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穴位之耳尖穴的具体内容:
一、取穴定位 1、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2、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二、功效主治 1、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止痛。 2、主治病症: (1)、目翳,爆发火眼,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2)、咽喉肿痛,偏正头痛。 三、刺灸方法:直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四、临床运用:目赤肿痛 1、主穴:攒竹、合谷、太冲、太阳、风池。 2、配穴:外感风热者,配少商;肝胆火盛者,配行间、侠溪;阴虚火燥者,配太溪、少府、养老。 3、方解:目为肝窍,阳明、少阳、太阳的经脉均循行于目系。攒竹为足太阳经腧穴,能宣泄患部之郁热,有通络明目作用,配合经外奇穴太阳点刺出血以泄热止痛明目;合谷调阳明经气以疏散风热;太冲为足厥阴之原穴,可降肝火以明目;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疏风消肿,与太冲分属肝胆两经,上下相应,到肝胆之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