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树十字坡黑店揭秘

 成为亨特 2012-09-22
大树十字坡黑店揭秘--------古人的“贼经”与“心防”
类别:王大伟探秘水浒 | 浏览(2586) | 评论(0) 2007-11-05 08:39
 标签:王大伟探秘水浒  

 

张青档案

(1)出身:贫下中农。
(2)籍贯:山东省某县。
(3)年龄:36岁。
(4)性格:多血质,外倾型。善结交朋友。 
(5)外貌:
  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看那人时,头戴青纱凹面巾;身穿白布衫,下面腿□护膝,八搭麻鞋;腰系着缠袋;生得三拳骨叉脸儿,微有几根髭髯。

(6)生门:祖传好拳脚。三不抢原则性:三等人不可坏他:第一是云游僧道,他不曾受用过分了,又是出家的人。‘第二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他们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台上说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又分付浑家:‘第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切不可坏他。’

 
(7)死穴:傲慢轻敌。
(8)职业:为十字坡饱子铺总监。原为菜农,后专门抢劫。小人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为因一时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僧行杀了,放把火烧做白地;後来也没对头,官司也不来问。小人只在此大树坡下剪径。 
(9)兵器:棍棒。
(10)归宿:梁山游击队。
(11)为人忠告:小心没大错。凡事留余地。
(12)为人提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3)个人名言:

‘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怎地触犯了都头?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

 

上回书说道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那妇人杀猪也似叫将起来。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的呆了。那妇人被按压在地上,只叫道:“好汉饶我!”那里敢挣扎,正是:
麻翻打虎人,馒头要发酵。
谁知真英雄,却会恶取笑。
牛肉卖不成,反做杀猪叫!

 

1.武松斗智斗勇,打破了孙二娘的麻醉抢劫美梦,引岀了共同犯罪的主谋:张青。只见门前一人挑一担柴,歇在门首,望见武松按倒那妇人在地上,那人大踏跑将进来叫道:“好汉息怒!且饶恕了,小人自有话说。”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看那人时,头带青纱凹面巾,身穿白布衫,下面腿护膝,八搭麻鞋,腰系着缠袋。生得三拳骨叉脸儿,微有几根髭髯,年近三十五六。看着武松,叉手不离方寸,说道:“愿闻好汉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那人道:“莫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松回道:“然也。”那人纳头便拜道:“闻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识。”武松道:“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那人道:“是小人的浑家,‘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怎地触犯了都头。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正是:
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
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2.张青痛说个人成长史,博得武松宽恕。武松见他如此小心,慌忙放起妇人来,便问:“我看你夫妻两个,也不是等闲的人,愿求姓名。”那人便叫妇人穿了衣裳,快近前来,拜了都头。武松道:“却才冲撞,阿嫂休怪。”那妇人便道:“有眼不识好人。一时不是,望伯伯恕罪。且请去里面坐地。”武松又问道:“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如何知我姓名?”那人道:“小人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僧行杀了,放把火烧做白地,后来也没对头,官司也不来问,小人只在此大树坡下剪径。忽一日,有个老儿挑担子过来,小人欺负他老,抢出来和他厮并,斗了二十余合,被那老儿一匾担打翻。原来那老儿年纪小时,专一剪径。因见小人手脚活,便带小人归去到城里,教了许多本事,又把这个女儿招赘小人做个女婿。城里怎地住得?只得依旧来此间盖些草屋,卖酒为生。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里卖,如此度日。小人因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人都叫小人做菜园子张青。俺这浑家姓孙,全学得他父亲本事,人都唤他做母夜叉孙二娘。
3.张青述说自已做的两个惊天大案。鲁智深也曾是被害之一。则恁地也争些儿坏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人:原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姓鲁,名达,为因三拳打死了一个镇关西,逃走上五台山,落发为僧,因他脊梁上有花绣,江湖上都呼他做花和尚鲁智深,使一条浑铁禅杖,重六十来斤,也从这里经过。浑家见他生得肥胖,酒里下了些蒙汗药,扛入在作坊里。正要动手开剥,小人恰好归来,见他那条禅杖非俗,却慌忙把解药救起来,结拜为兄。打听得他近日占了二龙山宝珠寺,和一个甚么青面兽杨志,霸在那方落草。小人几番收得他相招的书信,只是不能够去。”武松道:“这两个,我也在江湖上多闻他名。”张青道:“只可惜了一个头陀,长七八尺一条大汉,也把来麻坏了。小人归得迟了些个,已把他卸下四足。如今只留得一个箍头的铁界尺,一领皂直裰,一张度牒在此。别的都不打紧,有两件物最难得: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个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忆念他。又分付浑家道:
4.张青道出三不抢原则,这是他的贼经。小人多曾分付浑家道:‘三等人不可坏他。第一,是云游僧道,他又不曾受用过分了,又是出家的人。’ ‘第二等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他们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台上说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又分付浑家道:‘第三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切不可坏他。’不想浑家不依小人的言语,今日又冲撞了都头,幸喜小人归得早些。却是如何了起这片心?”母夜叉孙二娘道:“本是不肯下手。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乃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武松道:“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我见阿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泼了,假做中毒,你果然来提我。一时拿住,甚是冲撞了嫂子,休怪!”

以上三种人,都是贫下中农。

 
5.古代强盗、小偷作案,多有贼经。现在也是如此。例如,北京的一个犯罪团伙的“贼经”是:一三五偷,=四六不偷。阴天下雨不偷,节假日不偷。大伟总结现代城市小偷偷东西有“四听八看”。
四听八看
贼听:
1.听:敲门听反应
2.听:窗户里边风
3.听:睡觉打呼噜
4.听:楼道脚步声
 
"贼看:
"1.看:电表转动
"2.看:物业打分排名
"3.看:破窗
"4.看:报纸与牛奶
"5.看:门口灰土
"6.看:老式防盗门
"7.看:小区保安
"8.看:小区照明

介绍一个概念,叫情景预防,什么叫情景预防,就是任何犯罪,它都是要有一个情景,才能够实施,这种情景英文叫situation,就是容易作案的这么一种情况,比如说他这个情景预防有两个80%,第一个,80%的犯罪分子不是惯偷就是青少年,第二个,80%的盗窃案,不是他想偷,他是顺手牵羊。比如说你上着班,把手表放在这儿忘了,待会儿回来找,手表没了,这固然是贼偷了,但是贼是在顺手牵羊,为什么呢?你先疏于防范,这个我们叫做情景预防,所以大家记住,一定不要给贼造成那种容易作案的情景,比如说现在公安机关发现,盗车北京比较多,机动车被盗,十辆被盗有六辆是你自己没停好,有六辆是你走的时候窗户没摇好,门没锁好,或者说把书包拉在汽车里面,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贼要偷你。首先是你先有防贼的观念,这样贼就不会偷你。

 

贼一旦到小区里去偷,他先要做四件事,来搜寻作案目标,这四件事是

 

贼听,

贼看,

贼跟,

贼站。

 

这个贼看人,眼特别毒,特别是那些老惯犯,他一看这人,张三3500,李四4800,你身上趁多少钱,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个贼先是听,他听什么呢?他先听,哎大妈,这儿有没有什么亿万富翁啊,大妈这院里有没有出国刚回来的,这叫贼听,他先去听一听,这小区有没有什么。再有一个就是贼看,我曾经说过,这个贼看人,眼特别毒,特别是那些老惯犯,他一看这人,张三3500,李四4800,你身上趁多少钱,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今天讲的是在家里头,在家里头贼看什么呢?就是看你这个小区有没有破的窗户,你说小区有个破窗户怎么了?贼只要一看到这小区里有破窗户,他马上就偷,这叫破窗理论,这是西方犯罪学里面一个很好的理论,叫破窗理论,那么什么叫破窗理论呢,就是贼到小区里先东张西望,一看,如果说这个小区里头有一个破窗户,他马上就偷这个小区,如果这个小区里没有破的窗户,对不起他拔腿就走,为什么呢?这个破的窗户有这么重要吗?它是给贼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个小区疏于防范,这个玻璃打碎了都没人来管,脏乎乎的,这样贼就会来偷,这个叫破窗理论。现在北京的贼更深了一步,他到网上去查物业排名,比如说北京各小区物业排名,他找那个倒数的三名,他马上去偷,一偷一个准,为什么呢?防范也差,保安也差,各方面都差,所以说叫贼听贼看贼跟贼站,这只讲了前面的半句,还有后话:

 

贼听:留学回国大老板,

贼看:玻璃有洞窗不关,

贼跟:爷爷奶奶单身女,

贼站:银行金银柜台边。

 

如果是单身的女孩子,爷爷奶奶,贼就会跟着你走。再有一个贼站,你知道吗,每月开支那几天,银行门口,附近那几个人肯定都是贼,他站在那儿等,就等着看谁拎着袋子出来,所以你一定要小心。现在银行有的时候也防范不好,弄个特别好的袋子,取了五六万提着就出来了,那是告诉贼,我出来了,这很不好。

破解“贼经”,对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6.中国古人行旅的安全意识。古人行旅多有危险。宋元瓷器上常书写文字。如某些宋代磁州窑瓷器上写着:“众中无语,无事早归、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时;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等诗句。这些诗句所流露出古人的防范意识。

宋枕。枕头与人的关系太密切了,要睡觉难免先看枕头一眼。工匠们就利用这一眼,在枕面上写上“众中少语,无事早归”,写上“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写上“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写上许许多多通俗的格言,这些格言与宋人生死不离,生时指点迷津,死后警醒来世。这又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中国人“忍一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秉性,充满道家意味的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