肾病患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会出现异常,它们只有在小便通畅了之后,才有可能转为正常。没有哪个病人膀胱都排不出尿了,肾脏还是好的。

    治疗脾脏的疾病,需要从胃人手。当脾脏被痰湿所困之后,脾脏的升清功能就会减退,运化功能也会减退。而健脾的同时,通过降胃泄浊,有利于痰湿从肠道排泄出来,只有胃的降浊功能正常,脾的升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中焦气机才能有升有降,中焦如沤的功能才能正常,脾胃之土才能化生万物。

    明白了上述道理,在治疗五脏疾病时,就需要兼顾六腑,考虑六腑的功能是否异常,从六腑人手,清泻五脏的浊邪,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泻腑来治脏,实证如此,虚证则需要针对亏虚的脏腑,补充气血。如果虚证还用泻法,还是来泻大肠,那五脏会更加亏虚,瘸隋会更加严重。

万病从根治20——虚证的诊断与治疗:四种心血不足的治疗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油灯的故事——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一)

    心血不足的治疗

    多年后上大学,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每每讲到心主血脉,心属火,体阴而用阳,我脑海中首先想到的都是心脏的模型,好比读初中时的煤油灯一样,煤油灯装的是油,通过油的燃烧产生火光;心脏主血,心脏内流淌的是阴血,但这些阴血却能让心脏产生心火,化生阳气。

    如果煤油灯没有油了,灯是无法点燃的;同理,如果心血不足了,心火就会衰微,就会产生心悸怔忡,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状。这样的人做心电图检查,就会发现心律失常。

    油灯没有油了,我们知道要加油,这样才能继续点灯,同理,心血不足了,出现上述的不适之症,我们就应当补养心血。

    一、心血不足导致心律失常时,就需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临床上常用归脾汤组方为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龙眼肉、当归、炙远志、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的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能益气健脾,以滋生化之源,使心气虚得补,气能生血,从气治血;当归、龙眼肉能补养心血;酸枣仁、茯苓、炙远志能养心安神;木香能理气醒脾,使其补而滞。全方共建健脾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心脏气血不足的病人,除了喝归脾汤,也可以买中成药归脾丸吃,效果也是一样的好。浓缩丸的话,每次服用8丸,每天服3次即可。此药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最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等症。因为此药补养心脾,能够增强脾脏的统血能力,因此对于各种虚证所致的出血,均有效用。临床上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窦性心动过缓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均有效用。

    二、如果心脏气虚重于血虚,阳虚重于阴虚,就要服用柏子养心丸。此药由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炙甘草、朱砂组成。可补气,养血,安神,主要针对心气不足、心阳虚寒的患者,症见夜寐多梦,心悸易惊,神疲气短,健忘盗汗,身体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略数等。但由于此方中温热药偏多,所以燥热心烦者、肝阳上亢等有热象者均不宜服用。

    三、如果心脏血虚重于气虚,阴虚重于阳虚,出现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等症状,可以服用天王补心丸,此药由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制)、酸枣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组成,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

    四、如果心脏阴血亏虚较盛,导致虚火亢盛,出现胸中烦热、心悸不宁的症状,就需要选用朱砂安神片,此药由朱砂、黄连、地黄、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清心养血,镇静安神之功。

    上面,我分四种情况将心血不足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而当疾病尚未发展到严重阶段时,只要平日注重食疗,就可以解决问题。

万病从根治21——虚证的诊断与治疗:肝血不足的治疗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油灯的故事——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二)

 

    肝血不足的治疗

    不止是心脏“体阴而用阳”,肝脏也是“体阴而用阳”。

    1、肝藏血,阴血是肝脏功能的物质基础,肝脏阴血亏虚,人就会失眠多梦,精神萎靡,眩晕。

    2、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患者筋失濡养,四肢关节活动就会受限,指甲就会粗糙,形似瓦楞。

    3、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的人,双眼干涩,视力就会下降,看东西就会模糊。

    4、肝血不足,阴不制阳,虚阳上越,人就会感到偏头痛,面部容易发红。表现症状来看,好似实证,其实是虚证。

    曾经有个广州的病号找到我,患者长期脸发热,眼发昏,视力模糊,在医院反复检查,都没有什么异常。我建议病人服用明目地黄丸,三天见效,一周后诸症平息。

    患者病情其实很简单,就是肝肾阴虚,肝血不足,虚火上冲所致。明目地黄丸的组方为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它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几味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养阴补血、益精明目。

    菊花,味甘微苦、性凉,入肺、肝、胃经。功能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消肿。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功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蒺藜,味苦辛、性平,入肺、肝经。功能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常用于肝阳上亢、肝气郁结、乳闭不通、肝热、目赤多泪、风疹瘙痒等证。

    石决明(煅),味咸、性寒,入肝经。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六昧地黄丸能养肾阴,滋水涵木;当归、白芍、枸杞子三味药能养血柔肝,补充肝脏阴血;菊花、蒺藜可以清肝经热邪;石决明能够平肝镇肝,防止肝中虚火上逆。这几味药综合起来,就能起到滋肾,养肝,明目的作用。

    如果肝阴极度亏虚,肝热上冲过度,患者已经出现头目胀痛的症状,那又要如何治疗呢?在补养肝肾的基础上,加大平肝镇肝之力即可,也就是在服用明目地黄丸的基础上,配合服用脑立清丸。
    脑立清丸的成分是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酒曲(炒)、牛膝、薄荷脑、冰片、猪胆汁。它主要用于肝阳上亢、阳动化风侵扰清窍所致的各种脑部病变。

    肝阳上亢的,治疗时应当首先考虑镇肝潜阳,故选用珍珠母、代赭石、磁石为主药,以重镇潜阳,降逆安神。猪胆汁咸苦寒而人肝胆,功可凉肝息风、清热醒脑,使人脑窍顿清。冰片、薄荷脑清凉芳香,清利头目,开窍醒神,与猪胆汁既凉肝息风而助主药平息肝风,又开窍醒脑,故为辅药。半夏化痰降逆,酒曲调和脾胃,这两味药能治疗肝阳上亢的并发症,故为佐药。此方最绝妙之处在于牛膝引火下行,使上亢之阳归于肾,故为使药。

    诸药配合,重镇潜阳,芳香清凉,醒脑开窍,化痰降逆,上扰清窍之热立清,故名脑立清,可见其速效。脑立清配合明目地黄丸使用,补养肝肾之阴,清利头目之热,平抑肝阳之亢,则标本兼治,疗效颇佳。

    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心肝血虚之人,平时无事之时,当盘膝静坐,静心调息,气沉丹田,培补下焦,时时如此,则远胜于药补和食补。

    通过煤油灯的故事,我阐述了心血虚、肝血虚及其变证在临床中的表现以及治疗思路,同时阐述了阴份不足的保养之法。虚证在人体的表现,有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辨析清楚的,下面我们通过另外一个故事来加深对虚证的理解,下一个故事:拉牛车的故事。

万病从根治22——虚证的诊断与治疗:肠道气血亏虚,产生便秘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拉牛车的故事——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一)

    有年夏天回老家,父亲正准备赶牛拉稻谷到镇上碾米,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我不放心老爷子一人赶车上坡下坎的,便随父亲一同前往。下午碾完米,我们慢慢悠悠地赶着牛拉车回家。回家要经过几个大坡,等爬到最后几个坡时,牛不走了,再怎么用鞭子抽,它总是边走边歇。

    “是不是牛老了,拉不动了?”我感叹道。

    “这点活它还是可以干的!只是上午没吃草,这会儿没力气了。你再抽它也没用。干脆我们休息会儿,我抽支烟,让它在路边吃吃草,再赶路也不迟!”父亲将车停了下来。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牛大口大口地吃草。

    父亲的话没错,半小时后,我们再赶牛,这家伙果然有力气了,拉车也快了。

    “牛拉不动车,是因为没吃草的缘故啊!”

    肠道气血亏虚,产生便秘

    回到家中,村里有人听说我回老家了,立刻就有病号过来求诊。

    这是个顽固性便秘的患者,看看她的病例本,以前吃过不少药,有麻仁丸为主加减的中药,也有增液汤加减的中药,还有直接用番泻叶泡茶喝的……

    她很痛苦地说:“刚开始这些办法都有效,慢慢就没效了,现在一周也难得一次大便,而且还很干,平时经常1:3干,心里发热,总想喝点凉的,冬天脚冰凉,来月经时小肚子痛。上个月在镇上请一位老中医看,说是体内寒气偏重,喝了五服药,虽然来月经不痛了,但大便还是不好,肚子老是鼓鼓的!”

    我看了看她的舌苔,舌根部发白!切脉右尺沉迟而涩,左关郁滞。

    从脉象以及舌象上分析,患者的确有肾阳虚、肝血不足、肝气郁结化火的情况,但这便秘又是怎么回事?

    我一边看着病历,一边沉思。

    远处父亲正在给牛喂草,看着高高兴兴吃草的老黄牛,想起它下午怎么抽打也不愿意拉车的样子,我仿佛明白了一些道理。

    她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热扰胸膈,导致心胸烦热,于是贪凉饮冷,时间久后,自然是肠道积寒,同时伤及肾阳。寒性收引,肠道的血液运行出了问题,使肠道得不到血液的滋养,自然蠕动无力,就好像家里老黄牛一样,吃不到草,自然无力拉车了。用大黄、番泻叶之类泻药通便,就好比用鞭子抽打饥饿的牛,无论怎样抽打,饿牛拉车都是没力气的啊!

    想明白这些,我再看看镇上老中医的方子,温补脾肾、润肠通便。思路很好,于是我在原方基础上加了栀子、淡豆豉、香附子、三七、赤芍、红藤、桃仁。

    一个月后,老家的人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便秘的病人病已经治愈,效果非常好!一次赶牛拉车的经历,给我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

    清补润推,四招通便

    遇到顽固性便秘的患者时,我喜欢配伍使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只有肠道内壁血脉通畅了,肠道吃饱饭了,才有力量蠕动,大便在肠道的传输才能及时,才不会便秘。

    来看一个典型的病例。患者罗某,男,70岁,大便干结5年余。

    他这5年来长期大便干结,经常一周左右大便一次,身体消瘦,伴头痛,眼睛发红,失眠多梦,饮食正常。脉象舌象也不正常,裂纹舌,剥脱苔,六脉郁涩。血脂、血黏度倒是正常,但血压偏高,达到170/95mmHg。经常服用四五种降压药,可血压还是很难控制,医院多次建议住院治疗。

    从他的脉象来看,气血淤滞比较严重,这类脉象多见于血黏度较高的患者,但他曾因高血压多次检查过血脂血黏度,都正常,再结合便秘,当属腑气不通,体内气机淤滞,气滞则血淤,血行不畅,进一步加重肠道便秘。他的血压升高,头痛、失眠,均是气血淤滞,化火所致。

    于是我采用滋阴润燥,理气活血,软坚通便的治疗方法,处方如下:玄参、麦冬、火麻仁、丹参、红藤、木香、生大黄、芒硝、生甘草。

    患者服用三剂后,每天解大便两次,质软量多,自述从未如此畅快地解过大便。头痛、失眠也大为好转,测血压,已降至150/85mmHg。

    复诊时去掉芒硝,增加党参,继续服用,此后的处方稍作加减,服用20余剂,便秘痊愈,血压也恢复正常。

    洗过猪大肠的人都知道,大肠有很多褶皱,长期便秘的患者,大肠的褶皱都积存了一些粪便,有些积蓄得比较多,形成息室,做B超时,还以为是肿瘤。这些粪便长期积蓄在体内,严重影响肠道传输功能,而且毒素被人体吸收,体内浊气不降,清气不升,除了大便干结,人还会感到头脑昏沉,面部长斑,气色灰暗,嘴唇紫暗,等等。

    对于顽固性便秘的治疗,恢复肠道蠕动功能是关键,也就是让肠道吃饱饭,有力气干活。恢复肠道蠕动功能的前提是彻底清理肠道旮旮旯旯的宿便,就好比给家里做大扫除一样,让肠壁光滑,同时服用润肠的药物,这样粪便残渣在肠道才能顺利移动。再服用补气和活血的药物,肠道蠕动力量就会慢慢恢复。

    在前面的案例中,用芒硝的目的就是软坚散结,促进肠道旮旮旯旯宿便的排泄,等服用三五天之后,这些积蓄粪便排空,就不需要再使用此药了。

    丹参、红藤能活血通脉,改善肠道血脉的运行,为肠道提供能量,说通俗点就是让肠道吃饱饭,有力气干活。

    木香理气醒脾,气行则血行,肠道通气了,血脉也就跟着通畅了。

    玄参、麦冬滋阴润燥,补充肠道水分,这样大便就不会太干,也利于大便传输。

    火麻仁的最大功效是滑利肠道,它富含油脂,能保持肠道内壁光滑,同样利于大便的传输。

    生大黄能够刺激肠道,促进其蠕动,就好比本章开篇所讲的故事,生大黄就是赶牛用的鞭子,牛吃饱了,用鞭子适当地抽上几下,牛就跑得快。

  清理肠道,保持通畅;
  补足气血,提供能量;
  增加水分,保持湿润;
  抽上几鞭,促进蠕动。

    从四个方面入手,顽固性便秘大多都能治愈,但有一点值得思考,那就是为什么患者肠道血脉会遇阻,肠道会干燥,其诱因在哪里?

    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对便秘的认识就又深入一层了。

    肾阳虚的病人,肠道有寒,肠壁血管常处于收缩状态,有时就连肠道也处于收缩状态,严重时还会出现肠痉挛。肠道血管长期受寒收缩,自然肠道气血匮乏,蠕动无力。古方半硫丸能治疗冷秘,就是基于这个道理。因此对于脾肾阳虚伴有便秘的患者,在综合考虑前面讲的四个因素后,配合运用温补脾肾的药物(比如饭前服用附子理中丸)来散肠道寒邪,常常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肺火重的患者,肺热移于大肠,肠道火邪偏重,火邪烁伤肠道津液,大便干结如羊粪,自然在体内无法传输。治疗时除了考虑到前面四个方面,还要配合运用清肺火的药物,比如桑叶、黄芩,就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万病从根治23——虚证的诊断与治疗头部气血虚的治疗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拉牛车的故事——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二)

 

    头部气血虚,通脉口服液来治

    肠道气血不足,便会引发便秘,同理,人体其他脏腑器官也是如此,举一反三,我们就能想通很多道理。

    如果大脑缺气缺血,就会头昏、嗜睡,白天呵欠连天。

    如果耳朵缺气缺血,就会耳鸣。

    如果心脏缺气缺血,就会胸闷,心慌,胸痛。

    如果四肢缺气缺血,就会四肢乏力。

    这些都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我们稍稍深入思考一下''拉牛车的故事”,就能很清楚上述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

    大脑缺气缺血,听起来有些奇怪,西医通常说缺血缺氧,没有谈及缺血缺气。其实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大脑缺血,当缺血之后,自然就缺氧了;另一个方面,是缺气,缺乏的是经络之气,阳气!

    脑缺血的病人,颅内血管会出现异常,比如血管狭窄、血管痉挛等;

    缺气的病人,颅内血管检查常常见不到什么异常,但患者都伴有颈部肌肉僵硬的症状。

    这是因为人体所有阳经都要通过颈部上行至头,颈部肌肉僵硬会导致经络不畅,阳气不能上聚于头部,清阳不升,人就感到昏沉,嗜睡。

    对于脑缺血引起的头昏头痛,可以采用通脉口服液治疗,此药由丹参、川芎、葛根组成,具有活血通脉的作用。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等,效果卓然。

    组方中的葛根藤蔓悠长,具有通达人体十二经脉的作用,且能够缓解颈部肌肉僵硬;丹参色赤人心,具有养血活血,清心除烦,安神的功效,对于心脑血管痉挛或不畅,疗效较佳;川芎行气活血,能行血中之气,凡气滞血淤的头痛头昏者用之皆有良效。药虽三味,但针对人体大脑气血缺乏而设。针对性强,颇有效应。

万病从根治24——虚证的诊断与治疗:耳朵气血虚的治疗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拉牛车的故事——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三)

    耳朵气血虚,造成耳鸣

    耳朵缺气缺血,就会耳鸣、耳聋。许多中医爱好者,看到医书上说“肾开窍于耳”后,遇到耳鸣,首先都会想到肾虚,虚火上冲。其实耳鸣不都是肾虚引起的。

    任何疾病都分虚实,耳鸣也不例外。火向上冲,可以出现耳鸣;阳气上升不足,使耳窍失去濡养,也可以出现耳鸣。

    《医林改错》中有一个方子叫通气散,就是治疗这种耳鸣的名方。通气散的组成是柴胡、香附、川芎,它能通过疏肝理气,改善耳窍气血循环,促进耳窍血液的滋养,治疗耳聋不闻雷声,疗效神奇。

    患者刘某,男,40岁,右耳耳鸣反复发作三个月,最近一周加重。

    患者自己说,三月前某次熬夜后的一个早上,起床突然出现耳鸣,声音如夏日蝉鸣,日夜不休。他随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给予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住院治疗一个月,病情减轻,但仍然没能治愈,后来内服中药一个月,病情时好时坏,情绪激动时,就会诱发和加重。一周前,喝了一次酒,瘸隋又加重,经人介绍,来我这就诊。

    他来就诊时,心情烦躁,伴头昏、失眠多梦,齿痕舌,舌边红。切脉:左寸沉细而数,上延鱼际,左关郁塞,左尺细软;右寸浮滑。整体脉象右侧有上越之势,左侧有气郁中焦之势。

    据此分析,患者从事销售工作,平素压力较大,工作不顺,肝胆气机郁结,人体阳气不能从左侧随肝上达于头,头本来是清阳汇集之所,清阳不升,所以他会头昏;肝气郁结化火,心血失养,所以会心烦失眠;左侧清阳不升,右侧浊阴不降,虚火自右侧上升,上攻于脑,所以会右侧耳鸣。这些问题在治疗上,要以升清降浊为主要思路。

    我给他开了一剂处方,患者服用三剂后,耳鸣消失,继续服用三剂,巩固疗效。此患者治愈后,还介绍他的妹妹过来就诊,也是耳鸣,参照上述思路治疗,仅仅一剂,病情就有减轻,三剂药彻底痊愈。此后,我按照这个思路,治疗耳鸣近十例,效果颇佳。

   耳鸣这个毛病,因为是肝经湿热造成的,患者多左侧耳鸣,常伴口苦、左侧偏头痛,用龙胆泻肝汤可愈;

    耳鸣时轻时重,伴腰膝酸软的,用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耳中如有潮水之声,伴下肢沉重,晕眩者,一味泽泻饮可治;

    突发耳鸣,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多为风热上攻,疏风清热可治;种种情况,不一一细数,总之,临证时随证治疗即可,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辨证基础上,配伍“通气散”,这样起效较快。

    通气散的运用,和拉牛车的故事是一个道理,人体清阳不升,耳窍气血不足,自然就会耳鸣耳聋了。而补足了耳窍的气血,耳鸣耳聋才会迅速痊愈。

    与拉牛车道理相通的疾病还有很多,大凡“废弃不用”之病,均可运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治疗。这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虚则补之”的临床实用价值。

    从生活中感受中医理论,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是学习中医的不二法门。

万病从根治25——原汤化原食的启示:秋石\鸡内金\竹沥

作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吃饺子的故事——原汤化原食的启示

    小时候,每年过年,家里总爱包些饺子。每次吃饺子的时候,父母总爱在盛完饺子后,再给每人碗里浇上一些饺子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吃完饺子,再喝点饺子汤,就容易消化。小时候,我总是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有次吃饺子,我就不要饺子汤,只吃了满满一大碗饺子,结果第二天,胃胀得难受,不想吃饭,还不停地打嗝,闹了两天,胃才好起来。

    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离开了父母,自己闯荡社会,每次吃饺子或汤圆,总爱喝点汤,也总想起儿时父母的教诲一原汤化原食。

    从医后,临床上会遇到许多疑难杂症,而解决这些疑难杂症,除了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需要感悟,许多道理悟透了,自然就会有心得,有疗效。

    记得有一次,治疗一位肾结石患者,结石不大,但用药一周仍无法将其排出,患者着急,我也着急,后来请教于一位道医朋友,道长建议加一味秋我按此用药后,结石由大化小,顺利排出体外。

    我十分诧异,治疗结石,为什么要用秋石,以石治石,难道不担心结石变大?道长的一番话,解除了我的疑惑。

    在中国的饮食传统中,老人们在吃完捞面、水饺后,都要喝点原汤,这叫做“原汤化原食”,喝了汤之后,食物就容易消化了。秋石是人尿加工而成的,味咸寒,能散结、降火、化淤,取秋石作为药引,实为“原汤化原食”之意,借用尿提取的药物,来化尿形成的结石。如果没有秋石,加上童便少许作为药引,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道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小时候吃饺子的情形立即浮现在眼前。是啊,用秋石作为药引,这可真是“原汤化原食”啊!

    在随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时候,如慢性膀胱炎所致的膀胱壁毛糙、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我就喜欢加上秋石这味药,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临床毫无关联的事情,到了道长手中,却能结合起来,熟练运用,不得不佩服道长的感悟力。

    道长谈完秋石的故事后,接着又讲起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杀鸡时,在鸡的嗉囊里面,会发现很多小石头,这些小石头,在鸡的胃里面反复碾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但鸡的嗉囊内壁,却不会因为这些石头的碾磨而受伤,古人通过这些观察,从而推断出鸡嗉囊内壁(也就是鸡内),具有消化饮食和消磨石头的作用,配伍其他药物一起使用,能治疗胆结石、肾结石。

    既然石头和吃下的食物能够被消化,那其他有形之物能否被消化呢?

    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内壁毛糙,能否通过鸡内金来消除毛糙的胆囊内壁呢?结果自然是肯定的。

    治疗胆囊内壁毛糙可以使用鸡内金,那慢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内壁毛糙是否可以使用呢?

    如果胆结石可以使用,那么胆囊息肉可以使用吗?照样可以使用!

    这些有形之疾可以使用,那其他的有形之疾呢?

    顽痰阻滞经络,在使用顺气化痰、疏通经络的药物时,也可以配伍鸡内金。

    谈完鸡内金的妙用,道长继续谈论另外一味药——竹沥。竹沥是竹子经加工后提取的汁液。将鲜竹竿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性味甘寒,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丹溪心法》中描述道:“竹沥能滑痰。痰在膈间,使人癫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血。”

    大凡食物之浆液,汁水,其性多黏稠,性滑利者少,为什么竹沥能够滑痰?

    道长解释道:“观竹之形态,中空而直,从头至根部,看似有节所阻,其实中央气机相通,就好比人之体腔,被膈膜分为胸腔、腹腔、盆腔,好似竹之三节,看似不通,其实三节之中由三焦上下贯穿,内外相连,竹之内质为竹茹,清热化痰,贯通竹之全身,借用于人,能贯通人之三焦。非简单的化痰之品,实为清化痰热自三焦水道而出。竹沥为竹之精,其通利三焦,化三焦痰热最速。三焦与心包互为表里,凡心包受痰热所困,心神不宁者,用竹沥皆有捷效。

    “竹之一物,看似普通,实禀天地之造化,具有神奇的功效,其竹茹、竹沥、竹黄,均有通利之|生,凡热痰、顽痰阻滞三焦、六腑,均可配伍使用。”

    听完道长的论述,我不由得感慨天地造化之神奇。

    人生活在天地之中,为万物之精灵,人之五脏六腑,通过五行归类,通过取象类比,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其身影,取象于天地之间。类比如五脏之属,则疾病均可以寻找到对应的治疗法则,大自然就如同一本书,读自然就是读疾病,读自然就是读自身。

万病从根治26——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 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废物利用的故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主持进行了一个著名的老鼠实验。他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分成两组,区别对待:

    第一组幼鼠享受“优惠待遇”,予以丰盛的美食,让其尽情享用,饱食终日;

    第二组幼鼠受到“歧视待遇”,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饿其体肤”,只能吃七八分饱。

    许多人预测,第一组老鼠的健康状况与寿命将远远好于第二组老鼠。但结果却出人意料:

    第一组享受“优惠待遇”的许多老鼠因为营养过剩,得了“富贵病”,未到“中年”就早早死去了。

    第二组受到“歧视待遇”的老鼠却皮毛光亮,皮肤紧绷,行动敏捷,体形匀称,出奇地健康与长寿;更耐人寻味的是,其免疫功能乃至性功能均比饱食终日的老鼠高出不少。

    人们自然会问:老鼠实验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生物呢?

    后来,英国科学家又用猴子做了类似的实验。

    让100只猴子肥吃肥喝,让另外100只猴子只能吃七八分饱。10年之后,

    肥吃肥喝的那100只猴子,胖的多,脂肪肝多,高血压多,冠心病多,死得多;而另外的100只猴子,却是苗条得多,精神好得多,健康得多。观察的结果证明,所有高寿的猴子,都只吃七八分饱。

    科学永无止境,科学家从不浅尝辄止。后来,又有一些科学家将实验的范围扩大到细菌、苍蝇、鱼等生物,结果都出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

    人,尽管是高级动物,也需要适度饥饿,也不能逃脱凡事“过则错,过则祸”的规律。可以说,上述这些实验都验证了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

    临床上痰湿过重的病人体检时,结果经常是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压高……在针对这些指标治疗的同时,可以结合使用饥饿疗法,每餐只吃六七分饱,到下一顿吃饭前,有较强的饥饿感,这样体内多余的脂肪,多余的能量,就会慢慢被消耗利用,体内的痰湿会慢慢减少,身体就会得到治疗。

    那些危害人体健康的体内垃圾,也会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转变成热量,被合理利用起来。这种治疗方法,不伤肝,不伤肾,远远胜过服用降血脂、降血压的药物。

    还有一些轻度2型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往往体形偏胖,平素胃口很好,爱吃甜食,运动量小。针对这种患者,只要控制饮食,每顿吃六七分饱,并且适当增加运动,完全不必服用降糖药物,血糖就能控制在理想水平。

    道理想想其实很简单,通过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一方面减少我们每天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增加能量的消耗,就可以达到进出的平,也就不会有多余的能量蓄积,而引起血糖增加。同时当我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后,体重会下降,由于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会改善,血糖自然可以达到理想水平。

    对于多数现代人来说,吃饭已经不成问题,而营养过剩、肥胖倒成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大问题。为此,适当控制热量摄入,推广一下“饥饿疗法”.对促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还是大有益处的。那是不是所有肥胖的病人.痰湿较重的病人都适合采用饥饿疗法呢?也不是绝对的!

    有些病人,上上楼,爬爬坡,就会感到心慌气短,四肢乏力,周身出汗,体重不断增加,食欲也不好,就是人们常说的虚胖。这样的病人体内痰湿也较重,但他们的病因不是营养过剩,而是脏腑营养不足,无法对这些病理产物进行代谢,饥饿和服用减肥药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类病人要通过调理脾胃,增强食欲,多用温补性的食物,来加强脏腑的功能,促进病理产物的代谢,这样才能让身体越吃越健康。

万病从根治27——吃饭的学问与零食

作 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野餐的故事——吃饭的学问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欣欣向荣。

    看到大自然的这番景象,妻子决定一家人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地点离家不远,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四方山植物园。因为爬上山顶需要两个小时,来回得三四个小时,所以午餐就准备直接在山上解决。为此,妻子在超市买了一些牛肉干、水果、薯片、豆腐干等零食,还有各自喜欢的饮料。

    万事俱备,我们开始爬山。山上的风光还算不错,中午我们刚好到达山顶,一边赏花观春色,一边开始吃午餐。

    零食都是平时习惯吃的东西,按理应该吃得很舒服,但情况恰好相反,刚开始吃的时候,味道不错,吃得也爽,但吃了一会儿后,却发现没胃口,而且越吃越饿,一大堆零食吃完了,还是肚子空,胃也不舒服。山上没有餐馆,不得已只好早点下山,回到家时就一个感觉:饿!于是随便下了点面条,打上几个鸡蛋,加上一点青菜,每人舒舒服服地吃了一碗青菜鸡蛋面,胃才感到舒服。

    一天的春游,最大的收获不是欣赏到了多少自然风光,而是加深了对零食的认识,这东西不养人啊!

    一顿饭不吃,只靠吃零食来填饥,人就感到不舒服,如果连续一段时间不好好吃饭,那该如何呢?我不敢想象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小孩在父母的娇惯下,到了吃饭的时间不好好进餐,过了进餐时间则喊肚子饿,要吃零食,吃水果。因为零食大多具有香、辣、鲜的特点,很容易激起小儿的食欲,他们于是偏爱吃零食,殊不知这些食物,并不能为小孩提供均衡的营养。

    经常看到体质虚弱,长期感冒,或者反复上火,扁桃体肿大的孩子,我通常告诉孩子的家长:

    你小孩肠道有寒,不适宜进食生冷,比如很多水果都不适宜!

    你的小孩肠道有积,反复上火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不要再给小孩买零食吃了!

    这些父母常常反问,每餐吃饭的时候,孩子就是不吃饭,现在好了,这个东西不能吃,那个东西不让吃,不再吃点零食,他吃什么呢?营养从哪里来?

    其实,小孩只要能和正常成人一样,每天三餐吃好,就可以获得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零食、点心、水果,常常会让他们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最终对小孩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的影晦。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远远胜于生病了再来治疗。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让这些小孩的父母,也同小孩一样,每天三餐不吃饭,过了用餐时间再吃上一两个水果,吃上一包薯片,再吃上几块麻辣豆腐干,连续吃上一周,他们自然就会感到身体越来越不舒服。

    小时候父母常常唠叨,米饭是最养人的,吃再好的东西,都比不过吃一碗米饭让人感到舒服。通过一次春游野餐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 

 
万病从根治28——善用穴位,激发自身药库
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作 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采后场的故事——善用穴位,激发自身药库
    人体与大自然一样,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小时候,老家的附近有一个采石场,每天都有工人在山上开采石头,然后有人运到镇上,卖给建筑商,建筑商用一部分来给房子打地基,另一部分打成碎石,做混凝土用。原本树木生长茂盛的一座山,被采石工人日复一日地采挖,已经变得满目疮痍。四处散乱堆放着废弃的碎石和生活垃圾,黄土和岩石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面,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都会将细小的碎石和泥沙冲到山下的河床,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太爷常常叨咕着一句话:“再采下去这山就废了,这山脉眼看就要被破坏了……”
    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然后是毕业在外地工作,很多年没有在夏天回家了。几年前的一次五一放假回家,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修复能力。采石场就在路边,我走在乡间的马路上,一边陶醉于四处的鸟语花香,一边寻找着记忆中的山村模样,以前的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以往的荒山长满了树木,那几大片曾经刺眼的采石场,现在也是绿莹莹的,变成了茂盛的树林。
    我问村里的老人,这山什么时候开始种树的,他们说这山有几年没采石了,山体没有人为破坏,它就慢慢地自己修复了,藤藤蔓蔓的越长越多,山上的树都有手臂粗了。
    大自然的自身修复能力让人称奇啊!
    人体与大自然一样,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回到城里后,我同朋友交流谈心,谈到大自然的修复能力,朋友练习过气功,他感叹道,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也不逊于大自然,你看白天忙忙碌碌一整天的工人,到晚上周身疲惫,四肢酸痛,但只要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依旧生龙活虎,精力充沛,这一晚上的休息,不就是人体的自身修复?
    朋友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是啊!人与天地相参,为万物之精灵,大自然的修复能力在人体自然会有体验。
    后来遇到一位行医的老者,他告诉我,给年轻病人用药,只需要激发他的脏腑潜能,不要针对疾病用太多的药,那样反而容易伤及脏腑本身。而年老的患者,脏腑功能已经衰退,光激发潜能是不够的,还需要针对疾病用药。
    这一番感悟也让我受益匪浅。
    借用天人相应理论,大自然中的所有药物在人体都存在,只是储存在不同的地方,用药治病,以偏纠偏,借用的是外在药物。针灸治疗,以偏纠偏,则借用的是人体本身的药库,都是一个道理。
    刺激穴位,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
    一个6岁的男孩,某天下午,发现右侧下巴长了一个包块,蚕豆大小,父母给他买了阿莫西林颗粒,吃了一天,也不见缓解。转天病情加重,包块变得像鹌鹑蛋大小,质软,推之可移,没有牙痛、咽喉肿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症状,六脉平和。因为孩子小,嫌中药苦,不愿意喝,医生就给开了头孢克洛。第三天包块继续长大,已经延伸到耳朵下面,孩子的右半边脸明显肿起,包块很硬,吃稀饭都感到困难,家长急忙带孩子到市儿童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医院也没有明确诊断,只是打了点滴。一直到第六天,包块依旧不见小,家长带着孩子来我这要求中药治疗,这时包块已经延伸到右耳下,不红不热,压之发硬,压痛明显。舌质红,苔薄白,切脉时六脉平稳,唯右尺稍弱,右寸略浮。
    我采用针刺右侧合谷穴的方法来给他治疗,入针时沉涩感明显,孩子也觉得很疼痛,留针10分钟后运针,提插如行水中,非常流畅,合谷穴周围皮肤发麻,再留针8分钟后取针。第二天复诊,包块已缩小至鹌鹑蛋大小,继续针刺合谷穴治疗,连续治疗三次,包块消退。
    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就是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至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处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会聚,会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疾病等,从大肠经入手治疗都有疗效,因此中医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针刺合谷穴,其实就是激发人体脏腑的潜能,起到自身修复的作用,不治病而胜于治病。
    “面口合谷收”为四总穴歌中的一句,原四句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原载于明代朱权所著的《乾坤生意》,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大成》都将它收入其中。
    四总穴是依据《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演变而来的。
    人身体前面的疾患,如脾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应首选足三里治疗。
    身体后面的疾患,如腰背部酸痛,应取委中穴来治疗。
    身体头颈胸肺部位的病变,取列缺穴来治疗,因为列缺穴具有“疏解风寒,清肺止咳’’的作用。
    身体头面部的疾患,主要是口及颜面部的病症,可取合谷穴来治疗。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内关和水沟两个穴位,成了六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胸胁内关应,急救水沟谋。”这六个穴位用好了,人身体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得到治愈。
    2010年的一个下午,一位患者因为哮喘发作呼吸困难两天过来就诊,他说自己吸气呼气都很困难,感觉气郁在胸中上下不得,稍稍活动就加重,睡觉时不能平卧。就诊时,患者肺部满布哮鸣音,伴口唇发绀,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右寸关之间郁滑,左右寸脉细弱若绝。
    患者胸部痰气郁阻,气机升降不利,治疗上首先应当疏通胸部气机。于是,我针刺他左右少商穴泄肺气,挤出紫黑色淤血各几滴,同时针刺双侧内关穴条畅心胸气机,所谓“心胸内关谋”,采用泻法运针,10分钟后,患者呼吸顺畅,哮鸣音减轻,切脉时左右寸部脉象有根。随后,用长针刺双侧足三里,健胃降气,加艾绒于针尾端点燃,针灸并施,同时针刺双侧丰隆穴,化痰降逆。半小时左右取针,患者呼吸顺畅,听诊肺部无哮鸣音,起身活动自如,倍感轻松,随后开小青龙汤加枳壳、桔梗,三剂。
    在这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六总穴歌中的“肚腹三里留”“胸胁内关应”,通过针灸激发脏腑的潜能,起到自愈的作用。
    人体这样的穴位很多,有的穴位能补气,如脾俞、足三里、膻中、涌泉、关元、气海、太溪、百会、肺俞、悬钟,它们被誉为十大补气穴,就好比常用的补气药物一样;
    有的穴位能补血,如血海、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隐白、髀关、下关、期门、章门,它们被誉为十大补血穴,就好比常用的补血药一样;
    这里面关元和足三里,既能补气又能补血。
    懂得这些穴位,就可以利用穴位来纠偏,利用穴位来治病,充分发挥人体的自愈功能。
    充分利用人体的修复能力
    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用刀划破了手指,我们所要做的是清洗伤口,包扎伤口,避免感染,而不是请最好的医生将伤口缝合得同正常皮肤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虽然大的伤口需要缝合,但伤口的愈合靠的是我们皮肤的自愈能力。看着伤口一天天愈合的时候,我们要想到,身体的修复能力是十分强大的。
    很多时候,我们患上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这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阻止了身体的自我修复,是外因还是内因,是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还是工作环境的影响,抑或是七情太过。了解清楚对身体不利的因素,并加以改善,克服那些阻止身体自我修复的障碍,让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得到发挥,就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永远不要小看了我们的身体,人为万物之精灵,他是一个活生生的、高度精密的机体,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团血肉。请爱惜他、珍惜他,尝试读懂他。
    当我们无法彻底认识人体时,借助天人相应,借助取象类比,常可以解开许多谜团。下面从另外一个故事来感受中医:眼镜起雾的故事。
 
万病从根治29——汗征的诊断与治疗:迎风流泪的治疗
作 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眼镜起雾的故事——汗征的诊断与治疗


    眼镜起雾的故事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不少患者过来就诊,说眼睛看东西模糊,具体描述也不清楚,只是说感觉好像有眼屎一样,但擦时又没有。我建议病人服用杞菊地黄丸,但效果非常一般;采用张锡纯的办法,蒲公英煎水,熏眼后再喝,也没能起到很好的疗效。从脉象上看,患者确实是肝肾阴虚,但疗效为什么不好呢?

  晚上天气很冷,我和妻子下班后回家,刚进屋就看见妻子眼镜镜片上蒙了一层水汽,妻子说:“天气真冷,家里真暖和!”我看着妻子眼镜镜片上的水汽,一下子明白了最近病人说眼睛模糊的感觉!

  第二天刚好来了一个戴眼镜的病号,也是感觉眼睛模糊,我问是不是感觉好像眼镜片上有水汽一般,患者高兴地说,就是这种感觉,看东西很不舒服!

  我开始思索,什么药能够除掉患者眼中多余的这点水汽呢?于是我想到了车前子,其功效利水、明目,这正是我需要的!

  肾主封藏,肾亏则封藏失司,肾水随肝气升腾,上达于目,患者便会感到视物模糊,如同眼镜蒙上水汽一般,有的患者表现为迎风流冷泪,其实这都是肾虚,肾水上达于目所致!于是在治疗视物模糊上,我采用养肝肾为主,同时加上车前子,利利肝经中的水湿,患者的病很快就好了。

  老家一位亲戚也是得了此病,每天不断地用手擦眼睛,在户外时尤其明显。他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流眼”,医生建议滴珍珠明目液,治疗月余,病情没有得到治愈。使用我的方子十天,不论是屋里屋外都不再迎风流泪,眼睛看东西也清楚了。这个案例的治疗,我就是运用了车前子利肝经水湿的效果,此后按照这样的思路,治疗迎风流泪的患者十余例,都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风流眼为什么要用这些药呢?其发病机理是什么?这些药是如何在人体产生作用的?只有想通了这些道理,我们在治疗风流眼上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算是攻克了此病。

    迎风流泪的治疗

    从生理角度来讲,人体肝脏居右而用左,肝气从人体左侧上升,肝藏血,肝脏为心脏提供阴血;同时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功能是否健全,与肝脏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从五行来说,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在肾、肝、心这一条轴线上,水能生木,木能生火,遵循着传统的五行相生理论。

    肾水随着肝气的升腾,能够经过肝经上升,进入肝脏,滋养肝阴,补充肝血;

    肾水随肝气上升入心,既能济心火,同时也补充心阴;

    肾水随肝气上达于目,则双目湿润。

    肾水在肝气升发之力作用下产生的这些运动变化,是正向作用。另一方面,肾主封藏,能够收摄肾水,不至于因肝气升发,让肾水升腾太过,这是反向作用。一正一反,平衡协调,人体心肝阴份才能保持平衡,双目才能感觉正常,既不会干涩,也不会溢泪。

    如果肾虚,封藏力不够,升发显得太过,则水湿升腾,肝经被肾水所浸泡,只好借其所开之窍排泄,就会出现溢泪,即风流眼。

    我常用的处方包括生牡蛎、枸杞子、白蒺藜、车前子、菊花、酸枣仁几味药。其中,生牡蛎咸寒入肾,其性收敛,增强肾的封藏之力,从下焦入手,针对溢泪为治本,针对肾虚为治标;枸杞子补养肾精,针对肾虚为治本;车前子清利肝经水湿。这三药相合,一收、一养、一利,则病情可以控制白蒺藜,是因为没有看到患者本人,可能夹有肝风,所以加祛风的药;菊花,轻清之品,清利头目之风。车前子久服后,肝经水湿被清利的同时,容易出现清利太过,导致肝血生发不足,连带心血也会不足(即肝不生心),用酸枣仁的目的,就是养心肝之阴,防止车前子用药过久出现伤心肝之阴。

  有人或许会问,这个处方中车前子是最关键的药物,假如没有这味药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药物来代替呢?你的这个理论是从戴眼镜的故事中延伸而来,临床上是否都是如此呢?

  虽然借用眼镜的故事,让我想通了这里面的道理,临床上也运用于一些病人,这个理论是否经得起反复的检验,我也不敢说,后来拜访一民间草医,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

  草医从事中药材研究和临床运用四十余年,长期奔走于全国各地,结识过许许多多民间中医,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当我咨询他在迎风流泪上的治疗经验时,老先生毫不保留地说,迎风流泪其实就是肝气升腾太过,加上肝经上有湿,镇肝的同时,配点利湿药就可以了。他喜欢用龙胆草,配上菊花、枸杞子,病情严重者,再加上珍珠母、石决明。

    草医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我的治疗思路,同时也让我对迎风流泪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迎风流泪的病机为肝肾阴虚,虚风上扰,肝经水湿上犯,治疗时培补肝肾,息风潜阳,同时佐以清热利湿的药物,就可以治愈此病了。

    在中成药里面,有一类名为迎风流泪类非处方药。这类药物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明目地黄丸。它的组方为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迎风流泪的确有效,但起效较慢,如果加上一味车前子,或者龙胆草,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万病从根治30——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冲洗地面的故事——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洗地的感悟

    快过春节了,我和妻子清洗屋外的地面。

    妻子将地面扫干净,用自来水冲刷,由于水的压力不大,起不到冲刷的效果,于是将水管口捏扁后再冲地面,一样的水,压力变得大了起来,冲洗效果好了很多。

    我一边帮忙冲洗,一边想,“水管变细了,压力就大了,我们人体的水管能变细吗?”

    我随后想到了低血压的病人,以前治疗低血压,通过补气,提气来升高血压,但效果一般。往往病人服药期间还勉强可以,但停药后很快血压又降了下来,低血压病是否与血管弹性差有关系?

    人体的血液大部分存在于大小血管中,当心脏的每分钟射血量不变时,只要稍稍收缩一下全身的血管,应该就会使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过扩张全身血管,血压自然也应该会降低啊!

    寒性收引!酸性也能收敛!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如是在治疗低血压时除了运用补气、提气、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我用上了仙鹤草、北五味子、枣皮等药物,患者的血压果然有明星改善,而且停药后,也能持续很长时间!!

    后来查资料,仙鹤草又名脱力草,全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药,有强心、升血压、凝血、止血、凉血、抗菌等作用,看来与其凉血止血,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也是很有关系的!

    患者 李某 女 35岁

    头昏三年余,加重一月。

    患者三年来经常头晕、头昏,蹲在地上站起来时,几欲晕倒,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多次测血压85/50mmhg左右,在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提示轻度贫血,三年来经常服用补养气血的药物,病情时好时坏,最近一月病情加重,出现心悸,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前来就诊,就诊时症状如上,伴月经量少,腰膝酸软。舌尖红,苔薄白,六脉细软。血压80/50mmhg。

    诊断:虚劳

    治法:补益气血,益精填髓

    方药:红参80克 黄芪150克 当归60克 五味子60克 仙鹤草150克柴胡40克 升麻30克 淫羊藿80克 菟丝子60克制首乌80克 阿胶100克 鹿角胶100克 蜂蜜4斤。

   制法与用法:上方制成膏药,服用一月,经期或感冒期间停服。

    方中红参、黄芪、当归、阿胶补益气血;

    五味子、仙鹤草收缩血脉;

    柴胡、升麻升举阳气;

    一补、一收、一升,从三个角度解决气血不足,血压偏低的问题;

    淫羊藿、菟丝子、制首乌、鹿角胶益精填髓,从源头上解决精血不足的状况。

    患者服用一周后,头昏头晕明显好转,蹲位站起时,头晕亦减轻,服用一月后症状消失,测血压110/65mmhg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月经量也比以前多,再服用一疗程,半年后碰面,告知病已治愈,未在复发。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低血压的治疗要从四个角度入手,一、补益气血;二、收缩血脉;三、升提阳气;四、益精填髓。

    补益气血是关键,气血不足就好似干瘪的水管没有水一样,水管无论如何收缩变细,水的压力变化也不大,气血足了,血压自然也就上去了。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属阳,营属阴,“营阴”为“卫气”的物质基础,运用收敛的药物,可以减少营阴向卫气的转换,起到固摄营阴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少卫气的耗散。使血脉充盈度增加。

    升提阳气,可以促进机体阳气的升发,头为清阳汇集之所,清阳升发增加,自然头脑清醒,头昏缓解。

    从现代医学来讲,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产生,依赖于骨髓的造血功能,而中医认为,肾主骨,骨藏髓。肾精不足,骨髓的造血功能就会减退,就会表现出贫血,因此对于血压偏低,贫血的病人,补养肾精,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疾病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案例中从上述四个角度入手,标本兼顾,所以患者病情得以治愈。

    通过洗地的感悟,使我们明白了低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收缩血脉”。

秋品菊韵FLASH

 

 
老孺子牛欢迎你再来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