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综合

 淄水渔夫 2012-09-22
附子大黄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温阳散寒,通腑泌浊。主治尿毒症。

[处方组成] 制附子15~30克、生大黄15~30克、益母草15~30克、黄芪30~60克、芒硝10~20克,水煎服,或保留灌肠。

[辨证加减] 湿浊内阻加甘露消毒丹、脾肾阳虚用济生肾气丸或防己黄芪汤加减;脾胃湿热用三仁汤加减;气阴两亏用六味地黄丸和生脉散加减;肝风内动用羚羊角钩藤汤加减。

   [按 语] 早期尿毒症者多为脾肾阳虚,水毒潴留所致,虚实挟杂,阴毒内结。方用附子温阳散寒,配大黄、芒硝等使水毒潴留从大便而出,泻下而不伤阳气。本方泻下之力较峻,不可久服,应中病即止,一旦消化道症状改善后应减量,以免损伤正气。

 附子大黄汤

    组成:制附子15克(先煎)、生大黄18克、益母草30克、炙黄芪45克、芒硝粉10克(冲服)。

    服法:加开水久煎,每剂两煎,早晚分服,连服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温补脾肾,通腑降浊,利水泻毒。

    主治:慢性肾病尿毒症,证属脾肾阳衰、水停毒盛者,症见畏寒肢冷,精神倦怠,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头晕乏力,大便溏薄,小便短少,面胫浮肿,CO2结合力降低,尿蛋白阳性,部分患者血压升高等等,舌淡苔白,脉多沉滑。

    加减运用:刘氏临证之际,常根据患者的不同兼症而在原方基础上增味,如纳呆甚者,可加鸡内金、麦芽;腹胀明显者,可加木香、乌药;呕吐者,常加竹茹、旋覆花;恶寒发热者,可加连翘、麻黄;尿浊者,可加萆薢、白茅根;余沥不尽者,常加补骨脂、杜仲等;腰痛甚者,可加续断、狗脊、牛膝等等,疗效更佳。


 桃核承气汤证

 

    桃核承气汤是大黄类方的活血化瘀剂,具有通下逐淤的作用。桃核承气汤是调味承气汤加桃仁、桂枝。张仲景用於治疗“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少腹急结”等,这里的膀胱是少腹部的代名词,热结是里实热证。其人如狂是指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烦躁不安,谵语类似精神错乱的状态,为淤血证、里热证之一。少腹急结为少腹部拘急疼痛,按之更甚。血自下的血当为色紫黑,易凝固。

    方证特点:

    1、大黄证;

    2、少腹部拘急疼痛,按之更甚;

    3、出血紫黑、已凝固结块;

    4、精神不安,如狂;

    5、舌质暗红或紫,舌面乾燥,唇暗红,面红。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