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嘉“五百”咏

 遗韵斋 2012-09-24
  《永嘉“五百”咏》是清末钱塘丁立诚、立中兄弟著作,包括丁立诚《永嘉金石百咏》(计21页)、《永嘉三百咏》上、中、下三卷(计52页);丁立中《和永嘉百咏》(计18页)是有“五百”咏,即五言绝句诗集伍佰首整合订本。版本“岁在庚申季夏之月钱塘丁氏嘉惠堂精校印”(庚申系为1920年)
     该合订本有提及与黄淮宗豫相关的内容四处:
    
    1、 御赐黄淮石碑 在黄府巷,正面《御赐黄淮归永嘉诗》碑阴《黄淮赞》宣德八年
    宣宗御赐诗,臣淮拜手赞。明良载赓歌,奎文烛云汉。
    永陵按:丁立誠《永嘉金石百詠》第18页。
    
    2、 最胜寺 在郭公山
     地占九山首,寺宜称最胜。石瘦秀两松,风静戛幽磬。
    永陵按:丁立誠《永嘉三百詠》(中卷)第31页。
    
     3、御书楼 明黄淮第
    旧第仅旋马,两朝恩赉优。幞头河上望,柳荫御书楼。
    永陵按:丁立誠《永嘉三百詠》(下卷)第46页。这里的幞头河是指孝廉坊(巾湖里)与该合订本中丁立中《和永嘉百詠》第12页:“幞头河在来福门内”者,则是两码事,特地说明之。另者,黄府巷中御书楼在清初时已经破旧不堪。光绪年间地上建筑已无存。丁立誠先生只能从地方志乘上“寻觅古迹”想当然而吟咏了“柳荫御书楼”句子。
    
     4、三桧堂 明黄淮建
    三桧何亭亭,苍然太古色。新稿著归田,达尊齿爵德。
    永陵按:丁立誠《永嘉三百詠》(下卷)第46页。 丁先生将三桧堂误作了“明黄淮建”。黄淮於1437年10
    月偕同瑞安双桥虞原璩游览沙城,宿王尹成并赋《三桧堂》现补遗收入拙编《黄淮文集》第440页。如下:
    三桧堂①
    三桧罗堂阶,苍然太古色。樛枝走潜蛟,密叶沁香液。眷此岁寒姿,幸与君子即②。庭槐接清阴,兰玉荫嘉植。百世绍芳华,滋培在树德。
    〔注〕
    ① 录自《英桥王氏宗谱》题为《宿三桧堂赋赠》;万历《温州府志》题为《宿王尹成三桧堂赋赠》;又见《东瓯诗存》卷十六。
    ② 《环庵先生遗稿》卷六?七言律诗《题阙》下注:“正统丁巳(二年)孟冬,奉陪少保介庵公游太华山阴之沙城,暮宿秉珪王氏三桧堂。将别,介庵公赋古诗一首以致祝规之意”。
    
    永陵按:可以证实“三桧堂” 绝非“明黄淮建”而是王家堂号。而丁先生五绝第二句居然与黄淮五言古第二
    句一模一样,猛然还觉得有“抄袭”之嫌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