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足三里与防病·强身·免疫

 冬韵 如歌 2012-09-22

       古今大量的医学实践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俗话说:“常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鸡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磷、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D、E等各种营养物质。鸡肉能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阳强、少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产后体虚、头晕、少乳及闭经、月经量少等。尤其是老母鸡的补益作用更高,对于病久体虚的人颇为适宜。人们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足三里具有和鸡肉类似的作用,是人体的保健要穴,同样可以用于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等。 每天用一定时间用空拳或橡胶保健按摩捶轻轻叩击足三里穴位顶过吃补品的强大功效。“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汇聚我国古代针灸医师临床经验的《四总穴歌》中说:“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腹腔消化系统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足三里穴来缓解及治愈。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现代医学通过对足三里的针灸,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几种常见的足三里保健方法 拇指按揉足三里 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捶打足三里 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对足三里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 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针刺足三里可以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的提高。对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响。能提高补体C3DHA值,从而控制发病。针刺对健康者的胃蠕动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随机体功能状态不同,针刺反应胃功能也不同,因为胃电频率和振幅均有双向的调整作用。治疗消化系统病时,针刺对胃酸和胃蛋白酶有调整作用,原来水平高者,针刺后降低,而低者则升高,对营养不良患者低于正常的胃总酸、游离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指标,针刺后可恢复正常。

        在人体所有穴中,最著名的要算足三里了。足三里是人体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在胫骨和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中医认为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里”通“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穴位的按摩、捶打和针灸对身体进行多种多样的管理和调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炎热的夏季人们排汗增多,“气随汗脱”,如果出汗过多,人体的阳气会随着汗液外泄而受损,导致气虚。另外,热天人们贪凉喜吃冷食、吹空调或风扇,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所以常按揉足三里穴,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15分钟,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现代研究发现,按揉足三里穴能使胃肠功能明显增强,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同时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血液系统有调节作用,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因此,足三里是全身重要的强壮穴。

视频:人体穴位自助按摩-足三里穴
 

 

  欢迎您走进冬韵如歌的个人图书馆 --冬韵如歌

 

文字、图片链接代码 - 冬韵如歌 - 冬韵如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