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为公司做了什么?
撰文者:杰克.葛瑞芬(Jack Griffin)
每一个老板的心里面都想问员工:「最近,你为公司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让你觉得心虚?有压力?或者你觉得自己拼死拼活,却被老板这样质疑而感到火大?其实,不是你没做好,只是你没做对。
在老板这么问之前,我们就得准备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事情并不难,只要学会做好三件事,你就是公司里加薪、占好缺的口袋人选。
一、用「企业语言」回答老板的话—— 企业语言只有一种:金钱
我们在职场上闯荡,当然希望别人用心听自己说话,而这个前提就是使用企业语言,并且要开始懂得用它来思考。
所谓的企业语言是世界共通语言,不论你在哪里工作、从事哪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都讲同一种语言─钱。因此,你要先学会用企业语言思考个人价值,也就是当你在思考个人定位、自己的成就与技能时,一定要用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例如你替老板赚多少钱、省多少钱,而你的成就与技能,会为未来的雇主赚多少钱、省多少钱。
在你找主管面谈自己的工作前,建议先做一些准备。首先,手边备妥纸笔或直接计算机打字,一边想你对公司有什么贡献?一边写下来、列成一张清单。别担心格式或顺序的问题,也不要用审核的眼光过滤或编辑,只要把想到的东西全部写下来。以下我举了几个可能的项目:
上周打了15通销售电话给大客户
追踪联系23个可能的新顾客
打了50几通没有预先设定对象的推销电话
将自己九月支出报告建档
参加○○○会议
到这里为止,你可以看出清单上只写了一板一眼、克尽职责的工作,看不出什么其他特别的事项。可是,如果你开始用企业语言来思考,就会发现这张清单可以变成以下这样:
上周打了15通销售电话给大客户,这些客户在今年的会计年度里会为公司带来○○○元营收。
追踪联系23个可能的新客户,其中3个针对我们的小型机械询价,可能带来○○○元营收。
打了50多通没有预先设定对象的推销电话,希望达成本季业务成长目标的○○%。
将自己的九月支出报告建档,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该月拜访顾客次数增加了○%,但支出却减少了○○○元。
参加○○会议,打算写一份关于○○○新制程的报告,估计每季可能替我们部门省下△△△元。
让别人相信,你不是只为钱做事
企业的语言虽然是金钱,可是要避免让大家认为你只为钱工作的印象,就算你真的只为钱工作,也不要表现出来。如果别人相信你工作,是为了追求薪水以外的事物,这对你会很有帮助。
尽你所能完成工作,就算必须比别人晚下班也无妨。你要认同任务导向,而不是限定工作时间。
提供协助给别人,愈多愈好。
别人接受你提供的协助时,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要承担下来,等到问题解决了,你才能卸下责任。
自愿接下额外的工作。为自己塑造尽心尽力和忠心耿耿的形象,这样你就会从可以取代的大宗商品,晋升为想要对公司做出真正贡献的人。
二、把自己变成「动词」,千万别成了「人称代名词」—— 我会○○,而非我是○○
耐吉公司的招牌广告词:做就对了〈Just do it〉,而把自己变成动词的第一步其实更简单,只要:说就对了〈Just say it〉。
大家经常把人格特质误解成可转用技能,例如:「我很有说服力」是人格特质,如果把形容词改成动词,你就成功了,也就是把「我很有说服力」转化成「我说服别人有一套」。这么一来,原本你只是在叙述某项特质,现在已经进步到可以生动有力的叙述自己正在做的事。
将特质转化成积极的行动叙述后,更进一步要试着把你履历表或员工手册上那些呆板的职务说明,也转化成生动的个人可转用技能叙述。记住,和成就叙述一样,必须用动词呈现。
假设你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业务代表」,那么第一步就要彻底了解以下三个类别的所有可转用技能: 1. 人 2. 数据 3. 事物
下一步要下定决心,看你想要主攻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尽管这份工作可能牵涉到全部,譬如你卖车子〈事物〉,需要掌握数据〈性能方面的统计数据、价格等〉,而业务代表最需要的可转用技能便是「人」,因此你叙述相对的可转用技能时,就会是:「我有能力说服别人。」
别人眼中的你的能力
上述所说的:「我有能力说服别人」这几个字叙述了一项职能,也就是你正在做与人、数据或事物有关的事情。这句话虽然表达了职能,却也是威力非同小可的技能,因为有太多工作都极为重视这项技能。
如果你设法把技能扩充为资产,那它的威力就更大了,连你的主管或是其他老板都难以抗拒。我们不妨把可转用技能想象成是梯子上的梯级,每往上爬一阶,复杂程度就高一级,对老板而言,你的人力价值就愈高。
当你的能力在别人眼中的阶梯位置愈高,就愈显得出职场价值。如果你能说服主管:你有说服别人的本事,要保住业务的工作并不困难。进一步地说,如果你能说服他,你有和人谈判的能力,说不定就能开启你晋升业务经理的机会,至少也会让主管认为你非常具有发展潜力,把你当作公司宝贵的人力资产。
如果你能突破限制,让能力提升到更高的阶梯,证明自己也有肩负辅导重任的能力,就能让自己朝更高层的阶级迈进。
三、列举出自己的「可转用技能」—— 最好别觉得「我完全胜任目前的工作」
你是否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目前的职务,不必再有任何作为?假若你觉得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却仍然达不到理想目标,那么建议你试着将工作成就转译成可转用的技能,这有助于提升你的职场身价,对于目前的工作及未来发展均有助益。
我所说的「技能」涵盖很广,包括你执行特定职务时所具备的知识,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工作是销售A型机具,那么告诉主管:「我懂得怎么卖A型机具。」当然是件好事,不过前提是你和主管都认为你只要会卖A型机具就够了。
也就是说,特定技能可以搭配特定职务,固然很好,但特定技能却是个动弹不得的死结,因为你最不希望主管觉得你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取代。当你跟主管要求加薪或升迁时,对方或许全心全意相信你「〈只〉懂得怎么卖A型机具」,可是他更相信可以花更少的钱,训练出其他员工来做这份工作。
和必须与特定工作绑死的普通技能相比,可转用技能是你到了其他职位〈或公司〉都可以随身带着的技能,也称作「便携式技能」。「我懂得怎么卖A型机具」,只说明你拥有特定公司里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而已,但假如你说的是:「我懂得怎么销售」,话中表达的就变成可转用技能,是你可以在任何一家公司展现的本领。
你可以想想目前的职务,编列出一张特定工作技能的清单,可是若要清点你的可转用技能,你就必须弄清楚这些技能,是否属于你个人的能力,随时可以跟着你离开〈而不是离开目前职务就用不上的能力〉。可转用技能不仅代表你这个人对于目前工作的价值,也代表你未来的职场价值。
如果你拥有A、B、C三种技能,而你目前的职务只动用到A技能,那么你就应该让主管了解,一旦公司有需要B、C两种技能的更高阶职务出缺时,可以考虑拔擢你担任这个职位,如此一来才能将你这项人力资本发挥到极限。同时主管也会注意到,你不是颗平凡无奇、规格统一的插座,相反的,你这样珍贵的人力资本,势必会吸引其他竞争公司争取你。
当主管问你:「你最近替我做了哪些事?」马上有答案固然很好,但如果你能趁机使用吸引人的词汇,以展现自己的可转用技能,就更棒了,因为你等于回答了另一个问题:「未来你能帮我做什么?」在这样的问答之间,就是你对主管展现:自己拥有决胜未来的可转用技能。
了解自己的可转用技能,随时准备好和主管对话时,亮出它们,对象当然不限于顶头上司,还包括任何在事业上能够推你一把的人,例如同事和顾客,都是你设法打动的目标人物。
谁最在意你的薪水和你的价值?
老练的消费者买东西时,最关切的往往不是价格,而是价值,因为他们知道货真价实才是王道。同样的,老练的雇主也是用相同眼光看待公司里的人力资本,他们在乎的是资本报酬率。所以你要为自己冠上高价值的品牌,把握每一个展现价值的机会。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表现你的附加价值,老板也会发现愈来愈难找到留住你的理由。在老板心里,他会不断比较他付出的薪水和你提供的价值,假如得到的价值低于付出的薪水,老板肯定无法长久容忍下去。
厘清你的价值并加以呈现后,然后你还要卷起袖子,努力做到以下这几点:
表现你的胃口。自愿多接一点工作,如果你手边的计划都已做完,就开口向主管多要一些任务,要是你能自行创造并承担更多〈真正有生产力〉的工作方案,那就更好了。
集中火力做最擅长的事。对工作胃口大固然是好事,可是没有实力一样吃不下来。你要从多种选择中挑选适当的任务,因为做一大堆别脚的工作,还不如只做少数几件绩优的工作。执行力强,远比规模大来得重要。
显著提高生产力。这意谓你得更勤奋的工作、上班时间更长,同时也要更聪明、更有效率,这样你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较高生产量。
每天准时上班。事实上,你应该提早十至十五分钟抵达办公室。
突显自己耐磨、耐操的形象。你在公司的资历愈浅,这一点就愈重要。
全心全意投入这份工作。竭尽所能学习与工作有关的一切事物,和供应商、顾客打好关系,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将你的知识运用在工作上,同时要成为整个部门、工作小组、公司内部宝贵的信息来源,例如:「我们少不了乔依,这家伙什么都清楚、了解。」
手边随时备妥笔记本。当主管和其他资深员工发言时,你要随手做笔记,显示你在工作中不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